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的世界:设计史上的乌托邦方案

来源 :装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ci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美好生活和理想社会的祈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最重要的精神动力。"乌托邦"(utopia)一词最早出现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是英国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在他1516年写成的《乌托邦》一书中根据古希腊语虚造出来的。它具有双重内涵:一个是指福地乐土;另一个是指乌有之乡,即客观世界中不存在的、完美理想化的社会。每个"桃源"的梦想都来自于对此"世"的厌恶,如同阴阳两极,彼此依存。因此,乌托邦其实也是人类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乌托邦思想的起源与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时间段:文艺复兴时期、工业革命时期,以及20世纪60年代。由此可以看出,乌托邦思想的尘嚣一时,正代表了现实中人类遭遇全新时代时所感受到的巨大困惑。而无论哪个时期,乌托邦的梦想者们都普遍具有身体力行的特性,伴随着对社会与城市的深入实践。可以说,乌托邦其实绝不仅仅是人类的空想、幻想,而是一种照进现实的梦想,一种实践主义者的理想。
其他文献
选取我国高技术产业2009~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从研发投入视角构建知识积累影响科技创新的门槛效应模型,探究自主研发投入、FDI流入和政府补贴的门槛效应,并分析各地区
数字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其需求。我们针对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强实践性,提出了基于协作学习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改革方法。在协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