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中石化为适应国际化竞争形势需要,按照“区域化、专业化、扁平化”的原则,紧密结合各单位发展的实际,通过方法创新,细节改善,流程改善,结构调整等途径,要求各基层单位要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本文所要讲的就是,要想在国际竞争中求发展,就必须要优化管理。文章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管理者要讲责任;二、管理者要讲人性化;三、管理者要善于运用集体智慧;四、管理者最终要大力推动经营机制的创新。
【关键词】管理者;优化;创新;国际化
1.管理者要讲责任
敢于负责、善于负责、勇于承担责任,是一个优秀企业管理者的基本品质。责任是对人生义务的勇敢担当,责任是对生活的积极接受,责任是对自己所负使命的忠诚的信守,同时,责任还是一种认同,是我们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
作为石化企业基层的管理者,我们肩负的担子责任重大。责任重大,重在哪里?要在波谲云诡的市场经济中,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要在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的环境中实现安全管理和安全经营;要在一系列涉及到人们切身利益的改革中,保持企业和员工队伍的稳定;要在市场多变、竞争全面升级的环境下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等等。在这样艰难复杂的条件下,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简单地讲,就是责任高于一切。
责任是执行力的关键。作为一个企业,再宏伟的目标,再精彩的构想,再完美的方案,如果不能强有力地执行,最终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执行力就是竞争力,一个企业的成功30%靠策略,40%靠企业各级管理者的强有力执行。执行力的优劣,决定着企业的成败、卓越与否。责任心就是敢于负责、勇于负责,这是一个人做事的前提。在职业生涯中,对工作负责是最基本的要求,一人管理者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热爱自己的企业,勇于承担责任。
管理者要讲责任,就是要视职责高于一切,勇于面对各种挑战,敢于承担你所辖区域和分管工作的一切责任。当前,要按照公司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在经营工作上转变经营观念,努力适应经营形势和市场形势的较大转变。因此,随着市场的变化,我们的经营思维也要随之调整。首先要调整好心态,要提升经营理念,要通过加强内部基本功训练、基层建设和基础工作的“三基”管理,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管理者要讲责任,就是要提高和强化职能意识,增强抓落实的自觉性,树立起“落实才是重视”的理念。倡导工作不论轻重缓急,都要有一种落实到底的精神。要讲究工作效率,提高执行能力,培养求真务实的作风。进一步增强做强做大中国石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责任求落实,以责任促发展,以责任树形象,以责任长才干。
为保证中国石化企业的做大做强,为我们企业的持续有效发展,管理者必须要讲责任。
2.管理者要讲人性化
我们企业要讲人性化管理。它体现了一种将个人的力量和责任心充分发军出来的管理原则,与此同时,为人们的注意力和努力指明共同的方向,建立起协作关系,并使个人的目标与公共的利益相互协调。这实质上就是“通过目标和自我控制进行管理”,简称“目标管理”。
从国内外成功企业中,人们可以看到:目标管理是以相信人的积极性和能力为基础的,而不是以对人的“控制”为基础的。以人为本的管理,当然以人为出发点,一切围绕着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个人和企业的共同发展。目标管理下的“人”有着很大的自主性,强调员工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
我们一贯主张,企业领导者对各级下属人员不能简单地依靠行政命令去强迫他们干,而应想方设法调动下属积极性,使他们的长处得到最大发挥。引导他们自己确定目标,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去想办法努力完成目标。同时,下属的目标也必须与企业的总体目标一致。使一群平凡的人,在一个组织内做出不平凡的事。
制定目标肯定是“领导”的责任。此外,领导还需要激励员工去完成这个“目标”。当然,我们现在所说的“管理者”,多数情况下就是指当“领导”的,而管理者应该如何去“领导”自己的下属呢?
苹果电脑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说过的一句话,大概可以作为管理与领导力之间区别的经典:“管理是劝说人们去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而领导力是激励人们去做他们从来都没有想过他们能够做的事。”
我们认为,“领导力“是:将人的远景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将人的绩效提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将人的特性发展到超出一般的限度。
3.管理者要善于运用集体智慧
管理无定法。上面的讨论并不能保证问题一定就能解决,但经过上面讨论,至少可以启发大家对这类问题加以重视,抛砖引玉,每个人会发现针对特定问题的特定的方法。总之,在解决问题时要强调管理的作用,充分利用管理的方法解决实际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管理在上面讨论中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指一个项目的管理者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管理工作:第二层含义是指一种制度,将管理工作程序化的做法。在一个具体项目中,人们一般关注第一层次的管理,关注项目管理者的做法,关注项目组成员的水平,认为一个项目管理者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项目成败。但实际上,管理者不是管理的全部,作为一种长期的管理工作,是将很多依靠个人能力的管理工作规范化,形成一种长期的制度去执行、去实践。在一个百年公司、在一个优秀项目团队中,成功并不仅仅是个人的功劳,更多是利用了集体智慧,并且将集体智慧进行了凝聚和延续,而这种凝聚和延续逐渐形成了一种管理制度或公司文化。反过来说,要想做成一个百年常青企业,做成一个永远优秀的项目团队,找一个适合的管理者可能并不困难,因为管理者之间的差距并不是项目成功的决定因素,但能否找到一种充分利用集体智慧的项目管理制度去保证项目的成功,不同地方、不同的管理就会有很大差别。
在国内企业的海外项目管理中,建立一套好的制度,并且让身在其中的每个人都乐于遵守、乐于为此奉献,不是一时一刻的事情。但作为项目管理者,是否允许相关人员发表自己的声音,自己是否发现了相关人员的不同声音,是否分析其原因;作为项目相关方,是否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是否能听到别人的不同意见,自己的看法能否得到别人的反馈确认,这都是需要做的实实在在的事情。如果没有好的管理制度,又不能充分利用眼前的现实进行管理,在项目执行中将会一直续演盲人摸象的故事。
4.管理者最终要大力推动经营机制的创新
企业进行创新的着眼点和落脚点,主要应是机制的创新,是“有限度”的“作为”和变革。
经营是企业的根本和核心,也是最能体现灵活性、变通性、差异性的部分。市场瞬息万变,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想靠单一的经营策略包打天下是难以应付复杂局面的,因此经营必须求活,以活求变,以变求通。优良的竞争情报系统是捕捉市场信息、监视环境、制定竞争策略的有力武器,也是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四大要素之一。基层公司应充分发军身处一线的优势,全面、细致、持续地开展市场调研,不断创新竞争情报手段,提高竞争情报的质量和水平等。既要通过常规方法获得竞争情报,如通过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获得权威性的市场信息,发动员工开展商圈调查、客户走访和重点调查,检验信息情报的真实性;又要善于引进更具现代气息、更先进的信息采集和分析模型,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竞争情报进行搜集、过滤、组织和分析,提高其科学性和使用价值,为总公司专业经营中心提供准确、直接的决策依据。
在进行深度市场分析的基础上,应找准竞争的切入点,有针对性地研究和制定经营策略。各地市场千差万别,充满变数,要求企业准确把握和了解市场,科学进行市场细分,使市场响应能够收到良好效果。■
【关键词】管理者;优化;创新;国际化
1.管理者要讲责任
敢于负责、善于负责、勇于承担责任,是一个优秀企业管理者的基本品质。责任是对人生义务的勇敢担当,责任是对生活的积极接受,责任是对自己所负使命的忠诚的信守,同时,责任还是一种认同,是我们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
作为石化企业基层的管理者,我们肩负的担子责任重大。责任重大,重在哪里?要在波谲云诡的市场经济中,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要在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的环境中实现安全管理和安全经营;要在一系列涉及到人们切身利益的改革中,保持企业和员工队伍的稳定;要在市场多变、竞争全面升级的环境下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等等。在这样艰难复杂的条件下,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简单地讲,就是责任高于一切。
责任是执行力的关键。作为一个企业,再宏伟的目标,再精彩的构想,再完美的方案,如果不能强有力地执行,最终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执行力就是竞争力,一个企业的成功30%靠策略,40%靠企业各级管理者的强有力执行。执行力的优劣,决定着企业的成败、卓越与否。责任心就是敢于负责、勇于负责,这是一个人做事的前提。在职业生涯中,对工作负责是最基本的要求,一人管理者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热爱自己的企业,勇于承担责任。
管理者要讲责任,就是要视职责高于一切,勇于面对各种挑战,敢于承担你所辖区域和分管工作的一切责任。当前,要按照公司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在经营工作上转变经营观念,努力适应经营形势和市场形势的较大转变。因此,随着市场的变化,我们的经营思维也要随之调整。首先要调整好心态,要提升经营理念,要通过加强内部基本功训练、基层建设和基础工作的“三基”管理,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管理者要讲责任,就是要提高和强化职能意识,增强抓落实的自觉性,树立起“落实才是重视”的理念。倡导工作不论轻重缓急,都要有一种落实到底的精神。要讲究工作效率,提高执行能力,培养求真务实的作风。进一步增强做强做大中国石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责任求落实,以责任促发展,以责任树形象,以责任长才干。
为保证中国石化企业的做大做强,为我们企业的持续有效发展,管理者必须要讲责任。
2.管理者要讲人性化
我们企业要讲人性化管理。它体现了一种将个人的力量和责任心充分发军出来的管理原则,与此同时,为人们的注意力和努力指明共同的方向,建立起协作关系,并使个人的目标与公共的利益相互协调。这实质上就是“通过目标和自我控制进行管理”,简称“目标管理”。
从国内外成功企业中,人们可以看到:目标管理是以相信人的积极性和能力为基础的,而不是以对人的“控制”为基础的。以人为本的管理,当然以人为出发点,一切围绕着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个人和企业的共同发展。目标管理下的“人”有着很大的自主性,强调员工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
我们一贯主张,企业领导者对各级下属人员不能简单地依靠行政命令去强迫他们干,而应想方设法调动下属积极性,使他们的长处得到最大发挥。引导他们自己确定目标,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去想办法努力完成目标。同时,下属的目标也必须与企业的总体目标一致。使一群平凡的人,在一个组织内做出不平凡的事。
制定目标肯定是“领导”的责任。此外,领导还需要激励员工去完成这个“目标”。当然,我们现在所说的“管理者”,多数情况下就是指当“领导”的,而管理者应该如何去“领导”自己的下属呢?
苹果电脑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说过的一句话,大概可以作为管理与领导力之间区别的经典:“管理是劝说人们去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而领导力是激励人们去做他们从来都没有想过他们能够做的事。”
我们认为,“领导力“是:将人的远景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将人的绩效提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将人的特性发展到超出一般的限度。
3.管理者要善于运用集体智慧
管理无定法。上面的讨论并不能保证问题一定就能解决,但经过上面讨论,至少可以启发大家对这类问题加以重视,抛砖引玉,每个人会发现针对特定问题的特定的方法。总之,在解决问题时要强调管理的作用,充分利用管理的方法解决实际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管理在上面讨论中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指一个项目的管理者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管理工作:第二层含义是指一种制度,将管理工作程序化的做法。在一个具体项目中,人们一般关注第一层次的管理,关注项目管理者的做法,关注项目组成员的水平,认为一个项目管理者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项目成败。但实际上,管理者不是管理的全部,作为一种长期的管理工作,是将很多依靠个人能力的管理工作规范化,形成一种长期的制度去执行、去实践。在一个百年公司、在一个优秀项目团队中,成功并不仅仅是个人的功劳,更多是利用了集体智慧,并且将集体智慧进行了凝聚和延续,而这种凝聚和延续逐渐形成了一种管理制度或公司文化。反过来说,要想做成一个百年常青企业,做成一个永远优秀的项目团队,找一个适合的管理者可能并不困难,因为管理者之间的差距并不是项目成功的决定因素,但能否找到一种充分利用集体智慧的项目管理制度去保证项目的成功,不同地方、不同的管理就会有很大差别。
在国内企业的海外项目管理中,建立一套好的制度,并且让身在其中的每个人都乐于遵守、乐于为此奉献,不是一时一刻的事情。但作为项目管理者,是否允许相关人员发表自己的声音,自己是否发现了相关人员的不同声音,是否分析其原因;作为项目相关方,是否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是否能听到别人的不同意见,自己的看法能否得到别人的反馈确认,这都是需要做的实实在在的事情。如果没有好的管理制度,又不能充分利用眼前的现实进行管理,在项目执行中将会一直续演盲人摸象的故事。
4.管理者最终要大力推动经营机制的创新
企业进行创新的着眼点和落脚点,主要应是机制的创新,是“有限度”的“作为”和变革。
经营是企业的根本和核心,也是最能体现灵活性、变通性、差异性的部分。市场瞬息万变,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想靠单一的经营策略包打天下是难以应付复杂局面的,因此经营必须求活,以活求变,以变求通。优良的竞争情报系统是捕捉市场信息、监视环境、制定竞争策略的有力武器,也是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四大要素之一。基层公司应充分发军身处一线的优势,全面、细致、持续地开展市场调研,不断创新竞争情报手段,提高竞争情报的质量和水平等。既要通过常规方法获得竞争情报,如通过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获得权威性的市场信息,发动员工开展商圈调查、客户走访和重点调查,检验信息情报的真实性;又要善于引进更具现代气息、更先进的信息采集和分析模型,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竞争情报进行搜集、过滤、组织和分析,提高其科学性和使用价值,为总公司专业经营中心提供准确、直接的决策依据。
在进行深度市场分析的基础上,应找准竞争的切入点,有针对性地研究和制定经营策略。各地市场千差万别,充满变数,要求企业准确把握和了解市场,科学进行市场细分,使市场响应能够收到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