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耳熟能详的歌曲《童年》中唱到:“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总是要等到考试以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太多相似的场景:闹钟响起再睡五分钟;明天就要上交的报告却迟迟没有动笔;应该睡觉的时间却不能放下手机……可见,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无论孩子还是大人,“拖延行为”并不少见。
有人把患了拖延症的人戏称为“拖拉机”或“last minute person”(最后一分钟家伙)。明知道拖延的后果有害,却仍把计划一推再推,表面上看是时间管理失败,其背后却有着复杂的情绪和心理问题。严重时也可带来不可避免的烦恼。
我们本期的互动话题就围绕“拖延症”展开,聊一聊工作生活中的你有哪些拖延行为,又是为什么拖延?拖延给你带来了哪些负面情绪?你又是如何解决和应对的?
@且行且思:
工作中,虽有计划,但总是找借口拖延,躺着不费力,没有损失,不了了之。之后,追悔莫及。拖延是为了获得暂时的满足,逃避失败的恐惧。
@豆芽:
总是迟迟不肯睡觉,白天又不想起床,拖拖拉拉,老是被父母骂,这种行为从小时候就开始了,因为喜欢难得安静的空闲时间。无忧无虑地独处才是最快乐的时光。
@聂*莓心理咨询师:
有时候孩子做事慢,不是不想做,而是沒自信怕挨批,所以做事时总是畏畏缩缩、瞻前顾后,自然也就快不到哪里去。如果大人这时不停催促孩子,孩子就会越发慌乱,做事越来越慢。
@郑郑:
拖延的本质是即时享乐。排除干扰、设定时限、寻求监督都可以帮我们战胜拖延。TED演讲里有一段内容是关于拖延症的,有句话特别打动我:拖延的是自己的时间和生命。
@自动可爱:
我可以说是资深的“拖延症晚期患者”,尤其是工作中的一些时候,比如说写文书或者领导安排我去做一些我的能力不能完成的工作等。我在没办法推掉我的能力达不到的工作时,拖延症就犯了。我只有在最后要跟领导汇报的时候才会脑洞大开,快速完成领导安排的工作。
我感觉拖延症给我的负面情绪并不多,我在工作拖延的时候,也是在思考的过程,在思考如何快速高效完美地完成工作。拖延,只是我思考的过程。
@虾:
拖延症重度患者,面对每日的日常工作能正常开展,可是一遇到总结、汇报、论文等较大的、需要写作的工作时,我这种写作水平有限的人,就会一拖再拖,不会写,不想写,直到最后期限前才紧赶慢赶地写出来一篇不太满意的东西。其实,就是在我们不擅长的领域或没兴趣的事情,以及被强迫做的一些工作中,我们不能很好地激发内驱力,自然就会想着拖、拖、拖。归根结底,还是我们的心态没有摆正,我们的认知太局限,不愿意跳出自己的舒适圈,不愿意触碰新的、难的事情,内心的小鬼在偷懒。
@我思故我在:
我理解的拖延症是:还是没有勇气面对,还是在逃避现实。面对拖延,我们要做的就是勇于面对现实,将任务、事情分解成小块,逐一、从简单的做起,逐渐形成自我成就感,才可以慢慢解决拖延的问题。
@飘扬:
找个小本子,把待办的事情写上,写完一个勾一个,做的时候心里难受,但完成那一瞬间神清气爽,甚至庆幸自己没拖延。所以当我的同学还在写作业的时候,我早就完工了,可以放心地休息啦!
编者的话:
很高兴能收到这么多的读者留言,从大家的留言中不难看出:“拖延行为”的确很普遍地发生在我们的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多数的成年人虽有拖延的想法和行为,但能够正确地识别和看待它们。很多读者朋友都能够和小编一样,在最后时限完成任务,并未因“拖延”带来有害后果,“拖延行为”也未对情绪产生不良影响。
有的时候,人们刻意地选择“拖延”,也许是因为有些事情并不重要,或者因为他们想要在做出决定或者付诸行动之前好好地思考一下。“拖延”只是为了利用这段时间好好想一想,让自己的选择更为慎重、做法更为妥帖,或者想要将自己的注意力聚焦到更重要的事情上。
拖延者往往有一些顽固的信条,例如:我必须要做到完美,否则宁愿不做;我做每件事都应该轻而易举、不费力气;什么也不做要比冒失败的风险更为安全……这些语句可能听上去很熟悉,也许它们就是让我们拖延下去的真实想法,但是即使再熟悉而真实,它们也都不是真理。我们可以通过识别自己的想法,判断其真实程度进而改变我们的拖延行为。
“拖延”形成的心理因素有很多,每个人的情况也不尽相同。要弄清拖延有没有成为你的一个待解决的问题,有一个办法就是:看它是不是让你烦恼不已,当它没有成为你烦恼的源头,我们可以尝试接纳它、包容它。但当它造成的后果是我们不能承受的,甚至认为“拖延”是情绪上的折磨,产生恼怒、后悔、强烈的自我谴责和绝望,这时我们需要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帮助我们走出拖延困境。
感谢读者朋友们对本期话题的关注,期待更多朋友关注我们杂志的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xinliyujiankang),并参与到互动话题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