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制度的地位作用与内涵
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学分制度,既属于法律规章的范畴,也属于教育评价、评估的范畴。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要求和对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学分制度内涵的清醒认识,为落实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学分制度提供了基本依据和动力:而对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学分制度内涵和学科归属在认识上的模糊,引发出对实行和落实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学分制度的种种困惑。
(一)继续教育学分制度在本质上是继续教育绩效评估
随着继续教育的深入开展,不断提高继续教育的质量、效益和效能被提上重要日程。开展和做好继续教育绩效评估工作,对继续教育活动所取得的成绩、成效适时给予科学、公正、权威性的评价,并将评价信息用于指导继续教育工作实践,以期达到继续教育的预期目的,是继续教育工作面临形式和任务的迫切要求。将学校教育的学分制度引入继续教育并赋予绩效评估的内涵,建立继续教育的学分登记制度,是继续教育工作在继续教育评估理论、方法与实践上的有益探索与创新。
从总体上说,科学、完整的继续教育学分登记指标体系至少应由两部分组成。能够真实反映继续教育的学习成绩,并能够直接量化为继续教育学分登记指标的,为成绩指标;不便于直接反映继续教育的学习成绩,需要将继续教育所取得的成绩进行效益、效果等形式转换,然后才能进行继续教育学分登记指标量化的,为成效指标。
继续教育的学分登记制度,属于继续教育绩效评估的范畴,在本质上是对继续教育实施成绩、成效的综合评估。继续教育学分登记的过程,在本质上是对继续教育实施成绩、成效的综合评估过程。继续教育学分制度的理论方法基础,是继续教育绩效评估。
(二)继续教育学分制度带有明显的过程性和总结性特征
继续教育绩效评估,是在继续教育实施过程中或某一继续教育阶段结束后,对单位或个人继续教育实施的质量和效益进行的成绩评估、成效评估或成绩、成效的综合评估。其中,成绩评估是对单位或个人继续教育实施质量和效益的直接评估,成效评估是对不宜直接评估的继续教育项目的质量和效益的间接评估,对单位或个人继续教育成绩、成效的综合评估简称为“绩效评估”。继续教育绩效评估的结果既为评价继续教育的实施情况提供基本依据,又为调整继续教育的内容、实施策略乃至发展方向提供基本信息。继续教育的成绩评估、成效评估和绩效评估,主要应用于评定单位或个人落实继续教育是否合格或选优。所以,继续教育的成绩评估、成效评估和绩效评估也称为鉴定评估或选优评估。
针对单位设置、量化、确定继续教育绩效评估的项目、评价标准与激励措施,构成对单位的继续教育考核办法,针对专业技术干部个人设置、量化、确定继续教育绩效评估的项目、评价标准与激励措施,构成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学分制度。形成性和总结性,是以继续教育绩效评估理论方法为支撑的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学分制度具有的基本特征。
(三)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制度是继续教育评估过程和结果的具体实现形式
继续教育学分。将对个人实施继续教育的情况,进行成绩评估、成效评估或绩效评估的结果量化为学分的形式体现时,其结果为继续教育学分。
继续教育学分登记。按照有关规定,记载继续教育学分的过程,为继续教育学分登记。 继续教育学分制度。对继续教育学分的产生、登记程序的明确、有效时间的区分、学分考核标准的划定以及继续教育学分登记结果的应用等一系列规范,构成继续教育学分制度。
以继续教育学分登记的形式连续记载个人实施继续教育并取得成绩、成效的过程,是对个人实施继续教育情况进行评估、鉴定的过程。
继续教育学分登记的过程,在本质上是对实施继续教育所取得成绩和成效的评估过程,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制度,是继续教育绩效评估过程和结果的具体实现形式。
(四)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制度的地位作用
属于继续教育评估范畴的继续教育学分制度,作为继续教育质量的保证环节和继续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加强继续教育宏观管理、促进继续教育发展、保障和提高继续教育质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导向作用:围绕继续教育目标设计继续教育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学分登记项目,要求继续教育的内容必须是本职工作需要的、实现形式的选择必须是可落实的、继续教育的水平、质量、效益必须是高的。要求就是导向。
鉴定作用:用对专业技术干部实施继续教育情况的评估结果,区分评估对象落实继续教育是否合格和选优,本质上是鉴定。
激励作用:对专业技术干部实施继续教育情况进行评估,结果上的差别,必然要到评估结果的应用时去体现,这样就可以激励评估对象进一步做好继续教育工作。诊断作用:给予专业技术干部实施继续教育评估结果以科学、合理、公正的解释与运用,有利于领导机关和评估对象发现优点、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工作。
二、实行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制度,符合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
继续教育评估研究与继续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继续教育发展研究,是当前继续教育科学研究领域的三大主题。随着继续教育评估理论的不断深化和方法的不断完善,继续教育学分制度,被认为是目前衡量和测定专业技术人员在一段时间内继续教育绩效的重要方法。它之所以能够诞生、成长和不断完善,主要原因在于它集中反映了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一)顺应了量化评估的需求
继续教育管理科学化、制度化的客观要求,使量化评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绩效,成为进一步提高继续教育管理效益的必然发展趋势。管理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使量化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绩效评估成为可能。目前,在继续教育评估工作中主要实行的学时登记和学分登记两种登记制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发展并不断完善的。
(二)易于实现继续教育绩效的综合评估
比较学时与学分两种登记制度的优劣,是确定继续教育评估工作应用学时制还是学分制的基本依据。从总体上讲,学时登记制度的优点是,登记的项目、标准比较明确,受制约因素少,操作比较简单。缺点是实现综合评估比较困难。学分登记制度的缺点是,建立统一、规范、可操作性强的指标体系比较困难。优点是,易于实现继续教育绩效的综合评估。鉴此,实行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制度,被认为是目前衡量和测定专业技术人员在一段时间内继续教育绩效的重点方法:是宏观指导、有效控制和保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质量的有效管理方法。
(三)坚持以时间规定为基本依据符合实际
目前,在各国、各系统、各行业制定的继续教育法律法规中,一个突出特点是,绝大多数法律法规对接受继续教育者应完成的继续教育时间有明确的要求。如意大利冶金系统实行职工培训休假制,要求职工每工作三年享受150工时培训休假,这150工时的学习是脱产、免费的,培训班由政府主办,企业主照发职2ET_资。美国的IBM公司规定科技人员必须每年至少接受一周的培训,以掌握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发展动态,以适应变化的市场形势。我国人事部在颁发的《全国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中,对继续教育实施的周期、每年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脱产接受继续教育的实际累计不少于40学时,初级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32学时)等也都做了相应的规定,并指出,要建立“对继续教育对象实施登记制度,连续记载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基本情况,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的重要内容和任职、职业资格及人才流动的重要依据”(第二十二条)。总装备部的有关规定对上述问题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继续教育学分制度,以要求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时间为基本依据,符合继续教育工作的实际。
(四)便于强调以成效评估为重点
在继续教育学分登记指标量化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成绩指标都有正规教育的学分制可以借鉴,而成效指标则完全依赖于在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制度建立过程中自身的研究,探索与实践。确保成效指标的科学、合理,是检验继续教育学分登记指标体系成败的关键。因此,成效指标的量化成为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制度过程中研究的重点。
为了客观评价继续教育的绩效,日本的文部省设想了两种评估继续教育的具体方法,即直接评估方法和间接评估方法。直接评估方法的核心是:建立一种可供劳动力市场直接用来衡量人们各种能力水平的制度。这种方法的成功事例之一是正式授权和推荐由私人非赢利组织实施的测试—证书计划。间接评估方法的核心是:通过正规教育制度来间接评估继续教育活动的成果,即根据他们在院校所得的证书/学分做出评估。这种方法的实施,能够使多数人认为继续教育至少一部分成果同正规教育具有同等价值。但他们也认为,这些方法能解决问题的范围仍是很有限的,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改革。包含成绩、成效指标的继续教育学分制度,尽管量化成效指标需要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但相对而言,它更便于突出强调继续教育的成效,更有可能客观反映继续教育的绩效。
三、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学分制度的发展对策
继续教育绩效评估在本质上遵循教育评估的基本规律。但由于继续教育对象职务、学历的多层次,内容的多需求,实现形式的多选择以及目标要求的不同,使继续教育学分制度表现出自身的明显特征。
(一)通过内涵创新推动“制度”创新,是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学分制度发展面临的首要任务
通过建立起继续教育学分制度与继续教育绩效评估的内在联系,对推动实行和落实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制度具有重要意义。赋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制度以继续教育绩效评估的内涵,使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制度根植于继续教育绩效评估,从而得到了继续教育绩效评估基本理论方法的依托和支撑。有利于各级领导、机关和专业技术干部充分认识实行和落实继续教育学分制度重要性和必要性,有利于推动继续教育学分制度的落实,,有利于从事继续教育管理与研究的人员按照学科归属进行深入的理论和方法探索,有利于完成继续教育科学体系的构建,并推动继续教育的深入发展。同时,也为自身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通过广大专业技术干部对继续教育学分登记项目的广泛认同、认可,确保“制度”的可行性
专业技术干部对继续教育途径的认同和对继续教育学分登记项目的认可,是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学分制度是否具有可行性的基础和前捉。没有广大专业技术干部对继续教育途径和继续教育学分登记项目的高度认同与认可,就很难确保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制度的可行性。为此,需要就上述问题在专业技术干部当中进行广泛的调查,以建立起“制度”的可行性基础。
(三)通过多指标综合评价,增强“制度”的科学性、可信性
继续教育学分制度区别于学校教育的学分制度,主要表现在:一是面向的对象不同。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是一个涉及多个职务、学历层次,多种学科专业结构的复杂体系,继续教育的内容具有明显丰富性。继续教育学分制度适用范围的宽泛,决定了继续教育学分登记登记项目应该是多指标的。二是教育的途径、形式不同。由于到院校进修、参加培训班、函授、自学、交流学习、研究学习等都是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的有效形式,使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的途径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和随机性。这就决定了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学分登记项目设置,也必须实行多指标综合评价。三是考核关注的侧重点不同。学校教育考核的主要是成绩,继续教育则更关注成效,强调继续教育有效性,而成效的表现形式又是多属性的。因此,坚持和实现多指标综合评价,成为继续教育学分制度具备科学性和可信性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四)围绕建立开放的继续教育管理体系强调层次管理,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
继续教育管理创新,是实现继续教育工作创新的主要内容之一。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登记与管理的新机制,需要在以下几方面更新观念:一是要围绕建立开放的继续教育管理体系,把继续教育学分登记的具体工作落实在基层。体现专业技术干部在继续教育工作中主体地位,让专业技术干部直接参与继续教育学分的登记与管理,确实把继续教育学分登记的工作落到实处。二是要强调层次管理。通过明确各级领导、机关部门直至专业技术干部的职责,为继续教育学分登记与管理工作形成领导负总责、机关合力抓、专业技术干部积极参与,上下衔接的管理工作新局面提供制度保障,以增强继续教育学分登记程序的明确性和管理办法的规范性,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
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学分制度,既属于法律规章的范畴,也属于教育评价、评估的范畴。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要求和对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学分制度内涵的清醒认识,为落实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学分制度提供了基本依据和动力:而对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学分制度内涵和学科归属在认识上的模糊,引发出对实行和落实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学分制度的种种困惑。
(一)继续教育学分制度在本质上是继续教育绩效评估
随着继续教育的深入开展,不断提高继续教育的质量、效益和效能被提上重要日程。开展和做好继续教育绩效评估工作,对继续教育活动所取得的成绩、成效适时给予科学、公正、权威性的评价,并将评价信息用于指导继续教育工作实践,以期达到继续教育的预期目的,是继续教育工作面临形式和任务的迫切要求。将学校教育的学分制度引入继续教育并赋予绩效评估的内涵,建立继续教育的学分登记制度,是继续教育工作在继续教育评估理论、方法与实践上的有益探索与创新。
从总体上说,科学、完整的继续教育学分登记指标体系至少应由两部分组成。能够真实反映继续教育的学习成绩,并能够直接量化为继续教育学分登记指标的,为成绩指标;不便于直接反映继续教育的学习成绩,需要将继续教育所取得的成绩进行效益、效果等形式转换,然后才能进行继续教育学分登记指标量化的,为成效指标。
继续教育的学分登记制度,属于继续教育绩效评估的范畴,在本质上是对继续教育实施成绩、成效的综合评估。继续教育学分登记的过程,在本质上是对继续教育实施成绩、成效的综合评估过程。继续教育学分制度的理论方法基础,是继续教育绩效评估。
(二)继续教育学分制度带有明显的过程性和总结性特征
继续教育绩效评估,是在继续教育实施过程中或某一继续教育阶段结束后,对单位或个人继续教育实施的质量和效益进行的成绩评估、成效评估或成绩、成效的综合评估。其中,成绩评估是对单位或个人继续教育实施质量和效益的直接评估,成效评估是对不宜直接评估的继续教育项目的质量和效益的间接评估,对单位或个人继续教育成绩、成效的综合评估简称为“绩效评估”。继续教育绩效评估的结果既为评价继续教育的实施情况提供基本依据,又为调整继续教育的内容、实施策略乃至发展方向提供基本信息。继续教育的成绩评估、成效评估和绩效评估,主要应用于评定单位或个人落实继续教育是否合格或选优。所以,继续教育的成绩评估、成效评估和绩效评估也称为鉴定评估或选优评估。
针对单位设置、量化、确定继续教育绩效评估的项目、评价标准与激励措施,构成对单位的继续教育考核办法,针对专业技术干部个人设置、量化、确定继续教育绩效评估的项目、评价标准与激励措施,构成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学分制度。形成性和总结性,是以继续教育绩效评估理论方法为支撑的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学分制度具有的基本特征。
(三)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制度是继续教育评估过程和结果的具体实现形式
继续教育学分。将对个人实施继续教育的情况,进行成绩评估、成效评估或绩效评估的结果量化为学分的形式体现时,其结果为继续教育学分。
继续教育学分登记。按照有关规定,记载继续教育学分的过程,为继续教育学分登记。 继续教育学分制度。对继续教育学分的产生、登记程序的明确、有效时间的区分、学分考核标准的划定以及继续教育学分登记结果的应用等一系列规范,构成继续教育学分制度。
以继续教育学分登记的形式连续记载个人实施继续教育并取得成绩、成效的过程,是对个人实施继续教育情况进行评估、鉴定的过程。
继续教育学分登记的过程,在本质上是对实施继续教育所取得成绩和成效的评估过程,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制度,是继续教育绩效评估过程和结果的具体实现形式。
(四)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制度的地位作用
属于继续教育评估范畴的继续教育学分制度,作为继续教育质量的保证环节和继续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加强继续教育宏观管理、促进继续教育发展、保障和提高继续教育质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导向作用:围绕继续教育目标设计继续教育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学分登记项目,要求继续教育的内容必须是本职工作需要的、实现形式的选择必须是可落实的、继续教育的水平、质量、效益必须是高的。要求就是导向。
鉴定作用:用对专业技术干部实施继续教育情况的评估结果,区分评估对象落实继续教育是否合格和选优,本质上是鉴定。
激励作用:对专业技术干部实施继续教育情况进行评估,结果上的差别,必然要到评估结果的应用时去体现,这样就可以激励评估对象进一步做好继续教育工作。诊断作用:给予专业技术干部实施继续教育评估结果以科学、合理、公正的解释与运用,有利于领导机关和评估对象发现优点、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工作。
二、实行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制度,符合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
继续教育评估研究与继续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继续教育发展研究,是当前继续教育科学研究领域的三大主题。随着继续教育评估理论的不断深化和方法的不断完善,继续教育学分制度,被认为是目前衡量和测定专业技术人员在一段时间内继续教育绩效的重要方法。它之所以能够诞生、成长和不断完善,主要原因在于它集中反映了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一)顺应了量化评估的需求
继续教育管理科学化、制度化的客观要求,使量化评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绩效,成为进一步提高继续教育管理效益的必然发展趋势。管理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使量化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绩效评估成为可能。目前,在继续教育评估工作中主要实行的学时登记和学分登记两种登记制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发展并不断完善的。
(二)易于实现继续教育绩效的综合评估
比较学时与学分两种登记制度的优劣,是确定继续教育评估工作应用学时制还是学分制的基本依据。从总体上讲,学时登记制度的优点是,登记的项目、标准比较明确,受制约因素少,操作比较简单。缺点是实现综合评估比较困难。学分登记制度的缺点是,建立统一、规范、可操作性强的指标体系比较困难。优点是,易于实现继续教育绩效的综合评估。鉴此,实行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制度,被认为是目前衡量和测定专业技术人员在一段时间内继续教育绩效的重点方法:是宏观指导、有效控制和保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质量的有效管理方法。
(三)坚持以时间规定为基本依据符合实际
目前,在各国、各系统、各行业制定的继续教育法律法规中,一个突出特点是,绝大多数法律法规对接受继续教育者应完成的继续教育时间有明确的要求。如意大利冶金系统实行职工培训休假制,要求职工每工作三年享受150工时培训休假,这150工时的学习是脱产、免费的,培训班由政府主办,企业主照发职2ET_资。美国的IBM公司规定科技人员必须每年至少接受一周的培训,以掌握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发展动态,以适应变化的市场形势。我国人事部在颁发的《全国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中,对继续教育实施的周期、每年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脱产接受继续教育的实际累计不少于40学时,初级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32学时)等也都做了相应的规定,并指出,要建立“对继续教育对象实施登记制度,连续记载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基本情况,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的重要内容和任职、职业资格及人才流动的重要依据”(第二十二条)。总装备部的有关规定对上述问题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继续教育学分制度,以要求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时间为基本依据,符合继续教育工作的实际。
(四)便于强调以成效评估为重点
在继续教育学分登记指标量化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成绩指标都有正规教育的学分制可以借鉴,而成效指标则完全依赖于在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制度建立过程中自身的研究,探索与实践。确保成效指标的科学、合理,是检验继续教育学分登记指标体系成败的关键。因此,成效指标的量化成为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制度过程中研究的重点。
为了客观评价继续教育的绩效,日本的文部省设想了两种评估继续教育的具体方法,即直接评估方法和间接评估方法。直接评估方法的核心是:建立一种可供劳动力市场直接用来衡量人们各种能力水平的制度。这种方法的成功事例之一是正式授权和推荐由私人非赢利组织实施的测试—证书计划。间接评估方法的核心是:通过正规教育制度来间接评估继续教育活动的成果,即根据他们在院校所得的证书/学分做出评估。这种方法的实施,能够使多数人认为继续教育至少一部分成果同正规教育具有同等价值。但他们也认为,这些方法能解决问题的范围仍是很有限的,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改革。包含成绩、成效指标的继续教育学分制度,尽管量化成效指标需要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但相对而言,它更便于突出强调继续教育的成效,更有可能客观反映继续教育的绩效。
三、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学分制度的发展对策
继续教育绩效评估在本质上遵循教育评估的基本规律。但由于继续教育对象职务、学历的多层次,内容的多需求,实现形式的多选择以及目标要求的不同,使继续教育学分制度表现出自身的明显特征。
(一)通过内涵创新推动“制度”创新,是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学分制度发展面临的首要任务
通过建立起继续教育学分制度与继续教育绩效评估的内在联系,对推动实行和落实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制度具有重要意义。赋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制度以继续教育绩效评估的内涵,使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制度根植于继续教育绩效评估,从而得到了继续教育绩效评估基本理论方法的依托和支撑。有利于各级领导、机关和专业技术干部充分认识实行和落实继续教育学分制度重要性和必要性,有利于推动继续教育学分制度的落实,,有利于从事继续教育管理与研究的人员按照学科归属进行深入的理论和方法探索,有利于完成继续教育科学体系的构建,并推动继续教育的深入发展。同时,也为自身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通过广大专业技术干部对继续教育学分登记项目的广泛认同、认可,确保“制度”的可行性
专业技术干部对继续教育途径的认同和对继续教育学分登记项目的认可,是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学分制度是否具有可行性的基础和前捉。没有广大专业技术干部对继续教育途径和继续教育学分登记项目的高度认同与认可,就很难确保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制度的可行性。为此,需要就上述问题在专业技术干部当中进行广泛的调查,以建立起“制度”的可行性基础。
(三)通过多指标综合评价,增强“制度”的科学性、可信性
继续教育学分制度区别于学校教育的学分制度,主要表现在:一是面向的对象不同。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是一个涉及多个职务、学历层次,多种学科专业结构的复杂体系,继续教育的内容具有明显丰富性。继续教育学分制度适用范围的宽泛,决定了继续教育学分登记登记项目应该是多指标的。二是教育的途径、形式不同。由于到院校进修、参加培训班、函授、自学、交流学习、研究学习等都是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的有效形式,使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的途径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和随机性。这就决定了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学分登记项目设置,也必须实行多指标综合评价。三是考核关注的侧重点不同。学校教育考核的主要是成绩,继续教育则更关注成效,强调继续教育有效性,而成效的表现形式又是多属性的。因此,坚持和实现多指标综合评价,成为继续教育学分制度具备科学性和可信性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四)围绕建立开放的继续教育管理体系强调层次管理,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
继续教育管理创新,是实现继续教育工作创新的主要内容之一。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登记与管理的新机制,需要在以下几方面更新观念:一是要围绕建立开放的继续教育管理体系,把继续教育学分登记的具体工作落实在基层。体现专业技术干部在继续教育工作中主体地位,让专业技术干部直接参与继续教育学分的登记与管理,确实把继续教育学分登记的工作落到实处。二是要强调层次管理。通过明确各级领导、机关部门直至专业技术干部的职责,为继续教育学分登记与管理工作形成领导负总责、机关合力抓、专业技术干部积极参与,上下衔接的管理工作新局面提供制度保障,以增强继续教育学分登记程序的明确性和管理办法的规范性,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