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全息虚拟现实的腧穴定位交互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锦州医科大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g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到来,推动虚拟交互教学的发展。为了提高腧穴的教学效果,设计了沉浸式腧穴全息定位交互教学系统。建立虚拟人体模型并标记好腧穴,利用投影仪将影像投影到人体体表,在人体体表显现所需腧穴的定位点,为腧穴研究和针灸教学开启新思路,提供新手段。
  关键字:腧穴定位;人体三维模型;虚拟现实;穴位
  【中图分类号】R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1)05-044-02
  数字化虚拟人技术催生了数字化腧穴学,为虚拟腧穴教学提供了新思路[1]。虚拟现实拥有低成本、多互动、强趣味、高安全、可重复等诸多优点,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工具,在課堂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场景中加以应用,可不断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2]。融合虚拟解剖平台的交互式教学可有效提高腧穴实践教学的效果[3]。
  腧穴三维可视化技术可以更好、更直观地在虚拟人体模型上看到腧穴的解剖位置[4]。目前腧穴虚拟交互教学中实现腧穴的可视化都是建立了虚拟腧穴模型,在计算机上操作模型实现虚拟腧穴交互教学[1,5,6,7],这种虚拟腧穴交互教学仍隔着一层屏幕,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设计了沉浸式全息虚拟现实的腧穴定位交互教学系统。
  一、腧穴定位建模技术和成果
  基于红外和电阻抗设备存在一些由环境、人体生理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误差的缺陷,最终我们采用最传统的方式进行人体建模,依据解剖学结构进行腧穴定位,也可以和其他信息处理系统相结合,做到数据可视化
  1.建立人体虚拟模型
  沉浸式腧穴全息虚拟定位系统是采用“骨度分寸法”建立人体标准虚拟模型,依据骨度折量寸结合体表标志标记腧穴位置,标记后请专家审核腧穴的位置,确保其准确性。
  骨度折量法[8],古称“骨度法”,即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位的大小、长短,并依其比例折算出尺寸。采用骨度分寸折量法,不论男女老幼、高矮胖瘦,只要部位相同,其寸数便相同,均可按此标准测量。由于每个人的年龄体型都有一定的差异,每个人的穴位绝对位置会有一定的差异,但对应骨骼的相对位置是一定的;我们的虚拟人体模型正是按照骨度分寸折量进行建模。我们在人体模型上建立骨骼,调整骨骼以实现动作的改变。模型共有22616顶点、25510面数、59对象和13辅助对象。
  2.腧穴在模型上的定位
  国标规定的取穴方法有三种: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骨度分寸定位法以及手指比量法,“寸”和体表标志的选择可以确保取穴准确性,而腧穴准确定位是针灸临床疗效的保障[9,10]。中医中体表标志取穴法,即通过体表标志进行取穴,以体表标志为基础,骨度分寸法为度量,辅以手指比量法可对腧穴进行客观定位[11]。
  在模型上依据骨度分寸法结合体表标记取穴法标记腧穴的位置,标记后请专家确认了穴位的准确性。人体虚拟腧穴模型建立好后,再反投影到人体体表,矢量调整模型比例与人体体表相吻合,虚拟穴位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就能实现较为准确的定位。
  3.腧穴体表投影的原理和实现
  3.1等大投影
  投影机先将光线照射到图像显示元件上来产生影像,然后通过镜头进行投影。
  由于通过改变物距与焦距的距离可以改变像的大小,且物的大小和像的大小有一定的比例关系。物距是固定的,根据投影比例固定像距,调节物即建立的人体模型比例的大小就可以调节像的大小,或者调节投影仪的参数,最终达到实现等大投影的目的。
  3.2在人体体表显示腧穴的位置
  使用时,使用者需要采取固定体位,该体位应与治疗体位一致。该系统采用全息投影的方式,因此除了需要考虑治疗方面的体位,还应考虑投影方面的体位,选择合适的体位使投影能够最大限度地符合体表。临床常用的体位基本上有两种,即卧位和坐位[12]。坐位又可分为仰靠坐位、侧伏坐位、俯伏坐位[12]。
  本文选取仰卧位进行举例。让受试者仰卧保持不动,再根据实际投影的方向微调姿势,使人体的前臂与虚拟人体模型中的前臂基本吻合,再看虚拟模型投影到人体表面的穴位点,比较准确地确定出这些穴位的位置。综上,使用者的体位首先根据治疗体位来定,再考虑投影因素微角调度方向进行寻穴。固定的体位让模型图像能长时间、准确地投影到对应人体部位上,并与其重合,能更加准确地达到寻穴的目的。
  二、沉浸式全息虚拟现实腧穴交互系统的设计
  1.投影式腧穴虚拟定位系统
  一个投影能实现局部的多方向定位,如果采用多个方向投影,理论上可以实现人体横向360°和纵向360°的多方位投影。使用多个投影仪,分别投影人体手臂正、侧两面,使两面分别完整重合,形成一个类似全息投影的人体手臂影像,投影到人体后,相对应的穴位点在人体表面呈现,达到部分全息的效果。
  2.沉浸式虚拟腧穴交互教学系统的构想
  由下图所示,投影仪经四个面反射投射穴位,在中间形成虚拟影像,人躺在在中间,可在人体身上形成虚影,从而实现腧穴虚拟定位。沉浸式腧穴定位系统运用全息虚拟现实形成虚影,犹如身临其境,更好的助于腧穴位置的教学,为以后腧穴教学提供一种新思路和新手段。
  三、讨论与展望
  (一)医学院校示教
  此沉浸式的腧穴穴位定位交互教学系统,可以让学生在平时的自我训练中初识穴位的大致位置,有一定的视觉印象。人体腧穴虚拟模型的投影虚影可以减轻纸质和实体模型的消耗。采用全息投影技术,让人体代替墙上的空白投影幕布,在人体上显示实影,缩短了人与腧穴的距离,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也可以减轻老师施教负担。
  (二)理疗机构理疗服务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康复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社会对康复理疗人员的需求不断增长。对于一些没有经过系统学习的理疗服务人员,可以通过虚拟腧穴定位交互系统进行自我学习,也能够在服务时运用此技术,进行简易快速的穴位定位,达到节省时间、提高服务效率的目标。   (三)居家健康
  养生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只要生命存在,就需要养护。而对腧穴的理疗是实现养生保健的有效方法之一。在日常百姓生活中,穴位按摩、穴位治疗越来越日常。在日常百姓生活中,穴位按摩、穴位治疗越来越日常。普通人对于居家理疗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而操作简易且快速的穴位定位更能被接受。病理下,人體穴位会有敏化态,受小刺激会有大反应,找准穴位的位置才能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13]。穴位的正确寻找也显得更加重要,此投影式的腧穴穴位定位系统可以帮助百姓日常家中的穴位寻找,方便快捷。
  四、参考文献
  [1]孟向文,刘建卫,潘建明,高学全,郭义,陈泽林.以穴位三维构建为平台为腧穴学教学提供新手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07):41-42+75.
  [2] 岳梅. 虚拟现实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场景研究[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 18(17).48-50
  [3] 陈菁,肖丽,胡丽萍,曹夏,李淑珍,谢菊英.融合虚拟解剖平台的交互式教学模式在《经络腧穴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针灸,2019,39(11):1235-1238.
  [4] 唐雨兰,杨茜芸,郁洁,刘迈兰,罗坚,李南.腧穴的三维可视化研究在《刺法灸法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20):25-26.
  [5]孙杰,吴春雨.基于Web的经络腧穴学三维虚拟实验设计与开发[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6,30(03):277-281.
  [6]符永驰, 基于三维虚拟技术的人体经络穴位可视化研究与实现. 北京市,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2016-11-29.
  [7]段冉. 虚拟人体与针灸腧穴的可视化设计与实现[D].北京工业大学,2015.
  [8]翟羽佳. 定穴体表标志定位与测量[D]. 天津大学, 2012.
  [9]陈艳焦, 徐玉东, 刘佳缘,等. 骨度、骨度折量分寸与同身寸及其关系的研究[J]. 上海针灸杂志, 2016, v.35(04):78-82.
  [10]郑娟娟, 沈雪勇, 赵毅. 经络腧穴红外辐射特性研究[J]. 中国针灸, 2010(10):831-834.
  [11] 刘立安,孟月,周立群,王育林.腧穴取穴法的考证与应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8,36(11):2601-2604.
  [12] 周俊亮. 浅谈对腧穴定位的思考[J].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19(002):77-78.
  [13] 斯琴高娃,牟秋杰,汉德尔玛,李志刚.腧穴敏化特性与调控机制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9,35(08):4-8.
  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  31005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常见的感染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80例患者,将这些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划分至对照组与觀察组中,每组人数保持一致。前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后组采用综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这两种方法对妇产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和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相关数据,存在统
期刊
摘 要随着全球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重大传染病疫情发生的频率也逐渐增高,这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与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危害,比如SARS病毒、埃博拉疫情、中东呼吸综合症、新冠等,几乎每年全球都会产生新的传染病。本文在研究中通过对当前传染病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进而提出有效的提升对策。  关键词:传染病;护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普外科胃部手术治疗后的患者发生术后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案及疗效。方法 选取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胃部疾病并接受胃部外科手术治疗,且在术后均发生出血情况的患者120例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其中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手术干预手段,而对照组患者则采取非手术手段即保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和分析。结
期刊
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后,患者血压水平及生活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共100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50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期刊
摘要:目的 对层级链式护理模式影响小儿肺炎患儿症状康复速度的效果进行讨论。方法 选择某院在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64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将患儿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2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施以层级链式护理,对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儿和对照组患儿相比,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减少,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
期刊
【摘要】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antibody syndrome,APS)又称Hoghes综合征,是指血清中出现抗磷脂抗体(aPL)同时伴有胎儿死亡、动静脉血栓、血小板减少等症状之一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5,6]。约有70%的APS患者为育龄期女性[4]。本文主要记录一例妊娠合并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阳性孕妇在住院期间的护理过程。     【关键词】妊娠;抗心磷脂抗
期刊
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老年脑梗塞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后,患者认知功能及躯体功能。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老年脑梗塞患者共70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5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及躯体功能。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老年脑梗塞患者认知功能及躯体功能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在外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治疗中,使用经阴道剖宫产疤痕妊娠病灶切除术进行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如何行详细的观察,以此为参考依据。方法:抽取自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70例在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实施诊治的外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措施相应为,观察组:应用经阴道剖宫产疤痕妊娠病灶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经腹剖宫产疤痕妊娠病灶
期刊
摘要:目的:本文的研究成果旨在深入探讨脑脊液 (cerebrospinalfluid,CSF)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对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entralnervoussystem leukemia,CNSL)的预测诊断价值。方法:本课题研究工作人员采用多色流式细胞术CD45/SSC设门法,对29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CSF细胞免疫表型检测情况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进行脑脊
期刊
[摘 要]: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2020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36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两组,各18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干预前后焦虑情绪变化。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参照组的66.67%,差异显著(P<0.05)。干预后,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参照组,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