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公共空间在城市高密度地区的应用及研究

来源 :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ph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城市高密度地区的公共空间设计探索一个符合城市多功能需求的新方向。以美国高线公园为例,分析了多层公共空间的设计策略,总结了一种对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新型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手段。多层公共空间能在有限的面积内同时满足使用人群复杂化、功能多样化等需求。多层公共空间的设计符合集约型城市理念
  关键词:多层公共空间 美国高线公园 集约型城市
  中图分类号:TU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9)05-0154-02
  Abstract:To explore a new direction that meets the city’s multi-functional needs for the design of public spaces in high-density urban areas.Taking the high-line park in the United States as an example,the design strategy of multi-level public space was analyzed,and a new urban public space design method for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was summarized.Multi-layer public space can meet the needs of users’ complexity and diversification in a limited area.The design of multi-level public spaces is in line with the concept of intensive cities.
  Keywords:Muti-level public space Intensive cities High line park
  引言
  随着信息网络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大规模的城市化运动在全球展开。在这样高速的发展趋势之下,西方国家城市化已突破80%,其中部分發达国家开始进入了后城市化阶段。这样的速度给资源有限的城市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不仅消耗了世界上75%的能源,而且排放了世界上75%的二氧化碳,蚕食了郊区原有的自然风光。城市的无限扩大让人们付出了额外的代价。
  当然,城市化是文明兴衰的必经路程,不能全盘否定。那么,那么,人们能不能换一种方式更加理性地看待城市化?答案是肯定的,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集约型城市结构理念随之搬上了舞台。
  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作为提高城市质量的重要环节,一直与商业利益做着无休止的斗争。如何在用地面积日趋紧张的城市高密度地区穿插高使用率的公共空间成为发展集约型城市的关键之一。
  一、城市高密度地区公共空间现状
  (一)高密度与集约型城市的内涵
  首先,“密度”在物理层面表示的是某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的大小反映了该物质单位体积内质量的多少。同理衍生,城市高密度地区是指在高人口密度的现状之下,以高密度建筑为主要评价依据,包含了高建筑容积率、高层建筑密集、高建筑覆盖率、低开放空间率、城市公共资源与市政设施的高紧凑度以及城市交通系统高密集度等多个方面的因素的城市物质建造环境。
  传统高密度地区产生了众多问题,如公共空间拥堵、空间质量不宜居、交通瘫瘓、空气污染等。而集约型城市的理念便是针对以上种种问题提出的一种优化空间环境的探讨。
  新城市主,义是集约型城市的理论基础,新城市主义提倡创造和重建丰富多样的、适于步行的、紧凑的、混合使用的社区,注重重新整合建筑环境,形成完善的都市、城镇、乡村和邻里单元。其出现背景是西方社会对近百年来由于经济向第三产业转型而导致的城市盲目无序扩张蔓延,以汽车主导的道路无限延伸而造成的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的反思。这是历来强调“分散都市”理念的西方社会的重大变革,也是世界范围对碳排量控制消减在城市形态方面研讨的结果。
  由此可见,集约型城市的使用功能布局更为紧凑,城市的发展更为合理有序,是一种使城市空间优化的理念成为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的新理念。通过紧凑适度、合理分散的方法,能有效节约资源和能源,控制城市扩张,平衡城市土地需求的增长和城市空间不足的矛盾,是城市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
  (二)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作用
  简:雅克布(Jane Jacobs)认为,无限的扩张使城市丢失了原本的核心。那么一个城市的核心是什么呢?城市中的市民到哪里去?又在哪里相遇?各种优质的公共空间成为成就一个城市核心的关键。
  首先,公共空间是城市形象的载体。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发展历史、地域文化、风情风貌,而一个优质的公共空间在美学意义的基础之上创造了一个舒适宜人的环境,它们或是一个城市的门户或是当地风貌的“橱窗”,唤起人们对历史的记忆,强化人们对城市的认知和认同。
  其次,公共空间是反映城市社会生活的舞台,它可以是为各种文化活动而设立,也可以是各种休闲功能的叠加。人们在这里交流,进行日常文化娱乐活动,体现了一种相对固定的社会关联形式和人际交往的结构方式。
  除此之外,公共空间还是指导城市发展最可靠的途径。城市的有序发展取决于科学的城市设计,而公共空间设计则是城市设计的重点,是提升城市品味和识别度的重要元素,更是一种利用视觉中心分割城市边境区域的有效方法。在宏观层面而言,公共空间可以是城市绿地,绿化带,绿色通道和开放的缓冲地带,以引领城市形态和边界的发展道路;而在微观层面上,公共空间作为街道,广场,绿地,往往标志着地方的特色,提升了城市的认知。   公共空间关注人的需求,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生活,为城市注入生气。因此,相比气派优美的建筑,生动并令人愉悦的公共空间才是一个城市规划的关键。
  (三)城市高密度公共空间的不足
  1.公共空间总体供给不足
  在寸土寸金的城市高密度地區,商业利益与公共空间的矛盾显得不可调节。开发商更愿意在土地上建造看起来更有效率且有利可图的高楼大厦,公共空间插缝布置其中。目前我国大多城市的公共空间比重不高,政策强调经济发展,却忽视了城市居住的基本条件,显然,这是一种严重损害人们生活质量的做法,随着环境意识的加强,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这方面的问题。例如轰动一时的德国斯图加特21世纪计划,该工程为了在斯图加特的中央峡谷建造新的地面和地下铁路线而将旧火车总站和自然保育价值的宫廷花园毁掉,结果遭到了当地市民空前的反对及示威。
  2.公共空间设计不优
  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因基于“人”,如何适应公共生活的需求是公共空间非视觉化的深层次内涵。然而越来越多的“拷贝景观”重复使用着钢筋混凝土,空旷的铺装使生活更有效率却让城市略显荒凉,看似优雅大气的空间却让人们无所适从。公共空间应该更多地给人们带来热爱、舒适、享受,即使你不经常去那里但想到自己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城市里就会觉得幸福。一个城市的发展和被热爱的程度取决于长远利益。虽然绿植须要浇灌,各种水景小品须要维护,蜿蜒的小径使空间略显杂乱,但这些才是一个公共空间吸引人们的关键。
  3.公共空间使用效率不高
  一个优质的公共空间应该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例如美国芝加哥的千禧公园,露天音乐厅让艺术大众化,吸引不同层次的人群感受音乐;云门和皇冠喷泉更是将不同肤色不同年龄的人们聚集在一起,驻足互动。而国内大多公共空间主题单一功能单一,市政广场呆板而严肃无法吸引人群,公园的标配更像是老年人的活动中心。无法吸引人流,组织活动的公共空间不能有效地体现城市的内涵,更无法发挥它应有的职责。因此,如何吸引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人群聚集在一起,是改善一个公共空间使用效率的根本。
  二、美国高线公园
  (一)高线公园项目概述
  美国高线公园位于纽约曼哈顿中城西侧,由一条1930年修建、1980年弃用且长达2.3公里的空中货运铁道线改造而成的立体公园,该公园距离地面9米高,设计结合了保护与创新,跨越23个街区将自然与城市基础设施结合在一起,建立起了一个动植物和人类共用的城市走廊,展示了曼哈顿最真实的一面,并最终为纽约赢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成为旧物重建的里程碑式建筑。
  高线公园发展至今,一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交通大动脉”时期、“荒草地涂鸦”时期和“保护再利用”时期。
  (二)高线公园的设计亮点
  2006年,美国纽约政府正式启动了高线公园项目。高线公园的设计灵感来自废弃的高架铁路,旨在通过保留和改造原有铁路从而展现出充满诗意的荒芜之美。因此,设计团队认真地研究了上文提到的三个高线公园的前身,并提取了与每个时期相对应的设计元素和标识性特征加以应用:用芦苇和野草代表“交通大动脉”时期的旧工业;用前卫的涂鸦艺术代表“荒芜地涂鸦”的沉睡期;用斑驳铁轨原生态景象为代表的后工业开发期,另外也大量保留了各个时期的遗迹,试图较完整地再现城市高线发展的历史痕迹。
  1.空中花园
  高线公园的本质是一条悬浮在空中的带状公共空间,整个城市公园分为地面基面和空中基面,被分段安排了电梯、台阶等联系地面与二层的垂直交通空间、休闲广场及植物与座椅等小品营造的各种小型空间,游客不仅可以在完全步行的高层公共空间悠闲地欣赏城市景观,同时也确保了高质量的安全性,促进了城市生态可持续的发展。
  在植物的种植上,高线公园并没有采取过多的干预式设计,保持了植物自然生长的野生状态,创造自然野趣的植物景观的设计理念,不但降低了后期维护的成本,也让自由生长的植物与周围棱角分明的混凝土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并缓和了该区域整体的空间氛围。
  设计还将铺装与植物进行了渗透性的布置,从而营造出了丰富多变的表面肌理。铺装系统采用的基木铺装单元是条状混凝土板,植被从开放式的铺装单元中长出来,柔软的植被和坚硬的地面相互渗透穿插,从而使游客有了更加丰富的体验。
  高线公园又许多小型的趣味休闲空间组成,线与面的组合使空间更加生动活泼,置于其中的各色座椅小品也是经过精心的设计,为游客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和生理上的舒适。
  2.设计规划上的整合与重塑
  高线公园的设计表面上是在城市中建立了一座空中花园,而更深层的内涵则是将高密度城市中的剩余空间进行优化重塑,使内部混乱的城市结构得以完善,废弃的空间被合理规划利用。通过竖向设计的手法,将城市空间纵向延伸以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科幻电影对未来城市的描绘中常常出现交通、绿化、活动等多层空间交叠的场景,而高线公园为代表的多层立体设计正是这种未来城市规划构想的雏形。
  (三)高线公园给我们的启示
  如今,在科技网络的支持之下,我们可以快速地联系到远在天边的朋友,通过滑动手机网罗全球资讯,高效便捷。然而,城市生活却并没有跟上改变的步伐,依旧效率低下,人们须要花更多的时间在路,上。调查显示,香港通勤平均需要半个小时,新加坡通勤平均需要1个小时,而上海通勤平均达到1.5个小时。城市之于人们的吸引力在于丰富的生活和多样的选择,而无限的扩张使这些吸引力逐渐减弱,分散的远距离让我们在城市生活的可选择性上变得被动。随着如何重塑城市活力,找回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的问题提出,借鉴美国高线公园的设计思路,多层公共空间的概念运营而生。
  我国城市的高架道路建设起步相对较晚,因此由其衍生的新型城市空间即城市高架公共空间缺乏足够的理论指导。但原理相同的多层公共空间可以成为设计高效新生活方式的载体试验地。它可以将不同的功能集合在一起,从B1的停车场到屋顶的中央花园,每一层都承载着不同的功能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开放而不密封,将工作、生活、娱乐、交通等分散的城市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为拥挤的城市环境提供良好的小型气候,为市民提供一片绿洲。更可以将城市浪费的空间进行整合重塑,用低成本的方式完成高效益的城市新旧交替。
  结语
  在用地紧张的城市高密度地区,需要更多的公共空间调节环境。符合集约型城市理念的多层公共空间有效地解决了用地需求的矛盾,并面向各个层次的群众,使建筑不再物质化,使城市更有凝聚力。
  多层公共空间的理念还在起步阶段,尚不成熟,但这种理念必然将成为城市设计的新趋势。
  参考文献
  [1]温全平詹颖.交互性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初探[J].设计2018,(03),70-72.
  [2]周况方田红.虚拟现实技术在主题公园中的应用[J].设计,2018,(02),142-143.
  [3]余文婷金恩贞洪宽善.后工业景观的生态性再生研究[J].设计2015,(11),65-67.
  [4](加拿大)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109-110.
  [5]万汉斌、城市高密度地区下空间开发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13.
  [6]陆杏娜,城市公园立体化设计[D].南京林业大学,2012.
  [7](英)马修卡莫纳,城市设计的维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1.
  [8]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编城市规划理论方法:实践[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2.
其他文献
“可消毒替芯式口罩”附帶紫外线消毒盒,盒内为v型紫外线消毒灯片,下方有小型烘干通风系统,可烘干口罩上的雾气水珠。口罩上有滤芯使用程度指示灯,当滤芯需要更换时,红灯会亮起。口罩可重复多次使用,口罩滤芯为一次性,材质为纳米纤维,可有效防病毒、PM2.5颗粒、油性颗粒等病原体。口罩为挂耳设计,在耳后有软橡胶垫,提升口罩佩戴舒适性,长时间佩戴也不会有压迫感。
期刊
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并导致大量病患和死亡。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让人们意识到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的重要性。我们通过消毒预防病毒,但是在我们日常消毒过程中,往往忽视了鞋底消毒。这样,外出回来后的人们在不经意间会将病毒带入家中,所以鞋底消毒很必要。此产品主要是用于个人卫生防护的,防止病毒的传播。“一次性”消毒垫顾名思义是“—次性抽纸式”,增加了卫生
期刊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导致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工作和生活受到影响。尽管目前国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已得到基本控制,但由于大规模人员流动和聚集將提升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风险,因此全国企业以及大中小学校尚未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状态之中。学校、企业食堂和快餐店作为人员大量聚集的典型场所,错峰用餐虽然能降低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风险,但也牺牲了用餐效率,影响到大众正常的学习和工作节奏。  本作品是一款适用于食堂和快餐店的
期刊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口罩紧缺,或是临时需要口罩的情况而设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在某些时刻特别需要口罩(如风沙灰尘,或是临时需要去往人员密集的场所),在这个时候就可以将你的帽子反戴,从帽子里拉出面罩,来解决燃眉之急。帽子面罩平时可以藏在帽子里面,不影響帽子的正常使用,面罩的材质使用薄而透气而有弹性的纱质面料,面罩的下方(下巴处)有松紧带,便于固定在脸上,使之与脸部贴合。日常也可以将面罩
期刊
胡洁,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执行院长,创新设计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设计形态学研究”首席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创新设计”双一流学科群负责人、“设计学”博士点负责人,兰州理工大学副校长(挂职)。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上海市现代设计法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数字艺术设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数字影像创意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数
期刊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露出人们在突然发生的公共卫生灾难面前容易缺乏理智的思考,而无论是过于恐慌还是过于轻视,都对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借此机会,我们应当针对中小学生进行突发公共衛生的灾难教育,让孩子们认识了解和学习到  1.生活中是存在灾难的,每个个体都有可能在人生的某个时刻遇到灾难;  2.当灾难来临的时候,生命是排在第一位的,要充分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让生命在灾难中
期刊
该双沿碗为陶瓷材质,外形上将普通陶瓷的碗沿变成了双重沿。同时在第二个沿加上语义指引——指纹图案和凹陷。使用时,给用户或服务员以提示,可用双手或单手大拇指捏住碗的第二沿指纹图案处,同时其他手指托住碗底,而嘴接触的是干净的最上沿。这样改变了以往手指接触碗的位置,尽可能地避免手上的病菌沾到碗的最上沿,保持了碗上沿的干凈卫生,进而避免了病菌入口。
期刊
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原因,所有的出行人员都戴上了口罩,彼此保持距离,也难以辨认彼此是谁,能够表达心情的面容被口罩遮挡。当下陆续复工复学,地铁作为出行必要公共设施迎来了巨大的客流量,在地鐵密闭的环境下,与人群接触的恐慌难以避免。  笑容口罩的目的便是希望在这样的环境中减少人们彼此间的隔阂,为没有装饰性的医用口罩绘上笑脸与图案,同时为不戴口罩的人群做出提醒。为不愿意带口罩的大人、儿童带来乐趣,促使
期刊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这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毒,我們应理性对待,做好防护措施,带好口罩,有备则无患;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隔离与自我隔离是切断病毒传播的有效途径,自觉做好隔离防护,坚决抵制串门聚餐等群体性活动,别来则无恙。
期刊
摘要:为获取道教园林环境空间设计方式。通过分析陕西西安楼观台园林景观选址、环境特征、空间构成三方面的内容。得到楼观台道教园林环境空间场所精神的设计方法。该研究可为寺观园林环境空间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楼观台道教园林环境空间设计  中图分类号:JO-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9)05-0152-02  Abstract:To obtain the desig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