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通过分析秦皇岛主城区护城河河道改造这一实际案例,从打开硬质驳岸,恢复自然生态岸线、促进水体内外循环,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增加水体弹性适应能力、构建滨河游憩系统四个方面详细探讨如何利用景观策略治理城市中心黑臭河,为后续的城市河道生态化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 】:秦皇岛; 中心城区黑臭河; 景观实施策略
城市河道作为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有行涝排洪、灌溉供水、交通运输、调节小气候与净化空气、景观功能、休闲娱乐、生态功能等7个方面。[1]严重的城市河道污染不仅会制约经济发展,而且会直接危害到城市居民的健康和城市生态安全。[2]因此,城市河道治理刻不容缓。
1 、 秦皇岛城市护城河河道现状
秦皇岛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其中海港区位于市中心。护城河位于海港区东南部,全长3030米,流域面积6.142平方公里。现状护城河周边用地以居住用地为主,紧邻河岸两侧分布部分教育用地以及行政办公用地。整体护城河周边绿地量较小,并且分布零散。
一 水问题
护城河整条河道均为早期的传统做法,人工硬化痕迹显著,且年代久远并受雨水冲刷及人为破坏等因素,部分地段出现破损现象。整体河道岸线过于平直,以线性驳岸贯穿于整条护城河,该做法使得河流自身的生态净化功能丧失。河流补水源以四季降水为主,雨量多集中于夏季。由此导致旱季水流量小,而暴雨后水位暴涨暴落的现象,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二 开放空间问题
现状护城河周边以居住用地为主,主要活动人群为周边各小区的居民,以致开放空间需求量较大,但现状并没有结合周边用地性质布置开放空间,导致周边居民无处休息、活动。
三 交通问题
现状护城河两岸交通混杂,人车混行情况较为严重。且该片区整体交通系统不连续,部分路段出现道路断断续续现象。另外在部分路段出现机动车乱停乱放,小商小贩占道经营的现象,缺乏管理,存在安全隐患。
2 、秦皇岛市城市中心护城河景观实施策略
整体方案设计以“绿河”为主题,灵感源与自然中的河流、森林。通过从中抽象出林丛、曲水、绿岛、彩虹等设计元素,融入整条河流的设计中。运用自然化的岛岸将植被串联起来,通过木栈道构造出更多的亲水空间,用渐变而又统一的桥梁连接两岸,最终形成像一条绿色河流一样的线型开放空间。在恢复场地自然基质的基础上,为当地居民提供一个连续的游憩系统。
一 打开硬质驳岸,恢复自然生态岸线
在河道自然化设计上以流体动力学模型为模板,通过模拟河流的自然摆荡和洲岛的形成来恢复河流的自然基质。在改造时应尽量恢复河道的自然形态,增加河流亲人尺度,增加趣味性满足周边人群的休闲游憩需求。
二 促进水体内外循环,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①利用分流管及地形泡等措施净化水体,提高河水质量。其中,在河底加入分流管,进行雨水和生活污水的分流,在源头上控制污水的排放量。河体中央通过植物及泥土堆叠成高低不同的地形泡,可截流部分雨水,达到初步沉降的效果。
②将硬质驳岸转变为软质河底以及驳岸,促进土壤呼吸以及生态分解。在河道中央加入滚水堰,可为河水中增加氧气,并且降解微生物。同时在河道中堆叠部分河心岛,种植绿色植物,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河水的流速,且植物的根系还可吸收大量水中大分子污染物。以上措施不仅可以提高河水的自净能力,净化水体,更增加了河道的生态美观性。
三 增加水体弹性适应能力
将护城河由硬质河底转变为软质河底,由泥土堆叠成高低错落的水中小岛,从而形成河阶凹地。在丰水期雨水可储藏于其中,既能补给地下用水,同时可在枯水期对干枯的河道进行补给,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枯水期。河道中央堆叠形式自然的河心岛,与植物结合形成“植物泡”。在枯水期河道干枯的时节,大大增强了景观效果,丰富了景观层次。
四 构建滨河游憩系统
a交通
①设计机动车道尽量远离水体,沿河设计连续的亲水人行栈道。利用植物将人行道与车行道隔离开,为行人提供安全的人行空间,同时增加河岸两侧游览趣味。
②护城河两岸设计道路连续畅通,整个河岸两侧道路形成统一系统的整体。方便人行以及车行。
③去除占道违章建筑,规范小商贩经营,在合理位置布置停车位,最大限度为人们提供舒适安全的交通空间。
b休憩空间
在护城河两侧打开加盖河道,清除两侧危旧建筑和市场用地,整合现有绿地,设计点状开放空间节点,服务于周边人群,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休憩活动场所。
打破原有单一的硬质驳岸,软化岸堤,结合周边现有小型零散绿地,并将其整合,从而串联成绿色線型开放空间。
3 、结语
总体来说秦皇岛市中心城区护城河景观带是生态理念的一次重要实践。尤其是其处在特殊的地理位置,位于城市中心区域,整条河流穿城而过,沿河道两侧多为居民区、学校、医院等建筑。再加之有部分片区处在施工在建阶段,地下管线错综复杂,这些无疑都增加了方案的难度。
优点:
建成后的护城河示范段中,将原本的硬质河底转变为软质河底,在水中堆叠了高低错落的河心岛,使其成为弹性河底。在丰水期快速吸收雨水,枯水期又可补给河道。同时在岛上种植植物,丰富了景观效果;且增加了河流亲人尺度,使得人们可以近距离的亲水观水;通过加开河道,设计点状开放空间,将原本小的绿地串联起来,增加了开放空间,满足了周边群体的功能需求;护城河两岸的道路经过重新设计整合,人车分流的设计使得原本混乱的交通得到改善。
缺点:
在实施过程中,由于该项目处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之护城河整体岸线较长,因而加大了实施的难度,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因此只完成了护城河河道中的部分段作为示范段,来印证生态技术手段是否切实可行。后续研究将在不同地域选取典型河道进行生态河道的相关研究,从而更具有推广和实用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杰,黄凌.城市河道综合整治与河道生态景观.水电与新能源,2012(3)
[2]钱嫦萍.中国南方城市河流污染治理共性技术集成与工程绩效评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关键词 】:秦皇岛; 中心城区黑臭河; 景观实施策略
城市河道作为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有行涝排洪、灌溉供水、交通运输、调节小气候与净化空气、景观功能、休闲娱乐、生态功能等7个方面。[1]严重的城市河道污染不仅会制约经济发展,而且会直接危害到城市居民的健康和城市生态安全。[2]因此,城市河道治理刻不容缓。
1 、 秦皇岛城市护城河河道现状
秦皇岛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其中海港区位于市中心。护城河位于海港区东南部,全长3030米,流域面积6.142平方公里。现状护城河周边用地以居住用地为主,紧邻河岸两侧分布部分教育用地以及行政办公用地。整体护城河周边绿地量较小,并且分布零散。
一 水问题
护城河整条河道均为早期的传统做法,人工硬化痕迹显著,且年代久远并受雨水冲刷及人为破坏等因素,部分地段出现破损现象。整体河道岸线过于平直,以线性驳岸贯穿于整条护城河,该做法使得河流自身的生态净化功能丧失。河流补水源以四季降水为主,雨量多集中于夏季。由此导致旱季水流量小,而暴雨后水位暴涨暴落的现象,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二 开放空间问题
现状护城河周边以居住用地为主,主要活动人群为周边各小区的居民,以致开放空间需求量较大,但现状并没有结合周边用地性质布置开放空间,导致周边居民无处休息、活动。
三 交通问题
现状护城河两岸交通混杂,人车混行情况较为严重。且该片区整体交通系统不连续,部分路段出现道路断断续续现象。另外在部分路段出现机动车乱停乱放,小商小贩占道经营的现象,缺乏管理,存在安全隐患。
2 、秦皇岛市城市中心护城河景观实施策略
整体方案设计以“绿河”为主题,灵感源与自然中的河流、森林。通过从中抽象出林丛、曲水、绿岛、彩虹等设计元素,融入整条河流的设计中。运用自然化的岛岸将植被串联起来,通过木栈道构造出更多的亲水空间,用渐变而又统一的桥梁连接两岸,最终形成像一条绿色河流一样的线型开放空间。在恢复场地自然基质的基础上,为当地居民提供一个连续的游憩系统。
一 打开硬质驳岸,恢复自然生态岸线
在河道自然化设计上以流体动力学模型为模板,通过模拟河流的自然摆荡和洲岛的形成来恢复河流的自然基质。在改造时应尽量恢复河道的自然形态,增加河流亲人尺度,增加趣味性满足周边人群的休闲游憩需求。
二 促进水体内外循环,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①利用分流管及地形泡等措施净化水体,提高河水质量。其中,在河底加入分流管,进行雨水和生活污水的分流,在源头上控制污水的排放量。河体中央通过植物及泥土堆叠成高低不同的地形泡,可截流部分雨水,达到初步沉降的效果。
②将硬质驳岸转变为软质河底以及驳岸,促进土壤呼吸以及生态分解。在河道中央加入滚水堰,可为河水中增加氧气,并且降解微生物。同时在河道中堆叠部分河心岛,种植绿色植物,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河水的流速,且植物的根系还可吸收大量水中大分子污染物。以上措施不仅可以提高河水的自净能力,净化水体,更增加了河道的生态美观性。
三 增加水体弹性适应能力
将护城河由硬质河底转变为软质河底,由泥土堆叠成高低错落的水中小岛,从而形成河阶凹地。在丰水期雨水可储藏于其中,既能补给地下用水,同时可在枯水期对干枯的河道进行补给,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枯水期。河道中央堆叠形式自然的河心岛,与植物结合形成“植物泡”。在枯水期河道干枯的时节,大大增强了景观效果,丰富了景观层次。
四 构建滨河游憩系统
a交通
①设计机动车道尽量远离水体,沿河设计连续的亲水人行栈道。利用植物将人行道与车行道隔离开,为行人提供安全的人行空间,同时增加河岸两侧游览趣味。
②护城河两岸设计道路连续畅通,整个河岸两侧道路形成统一系统的整体。方便人行以及车行。
③去除占道违章建筑,规范小商贩经营,在合理位置布置停车位,最大限度为人们提供舒适安全的交通空间。
b休憩空间
在护城河两侧打开加盖河道,清除两侧危旧建筑和市场用地,整合现有绿地,设计点状开放空间节点,服务于周边人群,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休憩活动场所。
打破原有单一的硬质驳岸,软化岸堤,结合周边现有小型零散绿地,并将其整合,从而串联成绿色線型开放空间。
3 、结语
总体来说秦皇岛市中心城区护城河景观带是生态理念的一次重要实践。尤其是其处在特殊的地理位置,位于城市中心区域,整条河流穿城而过,沿河道两侧多为居民区、学校、医院等建筑。再加之有部分片区处在施工在建阶段,地下管线错综复杂,这些无疑都增加了方案的难度。
优点:
建成后的护城河示范段中,将原本的硬质河底转变为软质河底,在水中堆叠了高低错落的河心岛,使其成为弹性河底。在丰水期快速吸收雨水,枯水期又可补给河道。同时在岛上种植植物,丰富了景观效果;且增加了河流亲人尺度,使得人们可以近距离的亲水观水;通过加开河道,设计点状开放空间,将原本小的绿地串联起来,增加了开放空间,满足了周边群体的功能需求;护城河两岸的道路经过重新设计整合,人车分流的设计使得原本混乱的交通得到改善。
缺点:
在实施过程中,由于该项目处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之护城河整体岸线较长,因而加大了实施的难度,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因此只完成了护城河河道中的部分段作为示范段,来印证生态技术手段是否切实可行。后续研究将在不同地域选取典型河道进行生态河道的相关研究,从而更具有推广和实用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杰,黄凌.城市河道综合整治与河道生态景观.水电与新能源,2012(3)
[2]钱嫦萍.中国南方城市河流污染治理共性技术集成与工程绩效评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