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与佛教

来源 :竞争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857335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很有作为的皇帝之一。太宗对待佛教的态度,大多是从政治的需要出发,加以整顿与利用,并未诚心奖挹佛法,这一态度只是到了晚年才有所改变。
  太宗即位之初,对佛教严加整治,禁令森严。贞观六年(632年)傅奕再次上书,令僧吹螺,不合击钟。又说佛法妖伪,“于百姓无补,于国家有害”。太宗颇然其言。对于当时非常激烈的佛道之争,太宗于贞观十一年明确表示,华夏之教(儒、道)是维系国家安定昌盛的根本,不应位居外来的佛教之后,故令道士、女冠在僧尼之前。太宗的这一态度,导致了唐王朝初期先道后佛及对佛教加以抑制的政策。
  唐太宗虽然对佛教并不热心,但在他即位前后,也有许多扶植、利用佛教的表现。只是这些表现,都是为了满足其各种各样的需要。例如,太宗即位之前(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以秦王的身份率兵围攻洛阳,征讨王世充时,为了取得少林僧侣的支持和帮助,就曾致函少林僧人,要“护持正谛”、“化阐缁林”。然而在他攻占洛阳之后,却废除隋朝寺院,沙汰僧人。
  唐太宗崇尚文治,认为只有尧、舜之道,周、孔之教,才是治国安邦的根本,而佛法则无益于治国平天下。如梁武帝、隋炀帝皆因笃信佛教,致使国破家亡,应该引以为戒。另外,为了抬高李氏皇室的社会地位,李唐王朝尊道教的始祖老子为其祖先,自称“朕之本系,起自柱下”,所以,理应“敦本系之化,尊祖宗之风”。然太宗于佛教虽“非意所遵”,卻没有听取傅奕等的建议,而行毁法之举,主要原因在于,一则佛教对治国安邦有着儒、道所不能替代的功效,且佛法流传中土已五六百年,信徒众多,影响广泛;二则太宗留心学问,旁及释典,经常与义学僧侣交流,如慧休、慧乘、明瞻、智实等。
  贞观十九年(645年)春,玄奘法师载誉回国,朝野轰动。据《续高僧传·玄奘传》载,玄奘回国之初,向太宗请求设立译场,搜擢贤明。太宗曰:“法师唐梵俱瞻,词理通敏,将恐徒扬仄陋,终亏圣典。”法师固请乃许。佛典的翻译,六朝视为国家大事,更不用说二秦之译场,有门徒三千的盛况,隋朝的兴善寺及上林园翻经馆也是近在眼前。这些当然是太宗所非常熟悉的,如果太宗果真有心提倡,自不会拒玄奘所请。由此可见,太宗对于佛经的翻译,并不热诚。关于这一点,还表现在太宗曾先后两次劝请玄奘还俗,助秉俗务。此后,玄奘成为太宗的相知,为太宗所敬重,他的译场也得到了太宗的大力支持和赞助,也是事实。
  但太宗之供奉玄奘,还有其政治原因。由于玄奘在印度的崇高声望,赢得了戒日王的尊重,贞观十四年,戒日王会晤玄奘,第二年谴使至唐,太宗亦谴使抚慰,建立了中印历史上首次正式的友好关系。玄奘在中印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也是其受到太宗敬重的原因之一。
  太宗晚年对佛教的态度有所转变。曾亲制《圣教序》,从玄奘听瑜伽大意,论金刚般若。崩御之年,还曾多次对玄奘说:“朕共师相逢晚,不得广兴佛事。”由于太宗晚年转向对佛教的信仰,使得唐初的先道后佛政策有所改变。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秘书长
其他文献
人类在开发利用能源的同时,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超越了环境自身的承载能力,使生态环境越发恶化。火电厂燃煤锅炉在发电过程中,排放了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目前我国处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我国企业的公司治理虽然在不断发展,但仍存在较多问题,比如股权结构不够合理,公司组织结构发挥的作用不够理想,外部监督机制尚不健全等。文章针对以
实验测量了新型共沸混合工质HC170/HFC23的池核沸腾传热特性,加热面为紫铜表面,实验测量的压力范围为0.1-0.5MPa,热流范围为10-300kW/m^2.实验结果与传统的低温共沸混合工质R503和R5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企业将会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国外公司的咄咄逼人,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各个产业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在全球化的市场,面对内忧外患,谋求超越型发
铁电薄膜的介电常数随外加电场强度的增加而减小.依据铁电薄膜的这一特性,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共面传输线结构的铁电薄膜可调带通滤波器.为了减小传输损耗,滤波器的导体部分由超
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研究经历了自由主义、国家主义和新自由主义阶段,从外国与我国的实践探索中可以发现,由于存在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需要得到充分的协调,才能对
基于智能终端的跌倒检测软件,通过自动检测跌倒状态,并及时地发出求救信息。该文研究利用智能终端来检测跌倒事件的解决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分为跌倒过程分析及模型建立、跌倒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贡献在生态,最大的责任也在生态。在2015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指出,破解当前制约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各种刚性约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