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升广播报道质量、增强广播传播效果,是一篇大文章。在强调渠道制胜的同时,也不能放弃内容为王的追求。增强广播传播效果,广播记者要在快、新、实、短、美等五方面取得新共识,精耕细作,增强可听性,提高收听率。
关键词:快 新 实 短 美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广播作为传统的信息传播渠道,在全媒体发展时代,要想实现再突破,除了需要在传播渠道上不断有所创新外,还需在新闻业务上有更扎实的内容提升,应在快、新、实、短、美上下足功夫,以精耕细作提高广播报道质量,增强广播报道的传播效果。
一、快
新闻报道是易碎品,“快”是新闻报道的生命。广播报道向来是以快取胜。在网络媒体风起的时代,广播的快节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新闻报道之“快”,应当包含两个概念:一个是相对事件发生有准备的新闻报道,与新闻事件同步进行。如一些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直播报道。还有就是一些偶然事件,虽然事前没有准备直播,但巧遇有记者或通讯员在场,及时做了连线报道。如车祸、地震、人群冲突等。另一个“快”说的是相对其他媒体而言,也就是平时我们所倡导的首发报道。在一个地区首发叫做快,如国外新闻在国内首发;在一个层面首发也叫做快,如地方新闻在央媒首发。
在全媒体时代,要想新闻报道快人一步,广播记者首先需要有良好的敬业精神,记者是一种全天候24小时职业,不论身处何地,都应该随时做到观察事物、发现线索、思考问题,时刻准备着捕捉新闻事件。当有新闻事件发生时,要迅速弄清事实真相,判断新闻价值,投入报道工作。同时,还要做好技术准备工作:做连线至少需要有通信工具,还需要有录音机和照相机。并且,一个反应敏捷、配合默契的后台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广播报道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从采制到播出,中间有编辑、审稿、导播等多个环节,环环相扣才能实现最快传播。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快”的前提应该是事实准确、口径妥当。否则,与自媒体的微博、微信信息就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了。事实准确,需要真正了解事件实质,知其来龙去脉,不能盲人摸象,不能张冠李戴,更不能合理想象。口径妥当,是指明需要把握报道大局,注意分寸,留有余地,以方便后续报道。这种负责任的有权威的“快”,是广播报道战胜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信息的取胜之道。
二、新
“新”是新闻报道价值所在,没有新信息也就无所谓新闻报道。新闻的“新”主要体现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内容为主,形式为辅。每天发生的新闻事件很多,有大有小,有远有近,从什么角度入手选取新闻素材,哪些快速报道、详细报道,哪些简略报道、或是不报道,这体现出记者政治敏感和业务素养的高低。新闻报道求新创新是记者敬业精神的试金石。尤其是日常常见的会议报道、活动报道、经济报道、民生报道,因为写同一题材的报道很多,比较好的内容和形式几乎都被反复使用过,四季歌年年唱,一切都约定俗成,容易产生求新创新疲劳。
人们说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新闻报道要吸引人,没有鲜活的信息和生动的表现形式是不行的。新闻报道求新创新的机会其实很多,关键是记者要做个有积累、善比较、肯动脑的人。从笔者亲身的感受来说,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参加一个会议后不知写什么才好,对什么都感到新鲜,抓不住重点。后来时间长了,参加会议后也不知从何下手,总感到会议内容老生常谈,找不到新闻亮点。问题的病根就是无积累、无比较。做好新闻报道的求新创新工作,记者一定要了解报道对象推陈出新之所在,要了解各家媒体各自关注焦点,要能预判听众关心的热点话题,能从众多待选信息中挑选出最有传播价值和传播特点的信息素材,辅以精心采访,合理取舍。要做到这一切,真的需要记者平时的努力:多积累、多比较、肯动脑。最近,中央转变工作作风“八项规定”出台后,多家媒体的会议报道也发生了变化,对于会议内容报道很少面面俱到,多是突出报道一两个群众关心的热点话题,而且报道内容通过专家或节目嘉宾点评得以梳理深化,报道形式也变得生动活泼。
新闻报道求新创新应该是依据新闻事件自身特点巧妙引出,不应该是刻意而为,画蛇添足;更不应该是人为摆布现场,杜撰过程和细节,以虚假形式反映新闻事件。现在媒体业有一种不健康的现象,就是形式大于内容。为求节目好听好看,添加一些新闻事件本身没有的音效和谈话。新闻作品毕竟不是文艺作品,虚假不是新闻作品应有之义。
三、实
“实”是指新闻报道要“干货”多,开门见山,直扑主题。记者尤其是广播记者要会认“干货”,选“干货”,增加报道含金量,增强报道对象感。
在新闻采访中,记者获得的新闻素材可能很多,有时会让记者尤其是青年记者感到不知如何取舍,这也想写,那也想写。这里就有一个从素材库中认“干货”、选“干货”的问题。什么是新闻的“干货”?“干货”应该是新闻特性最明显、最能反映新闻事件独特个性和报道主题的新闻素材。比如采访一个先进个人事迹。特定采访对象的个性化语言、生活细节、周边人的独特感受等那些非他莫属的东西,都有可能成为写好这篇报道的“干货”。“干货”少,稿子虚;“干货”多,稿子乱。有了“干货”,还有一个选“干货”的问题。在认“干货”的基础上,选好“干货”的前提是报道主题一定要明确无误。没有明确主题,稿子会写得长而无神。在主题明确后,选材就有了依据。
“实”,最终还要落实到听众那里。不同人群对新闻内容有不同偏好。广播作为大众传媒,不太可能照顾到太小人群的收听偏好,但也绝不是人种天收,只管撒网,不问收获。目前,广播收听人群主要集中在移动人群中,像锻炼人群、乘车人群、野外劳动人群等,收听方式以伴随收听为主。有关调查显示,广播收听人群比较关注国际国内时事、大的涉民政策变化、重大突发事件和故事化人物报道。广播人群的收听偏好是广播人选取题材、做实报道的一个重要指南。
四、短
“短”是广播报道的一个内在要求,直线式收听方式决定了广播报道要以短取胜。业内人士都知道,写短消息难于写长消息。写短消息对于记者的采访能力、提炼能力和表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短消息不是报道简单化的借口,也不代表肤浅。短与实也并没有绝对的矛盾,稿子篇幅短不代表叙事不清楚,说理不透彻。同时,短消息也不排斥长消息,不同新闻体裁,只要运用得当,都是一种好的表现形式。 对于复杂的新闻事件,运用短消息体裁,可以一事一报,由多个单篇组成系列报道,就会更有声势,也更能生动反映事物原貌。写好短消息,要求记者写稿子要斟字酌句,惜墨如金,将可有可无的字句全部删除,将可用可不用的细节全部拿掉。这是一件比认真赛功底的细活。
用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来表达复杂概念是写短报道的一种好办法。比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白猫黑猫,捉到老鼠是好猫;表叔、房婶等,这些语句虽然特殊,但是语意却尽人皆知。另外,做好标题也是写短报道的一种好方法。虽然广播报道一般只要求写好导语,对做文章标题没有硬性规定;但是,标题比导语更短,主题更明确、更集中,广播报道若有做标题过程,记者思路就会更加清晰,行文就会更加集中于主题。
五、美
除了快、新、实、短等要求外,笔者认为广播报道还应该强调“美”,包括记者播报口音美、稿子叙述文字音响美、宣传报道主题美、批评报道道义美。这不仅是媒体竞争和生存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随着时代进步和发展,人们对广播报道也变得越来越挑剔。有些记者声音富有情感,极具个人特色,就会形成自己的“粉丝”群。很多听众虽然没有与广播记者见过面,但是一提起某篇报道,大家都能说出记者名字,凡是他的播报这些人就会留心收听。广播报道中的生动文字、个性音响,都能将听众带入新闻现场,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正面宣传报道,主题立意实在,真实而不夸张,可以起到教育感染听众的作用,这是一种美。批评监督报道,客观而不失公正,深切而有正义感,让听众信服,起到警示作用,这也是一种美。
现在,由于同业竞争激烈,职业精神缺失,新闻界热衷于炒作奇闻轶事,盲目唱高调、揭丑陋,这对于弘扬社会正气、弘扬传统文化没有什么好处。对于一些暂时没有条件解决好的社会问题唱高调,会吊高群众胃口,也是媒体一种严重不负责任的表现。如就业、上学、住房等社会热点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谁也没有能力靠嘴大就解决现实问题,社会问题要一环一环地解扣,光说不练,弄得不好反激起群众不满,使问题复杂化,或成死结。揭丑陋要有度,要有客观分析,否则,就会放大丑陋效应,让群众感到无官不贪,无商不奸,好事做不得,人人都得提防。新闻报道失去美的追求,往往会成为社会不良情绪的印证器和放大器,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要做到广播报道快、新、实、短、美,有一个重要前提是不能忽略的,这就要求广播记者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首先,广播记者要能迈开双腿沉下去。只有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深入现场,亲眼看、亲耳听,不放过任何有价值的新闻细节,独立客观思考,才能发现新鲜事物,捉到“活鱼”。其次,广播记者应该具备相应的政策法规和行业专业知识,不说外行话,不做门外汉,凡事心中有谱。其三,要有娴熟的文字和音响处理能力,素材再多再杂,也能从容删繁就简,优中选优。只有具备了这些职业素养,才能在新闻实践中更上一层楼,做出优秀新闻报道作品。
媒体竞争,在强调渠道制胜的同时,更不能忘了内容为王。
(作者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海南记者站)
(本文编辑:刘浩三)
关键词:快 新 实 短 美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广播作为传统的信息传播渠道,在全媒体发展时代,要想实现再突破,除了需要在传播渠道上不断有所创新外,还需在新闻业务上有更扎实的内容提升,应在快、新、实、短、美上下足功夫,以精耕细作提高广播报道质量,增强广播报道的传播效果。
一、快
新闻报道是易碎品,“快”是新闻报道的生命。广播报道向来是以快取胜。在网络媒体风起的时代,广播的快节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新闻报道之“快”,应当包含两个概念:一个是相对事件发生有准备的新闻报道,与新闻事件同步进行。如一些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直播报道。还有就是一些偶然事件,虽然事前没有准备直播,但巧遇有记者或通讯员在场,及时做了连线报道。如车祸、地震、人群冲突等。另一个“快”说的是相对其他媒体而言,也就是平时我们所倡导的首发报道。在一个地区首发叫做快,如国外新闻在国内首发;在一个层面首发也叫做快,如地方新闻在央媒首发。
在全媒体时代,要想新闻报道快人一步,广播记者首先需要有良好的敬业精神,记者是一种全天候24小时职业,不论身处何地,都应该随时做到观察事物、发现线索、思考问题,时刻准备着捕捉新闻事件。当有新闻事件发生时,要迅速弄清事实真相,判断新闻价值,投入报道工作。同时,还要做好技术准备工作:做连线至少需要有通信工具,还需要有录音机和照相机。并且,一个反应敏捷、配合默契的后台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广播报道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从采制到播出,中间有编辑、审稿、导播等多个环节,环环相扣才能实现最快传播。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快”的前提应该是事实准确、口径妥当。否则,与自媒体的微博、微信信息就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了。事实准确,需要真正了解事件实质,知其来龙去脉,不能盲人摸象,不能张冠李戴,更不能合理想象。口径妥当,是指明需要把握报道大局,注意分寸,留有余地,以方便后续报道。这种负责任的有权威的“快”,是广播报道战胜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信息的取胜之道。
二、新
“新”是新闻报道价值所在,没有新信息也就无所谓新闻报道。新闻的“新”主要体现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内容为主,形式为辅。每天发生的新闻事件很多,有大有小,有远有近,从什么角度入手选取新闻素材,哪些快速报道、详细报道,哪些简略报道、或是不报道,这体现出记者政治敏感和业务素养的高低。新闻报道求新创新是记者敬业精神的试金石。尤其是日常常见的会议报道、活动报道、经济报道、民生报道,因为写同一题材的报道很多,比较好的内容和形式几乎都被反复使用过,四季歌年年唱,一切都约定俗成,容易产生求新创新疲劳。
人们说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新闻报道要吸引人,没有鲜活的信息和生动的表现形式是不行的。新闻报道求新创新的机会其实很多,关键是记者要做个有积累、善比较、肯动脑的人。从笔者亲身的感受来说,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参加一个会议后不知写什么才好,对什么都感到新鲜,抓不住重点。后来时间长了,参加会议后也不知从何下手,总感到会议内容老生常谈,找不到新闻亮点。问题的病根就是无积累、无比较。做好新闻报道的求新创新工作,记者一定要了解报道对象推陈出新之所在,要了解各家媒体各自关注焦点,要能预判听众关心的热点话题,能从众多待选信息中挑选出最有传播价值和传播特点的信息素材,辅以精心采访,合理取舍。要做到这一切,真的需要记者平时的努力:多积累、多比较、肯动脑。最近,中央转变工作作风“八项规定”出台后,多家媒体的会议报道也发生了变化,对于会议内容报道很少面面俱到,多是突出报道一两个群众关心的热点话题,而且报道内容通过专家或节目嘉宾点评得以梳理深化,报道形式也变得生动活泼。
新闻报道求新创新应该是依据新闻事件自身特点巧妙引出,不应该是刻意而为,画蛇添足;更不应该是人为摆布现场,杜撰过程和细节,以虚假形式反映新闻事件。现在媒体业有一种不健康的现象,就是形式大于内容。为求节目好听好看,添加一些新闻事件本身没有的音效和谈话。新闻作品毕竟不是文艺作品,虚假不是新闻作品应有之义。
三、实
“实”是指新闻报道要“干货”多,开门见山,直扑主题。记者尤其是广播记者要会认“干货”,选“干货”,增加报道含金量,增强报道对象感。
在新闻采访中,记者获得的新闻素材可能很多,有时会让记者尤其是青年记者感到不知如何取舍,这也想写,那也想写。这里就有一个从素材库中认“干货”、选“干货”的问题。什么是新闻的“干货”?“干货”应该是新闻特性最明显、最能反映新闻事件独特个性和报道主题的新闻素材。比如采访一个先进个人事迹。特定采访对象的个性化语言、生活细节、周边人的独特感受等那些非他莫属的东西,都有可能成为写好这篇报道的“干货”。“干货”少,稿子虚;“干货”多,稿子乱。有了“干货”,还有一个选“干货”的问题。在认“干货”的基础上,选好“干货”的前提是报道主题一定要明确无误。没有明确主题,稿子会写得长而无神。在主题明确后,选材就有了依据。
“实”,最终还要落实到听众那里。不同人群对新闻内容有不同偏好。广播作为大众传媒,不太可能照顾到太小人群的收听偏好,但也绝不是人种天收,只管撒网,不问收获。目前,广播收听人群主要集中在移动人群中,像锻炼人群、乘车人群、野外劳动人群等,收听方式以伴随收听为主。有关调查显示,广播收听人群比较关注国际国内时事、大的涉民政策变化、重大突发事件和故事化人物报道。广播人群的收听偏好是广播人选取题材、做实报道的一个重要指南。
四、短
“短”是广播报道的一个内在要求,直线式收听方式决定了广播报道要以短取胜。业内人士都知道,写短消息难于写长消息。写短消息对于记者的采访能力、提炼能力和表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短消息不是报道简单化的借口,也不代表肤浅。短与实也并没有绝对的矛盾,稿子篇幅短不代表叙事不清楚,说理不透彻。同时,短消息也不排斥长消息,不同新闻体裁,只要运用得当,都是一种好的表现形式。 对于复杂的新闻事件,运用短消息体裁,可以一事一报,由多个单篇组成系列报道,就会更有声势,也更能生动反映事物原貌。写好短消息,要求记者写稿子要斟字酌句,惜墨如金,将可有可无的字句全部删除,将可用可不用的细节全部拿掉。这是一件比认真赛功底的细活。
用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来表达复杂概念是写短报道的一种好办法。比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白猫黑猫,捉到老鼠是好猫;表叔、房婶等,这些语句虽然特殊,但是语意却尽人皆知。另外,做好标题也是写短报道的一种好方法。虽然广播报道一般只要求写好导语,对做文章标题没有硬性规定;但是,标题比导语更短,主题更明确、更集中,广播报道若有做标题过程,记者思路就会更加清晰,行文就会更加集中于主题。
五、美
除了快、新、实、短等要求外,笔者认为广播报道还应该强调“美”,包括记者播报口音美、稿子叙述文字音响美、宣传报道主题美、批评报道道义美。这不仅是媒体竞争和生存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随着时代进步和发展,人们对广播报道也变得越来越挑剔。有些记者声音富有情感,极具个人特色,就会形成自己的“粉丝”群。很多听众虽然没有与广播记者见过面,但是一提起某篇报道,大家都能说出记者名字,凡是他的播报这些人就会留心收听。广播报道中的生动文字、个性音响,都能将听众带入新闻现场,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正面宣传报道,主题立意实在,真实而不夸张,可以起到教育感染听众的作用,这是一种美。批评监督报道,客观而不失公正,深切而有正义感,让听众信服,起到警示作用,这也是一种美。
现在,由于同业竞争激烈,职业精神缺失,新闻界热衷于炒作奇闻轶事,盲目唱高调、揭丑陋,这对于弘扬社会正气、弘扬传统文化没有什么好处。对于一些暂时没有条件解决好的社会问题唱高调,会吊高群众胃口,也是媒体一种严重不负责任的表现。如就业、上学、住房等社会热点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谁也没有能力靠嘴大就解决现实问题,社会问题要一环一环地解扣,光说不练,弄得不好反激起群众不满,使问题复杂化,或成死结。揭丑陋要有度,要有客观分析,否则,就会放大丑陋效应,让群众感到无官不贪,无商不奸,好事做不得,人人都得提防。新闻报道失去美的追求,往往会成为社会不良情绪的印证器和放大器,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要做到广播报道快、新、实、短、美,有一个重要前提是不能忽略的,这就要求广播记者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首先,广播记者要能迈开双腿沉下去。只有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深入现场,亲眼看、亲耳听,不放过任何有价值的新闻细节,独立客观思考,才能发现新鲜事物,捉到“活鱼”。其次,广播记者应该具备相应的政策法规和行业专业知识,不说外行话,不做门外汉,凡事心中有谱。其三,要有娴熟的文字和音响处理能力,素材再多再杂,也能从容删繁就简,优中选优。只有具备了这些职业素养,才能在新闻实践中更上一层楼,做出优秀新闻报道作品。
媒体竞争,在强调渠道制胜的同时,更不能忘了内容为王。
(作者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海南记者站)
(本文编辑:刘浩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