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关键要素,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与实施者,他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能动性的强弱和自身素质的高低都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关键词:教育者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8-005-01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颁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更加成为人们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关键要素,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与实施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产生重大影响。
一、教育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影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分为三大块:一是高校党政和共青团干部,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协调、实施;二是思想政治理论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负责对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三是辅导员和班主任,负责按照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并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
对学生进行指导,他们既是教育者、管理者、服务者又是咨询者、指导者和资源获取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产生重大影响。
(一)教育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感强弱的影响
有的教育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感不强,一是缺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作用的正确认识,要么拔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凌驾于其它一切工作之上;要么贬低或否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二是缺乏责任心,没有意识到自己所担负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责,不能根据事业发展和现实的需要努力做好责任范围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是缺乏情感投入,缺乏对工作的执着、奉献、求索精神,把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作谋生的手段,消极应付,对大学生冰冷无情,把工作当作完成任务,敷衍了事,不关心人不理解人,不以情感人不以理服人。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和作用力弱化。
(二)教育者能动性作用发挥程度的影响
有的教育者由于缺乏对自身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所具有的主体地位、主导性作用和所担任的具体使命,以及自身主体性活动对于社会、对于教育对象所具有的现实与长远意义的全面而深刻的认知,因此有的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不能自觉地主体性地开展工作,无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一方面表现为有的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无驱动的力量、无饱满的热情、无积极的态度,不能从应当的施教主体向实际的施教主体转化;另一方面表现为有的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主导地位站得不牢不稳,工作无主见、无长远规划,喊一下就动一下,不能随具体情况而能动地开展工作,不自觉分析大学生的各方面特点、精心设置教育环境、合理选择教育内容、恰当运用教育方法,不能使整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朝着预设的方向发展并产生正向结果,其有效性不能彰显出来。
(三)教育者自身素质高低的影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对大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它不是纯知识的传授,而主要涉及到价值观和行为选择,教育者面对的是素质较高的大学生,教育者对大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是否有效取决于教育者对大学生有没有影响力。影响力有权力性的也有非权力性的,权力性的影响力以职位所赋予,非权力性的影响力以人格因素为核心所赋予,高校教育者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应比权力性影响力大,而要使非权力因素发挥效力,就有赖于教育者的高素质。
二、提高教育者素质,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教育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与实施者,其素质的高低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增强的关键因素。教育者的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否确立以及在何种程度上确立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教育与接受教育的关系,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作为自己活动的真正对象予以认识和引导,能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理解、把握、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能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将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进程作为自己认识与作用的对象予以定向、调控和推进。总之,教育者具备相应的素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进行的前提条件。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要求教育者的素质要达到“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
(一)增强责任意识,使教育者的政治强
教育者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设置教育目标,营造教育情境,选择教育内容,运用教育方法,引导、影响、规范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因此,教育者责任意识的强弱直接制约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高低。为此要强化教育者的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教育者只有热爱自己的事业,信奉自己的事业,对自己从事的事业有真切的情感体验,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事业的发展中去。否则,缺乏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信奉、执着、奉献、追求精神的教育者,只能对这个事业“贴责任务和考核办法,通过培养和考核,使他们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同时按照政治强、纪律严的要求,把那些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问题上没有强烈纪律意识的教育者清除出去。
(二)提高知识水平,使教育者的业务精
教育者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获得的技术保证。当今时代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作为教育对象的大学生都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这就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既要是专家,又要是杂家,既要有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又要有经济、文化、体育、人学、社会学等知识和社会实践能力,才能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才能高水平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者一要加强学习,认真读书。这是教育者的终身任务,教育者要引导大学生发展,自己就要与时俱进,要对知识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度;对所需知识保持一种敏感意识;理性地对待知识,不能采取一种纯功利态度;对人类创造的知识必须采取一种批判的态度。二要勇于实践,大胆探索。教育者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干的过程中提高自己,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成规可循,要大胆探索、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把好的经验上升为一定高度的理论,用于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实践。
(三)塑造高尚人格,使教育者作风正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其说是以先进思想政治理论来塑造大学生的活动,还不如说是先进思想政治理论通过教育者高尚的人格来塑造大学生的活动。新时期教育者人格修养的重点是人格现代化,即在完善自身人格修养时,不但要从生理、心理、社会、道德、审美五个层面入手,更要注重时代和社会变化发展的要求,实现自身人格的现代化,要求教育者一要有开放的思想和经验,准备接受社会的改革和变化;二要民主、尊重法律;三要有计划性、注重现在和未来、守时惜时、讲求效率;四要尊重知识及技术、富于理性;五要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创造性、独立精神;六要待人以诚,对大学生真诚,去粉饰,有真挚情感;七要言行一致,以身作责,要学生相信的,自己要相信,要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实现自身人格现代化,就是有意识的将上述七项内容纳入自己的人格系统,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者高水平的品德修养和现代化的人格结构,以及由此而来的对自己事业和生活的成功驾御,为学生树立了楷模,引发了学生健全自己人格的自觉行为,至此,教育者人格修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无形的强有力的促进作用就会有效地展露出来。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宣传部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0.105-106.
[2] 沈壮海. 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 [J].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190.
[3]陈敏.高校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对策探析 [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02)
关键词:教育者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8-005-01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颁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更加成为人们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关键要素,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与实施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产生重大影响。
一、教育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影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分为三大块:一是高校党政和共青团干部,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协调、实施;二是思想政治理论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负责对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三是辅导员和班主任,负责按照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并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
对学生进行指导,他们既是教育者、管理者、服务者又是咨询者、指导者和资源获取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产生重大影响。
(一)教育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感强弱的影响
有的教育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感不强,一是缺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作用的正确认识,要么拔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凌驾于其它一切工作之上;要么贬低或否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二是缺乏责任心,没有意识到自己所担负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责,不能根据事业发展和现实的需要努力做好责任范围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是缺乏情感投入,缺乏对工作的执着、奉献、求索精神,把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作谋生的手段,消极应付,对大学生冰冷无情,把工作当作完成任务,敷衍了事,不关心人不理解人,不以情感人不以理服人。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和作用力弱化。
(二)教育者能动性作用发挥程度的影响
有的教育者由于缺乏对自身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所具有的主体地位、主导性作用和所担任的具体使命,以及自身主体性活动对于社会、对于教育对象所具有的现实与长远意义的全面而深刻的认知,因此有的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不能自觉地主体性地开展工作,无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一方面表现为有的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无驱动的力量、无饱满的热情、无积极的态度,不能从应当的施教主体向实际的施教主体转化;另一方面表现为有的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主导地位站得不牢不稳,工作无主见、无长远规划,喊一下就动一下,不能随具体情况而能动地开展工作,不自觉分析大学生的各方面特点、精心设置教育环境、合理选择教育内容、恰当运用教育方法,不能使整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朝着预设的方向发展并产生正向结果,其有效性不能彰显出来。
(三)教育者自身素质高低的影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对大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它不是纯知识的传授,而主要涉及到价值观和行为选择,教育者面对的是素质较高的大学生,教育者对大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是否有效取决于教育者对大学生有没有影响力。影响力有权力性的也有非权力性的,权力性的影响力以职位所赋予,非权力性的影响力以人格因素为核心所赋予,高校教育者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应比权力性影响力大,而要使非权力因素发挥效力,就有赖于教育者的高素质。
二、提高教育者素质,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教育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与实施者,其素质的高低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增强的关键因素。教育者的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否确立以及在何种程度上确立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教育与接受教育的关系,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作为自己活动的真正对象予以认识和引导,能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理解、把握、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能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将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进程作为自己认识与作用的对象予以定向、调控和推进。总之,教育者具备相应的素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进行的前提条件。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要求教育者的素质要达到“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
(一)增强责任意识,使教育者的政治强
教育者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设置教育目标,营造教育情境,选择教育内容,运用教育方法,引导、影响、规范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因此,教育者责任意识的强弱直接制约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高低。为此要强化教育者的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教育者只有热爱自己的事业,信奉自己的事业,对自己从事的事业有真切的情感体验,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事业的发展中去。否则,缺乏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信奉、执着、奉献、追求精神的教育者,只能对这个事业“贴责任务和考核办法,通过培养和考核,使他们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同时按照政治强、纪律严的要求,把那些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问题上没有强烈纪律意识的教育者清除出去。
(二)提高知识水平,使教育者的业务精
教育者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获得的技术保证。当今时代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作为教育对象的大学生都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这就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既要是专家,又要是杂家,既要有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又要有经济、文化、体育、人学、社会学等知识和社会实践能力,才能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才能高水平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者一要加强学习,认真读书。这是教育者的终身任务,教育者要引导大学生发展,自己就要与时俱进,要对知识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度;对所需知识保持一种敏感意识;理性地对待知识,不能采取一种纯功利态度;对人类创造的知识必须采取一种批判的态度。二要勇于实践,大胆探索。教育者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干的过程中提高自己,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成规可循,要大胆探索、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把好的经验上升为一定高度的理论,用于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实践。
(三)塑造高尚人格,使教育者作风正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其说是以先进思想政治理论来塑造大学生的活动,还不如说是先进思想政治理论通过教育者高尚的人格来塑造大学生的活动。新时期教育者人格修养的重点是人格现代化,即在完善自身人格修养时,不但要从生理、心理、社会、道德、审美五个层面入手,更要注重时代和社会变化发展的要求,实现自身人格的现代化,要求教育者一要有开放的思想和经验,准备接受社会的改革和变化;二要民主、尊重法律;三要有计划性、注重现在和未来、守时惜时、讲求效率;四要尊重知识及技术、富于理性;五要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创造性、独立精神;六要待人以诚,对大学生真诚,去粉饰,有真挚情感;七要言行一致,以身作责,要学生相信的,自己要相信,要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实现自身人格现代化,就是有意识的将上述七项内容纳入自己的人格系统,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者高水平的品德修养和现代化的人格结构,以及由此而来的对自己事业和生活的成功驾御,为学生树立了楷模,引发了学生健全自己人格的自觉行为,至此,教育者人格修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无形的强有力的促进作用就会有效地展露出来。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宣传部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0.105-106.
[2] 沈壮海. 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 [J].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190.
[3]陈敏.高校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对策探析 [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