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商品经济的前提下,一些设计师更多关注如何获得利润、如何高效地满足客户的要求,而忽略了商业设计中的创新。如果我们希望中国的商业设计在创新方面有所突破,应该对借鉴与创新重新认识,学会在合理借鉴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关键词:商业设计;借鉴;创新
设计以人为本,服务于大众。商业设计是设计的一个分支,它的目的是为消费者服务。在满足人们消费需求的同时,引导并改变人们的消费行为,为企业创造商业价值。
商业设计在中国古代就有,古人在酒坛的侧面贴上一个大大的酒字,这算是商业设计的一种形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商品零售业在我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商品更新的速度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二是商品经济的发展给设计既带来了更宽广的空间,也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但是,在国际设计大舞台上,还是很难看到中国设计的身影。我们的设计要想真正走向世界,设计师们应对“创新”进行重新理解。
1 商业设计中的借鉴
不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和深入探索而获得的设计表现,无论在创造理念上,还是设计方式上,都只停留在借鉴的阶段。有部分设计师为了追求效率,拿到一些自认为好的设计直接抄袭,把借鉴当成是设计的终点,缺乏创新,因此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为“拿来主义”。比如,市场上热门的一部价值几千元的品牌手机,山寨以后功能和外型几乎一样,但价格就便宜了。从商业角度看,这看似成功,但是从设计角度看,这种设计缺乏创意,将会影响中国创新设计的发展。
有些设计师热衷于模仿西方现代设计的形式和语言,一味把西方的优秀设计作品当成典范,以为找到了创新设计的“真谛”。他们一味地学习西方设计,而忽视本土特色,这是大错特错。当然,设计要创新,不可能是一个闭门造车的过程。我们在比较过程中可能受某种元素启发,或者是某个灵感的触动,在原有元素、形式和语言上,对设计对象加以理解,重新组织出新的视觉形象。总而言之,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西方形式感,但也不能忘记中国的文化和特色。鲁迅先生说的好,“我们可以拿来,但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学习和继承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和建立新的设计,这样才有创新的可能。
2 商业设计中的创新
严格意义上讲,一件缺乏创意的设计作品不算是一件合格的设计作品;一位缺乏创新意识的设计人还不能被称为设计师;而一个缺乏创新意识的民族,将丧失竞争力与活力,难以在国际上立足。目前,许多专家和学者公开发表文章,呼吁商业设计的改革与创新。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国内大部分专家和学者都有追求“原创设计”的意识。
原创性的设计不仅可以创造效益,更能创造价值。可能有人会疑惑,为什么貌似相同的产品,摆地摊上的只值几十元,而款式稍微好看一点,摆在具有设计感的商店里,价格却高出好几倍?我们不得不相信,创新可以给商品带来附加值,增加产生附加值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创新至关重要。日常生活中,不仅仅在产品设计中存在创新的附加值,我们的城市形象、环境空间、甚至个人都需要创新设计。有一句话是这样描述创新的,“创新是设计的灵魂,也是设计的本质要求”。
3 从借鉴开始的创新设计
从设计的概念出发,我们知道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只停留在借鉴层面,而缺乏创新的设计,真正意义上不能称为设计。
表面上看来,借鉴和创新似乎是一对毫不相干的词语。但是,当我们回想每个人的学习过程,我们会发现,从小时候咿呀学语或跌跌撞撞地行走,人们都是在进行模仿。在学习设计的前期,我们也都是在模仿别人的作品。就好比学习书法,我们首先得找一本帖子进行描摹,在不断地临摹过程中,慢慢地寻找到自己的风格。除了书法,学习画画更是如此,我们所熟知的大师们,都经历过漫长的临摹作品时期。设计师的成长也和书法家、画家一样,从模仿、借鉴中找到经验,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和思考,最终才能实现超越。
做任何事情最难把握的是一个度,前面我们说到创新是在模仿与借鉴的基础上产生的,那么,是不是我们可以大量、不厌其烦的模仿与借鉴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借鉴只是我们学习一个过程,不能把借鉴等同于创新。借鉴是创新的前提,但过分借鉴就是抄袭。
图1 从借鉴到创新的四个阶段通过图1我们可以知道,作品设计要达到创新,必须经历四个阶段。在设计之前应先查找资料,选择借鉴对象,然后模仿,设计师经过分析与思考后才能做出理想的设计。以食品包装设计为例,我们设计初期会收集大量的相关设计资料,从筛选后的作品中会发现,大多数食品的包装喜欢应用暖色调和食品本身的色彩。因此,这一点我们可以借鉴,在自己的作品中使用具有食欲的色彩,再经过对该食品的色彩、口味和质感等等进行分析,从而设计出超越原有作品的设计,达到创新的目的。
借鉴的阶段不是简单的拷贝对象,应该对借鉴对象做充分的分析和思考。对对象的研究和分析非常重要,如果只停留在作品表面的欣赏,我们就无法认识到作品深入的内涵。我们思考和分析的目的是总结出参考对象之间共同的设计规律。我们再根据设计的具体要求,恰当地把这些规律应用到自己的设计中去,最终做出具有一定突破性的设计作品,这是我们寻找创新设计的很好办法。
4 结语
有句话说的很好:“设计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要想做出有创新的设计作品,除了要掌握一种适合自己的创新方法以外,我们还应该多关注生活、关心我们周边的事物。很多大师的优秀设计作品都是受某些周边事物的启发,比如迪拜帆船酒店的设计灵感就是来源于海上的帆船。此外,我们借鉴的对象不能只停留在别人的设计作品,其实一张照片、一副绘画作品、一件陶瓷艺术品,甚至一个手势都可能成为我们参考的对象。正所谓万物皆为师,作为当代设计师,我们除了多听、多看、多分析,更要用心思考,方能在借鉴的基础上碰撞出设计的灵感,才能有所创新。
参考文献:
[1]杭间.设计道—中国设计的基本问题[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2]李砚祖.设计中的“仿”与“造”[J].装饰杂志,2010(2).
[3]饭沼和正(日).从模仿到创造——处于转折点的日本技术[M].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4]赵江洪.设计艺术的含义[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
关键词:商业设计;借鉴;创新
设计以人为本,服务于大众。商业设计是设计的一个分支,它的目的是为消费者服务。在满足人们消费需求的同时,引导并改变人们的消费行为,为企业创造商业价值。
商业设计在中国古代就有,古人在酒坛的侧面贴上一个大大的酒字,这算是商业设计的一种形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商品零售业在我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商品更新的速度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二是商品经济的发展给设计既带来了更宽广的空间,也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但是,在国际设计大舞台上,还是很难看到中国设计的身影。我们的设计要想真正走向世界,设计师们应对“创新”进行重新理解。
1 商业设计中的借鉴
不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和深入探索而获得的设计表现,无论在创造理念上,还是设计方式上,都只停留在借鉴的阶段。有部分设计师为了追求效率,拿到一些自认为好的设计直接抄袭,把借鉴当成是设计的终点,缺乏创新,因此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为“拿来主义”。比如,市场上热门的一部价值几千元的品牌手机,山寨以后功能和外型几乎一样,但价格就便宜了。从商业角度看,这看似成功,但是从设计角度看,这种设计缺乏创意,将会影响中国创新设计的发展。
有些设计师热衷于模仿西方现代设计的形式和语言,一味把西方的优秀设计作品当成典范,以为找到了创新设计的“真谛”。他们一味地学习西方设计,而忽视本土特色,这是大错特错。当然,设计要创新,不可能是一个闭门造车的过程。我们在比较过程中可能受某种元素启发,或者是某个灵感的触动,在原有元素、形式和语言上,对设计对象加以理解,重新组织出新的视觉形象。总而言之,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西方形式感,但也不能忘记中国的文化和特色。鲁迅先生说的好,“我们可以拿来,但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学习和继承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和建立新的设计,这样才有创新的可能。
2 商业设计中的创新
严格意义上讲,一件缺乏创意的设计作品不算是一件合格的设计作品;一位缺乏创新意识的设计人还不能被称为设计师;而一个缺乏创新意识的民族,将丧失竞争力与活力,难以在国际上立足。目前,许多专家和学者公开发表文章,呼吁商业设计的改革与创新。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国内大部分专家和学者都有追求“原创设计”的意识。
原创性的设计不仅可以创造效益,更能创造价值。可能有人会疑惑,为什么貌似相同的产品,摆地摊上的只值几十元,而款式稍微好看一点,摆在具有设计感的商店里,价格却高出好几倍?我们不得不相信,创新可以给商品带来附加值,增加产生附加值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创新至关重要。日常生活中,不仅仅在产品设计中存在创新的附加值,我们的城市形象、环境空间、甚至个人都需要创新设计。有一句话是这样描述创新的,“创新是设计的灵魂,也是设计的本质要求”。
3 从借鉴开始的创新设计
从设计的概念出发,我们知道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只停留在借鉴层面,而缺乏创新的设计,真正意义上不能称为设计。
表面上看来,借鉴和创新似乎是一对毫不相干的词语。但是,当我们回想每个人的学习过程,我们会发现,从小时候咿呀学语或跌跌撞撞地行走,人们都是在进行模仿。在学习设计的前期,我们也都是在模仿别人的作品。就好比学习书法,我们首先得找一本帖子进行描摹,在不断地临摹过程中,慢慢地寻找到自己的风格。除了书法,学习画画更是如此,我们所熟知的大师们,都经历过漫长的临摹作品时期。设计师的成长也和书法家、画家一样,从模仿、借鉴中找到经验,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和思考,最终才能实现超越。
做任何事情最难把握的是一个度,前面我们说到创新是在模仿与借鉴的基础上产生的,那么,是不是我们可以大量、不厌其烦的模仿与借鉴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借鉴只是我们学习一个过程,不能把借鉴等同于创新。借鉴是创新的前提,但过分借鉴就是抄袭。
图1 从借鉴到创新的四个阶段通过图1我们可以知道,作品设计要达到创新,必须经历四个阶段。在设计之前应先查找资料,选择借鉴对象,然后模仿,设计师经过分析与思考后才能做出理想的设计。以食品包装设计为例,我们设计初期会收集大量的相关设计资料,从筛选后的作品中会发现,大多数食品的包装喜欢应用暖色调和食品本身的色彩。因此,这一点我们可以借鉴,在自己的作品中使用具有食欲的色彩,再经过对该食品的色彩、口味和质感等等进行分析,从而设计出超越原有作品的设计,达到创新的目的。
借鉴的阶段不是简单的拷贝对象,应该对借鉴对象做充分的分析和思考。对对象的研究和分析非常重要,如果只停留在作品表面的欣赏,我们就无法认识到作品深入的内涵。我们思考和分析的目的是总结出参考对象之间共同的设计规律。我们再根据设计的具体要求,恰当地把这些规律应用到自己的设计中去,最终做出具有一定突破性的设计作品,这是我们寻找创新设计的很好办法。
4 结语
有句话说的很好:“设计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要想做出有创新的设计作品,除了要掌握一种适合自己的创新方法以外,我们还应该多关注生活、关心我们周边的事物。很多大师的优秀设计作品都是受某些周边事物的启发,比如迪拜帆船酒店的设计灵感就是来源于海上的帆船。此外,我们借鉴的对象不能只停留在别人的设计作品,其实一张照片、一副绘画作品、一件陶瓷艺术品,甚至一个手势都可能成为我们参考的对象。正所谓万物皆为师,作为当代设计师,我们除了多听、多看、多分析,更要用心思考,方能在借鉴的基础上碰撞出设计的灵感,才能有所创新。
参考文献:
[1]杭间.设计道—中国设计的基本问题[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2]李砚祖.设计中的“仿”与“造”[J].装饰杂志,2010(2).
[3]饭沼和正(日).从模仿到创造——处于转折点的日本技术[M].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4]赵江洪.设计艺术的含义[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