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没谱”的作曲家

来源 :福建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oafraidwh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他一年四季都只穿短袖T恤,即便天冷了,也只在外面加一件外套。
  他对家长们说,别再逼孩子学钢琴了,让他们好好玩儿去吧。
  他公开宣称,自己一路背叛古典音乐到现在,只是因为古典音乐“不好玩”,“还有什么比每天在同一时刻与全世界的人练习同一首曲子更无聊呢?”
  他是林海,20多年来一直游弋于不同音乐风格之间的作曲家。在网络上,林海的音乐可以很简单地找到并随意下载,但他本人却很少在幕前露面。很多人认为林海是个谜,其实他只是寡言。用林海自己的话来说,他是“一个不爱交际、很闷的人”。林海喜欢喝酒,“不喝酒就进入不了(创作)状态,没有想写东西的欲望”。但是他厌恶应酬,厌恶在那些打着官腔的饭局上喝酒。“我只在自己的工作室喝。”林海淡然地说道。
  有很多乐迷想要学习林海的曲子,但摆在他们眼前的是一个不小的难题:林海的音乐几乎没有乐谱,即便是已经出版了十几年的专辑也一样。“基本上是用电脑作曲,很多都是即兴(创作)的,很难整理。”再加上平时事情比较多,他也很少有时间去整理。
  林海开玩笑说:“我就是个没谱的人。”
  到哪儿都是外地人
  2014年6月8日晚,福建省人民艺术剧院的黑匣子剧场挤满了观众,这是林海第一次在福州公开亮相。有人说福州是林海的故乡,也有人说晋江是他的故乡,这让林海感到很纠结,因为连他自己也不知道,究竟哪里才算是他的故乡。
  林海的祖籍是漳州,但他出生在晋江的安海。4岁之前,林海一直生活在安海乡下。父亲林荣元清楚地记得,安海老房子的外面种了很多龙眼树,幼年的林海最喜欢每天在树下挖虫子玩,没有接触多少音乐。
  “我对安海比较有感情,常常会说自己是晋江人。我爸就很生气,他说我是漳州人,是闽南人。但其实我们几乎没回去漳州几次。”林海回忆道。
  4岁时,林荣元被调到福建省歌舞剧院工作,林海跟随家人到福州生活。只是,林海的童年记忆里对福州并没有特殊印象,因为大多数时间,他都是在房间里枯燥地练琴。
  一次偶然的机会,林荣元发现林海的听觉非常灵敏。当时,林海和父亲一起去买西瓜,在挑西瓜的过程中,林海对林荣元说,敲熟西瓜是某某调的,敲生西瓜是某某调的。最让林荣元惊奇的是,林海不光“能听出声音,还能把听到的音分解出来,在钢琴上按下的音就是你敲出来的音”。
  “我现在已经没这么厉害了。”林海说,“不过,现在的听觉能力,也够我做音乐用。”
  一次林海听到好友、著名音乐制作人张亚东的一个作品时说:“你的这两个和弦进行在你以前的作品里已经用过了,怎么还用啊?”
  “耳朵实在是太好了!他对和声是如此的敏感。在他面前我的音乐是没有秘密的。”张亚东坦言。
  在音乐专业上,这种听觉能力被称为“绝对音高”,属于可遇不可求的稀有音乐天分。“一般人没有这个(听觉)条件。”林荣元说。被发现有一双绝对音准的耳朵之后,弹钢琴自然就成了林海最重要的事。
  9岁时,有着“音乐天才”之称的林海同时考上中央音乐学院附小与上海音乐学院附小,被两所学校抢着招收。最后,林海选择了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就这样,在福州生活没几年,年幼的林海开始离开父母,独自一人进京求学。
  “现在的孩子很幸福,到外地上音乐学院,父母直接就跟着去了,在学院旁边租个房子陪读。”林海回忆说,说,“但那时候根本没这个条件。到北京上学是1978年,‘文化大革命’刚结束,各方面条件都很差,什么都没有,所以一切都要靠自己。爸妈也只能咬着牙让我自己混去。”从9岁开始,每年寒暑假,林海都是一个人坐火车回福州。“春运时没有座位,就两天三夜站着。寒暑假来回,一年4趟。”
  “这样听起来好像很苦,但当时对我来说其实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林海说,“小孩子都爱玩,但弹琴又很苦。在家里会因为不练琴偷懒挨揍,被‘打个半死’。每天还担心上课被老师说弹得不好,回家自然又少不了被大人‘修理’。”一个人到了北京以后,虽然生活各方面都要自理,“但终于被放出鸟笼了,自由了,每天跟个小乞丐似的,跟那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到处玩、到处疯。现在想起来觉得那个才有童年的味道。”林海开心地笑着。
  玩的劲头过了,林海也渐渐懂得什么是想家。“大概在初中之后就不那么‘混蛋’,开始想家,因为日子实在过得很苦。”林海说,当时根本不懂得计划,一个月又只有定量的饭票,前面花完了,到了月底就开始东借西借,借不到就只能生生地饿着肚子。“这些经历让我后来很会计划,能把自己照顾得非常好。”
  在北京待了多年,林海早已适应了北方的生活。“从高中开始,寒暑假一回福州就生病,水土不服。但是到了北京之后,即便冬天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吹在身上,我也觉得非常舒服。”反而回到福建,会让林海有些不自在。
  “这个事挺可悲的,我现在到哪里都是外地人。在北京是外地人,到福州福州是外地人,回到闽南依然是外地人。所以你说故乡,这是我故乡吗?我不知道。”林海有些茫然。
  一路背叛到底
  林海的家里摆放着一架很好的三角钢琴,但他很少去碰它,时间久了,钢琴的音变得越来越不准,林海却从没有想过校对音准。这架三角钢琴渐渐成了家里的摆设。
  实际上,自从1992年大学毕业之后,林海就几乎没有弹过真正的钢琴,都是用88键的电子钢琴进行创作,靠电脑采集声音。林海说,那些在大剧院里采样回来的声音很漂亮,即便弹不好,也可以用电脑进行修改。“好也是电脑,坏也是电脑。”
  林海不碰真正的钢琴,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其实他原先也不曾意识到,童年的经历竟会让他对钢琴产生“阴影”。
  林荣元是福建省歌舞剧院的国家一级作曲,他的初衷是,是把林海培养成一名钢琴家,演奏古典音乐的那种。
  “如果想当个演奏家,必须每天都要练琴,绝对的,跑不掉这个环节。但是古典音乐作品就那么多,贝多芬、肖邦之类的,需要一直不断地重复练习。最重要的是你的准确率要非常高才行,像台机器一样的精密。”林海抱怨着说,“我每次练琴的时候就会想到,同一时刻全世界到底有多少人在和我干同样的事,练同样的曲子,一想到这些我就很崩溃。这真的很恐怖,而且一点都不好玩。”   林海读中央音乐学院时是出了名的偷懒不练琴,就连老师也说他“最有天分却最不用功”。美国范·克莱本(Van Cliburn)国际钢琴大赛,世界最顶尖的国际比赛之一。1989年,林海从全国竞赛脱颖而出,代表中国参加第八届范·克莱本大赛,仅练了1个月的钢琴,就入围准决赛,成为首位参加此项大赛入围准决赛的中国人。这是林海音乐生涯中参加的唯一一次古典钢琴赛事。
  1992年,大学毕业前夕,时任中国轻音乐乐团负责人的著名歌唱家李谷一分了一套房子给林海。她说:“你到我们乐团来吧。”
  李谷一看上了林海的钢琴才华。林海犹豫了几天,去了乐团。但是不到一年,他就抱歉地向李谷一递交了辞职信。“我不喜欢那种体制内的生活,虽然很多人对我很好,但那样的日子特别受不了。”
  林海彻底背叛了父亲寄予厚望的古典音乐之路,彻底与那些“枯燥的名曲”挥手告别。“让我拼命重复那些别人弹过千万遍的古典名曲,我觉得特别没有意思。”林海用食指点了点脑袋,“可能是这儿比较活(跃)吧,就喜欢乱弹,自己瞎弄点东西。”林海的头脑的确比同龄人活跃,6岁时他就开始创作自己的曲目,登台演出。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上学的时候,林海就发现,自己随手写下的曲子,常常赢来朋友们的一片喝彩。
  林海的叛变让父亲极为愤怒,他说:“你完全可以是一个很好的演奏家,为什么要把这些全部都抛弃了,而且抛弃得那么彻底?”林海不知道该如何向父亲解释,因为对于他来说,古典音乐“真的很不好玩”。
  离开李谷一的乐团之后,林海开始创作自己的音乐,出版专辑。当年那首红遍大江南北的校园民谣《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就是林海在毕业那年做的编曲。此后,他组建乐队,玩爵士音乐,痴迷于摇滚、迷幻电子乐等等。“所有的音乐我都碰,都喜欢,都玩。所以现在可以驾驭各种各样的音乐,混在一起,随便玩。”
  1993年,林海与张亚东“共同为一家公司做卡拉,每首歌50元”。张亚东说,林海是“当时编得最快的人,一天能编十几首”。后来,张亚东在博客中写道:“他年轻气盛,我年少轻狂,况且我对他的钢琴演奏技巧充满嫉妒之情,当时我们并未成为好友。”
  后来,林海和张亚东想组个乐队,起名叫“东海龙”。“林海非常的霸气,想叫东海龙王。我也想,可是怕龙王知道了会生气。”张亚东在博客中写道。
  再后来,由于两人工作繁忙,各自忙于事业,乐队一事就再也没有下文。“这个真的是要有闲情雅致,要有空闲的时间,但是我们身边的事情太多,根本顾不上乐队。”林海有些遗憾。
  像卖血一样地做音乐
  唱片工业的没落和盗版的猖獗让林海吃尽了苦头。“现在出唱片,很多都是赔钱。我可以出唱片,但那真要等到我有时间有资金了,想让更多喜欢我的乐迷听到我更多的好作品,仅此而已。”
  林海经常能在一些公共场合听到自己的音乐。“央视及地方台,包括纪录片、纪实片、风光片,人文、地理、新闻、广告等五花八门,甚而《百家讲坛》等,确实遍地开花……而所有这一切当然都没跟我打过招呼,也当然没任何人想着这应该要付费的。”
  有人问林海,为什么不为自己的音乐维权?林海只是淡淡地回答:“跟他们较什么劲呀,难道要派一个人天天四处调查,满世界跟人打架去?”
  现在的林海早已习惯了唱片工业的没落。“现状是我不得不为了美好的明天而艰辛地奋斗,像卖血一样地做音乐……继续加油为大家提供免费音乐,直到被抽干为止!”
  自专辑《爱情风华》至今,林海已经有将近10年没发行个人专辑了,但影视配乐倒是如火如荼地做着并计划出版。
  很多人知道林海,也是从他的影视配乐开始。但其实,林海从事影视配乐,不仅仅是因为他对音乐的执著,也有对生计的考虑。《大明宫词》是林海第一次为影视剧配乐,到目前为止,他已经为将近50部影视作品制作配乐。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一些公认的烂片。
  林海说:“如果对方开的条件够就接,即便是烂剧我也会加倍努力地好好做。因为这个作品是我的,即便电视剧播完了,这个东西还是会留下来。所以我用的都是最棒的演奏者,像琵琶、二胡、笛箫、小提琴等等,请的都是‘大家’。”
  躲在幕后太久了,林海偶尔也会想回到幕前。只是,太久没有弹真正的钢琴,曾经的钢琴天才已经有些“退化”了。“因为太依赖电子钢琴,我的手指越来越不听话了,现在根本没办法跟以前比。”
  不过,林海现在正在练习手指,他说,一定要先让自己恢复“会弹琴”以后,有了舞台的控制能力,心里才会踏实。林海描述着将来的打算:“钢琴演奏会只是一个方面,也可以在我的作品音乐会做指挥。不过这一切都要在我可以重新驾驭钢琴之后。”
  《琵琶语》的秘密
  2005年,徐静蕾执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上映,很多观众被贯穿全剧的主题音乐《琵琶语》所吸引。从这时起,人们开始追寻作曲者的其他作品,开始对这个电影配乐者产生好奇,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才能够将这首琵琶曲演绎得如此凄美婉转。
  事实上,《琵琶语》并不是为这部影片专门创作的配乐,它是林海专辑《琵琶相》中的一首乐曲。当年徐静蕾拍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时,原本用的是一个日本人写的配乐。“那个日本人音乐写得很好,但是放在电影里感觉不对,放不进去,(老徐)钱也花了,很着急。后来想用我这首《琵琶语》,直接拿CD截出来就用了。然后我又帮她写了一段钢琴曲,所以电影里作曲是两个人的名字,我在后面。”
  林海笑着说:“不过,我个人觉得(《琵琶语》)不是太合适(影片),有点抢画面。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记住了音乐而忽视了影片的原因。不知对老徐这是福还是祸。”
  相比于林海的其他音乐作品而言,《琵琶语》是最广为大众熟悉的一首曲子。因此,很多人误以为林海是个弹琵琶的。但是遗憾地告诉你,林海不会弹琵琶,就像在这之前他还出过一张扬琴专辑一样,所有的民族类乐器他都不会演奏。   不过,不会演奏民族乐器,并不代表林海不了解民乐。“在中央音乐学院的时候,同班同学大概30多个人,(演奏)什么乐器的都有,所以我对所有的乐器都很了解。而且在琴房里(练琴),这个房间弹钢琴,那个房间拉小提琴,每天耳濡目染的,自然什么乐器都懂一些,琵琶也是这样。”
  林海回忆说,当年与台湾风潮唱片合作,唱片公司的老板到北京找他商量新专辑的事。两个人在北京后海租了一条游船,在船上喝茶聊天的时候,不经意间听到有个女孩在弹琵琶。
  “这女孩不错哎,弹得很有味道。”那是第一次,林海被琵琶的音色打动,开始有了一种做琵琶音乐的冲动。他径直走到女孩面前问道:“我帮你做张唱片,有没有兴趣?”这个女孩就是后来与林海合作《琵琶语》的琵琶演奏者蒋彦,当年她是中央音乐学院大二学生。
  《琵琶语》不仅让林海走进了大众视野,更颠覆了很多人对琵琶的传统印象。“技术上因为我从小讨厌琵琶的声音,特别是那个该死的轮指(用同样的拍子急速反复地奏同一个音,在传统琵琶乐曲中,几乎没有一个曲子不用到它),所以我在旋律主奏上坚决不允许这个奏法。”
  “可怜蒋彦被我折磨的够呛。你们知道,对于专业的演奏家,要让他们改变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形成的演奏习惯,难度有多大。作孽啊!”
  很多人认为林海创作《琵琶语》一定是受到某种意境的启发,才会有如此空灵的韵味。但林海却说:“其实这个答案会有些残酷,不太好玩。作为职业音乐制作人,作曲的时候并没有想那么多。从头到尾不到5分钟(不含编曲和制作),旋律的产生便瞬间合成。”有乐迷因此开玩笑说:您的5分钟,让我们听了这么多年。
  2013年2月18日,林海通过微博透露:“《琵琶语》中那个唯美的女声哼唱是演唱《忐忑》的龚琳娜。”这条微博被网友转发近万次,受到的关注远远超过他的其他微博。许多乐迷震惊不已,说不可能想到风格独特的龚琳娜居然会与他们最爱的《琵琶语》有交集。
  “当初应该是很平常的一个录音,我跟龚琳娜合作是在更早以前的一张专辑,她帮我哼唱。我很喜欢她的声音,很干净,即兴能力也很强。”林海补充道,“只是那个时候大家还不知道龚琳娜是谁。”
  不过,也有网友对林海发微博透露龚琳娜是《琵琶语》的女声哼唱一事感到惋惜。一位乐迷说:“这种惊讶恰恰反映了林海的很多乐迷压根就没买过他的CD,这些信息在CD文案上都写得很明白啊。以后姚贝娜要火了,林海会不会某天又发一条微博,说,大家知道《爱情风华》的女和声是谁吗?答案揭晓,是姚贝娜!——不要,千万不要,你就是我们的钢琴才子林海,不需要他们帮你提高知名度。”
其他文献
可口可乐公司、麦当劳公司、诺基亚公司等众多世界500强企业都以此测验员工EQ,共33题,最高分174,测试时间25分钟。  第1~9题  我有能力克服各种困难:  A、是的 □ B、不一定 □ C、不是的 □  如果我能到一个新的环境,我要把生活安排得:  A、和从前相仿 □ B、不一定 □  C、和从前不一样 □  一生中,我觉得自己能达到我所预想的目标:  A、是的 □ B、不一定 □ C、不
期刊
赣边境的光泽,在武夷山的西南麓,最早的时候,还是扬州的属地,1996年才地属南平市。这一带山明水秀,3个镇5个乡,几乎每一处都是看风景的好去处。光泽人守本分,一双脚站在地上就不怕活不下来,他们耕田种地,靠着山川吃饭,就连最初的县址选择,也和泥土有关。  相传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光泽升镇为县,在选定县址时,杭川、崇仁两地相争不下。县令认为社稷以土地为重,泥土的厚重是万物生长、民富县强的保
期刊
副墨镜,一个单反,一身黑衣,张国立看上去和其他行走在福州三坊七巷的游人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他盛名在外,很快就被人认了出来,追着他又是围观又是拍照。  这是2012年的3月28日,张国立带着《原乡》剧组的工作人员来到三坊七巷取景。从安泰河,到林聪彝故居、宫巷客栈,再到水榭戏台、小黄楼,一路上,他脚步轻快,手里的相机更是一刻不停,还说:“这里拍古装戏特别好。”面对一群闻讯赶来的记者,张国立笑着说:“我
期刊
桂英一进门,大家就被她风风火火的样子吸引住了。她个子不高,头发微卷,虽然已经年过花甲,但说起话来中气十足。也许是因为从家里一路小跑到医院,何桂英的额上微微渗着汗珠。  这天是星期四,何桂英的正常休息日。但即便如此,来找她的病人依然不少。采访刚进行几分钟,就有一个病人来到何桂英的办公室。“我这边有点痛,能不能帮我看一下?”因为没有提前挂号,病人显然有些心虚,她试探性地向何桂英请求道。  “今天给你赚
期刊
从10月起,厦门e通卡和福州“榕城通”卡,可在两市通行通用。两地还将逐步在出租车、BRT、地铁、公共自行车等公共交通领域互联互通。预计今年年底前,厦门还将与莆田、三明等地实现公交卡互联互通。
期刊
近日,漳州长泰县“福建海西文创低碳小镇”项目成功入选国家第一批APEC(亚太经合组织)低碳城镇项目库,为福建省唯一入选项目。
期刊
根据近日发布的《福建省教育系统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工作方案》要求,每所学校、幼儿园都需设立治安保卫机构,配齐治安保卫人员和保安员。200人以下的学校、幼儿园,专、兼职治安保卫人员分别不少于1名,200人以上的,每增加200人,专、兼职治安保卫人员各增加1名。  据悉,为增加校园的安全系数,福建还将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全省校园重要部位和场所实现“一键式报警”
期刊
8月3日,云南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医院中医科战士谢樵主动请缨加入抗震救援队。作为第一支深入光明村的救援队伍,谢樵和战友们协助当地群众搬运伤病员,往返出入山体滑坡道路近40次。4日13时,这位来自福建宁德蕉城区霍童镇东岭村的战士,在营救受困群众时不幸遇难,牺牲时年仅24岁。
期刊
设计福州一中纪念服在校园网上开“跳蚤店”卖,拍芝加哥建筑历史纪录片在美国获奖,做发音flash教老外学中文……18岁福州女生温柔嘉,凭着这些被美国创新型大学Minerva大学相中,成为全世界被录取的32名“牛娃”中的一员。今后4年,她将在全球7个国家和地区里的世界级城市完成学业。
期刊
第十八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9月8日在厦门举行。本届投洽会融入“一路一带”发展战略,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搭建权威、务实、高效的投资合作平台。此外,第十届海峡旅游博览会、第六届国际地产投资交易会也于9月上旬在厦门举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