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行为训练

来源 :医学与护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5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时期是是进行语言训练的关键期,也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和独立意识的绝好机会。根据儿童期孩子的心身发展特点,可以进行如下训练。
  1 配合感觉机能的迅速发展,全面丰富感觉刺激
  发展神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尽管脑细胞开始的增殖主要涉及遗传因素,但早期感觉经验可以改变不受遗传控制的微神经元的功能特性。应经常抱婴儿出外,感受丰富多彩的世界,听小鸟、动物的叫声、听人的谈话。 所有这些作法是为增加对各种刺激的感受,使机体有丰富的早期感觉经验,随着各种感觉机能的迅速成熟,使孩子学会通过各种感觉综合认识事物。这有助于将来对人对事物的全面准确的认识理解,也可以避免出现“感觉统合失调”。
  2 以言语训练为先导,促进智能的全面发展
  语言是人际交流的工具,婴儿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心理发展的过程。3岁以内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是从婴儿3、4个月开始,教孩子发音、逐步增加到称呼、问候等各种单词,然后教一个名词(或代词)加一个动词的简单句,如“宝宝吃”、“小猫跑”等,再根据孩子的掌握程度慢慢增加难度。可以选儿童感兴趣又压韵的儿歌、小诗等教孩子。也可以讲小故事。可以利用“催眠记忆法”在孩子睡前的浅睡眠时期,缓缓输入与他生活相关的各种词汇。一个较早掌握语言的孩子,其思维活动和整个心智都会得到促进。
  3 注意婴儿情绪和性格的培养
  婴儿对母亲的依恋是从胎内就逐步建立。这种依恋的建立有助于孩子形成安全感和对人的信任。如果2岁以内的孩子因母亲工作太忙或出国、调工作等原因没能建立起母子依恋,父母一定设法使其尽快弥补,如到3岁仍未建立这种依恋,就可能造成儿童情感或个性发展方面的问题或障碍。
  4 婴幼儿的学习形式
  因为婴幼儿时期有意注意时间很短,尚未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对周围的一切事物又有极强的好奇心。 这时只能通过发展较早的直观的具体形象思维来认识他周围的世界。所以儿童教育家告诉我们:玩是儿童的天职。小时候没有充分玩过的孩子,智力发展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对婴幼儿进行早期教育的最好方法是——寓教于玩。从这个意义上讲,让孩子在婴幼儿时期有充分的玩的机会,可以得到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各种训练。同时对预防某些心身障碍和心理问题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以成人的学习形式来教儿童,只能引起孩子对学习的逆反,导致不爱学习。
  5 婴儿期的培训要与胎教衔接
  现在已经有许多孩子经过胎教训练。因此生后的教育要注意与胎教的连续性问题。再好的胎教训练,如果没有出生后的不断强化,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也会逐渐消退。 如常听孩子在胎内已熟悉的胎教音乐。经常重复胎儿时的亲子对话内容,并不断更新内容。双手扶着孩子腋下助其跳起或做“散步”,以巩固“宫内散步”,可以使生后无意识的踏步,尽早转为皮层的、有意识的踏步行为。而这些如果不在孩子出生后不断强化,不久就会消退了。所以胎教的效果要巩固,不可能一劳永逸。但具体做时,父母也不必很紧张、很累。只要在带孩子玩时有目的的做就可以。
  6 父母身教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幼儿好象一架摄像机,把父母的言行都一一记录在心。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放映”出来。父母要意识到这一点,主动营造一种温馨、和谐的家庭气氛,想让孩子将来豁达开朗,自己就不能斤斤计较、对人尖酸刻薄。要让孩子好学上进,自己先得做出榜样。因此,对模仿力强、暗示性也高的幼儿进行早期培训,最有效的办法是父母以身作则。包括互敬互爱、对人生和社会的正确认识、言行一致、父母态度的一致、不断克服自身的缺点和不良习惯、积极进取、勤奋、热情等都是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作出表率。
  7 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幼儿期的情感与婴儿期接近,具有易变性特点,不善于自己调节。但随年龄的增长,在幼儿晚期已经发展起一定的控制能力,并出现了高级的社会性情感。因此幼儿期的情感发展是随环境和教育发生着迅速改变的。首先,父母会发现,3岁以后孩子就出现了独立的愿望,开始自行其事、心理学上称之“第一反抗期”。这时家长不可对孩子强行治“倔劲”,以免形成“逆反”。要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去实践。当孩子受到挫折失败时,要及时表示理解和支持。比如孩子为同情接近一个没朋友的小孩而被其他孩子孤立时,要肯定他善良的同情心,同时教他一些方法,使之既不失老朋友,也结交新朋友。有时孩子也会把别的孩子或幼儿园的玩具带回家,因为他们对所有制观念还沒有明确的理解。出现这类事一定要及时教育,态度要平静、严肃,晓之以理。很快孩子就会明白道理。现在的独生子女智力水平一般都较高。但由于缺少同龄孩子的密切交往,会出现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家长要鼓励孩子多出去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更多积累交往经验。这对以后适应社会是极其重要的。
其他文献
摘 要静脉输液已成为临床上治疗疾病最常用的方法,有些长期输液,周围静脉不宜穿刺者,长期静脉滴注高浓度或有刺激性药物者,全身浮肿静脉穿刺困难者,特别是周围循环衰竭病情危重者选择颈外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路,从而保证用药需求,可达到满意效果。本文笔者通过临床应用积累的经验来谈谈一些体会。  关键词颈外静脉;留置针;体会    1 临床资料    本组42例,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3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和探讨ERCP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相关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對过去5年接受ERCP检查与治疗的157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7例患者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32例,轻型23例,中型6例,重型3例。发生率20.4%。结论:引起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发生的因素主要与医生的操作技术水平、病人的状况以及操作方法等有关。  关键词ERCP;胰腺炎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
期刊
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自锁式)由含自锁齿刀口、硅橡胶垫环、内环构成。利用内环和外环作用,阻断多余包皮的血液循环,使内外板皮肤相连接,让其萎缩自然脱落。此手术方法具有微创,无需缝合,系带不会断裂,术后没有疤痕;不需使用抗生素药物,无需卧床休息,不影响工作;四季皆可手术;能沐浴;手术时间短(3~5分钟)等优点。   1 术前护理  1.1术前准备  ①检查是否有以下禁忌症:急性尿路感染,急性包皮阴茎头
期刊
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稳定让当今社会的物质极大丰富。人类也终于摆脱了因物质缺乏造成的人被饿死这一梦魇。没有饭吃可以饿死人,但是有饭不吃同样可以饿死人,下面就为大家介绍这样一种疾病---神经性厌食症。  17岁的小丽是某重点中学的学生,从两年前开始,小丽对自己的身材越来越不满意,认为自己太胖了,并将此视为自己的唯一缺点,下决心要瘦下来,以达到“苗条”的标准。从此,家人发现小丽的饭量越来越少,由不吃肉到不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冬病夏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体会。方法:贴敷部位的局部护理与全身护理相结合。结果: 163例中痊愈57例,占34.9%;有效89例,占54.6%;无效17例,占10.4%。总有效率89.5%。结论:冬病夏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方法简便,费用低廉,效果显著。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冬病夏治;经络疗法;护理    现代医学的慢性支气管炎,相当于祖国医学中的慢性咳喘病范畴。因其冬季发作频繁
期刊
1 概述  突发性耳聋指素日听力正常,突然一耳听觉消失,多见于成人,病人自觉耳胀满或堵塞感,有时头晕。常因内耳外伤,感染,美尼尔氏症、梅毒、药物中毒,听神经瘤引起,也有原因不明的突发性耳聋。感冒、疲劳,情绪激动、饮酒、用力擤鼻涕,常可诱发本病。  2 判断  2.1 耳聋  常在几小时或1周内加重,多见单侧,成年人偶有双侧者。耳内鼓膜多正常。患者骤然听一能“砰砰”或“卡嗒”声即发病。   2.2
期刊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的延长,其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且已经威胁到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使他们的生活以及生命质量都受到很大的影响,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的心理护理显得尤其重要。糖尿病病因病机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许多患者因此背上了沉重的思想负担,一些患者产生严重的精神症状和心理障碍,影响了其身体健康和
期刊
2007年9月11日,我院病人张某某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无力、面色苍白等症状,继之出现柏油样便,意识模糊,经过我院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病情及时的得到了控制。  病历摘要:患者张某某,男,77岁,因兴奋、情感高涨、吹嘘等反复发作八年,加重1月余于2006年10月14日入住精神康复科,诊断为复发性燥狂症。入院后给与氯氮平、丙戊酸钠等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病情逐渐控制,于2006年12月,
期刊
医院的电子病历,也叫计算机化的病案系统,它是用电子设备保存、管理、传输和重现的数字化的患者的医疗记录,取代手写纸张病历。电子病历以书写快捷、格式规范、记录清晰等特点,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充分体现了它的先进性,但同时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护理电子病历的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护理病历全程监控是一种管理手段的监督机制[1],必须加强对护理病历形成的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把质量管理的重点关口前移到出院
期刊
关键词颈椎;围手术期;心理护理    颈椎解剖位置特殊,结构复杂,手术危险性相对高,因此对手术病人形成较强的紧张情绪刺激,应激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的临上手术时还出现四肢发凉、发抖、意识域狭窄,对手术环境和器械等异常敏感,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从而影响手术操作和术后疗效。围手术期做好病人心理护理,收到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本组80例颈椎病人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病人术前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