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年轻乳腺癌患者焦虑水平及其相关因素,有针对性地实施相应的护理.方法 采用描述性相关性研究方法,以焦虑自评量表(SAS)及一般情况表对60例年轻乳腺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年轻乳腺癌患者焦虑症状发生率为94.2%,与年龄、文化程度、乳房缺失、性障碍、自我价值降低、婚姻、生育、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对疾病的认识等因素相关.结论 年轻乳腺癌患者焦虑水平高.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帮助
【机 构】
:
610041,四川省肿瘤医院乳腺科,610041,四川省肿瘤医院乳腺科,610041,四川省肿瘤医院乳腺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年轻乳腺癌患者焦虑水平及其相关因素,有针对性地实施相应的护理.方法 采用描述性相关性研究方法,以焦虑自评量表(SAS)及一般情况表对60例年轻乳腺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年轻乳腺癌患者焦虑症状发生率为94.2%,与年龄、文化程度、乳房缺失、性障碍、自我价值降低、婚姻、生育、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对疾病的认识等因素相关.结论 年轻乳腺癌患者焦虑水平高.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帮助其采取应对行为,减轻焦虑,促进康复。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安全静脉留置针输液在院外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65例院前急救的患者随机分成留置针组(84例)和常规组(81例),对2组的补液畅通程度、脱针率、渗出/外渗率和堵塞率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留置针组在输液畅通程度显著性好于常规组(P<0.01),在脱针率(P<0.01)、渗出/外渗率(P<0.05)和阻塞率(P<0.01)方面显著性低于常规组.结论 安全留置针输液在院外救护中值得推广。
本文选了新蜀河隧道作为研究案例,首先阐述了总体施工方案及工艺顺序、工艺方法及要求以及收敛量测等内容。旨在为相关的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的作用。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静脉留置针留置效果及患者对留置针使用的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使用留置针静脉输液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在行静脉留置时只做简单告知目的,干预组则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2组在留置效果、平均留置时间和满意度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留置效果,延长留置时间,提高满意度。
目的 通过对老年非卧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临床治疗、护理过程分析,为老年非卧床DVT的预防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临床观察记录本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凝血三项情况、治疗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病情观察、护理.结果 老年非卧床DVT与活动量、血液高凝状态有关.结论 加强健康教育,对高危人群进行有效预防。
本文借助Vernier气压传感器,通过正交试验法探究了催化剂的种类、催化剂的用量、过氧化氢的浓度、过氧化氢的用量等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反应速率的影响情况,并进一步
目的 探讨老年女性患者导尿新方法.方法 将158例需要进行留置导尿的老年女性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79例,分别进行常规导尿与利多卡因导尿.观察2种导尿方法的疼痛程度、一次顺利置管以及对心率的影响,比较2种方法的导尿效果.结果 2种导尿方法在对疼痛程度、一次顺利置管以及对心率的影响情况,经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2种导尿方法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利多卡因导尿法可明显减轻女性患者因导
目的 探讨体位护理对机械通气相关肺炎(VAP)发病率和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3年1月~2005年12月急诊和ICU的病人29例进行研究,设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进行前瞻性观察,对病人VAP发生率、在ICU的天数、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VAP发生率为5/17,对照组VAP发生率为9/12,2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VAP阴性组平均住院天数为(15.1±1.9)d
2004~2005年度广告主研究表明,有40%的被访企业比较同意“户外媒体将会成为广告和营销活动中的重要载体”这一观点,另有87%的企业表示非常同意,广告主对户外媒体在其营销广告活动中
中国省级卫视与特色频道建设专题研讨会于8月28日在北京召开,研讨会由国家广电总局发展改革中心与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联合举办。 与会专家认为,省级卫视是各省面向全国的宣传窗口,喉舌功能不能弱化,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充分发挥传播党和政府及人民群众声音的作用。与此同时,要做大做强省级卫视,必须走出眼下日趋严重的同质化困境,办出地方特色,办出频道特色,通过做大市场份额来扩大
目的 探讨深圳市中高层职业人群腰臀比值、体质指数与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等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04年9月~2005年8月深圳市企事业单位中高层职业人群1 515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血脂等检测,并按腰臀比值、体质指数进行分层分析各组与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等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及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受检者肥胖患病率为27.9%,超重的患病率为21.6%,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