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乡土史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han_rf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乡土史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原因
  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我总是感到学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很被动,老师在课堂上教什么,他们就在课后机械的背什么,感受不到学习历史的乐趣。在大多数学生看来,学习历史不是因为喜欢历史,而是因为考试要考历史,所以很难体会以致懒得去体会“读史使人明智”“鉴古知今”“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等道理,也很难认识到学习历史对培养自己的记忆、分析、归纳、思维等能力的好处。在他们看来历史课与语文数学课比较,处于从属地位,是“副科”,不需要多么重视,所以一堂课下来教师口干舌燥,学生却感到枯燥、抽象,只能是硬着头皮去死记硬背以应付考试,这样导致学生兴趣寡然,厌学历史。
  面对这种情况,我虽然积极的利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兴趣,但效果仍然不是很好。后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尝试采用而把乡土史融入进来。因为学生对历史不感兴趣的原因之一,是由于课本上所讲的历史离学生太久远,时空的间隔使学生对历史没有切身感受,缺乏亲身体验,而学生能感受到的、能体验到的历史,就是自己家乡的历史。学生对于家乡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风俗习惯等都有着十分深厚的情感,而他们对相关知识了解的又不是很多,但是又非常感兴趣,比如,我们亳州的曹操、华佗,涡阳的老子、张乐行,蒙城庄子、万佛塔等。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加入乡土史的内容,可以激发他们求知欲望。
  所以我尝试着用乡土历史作为历史教材补充,借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前很少在课堂上用乡土史,用过之后发现,这样做有很好的效果,以乡土史为载体进行历史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乡土史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措施
  第一,在备课的环节中,结合所讲课程的内容,看本课所学的知识点有哪些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能够牵涉到本地的历史,然后加以合理的融合和补充,使教材所介绍的历史和乡土历史的有机结合。毕竟课堂时间有限,在运用乡土史的时候,既不能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又要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
  第二,在课堂教学的开始,精心设计导入环节,尽量联系乡土史资料,引发学生对学习本课内容的兴趣。
  第三,在授课过程中,按照备课时的安排,联系教材章节子目的具体内容结合乡土史进行讲授,让学生感到历史就在身边,有一种亲切感,使历史的学习充满趣味。
  第四,结合教材中的小字部分和图片联系乡土史。现行的高中教材,在内容上有大字、小字、图画、照片以及“学思之窗”“历史纵横”等部分构成,包含有丰富的的历史知识,非常容易联系到乡土史,这对学生来说,可以使他们更形象的理解教材上所叙述的知识。同时,让学生感觉到很多的历史名人是我们本地的,历史上很多的重大事件发生在我们这个地方,从而能更进一步的理解历史,激发为家乡的发展做贡献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五,抽出时间给学生讲一个学生感兴趣的专题,开拓学生的视野。因为在课堂上补充的乡土史相对来说比较零散,有时候我还会专门抽出时间给学生讲一个他们感兴趣的专题,尽量系统的介绍某一个方面的内容。通过专题,让学生学会全面的了解历史人物,学会正确的评价历史人物
  当然,我在进行乡土史教学时主要在课堂上进行,而且也不是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结合乡土史,因为高中学生的学习时间是很紧张的。所以我有时也采取其他方式帮助学生学习乡土史。比如,我向学生推荐相关的乡土史文章或著作,供学生课余时间阅读,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历史知识,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甚至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本地的历史遗址、历史名胜等,这更有利于乡土史的学习。
  三、乡土史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的作用
  首先,乡土史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能调动学习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动力,学生对该学科产生了兴趣,才能更好的进行学习。能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适当讲一些乡土史知识,把发生在家乡的事讲给学生听,这样就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热情,因为乡土史就发生在学生周围,学生可以直观的感受到。
  其次,乡土史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高中历史教材主要从宏观上、整体是介绍历史发展的过程,对于历史事件具体的过程介绍的不多,而乡土史正好可以加以弥补,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对于历史的认识更深刻,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通过学习在自己身边发生的直观的历史,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同时,乡土史的亲切性又可以促使学生在分析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时候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再次,以乡土历史为载体进行历史教学能培养学生的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操。
  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学生自己身边发生的历史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也有在我们身边的,甚至就是自己同乡,同时,让他们设身处地的想象当时发生的历史,从而油然而生出以英雄人物就在自己身边的自豪感,然后逐渐上升为爱国之情。所以,家乡历史上名人生动感人的事迹和发生的历史事件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素材。
  总之,乡土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是有必要也是有可能的,如果利用的好,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不仅能提高历史课堂效果,还是对现有的历史教材的有益补充,从而促进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更好的体现历史教育的功能。
其他文献
一、课前准备,学习型课堂教学的前提  任何课堂教学,如果有课前的准备,会进行得更顺畅,知识掌握得更到位。学习型的课堂教学更强调这一点。  (一)教师的准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
期刊
课堂即时评价就是教师运用语言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方法、效果等方面进行即兴点评的过程,它主要起着反馈、激励、调控和导问的作用,帮助学生进行后续学习。  思想品德课作为学校德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生的导行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行之有效的即时评价方式是思想品德课堂提升本学科育人价值和课堂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它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课堂关注程度,树立学生学习信心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等
期刊
“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的课堂是长久以来中国最传统的教育模式,在这样的固定模式下学生不想走进课堂,甚至害怕走进课堂。因为课堂上只有老师乐此不疲的“填鸭”,学生无耐的“被动接受”。所以我们要改变我们的数学课堂,在改变中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的目标。  一、让数学课堂充满激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被誉为“当代梭罗”的美国教师雷夫曾感叹:“我们的孩子
期刊
《英语课堂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那么我们又如何在英
期刊
语文课堂是学生通过阅读与思考,领悟文本的丰富内涵,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学习习惯,从而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同时提高语文能力与素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学习的渠道越来越广阔,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样,课堂上的问题设计显得非常重要,甚至成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命脉。以往简单的提问式教学和单调的课堂互动已经严重滞后。课堂效率低,学生思维僵化,课堂气氛沉闷。那么怎样才能打造一堂高效的语文课呢
期刊
跨入新世纪,新课程理念得到广泛传播和积极实践。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突出了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突出了知识建构的过程,尤其是在教学的方法上,强调了科学探究。科学探究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方式。探究性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重视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有利于课堂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使学生获得多方位的教育。  一、物理课堂探究教学的环
期刊
一、“愉快教学”以新课标的价值取向为依据  《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对美术课程的性质提出了要求:“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主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这就要求教师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从传统的“教师本位”转变成“学生本位”,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在自由、平等、愉悦的氛围中,进行自主探究、发现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来表现自己的个性,发挥自我的创造性,达
期刊
《思想政治》教学是一项表面枯燥单调,内涵却极其丰富的工作,如果让政治课堂变成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就要处理好在教学中处处蕴含着的各种矛盾,达到动态平衡,其中预设与生成之间的矛盾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主题。  预设,通俗地讲,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精心备课,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要千方百计地备好课,设计许多精彩的环节,甚至查阅很多的资料。所谓生成,就是课堂中,学生对文本的内在理解以及提出的质疑。预设与生成是
期刊
多年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一些弊端:教师讲得多,学生参与少,课堂实践环节薄弱,缺乏教学民主性,教学模式单一,以致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多,而忽视了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参与地位。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一、强化主体意识  观念决定意识,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教师领导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
期刊
就少数民族汉语水平测试(简称“民族汉考”或“MHK”)来说,“阅读理解题”分值占试卷总分值的三分之一,另外“听力题”与“书面表达题”其实也是通过阅读理解或积累运用来考查的。所以,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全卷的答题水平。为此,汉语教师很重视指导阅读的形式、方法、途径以及答题技巧,把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放在重要地位,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一、激发兴趣,促进学生积极阅读  “兴趣是一切有成就的人成才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