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stervf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对计算机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法”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形式。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任务驱动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G4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0-0000-01
  Task-driven Method Application in the Computer Teaching
  Li Bo
  (Changchun Instituteof Technology,Computer Teaching Center,Changchun130012,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practical experience,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teaching "task-driven method" to analyze the need and proposed the task-driven method in the form of computer teaching.
  Keywords:Computer teaching;Task-driven method;Application
  为了满足形势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计算机教学必须转变观念,积极应用新方法、新模式,以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经大量教学实践表明,在计算机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法”,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采取任务驱动法的必要性
  (一)利于实现教学目标。在计算机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确保一切教学活动、学生学习都围绕这一任务中心来完成。在任务驱动下,教师的教学思路开拓,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与努力方向,更利于对新知识点的把握。例如,在学习办公软件word的高级排版时,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法,将原本孤立的知识点整合,以任务的方式呈现概念、作用及操作方法,再经过教师的讲解,在学生脑海中有了初步认识。以“制作试卷”为具体的驱动任务,首先,教师为学生呈现一份已经做好的试卷模式,让学生对试卷产生整体认识;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试卷的布局结构,让学生对插入数学公式、分栏布置、页眉页脚等概念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再次,教师为学生讲解具体的操作办法。通过这种思考、讲解、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更加方便学生记忆,在教学中提出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或者易于混淆的地方,确保整个教学过程的条理清晰,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目标。
  (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通过实行任务驱动法,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围绕具体任务来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将任务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学生学习的过程,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任务目标,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解决,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可更加明确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例如,在学生的某个学习阶段,紧紧围绕一个任务开展,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与操作要点,而将不相关知识暂时放到一边。这样,就可避免教学的盲目性、随意性。随着学生能力的不断提高,任务难度也适当增加,逐步扩展任务的广度与深度,与学生发展相适应。通过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任务设计,不断向学生呈现全新知识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保证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二、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一)提出任务。任务设计是确保任务驱动教学法顺利实施的基础与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有深入的了解,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设置任务。在选择任务时,应突破教材的逻辑顺序限制,融合多个知识点,适当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可行、开放的任务环境。在提出合理任务的基础上,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积极的支持因素。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完成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这样,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既可完成既有任务,又可提出下一阶段的任务。应该认识到,“任务”是连接计算机教学的纽带,教师通过为学生提出任务、创设情境,将要学习的知识点巧妙地纳入其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能力,为任务的实施奠定基础。
  (二)实施任务。在实施任务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等发挥重要作用,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在任务驱动法教学中,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他们通过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在课堂中,教师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布置各自的任务,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到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能,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另外,在各个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与组织者,不能袖手旁观,除了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与讨论时间和空间,教师也应走到学生之间,把握整个任务的进展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任务,体会成功的快乐,为学生发展提供一个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发展空间。另外,教师也应适当把握时机,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形成全新认知结构。
  (三)评价任务。为了检验任务驱动法的应用效果,以及学生的预期学习目标是否实现,必须采取评价方法,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优化学习方式。在任务驱动法中,评价的内容包括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与结果,注重知识的构建意义;除了对结果评价之外,更重要的是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评价方法可采取观察法、作品评价法两种形式。观察法主要由教师观察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表现情况,如学习态度、发言情况、协作创新精神等;作品评价法则是对学生完成任务的实际成果进行评价,如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完成作品的创意、知识的应用水平等。可采取学生互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取长补短。
  由上可见,“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既要确保课堂容量,又要确保教学效果,满足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柳青,高健.计算机教学中“任务驱动”和“项目教学”之异同[J].教育信息技術,2009,7
  [2]胡晓红.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2005
  [3]方辉.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通过任务设计激发学习兴趣[J].科学与财富,2010,7
  [4]段丽霞.任务驱动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5]张永善.课堂导航教学前驱——浅谈计算机教学的任务设置[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0,6
其他文献
学校考试系统采用上机考试的形式,教师可以对现有的试题库进行更新,学生可以答题,管理人员能够对现有的用户进行管理,快速实现考试过程中的各项任务。
财务管理是保障单位正常运转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长期以来,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及诸多因素的制约,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一直比较薄弱。随着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逐步
交叉开关设计为共享内存多机系统设备。基于多开关,结果显示复杂的结构,内存结构竞争相对较小。
近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风险投资在中国已成为大量资金寻求高回报的其中一种方式.风险投资人在搜寻投资机会,并经过初步筛选后,对拟投资企业进行广泛、深入和细致的调查
从某维修信息管理的实际要求出发,经过详细的系统调查研究,利用ASP,SQL Server2000等软件构建了基于ASP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B/S模式,利用SQL数据库访问等Web数据库应用系统先
低碳经济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可以用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在低碳经济问题的思路上,探寻出一种既不对后代人产生不良影响、又满足现代人需要的思路,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