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碧华:为什么从不退缩

来源 :紫光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clou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底,邹碧华,这位年仅47岁的上海最高法院副院长因心脏病突发,倒在了上海司法体制改革的征途中。此后半个月间,网上网下,对邹碧华的追忆怀念连绵不绝。有4万余人在网络上献花、点烛,超过10万人参与留言讨论,有关“邹碧华辞世”的新闻3000多篇,相关微博微信10万余条……形成了罕见的“邹碧华现象”。
  一个法官的逝去为何能凝聚起如此强大的舆论认同?这固然与其专业学识、人格魅力有关。他那句“为什么我们自己不能成为一根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追问,诠释了他人生的追求和理想。
  邹碧华短暂的47年人生和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大时代水乳交融。1984年,邹碧华从江西奉新县城考进北京大学。大学毕业后,邹碧华进入上海高院,有幸碰上了一批肯吃苦、能干事的老法官,他们长期在办案一线,积累了丰富的办案经验,悉心传授给勤奋好学的年轻人。与此同时,上海高院的几任领导皆立足长远选拔人才。1998年至2008年任上海高院院长的滕一龙,制定了两个5年培训计划,跟踪了20个年轻人,邹碧华是其中之一。后来,这批年轻人几乎都成了上海法院系统的中坚。
  邹碧华也像海绵一样从前辈们身上吸收营养。这也造就了邹碧华日后的行事风格,凡事讲究理论联系实际,无论是在上海基层法院做院长,力推基层法院管理改革,还是主持设计上海法院司法体制改革方案,他都能够做到让改革“接地气”,“一点一点往前拱着改革” 。
  邹碧华26年法官生涯,恰逢中国法治建设求新求变年代。百余部法律起草制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被重新写入宪法。中国法治建设经历了否定肯定、再否定再肯定的曲折道路之后,终于开始加速。2000年,受组织委派,邹碧华去美国联邦司法中心担任研究员,回国后先后在上海高院民一庭、民二庭任副庭长、庭长,后到长宁法院任院长,再回上海高院任副院长,这段时期正是司法领域改革不断深入推进时期,从以审判方式改革为主导的司法改革,逐步深入到体制性的司法改革。邹碧华脚踩着中国法治进程的激越鼓点,一路向前。
  这样的一个大时代,是一批与邹碧华一样,怀揣理想、执着信念的有为青年们的大时代。他们受益于这个时代,感恩这个时代,同时,又用热情、勇气和梦想,热烈地拥抱、回馈着这个时代。曾经和邹碧华在上海党校同期学习的韩华,是上海市激光研究所所长。韩华理解邹碧华,“我们觉得这个时代给个人提供了非常好的人生机遇,你不抓住它,不努力,都对不起自己。”
  2012年4月10日,邹碧华曾在自己的博客上寫下《我们的慰藉在哪里》的文章,是他阅读英国作家德波顿《哲学的慰藉》的感想。邹碧华写道:书中介绍的另一位哲学家叔本华说,“倘若一个人着眼于整体而非一己之命运,他的行为就会更像一个智者而非一个受难者了。哲人之为哲人,就在于看到了整个人生的全景和限度,因而能够站在整体的高度与一切个别灾难拉开距离,达成和解”。这种情况下,我们所获得的慰藉,才是真正的慰藉。当我们能够以一种理解的宽容的眼光看待世界的时候,我们也就获得了世界的理解和宽容。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邹碧华在任何岗位上都能干得很出色。也不难理解,在司法体制改革过程中,无论遭遇什么样的挫折,面临什么样的障碍,他都从不退缩。因为,邹碧华彻底将人生小年代融入了社会发展的大时代,并在其中找到了个体的价值。如此,才成为了这个时代“自由的舞者”,也赢得了这个时代最真挚的赞美。在外界因他的不幸辞世而痛惜不止之时,又窥视到邹碧华和他周围的法官群体是多么健康向上而富有力量。
其他文献
《中国“60后”作家访谈录》是一本文学史家做的研究性访谈,自然处处有史家见地。但这本书里却没有我们熟悉的苏童、格非、迟子建、毕飞宇、韩东、李洱等“60后”作家的中坚
<正>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高等学校哲学系又一次面临着考验,旧有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变化了的形势。如何使教学与科研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培养合格人才,这是摆在哲学教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元和司法所通过加强学习,提升司法所队伍工作水平和能力,抓好文化建设,提升队伍凝心聚力能力,打造为民服务品牌,全面提升为民服务意识,使为民服务的能力和
春天来了,万物生长,一切都是美好的。诗人顾城写道:“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寒冬过后,季节轮替,站在春天的门槛里,我们总是对未来有
全国科学、社会和人学术研讨会综述陆杰荣全国科学、社会和人学术研讨会于1993年7月28日至8月2日在大连举行。这次研讨会是由中华全国现代西方哲学学会与东北外国哲学学会等单位倡导发起的。来自全国各地的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着哲学研究的出路,科学与社会,科学与人等诸方面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一些见解,有些理论问题虽未能达到统一的看法,但至少拓展了问题探究的领域。会议首先探讨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确立与逐步完善的条件下,哲学应当如何以自身的理论方式来表现时代的精神和性质的问题。接着,会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司法局,通过抓好刑满释放人员衔接管控措施、创新安置帮教载体,建立了“出来有人接、接回有人管、就业有人扶、困难有人助、政策有保障”的安置帮教工作机
有读者朋友问我:你写小说是先有故事呢,还是先有人物?我一时间难以回答。对我来说这是说不准的事,有的篇目是先有人物,有的篇目是先有故事。前几年我写了篇《孝姐儿》,刊发在
光荣与泪水都应该留在昨天,余生漫长,新的人生已经开始,我会一往无前,努力踩在人生的鼓点上。至今仍记得,高三第一次月考公布成绩时的情景,班主任念到我的名次时,那阵即便所
<正> 文化最深刻地反映了人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展开。它也最深刻地反映了人的社会性、创造性和实践经验的继承性。“教顺施续,而知能流通”(《淮南子·修务训》)。实践经验不断地流传会通,使文化成果不断积累起来,形成由低到高的上升前进的发展趋势。尽管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文化,但决定文化本质的实践却不容忽视。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8页),文化是实践的结果。文化的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社会实践之中。实践活动的统一性和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