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他们没有专业的歌喉,没有华丽的服饰,但他们浑身洋溢着浓郁的兵味儿,让人们感受到像是从原野吹来的清新之风。
耕耘仲春,收获金秋。一档由中央电视台军事节目中心于今年5月推出的赛事类大型系列军事文娱节目“我爱唱军歌”,经过海选、周赛、月赛以及6场年度决赛的激烈比拼,所有奖项已花落各家,选手们高歌凯旋。
当走进“我爱唱军歌”的录制现场时,那种华丽的舞台上不一样的军味立马感染了记者。选手们有的集体演唱,有的个人表演。他们演唱的军旅歌曲,既有脍炙人口的经典老歌,也有广为流传的军事题材影视剧插曲,还有近年来新创作的优秀队列歌曲和基层官兵的原创军营民谣。那种对火热军营的热爱,对无悔军旅人生的感悟,被他们演绎得淋漓尽致。正如评委阎肃现场点评所言:虽然他们没有专业的歌喉,没有华丽的服饰,但他们浑身洋溢着浓郁的兵味儿,让人们感受到像是从原野吹来的清新之风。
我们的快乐使者
被总政治部通报表彰的“全军优秀业余演出队”——北空文化服务队经过一路地打拼摘得了总决赛的桂冠。他们是这样一支特殊的业余文艺队伍:没有正式编制,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没有专业编导,但人人会创作、个个能导演;没有昂贵的设备和华丽的包装,但推出的作品却受到上至军委首长下到普通一兵的普遍称赞,并在社会上享有美誉。他们坚持写兵、演兵、唱兵,年年走边关、走戈壁、上高山、下海岛为兵服务,足迹遍及北空所有基层连队和边防哨所,被基层官兵亲切地称为 “我们的快乐使者”。
北空所属部队点多、线长、面广,许多部队驻地高度分散。走边防时,他们几乎每天都要跑一站,少则二三百里,多则五六百里,车辆颠簸,风沙扑面,艰辛地跋涉对每一个队员的体能和意志都是严峻地考验。问起连续8年随队下边防的队员褚海辰为什么热爱这项工作时,她饱含深情地说:“边防的官兵真是太可爱了!只有到过那里、了解他们的人,才能真正懂得边防官兵们淳朴真挚的情感,才能被他们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所感动。他们盼着我们去,给他们带去欢笑、带去温暖!”
二班的邻居
“这个组合太时尚了,把队列动作和舞台艺术有机统一,将兵味和流行味结合到了极致。”担任本次比赛评委的老艺术家阎肃竖起了大拇指。这就是“新军营民谣”组合,名叫“一排一班”,直白、有兵味,亲切得就像二班的邻居。本次总决赛他们不负众望获得了亚军。
“一排一班”人员构成颇有几分“平民化”的味道——他们都是从成都军区各个基层单位海选而来。三个月的海选,几万人的“应试”大军中只留下了王金鑫、张鑫、黎奇、奥嘉、格桑和“阿式兄弟”阿力、阿川共7人。被誉为“外交部长”的奥嘉和“阿式兄弟”三人都是彝族,都来自四川农村,虽然没在同一个部队,但都和“方向盘”打上了交道;藏族战士格桑,也是一名基层驾驶员,出生于青海,性格爽直,善沟通;王金鑫和张鑫都是山东人,两个性格耿直的汉族小伙子,一个程控员,一个文书,比过武、获过奖;与其他6人的岗位不同,成都籍汉族战士黎奇则是一名炊事员,他颠覆了人们对炊事员“黑乎乎、胖乎乎”的认知印象,眉清目秀,眼明齿白,学过现代舞、爵士舞、街舞等,浑身上下活跃着舞蹈细胞。能走上央视大舞台对他们来说是非常得不易,他们也非常珍惜这一次难得的机会,一路高歌,用堪比专业的台风和唱功征服了观众和评委,最终坐上了亚军的宝座。
“生命禁区”的文艺轻骑兵
获得亚军的另外一个演出队是南疆军区战士业余演出队。在南疆军区千里边关的座座哨卡,他们是一支用真情为高原官兵奉献的特殊队伍,“接力唱”、“接力舞”是他们独特的表现形式,边防官兵献上的塑料花是他们心中最圣洁的花。他们被官兵亲切地称赞为一支在“生命禁区”播撒快乐的文艺轻骑兵。
在海拔5380米的神仙湾哨所,演出队的阿提古丽、阿孜古麗和阿依努尔3名队员,穿着粉红色的舞纱翩翩起舞,欢快的新疆舞蹈陶醉了官兵。连续跳了5分多钟,17岁的阿孜古丽突然晕倒在舞台上,官兵们赶紧将她送进医务室抢救。半个小时后,阿孜古丽苏醒过来,医生警告她不能再跳了。谁知半小时后,她又飘上舞台。“当时我真的有点演不下去了,但看到台下那一双双专注的眼睛和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我只能强挺着。为边防官兵演出,我愿再次晕倒在舞台上。”阿孜古丽动情地说。
比赛结束了,可大家爱唱军歌的热情依然那么高昂。参赛的30多个业余演出队(组合),共计500多名选手,他们有的是来自基层的年轻官兵,有的是曾在军旅的退伍老兵。无论是西沙群岛的“高脚屋”组合、大山深处的“魅力工兵”组合、炊事班的“壮哥儿们”组合、西域边陲的“海拔线乐队”、“山沟里的白浪花”演出队还是“木棉花”、“问边关”演唱组合,以及“老兵新邮”文化服务队,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那就是——我爱唱军歌。
特约编辑/李 凯
耕耘仲春,收获金秋。一档由中央电视台军事节目中心于今年5月推出的赛事类大型系列军事文娱节目“我爱唱军歌”,经过海选、周赛、月赛以及6场年度决赛的激烈比拼,所有奖项已花落各家,选手们高歌凯旋。
当走进“我爱唱军歌”的录制现场时,那种华丽的舞台上不一样的军味立马感染了记者。选手们有的集体演唱,有的个人表演。他们演唱的军旅歌曲,既有脍炙人口的经典老歌,也有广为流传的军事题材影视剧插曲,还有近年来新创作的优秀队列歌曲和基层官兵的原创军营民谣。那种对火热军营的热爱,对无悔军旅人生的感悟,被他们演绎得淋漓尽致。正如评委阎肃现场点评所言:虽然他们没有专业的歌喉,没有华丽的服饰,但他们浑身洋溢着浓郁的兵味儿,让人们感受到像是从原野吹来的清新之风。
我们的快乐使者
被总政治部通报表彰的“全军优秀业余演出队”——北空文化服务队经过一路地打拼摘得了总决赛的桂冠。他们是这样一支特殊的业余文艺队伍:没有正式编制,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没有专业编导,但人人会创作、个个能导演;没有昂贵的设备和华丽的包装,但推出的作品却受到上至军委首长下到普通一兵的普遍称赞,并在社会上享有美誉。他们坚持写兵、演兵、唱兵,年年走边关、走戈壁、上高山、下海岛为兵服务,足迹遍及北空所有基层连队和边防哨所,被基层官兵亲切地称为 “我们的快乐使者”。
北空所属部队点多、线长、面广,许多部队驻地高度分散。走边防时,他们几乎每天都要跑一站,少则二三百里,多则五六百里,车辆颠簸,风沙扑面,艰辛地跋涉对每一个队员的体能和意志都是严峻地考验。问起连续8年随队下边防的队员褚海辰为什么热爱这项工作时,她饱含深情地说:“边防的官兵真是太可爱了!只有到过那里、了解他们的人,才能真正懂得边防官兵们淳朴真挚的情感,才能被他们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所感动。他们盼着我们去,给他们带去欢笑、带去温暖!”
二班的邻居
“这个组合太时尚了,把队列动作和舞台艺术有机统一,将兵味和流行味结合到了极致。”担任本次比赛评委的老艺术家阎肃竖起了大拇指。这就是“新军营民谣”组合,名叫“一排一班”,直白、有兵味,亲切得就像二班的邻居。本次总决赛他们不负众望获得了亚军。
“一排一班”人员构成颇有几分“平民化”的味道——他们都是从成都军区各个基层单位海选而来。三个月的海选,几万人的“应试”大军中只留下了王金鑫、张鑫、黎奇、奥嘉、格桑和“阿式兄弟”阿力、阿川共7人。被誉为“外交部长”的奥嘉和“阿式兄弟”三人都是彝族,都来自四川农村,虽然没在同一个部队,但都和“方向盘”打上了交道;藏族战士格桑,也是一名基层驾驶员,出生于青海,性格爽直,善沟通;王金鑫和张鑫都是山东人,两个性格耿直的汉族小伙子,一个程控员,一个文书,比过武、获过奖;与其他6人的岗位不同,成都籍汉族战士黎奇则是一名炊事员,他颠覆了人们对炊事员“黑乎乎、胖乎乎”的认知印象,眉清目秀,眼明齿白,学过现代舞、爵士舞、街舞等,浑身上下活跃着舞蹈细胞。能走上央视大舞台对他们来说是非常得不易,他们也非常珍惜这一次难得的机会,一路高歌,用堪比专业的台风和唱功征服了观众和评委,最终坐上了亚军的宝座。
“生命禁区”的文艺轻骑兵
获得亚军的另外一个演出队是南疆军区战士业余演出队。在南疆军区千里边关的座座哨卡,他们是一支用真情为高原官兵奉献的特殊队伍,“接力唱”、“接力舞”是他们独特的表现形式,边防官兵献上的塑料花是他们心中最圣洁的花。他们被官兵亲切地称赞为一支在“生命禁区”播撒快乐的文艺轻骑兵。
在海拔5380米的神仙湾哨所,演出队的阿提古丽、阿孜古麗和阿依努尔3名队员,穿着粉红色的舞纱翩翩起舞,欢快的新疆舞蹈陶醉了官兵。连续跳了5分多钟,17岁的阿孜古丽突然晕倒在舞台上,官兵们赶紧将她送进医务室抢救。半个小时后,阿孜古丽苏醒过来,医生警告她不能再跳了。谁知半小时后,她又飘上舞台。“当时我真的有点演不下去了,但看到台下那一双双专注的眼睛和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我只能强挺着。为边防官兵演出,我愿再次晕倒在舞台上。”阿孜古丽动情地说。
比赛结束了,可大家爱唱军歌的热情依然那么高昂。参赛的30多个业余演出队(组合),共计500多名选手,他们有的是来自基层的年轻官兵,有的是曾在军旅的退伍老兵。无论是西沙群岛的“高脚屋”组合、大山深处的“魅力工兵”组合、炊事班的“壮哥儿们”组合、西域边陲的“海拔线乐队”、“山沟里的白浪花”演出队还是“木棉花”、“问边关”演唱组合,以及“老兵新邮”文化服务队,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那就是——我爱唱军歌。
特约编辑/李 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