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接触到许许多多不同的人,这些人或胖或瘦,或高或矮,或黑或白,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可是,你知道如何描写出他(她)独有的长相,让大家在茫茫人海中一眼就能认出他(她)来吗?这可不容易呢!今天,刘老师将和两位嘉宾一起聊聊如何传神地写出人的外貌这个话题,欢迎你参与哟!叮叮陈(童书编辑):谈到这个话题,我想起一件小事。去年初春的一天,我和几位好朋友坐火车去旅行。因为当时大家都有些疲倦,所以各自在座位上休息。其中两位朋友是图书插画师,他们的休息方式,就是拿个本子随意地写写画画。等列车到站,他们俩不约而同地给大家看他们的速写本,上面是我们几个人休息时的状态、神情,寥寥几笔,却惟妙惟肖。
主持人:是的,这让我想起了人物肖像漫画。创作者采用夸张和变形的手法,寥寥数笔就把人物的形象展现了出来,生动而鲜明。比如说功夫巨星成龙的肖像漫画,那三七开蓬松的头发,一笑起来就眯着的眼睛,大而肥的鼻头,多么像他本人啊!
叮叮陈:有绘画经验的小朋友,可能会有这样的感受:用语言描写一个人的外貌特征,其实和用铅笔勾画一个人的外部轮廓,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范泽木(儿童作家):是的,观察太重要了。我看到过不少学生的作文,外貌描写如出一辙,都是“一头乌黑的长发,一双亮晶晶的大眼睛”之类,好像全天下的人都出自同一个娘胎。所以,要使外貌描写传神,避免模式化,首先得多观察,只有多观察,才能形成画面记忆。观察也要讲究方法,要多观察他的与众不同之处。比如,他的额头特别宽,他的眉毛特别淡,他的嘴唇特别薄等等。这样,到了写的时候,脑海里才能浮现出他的外貌,才能如实地去描写,从而避免描写的模式化、套路化。
叮叮陈:在平时的学习中,有些同学经常会收集和背诵一些外貌描写的词汇和句子。我认为,这种积累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习作,但并不一定能写出富有创新的个性段落。这是因为每个人的观察发现都不会完全相同,总会有大大小小的差异。如果大家都用相似的词汇去描述人物的主要特征,缺少细节的、独特的发现,那么,很有个性的人可能就会被描写得非常模式化,就像从模子里做出来的糕点一样。
范泽木:非常赞同叮叮陈的观点。那么,如何让外貌描写更生动、形象呢?我觉得应该重点描写人物外貌的独特之处。“我认识一个人,他的眉毛特别弯,特别细长,感觉像眼眶上架着一弯月牙。他挑眉时,眉毛离眼睛特别远,像慈祥的弥勒佛。因为他的眉毛又弯又细长,所以给人的感觉非常亲切,哪怕发火,看上去也特别温柔。”以上这段描写,侧重眉毛,外貌的个性已经描写出来了。我们脑海里甚至能浮现出那人的眉毛,这样的描写就是形象的。
主持人:说得好极了。前面我提到人物肖像漫画,其实,要传神地描写出人物的外貌,我们不妨学学漫画家的笔法,那就是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捕捉住人物最突出的特征,然后用精准的文字去做简笔勾勒。让我们来看这样一段话吧:“老人蓄着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长着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只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嘿!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小女孩这么想。”(选自四下《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你们看,作者没有面面俱到,仅抓住胡子、眼睛、头发,用了“一撮”“短而硬”“棕褐色”“深陷”“蓬乱”等这些精准的词语,从数量、颜色、形状等角度凸显了爱因斯坦的相貌特征,读之如见其人。随后,作者笔锋一转写衣着,不但写了眼前所见,更可贵的是写了内心所感,使得人物的形象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范泽木:为了更好地描写外貌,还可以适当地运用修辞,但绝不是为了凑字数。修辞要准确、生动、形象。“他的眼睛像美丽的珍珠。”这句话中的比喻很美,但没有很好地体现人物的外貌个性。“他的眼睛水灵灵的,像早晨的露珠一样饱满、水润。”这句话中的比喻,不仅美,而且描写出了眼睛的个性。在写作时,要多运用后者这样能使描写更生动、形象的修辞。
主持人:同学们,你们对如何传神地描写出人物外貌有自己的理解了吗?南京青奥会即将于八月开幕,建议大家开展一场比赛,就写一写自己喜爱的运动员,写写你眼中他的模样。写完后,让同学们去猜一猜,如果同学们猜中了,那么恭喜你,说明你已经能传神地写出一个人物的外貌来了。怎么样,跃跃欲试了吧?那就赶紧吧!
主持人:是的,这让我想起了人物肖像漫画。创作者采用夸张和变形的手法,寥寥数笔就把人物的形象展现了出来,生动而鲜明。比如说功夫巨星成龙的肖像漫画,那三七开蓬松的头发,一笑起来就眯着的眼睛,大而肥的鼻头,多么像他本人啊!
叮叮陈:有绘画经验的小朋友,可能会有这样的感受:用语言描写一个人的外貌特征,其实和用铅笔勾画一个人的外部轮廓,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范泽木(儿童作家):是的,观察太重要了。我看到过不少学生的作文,外貌描写如出一辙,都是“一头乌黑的长发,一双亮晶晶的大眼睛”之类,好像全天下的人都出自同一个娘胎。所以,要使外貌描写传神,避免模式化,首先得多观察,只有多观察,才能形成画面记忆。观察也要讲究方法,要多观察他的与众不同之处。比如,他的额头特别宽,他的眉毛特别淡,他的嘴唇特别薄等等。这样,到了写的时候,脑海里才能浮现出他的外貌,才能如实地去描写,从而避免描写的模式化、套路化。
叮叮陈:在平时的学习中,有些同学经常会收集和背诵一些外貌描写的词汇和句子。我认为,这种积累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习作,但并不一定能写出富有创新的个性段落。这是因为每个人的观察发现都不会完全相同,总会有大大小小的差异。如果大家都用相似的词汇去描述人物的主要特征,缺少细节的、独特的发现,那么,很有个性的人可能就会被描写得非常模式化,就像从模子里做出来的糕点一样。
范泽木:非常赞同叮叮陈的观点。那么,如何让外貌描写更生动、形象呢?我觉得应该重点描写人物外貌的独特之处。“我认识一个人,他的眉毛特别弯,特别细长,感觉像眼眶上架着一弯月牙。他挑眉时,眉毛离眼睛特别远,像慈祥的弥勒佛。因为他的眉毛又弯又细长,所以给人的感觉非常亲切,哪怕发火,看上去也特别温柔。”以上这段描写,侧重眉毛,外貌的个性已经描写出来了。我们脑海里甚至能浮现出那人的眉毛,这样的描写就是形象的。
主持人:说得好极了。前面我提到人物肖像漫画,其实,要传神地描写出人物的外貌,我们不妨学学漫画家的笔法,那就是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捕捉住人物最突出的特征,然后用精准的文字去做简笔勾勒。让我们来看这样一段话吧:“老人蓄着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长着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只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嘿!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小女孩这么想。”(选自四下《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你们看,作者没有面面俱到,仅抓住胡子、眼睛、头发,用了“一撮”“短而硬”“棕褐色”“深陷”“蓬乱”等这些精准的词语,从数量、颜色、形状等角度凸显了爱因斯坦的相貌特征,读之如见其人。随后,作者笔锋一转写衣着,不但写了眼前所见,更可贵的是写了内心所感,使得人物的形象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范泽木:为了更好地描写外貌,还可以适当地运用修辞,但绝不是为了凑字数。修辞要准确、生动、形象。“他的眼睛像美丽的珍珠。”这句话中的比喻很美,但没有很好地体现人物的外貌个性。“他的眼睛水灵灵的,像早晨的露珠一样饱满、水润。”这句话中的比喻,不仅美,而且描写出了眼睛的个性。在写作时,要多运用后者这样能使描写更生动、形象的修辞。
主持人:同学们,你们对如何传神地描写出人物外貌有自己的理解了吗?南京青奥会即将于八月开幕,建议大家开展一场比赛,就写一写自己喜爱的运动员,写写你眼中他的模样。写完后,让同学们去猜一猜,如果同学们猜中了,那么恭喜你,说明你已经能传神地写出一个人物的外貌来了。怎么样,跃跃欲试了吧?那就赶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