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授业、解惑必不可少,传道尤为重要,树人必先立德,立德必先立品,立品必先树魂,因此,德育是中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在德育過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时刻影响着学生品德的形成。教师的德育观念、教学方法,直接决定了学生品德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德育;教师主导;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36-0081-02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书育人,是时代对教师的召唤,是社会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人们常说:“没有知识的人是次品,没有健康的人是废品,品德不好的人是危险品。”可见,德育是评价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树人必先立德,立德必先立品,立品必先树魂,因此,德育是中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教师是中学德育过程中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主导作用尤显突出。只有教师科学引导,努力探索,中学德育工作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正能量的品德效应才能在社会中凸显,推动社会文明化的进程。
一、教师在德育中的地位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不仅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进行品德教育,这个责任只能由教师来承担。教师要让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质。教书是传承知识,育人则是发展自己,培养后代,造福社会。教书既要教书本之书,使学生增长见识,又要教生活之书。陶行知说,“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社会之书,博大精深。当今社会各种思想潮流猛烈侵袭,电视网络、手机等多种媒体的大肆影响,青少年自控能力差,明白是非能力差;独生子女多,留守学生多,他们都极具个性,缺少责任感,自私、任性、无理想、无目标等缺点明显。德育之魂的树立,主要靠的是教师对课本素材内容所包含的德育内容进行挖掘和深化,使学生在学习时,潜移默化地把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诉求和价值取向。学习生活中的德育主要是教育内容的渗透而产生的教育影响,所以要培养思想上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这是我们学校肩负的重要责任,也是每个教师的职责所在。
二、师爱——是打开学生品德之窗的金钥匙
“和谐”是当今社会的主流,社会需要和谐,师生之间更需要和谐。教师与学生能够和谐融洽交往,必定会使学生得到更多的自信和鼓励。教师的情感付出是学生进行的重要资源,对学生发展具有长远的作用。“损人利己”的现象要批评且坚决摒弃,因为这触犯了道德的底线;“不妨碍人”要积极引导,因为这是对学生起码的要求;“乐于助人”要大力提倡,因为这是品德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是社会的需要。教师要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发展进程,善于引导、启发,这就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一要做到理解与信任。理解与信任能够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是学生努力的力量源泉。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说:“理解人是极其可贵的,也是极其必要的。”因此,教师必须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去分析原因,寻找办法,有效地实施教育。二要做到接纳与宽容。只有做到对学生的接纳与宽容,才能与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宽容是师爱的一种表现形式,宽容学生是教师的美德、修养、智慧,是高尚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是维护学生自尊心的灵丹妙药,定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亲其师便信其道,信其道便乐其学,这是打开学生品德之窗的金钥匙。从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得到启发,每当遇到问题学生,我都不会立即做出最严厉的指责或是劈头盖脸的训斥。我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从灵魂的最深处得到感悟,同时还要制定出改正错误的计划,每周上交一份思想汇报,这样学生改正缺点的愿望强烈,便会逐渐有进步了。三要做到尊重与引导。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每名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信任,哪怕最差的学生也希望在教师眼中成像。学生不被尊重就无法获取自信,无法正确认识自我,同时也无法发展个性,因而成不了德才兼备的人才。因此,注重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要求自我,形成健全的人格魅力,教师要懂得如何发挥个人的才能,懂得相互尊重。
三、教师要用榜样引领,示范带动,感染学生的心灵
1.教师要用自己的学识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正是教师工作的精准描述。教师必须具备立德树人的思想,同时要加强学习,注重个人素养的提高,要用自己的学识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时刻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中学生的效仿能力比较强,不良行为会影响其一生。
2.教师要努力营造良好的班风
我每次接一个班级,都把“感恩、责任、努力”作为班训,教育学生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身边对自己有过帮助的人。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激发学习的动力。
3.优化校园环境,让环境成为会说话的教育
(1)布置校园文化墙,让墙壁围墙说话。我们学校用彩色喷绘把弟子规、三字经等图文并茂地张贴在围墙上,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
(2)在教学楼道或教室张贴名人名画、名人名言、重点大学简介等,激发学生的斗志。
(3)在德育长廊中悬挂近十年考入清华或北大等名牌大学的师兄、师姐照片以及简介,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感化学生。
四、教师要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
(1)生活处处讲德育。学校每周一举行升国旗仪式,奏唱国歌、在国旗下演讲,让学生诵读历史经典,学习身边的榜样,感受今天的美好生活,使学生懂感恩,乐奉献。教室中刊出“班主任寄语”,召开以“表扬先进,激励后进”为主题的班会。使德育之花长青,讲道德变成社会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开展以“安全”为主题的守法教育;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促进班级德育风气的形成。
(2)充分利用良好的德育环境,发挥网络资源优势,鼓励学生学习德育先进事迹,在生活中讲道德。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劳动,丰富社会经验,到街道打扫卫生,参加植树活动。发扬“尊老爱幼”的光荣传统,组织学生去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为他们送去生活必需品。感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对话学生的心灵,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活动是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载体,能使学生积极性高,认识自己,明白道理,学会做人。寓教于乐是实施德育最好的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知、行、情”统一,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社会现象,正视社会现实,从而使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总之,道德教育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的需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决定着学生品德素质的发展,影响着社会文明化的进程。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发挥好主导作用,为人类社会的进步舔砖加瓦。
(特约编辑 斯 陌)
[关键词]德育;教师主导;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36-0081-02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书育人,是时代对教师的召唤,是社会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人们常说:“没有知识的人是次品,没有健康的人是废品,品德不好的人是危险品。”可见,德育是评价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树人必先立德,立德必先立品,立品必先树魂,因此,德育是中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教师是中学德育过程中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主导作用尤显突出。只有教师科学引导,努力探索,中学德育工作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正能量的品德效应才能在社会中凸显,推动社会文明化的进程。
一、教师在德育中的地位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不仅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进行品德教育,这个责任只能由教师来承担。教师要让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质。教书是传承知识,育人则是发展自己,培养后代,造福社会。教书既要教书本之书,使学生增长见识,又要教生活之书。陶行知说,“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社会之书,博大精深。当今社会各种思想潮流猛烈侵袭,电视网络、手机等多种媒体的大肆影响,青少年自控能力差,明白是非能力差;独生子女多,留守学生多,他们都极具个性,缺少责任感,自私、任性、无理想、无目标等缺点明显。德育之魂的树立,主要靠的是教师对课本素材内容所包含的德育内容进行挖掘和深化,使学生在学习时,潜移默化地把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诉求和价值取向。学习生活中的德育主要是教育内容的渗透而产生的教育影响,所以要培养思想上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这是我们学校肩负的重要责任,也是每个教师的职责所在。
二、师爱——是打开学生品德之窗的金钥匙
“和谐”是当今社会的主流,社会需要和谐,师生之间更需要和谐。教师与学生能够和谐融洽交往,必定会使学生得到更多的自信和鼓励。教师的情感付出是学生进行的重要资源,对学生发展具有长远的作用。“损人利己”的现象要批评且坚决摒弃,因为这触犯了道德的底线;“不妨碍人”要积极引导,因为这是对学生起码的要求;“乐于助人”要大力提倡,因为这是品德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是社会的需要。教师要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发展进程,善于引导、启发,这就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一要做到理解与信任。理解与信任能够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是学生努力的力量源泉。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说:“理解人是极其可贵的,也是极其必要的。”因此,教师必须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去分析原因,寻找办法,有效地实施教育。二要做到接纳与宽容。只有做到对学生的接纳与宽容,才能与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宽容是师爱的一种表现形式,宽容学生是教师的美德、修养、智慧,是高尚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是维护学生自尊心的灵丹妙药,定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亲其师便信其道,信其道便乐其学,这是打开学生品德之窗的金钥匙。从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得到启发,每当遇到问题学生,我都不会立即做出最严厉的指责或是劈头盖脸的训斥。我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从灵魂的最深处得到感悟,同时还要制定出改正错误的计划,每周上交一份思想汇报,这样学生改正缺点的愿望强烈,便会逐渐有进步了。三要做到尊重与引导。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每名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信任,哪怕最差的学生也希望在教师眼中成像。学生不被尊重就无法获取自信,无法正确认识自我,同时也无法发展个性,因而成不了德才兼备的人才。因此,注重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要求自我,形成健全的人格魅力,教师要懂得如何发挥个人的才能,懂得相互尊重。
三、教师要用榜样引领,示范带动,感染学生的心灵
1.教师要用自己的学识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正是教师工作的精准描述。教师必须具备立德树人的思想,同时要加强学习,注重个人素养的提高,要用自己的学识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时刻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中学生的效仿能力比较强,不良行为会影响其一生。
2.教师要努力营造良好的班风
我每次接一个班级,都把“感恩、责任、努力”作为班训,教育学生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身边对自己有过帮助的人。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激发学习的动力。
3.优化校园环境,让环境成为会说话的教育
(1)布置校园文化墙,让墙壁围墙说话。我们学校用彩色喷绘把弟子规、三字经等图文并茂地张贴在围墙上,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
(2)在教学楼道或教室张贴名人名画、名人名言、重点大学简介等,激发学生的斗志。
(3)在德育长廊中悬挂近十年考入清华或北大等名牌大学的师兄、师姐照片以及简介,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感化学生。
四、教师要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
(1)生活处处讲德育。学校每周一举行升国旗仪式,奏唱国歌、在国旗下演讲,让学生诵读历史经典,学习身边的榜样,感受今天的美好生活,使学生懂感恩,乐奉献。教室中刊出“班主任寄语”,召开以“表扬先进,激励后进”为主题的班会。使德育之花长青,讲道德变成社会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开展以“安全”为主题的守法教育;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促进班级德育风气的形成。
(2)充分利用良好的德育环境,发挥网络资源优势,鼓励学生学习德育先进事迹,在生活中讲道德。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劳动,丰富社会经验,到街道打扫卫生,参加植树活动。发扬“尊老爱幼”的光荣传统,组织学生去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为他们送去生活必需品。感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对话学生的心灵,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活动是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载体,能使学生积极性高,认识自己,明白道理,学会做人。寓教于乐是实施德育最好的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知、行、情”统一,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社会现象,正视社会现实,从而使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总之,道德教育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的需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决定着学生品德素质的发展,影响着社会文明化的进程。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发挥好主导作用,为人类社会的进步舔砖加瓦。
(特约编辑 斯 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