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中国的党报正面临着新一轮的创新与发展。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如何保持党报的活力、增强党报的竞争力,是学界和业界都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在对党报改革的探讨中,“报忧”报道的改进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对“报忧”的界定
所谓“报忧”,是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特定概念。它是针对新闻报道内容而言,指的是对负面的事实信息进行报道,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外在的客观世界以及社会的真相。范围上既包括对各种灾祸和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事故、疫情等的报道,也包括对各种有悖于社会发展进步的行为,如违背法律和道德、侵犯公众利益的行为和现象进行的报道。
1.从新闻事实的角度看,“报忧”是新闻真实性的要求
真实性是新闻报道最基本的要求。它要求报道的事实准确无误,并能从整体上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情况。无论是积极正面的事实信息,还是消极负面的事实信息,都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存在,都是新闻必须涵盖的范围。因此,新闻要做到真实,就必须做到既要“报喜”又要“报忧”。不仅要如实反映“喜”、“忧”的事实,还要如实反映“喜”、“忧”在整体上的比例,从宏观高度把握社会的整体真实,揭示社会发展的主流。
2.从新闻报道的角度看,“喜”或“忧”并非新闻价值的决定因素
新闻必须遵从报道规律,满足人们了解客观世界最新变动的需要。达到人们对这种新闻需要的满足,就是新闻价值所在。新闻报道的对象是否具有新闻价值,是决定事实报道与否的先决条件。新闻价值的要素,即我们常说的重要性、新鲜性、接近性、趣味性等,是“被反映客观事物自身固有的,为社会所需求的新闻要素含量”①。而所报道事实的“喜”或“忧”,只是事实本身的属性,并不是构成新闻价值的要素。因此,若从纯粹新闻报道的角度来看,“喜”或“忧”并不能成为报道与否的标准。
3.从党报宣传的角度看,“忧”与“喜”同样具有宣传价值
党报一贯坚持的是“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这是1989年李瑞环在全国新闻工作研讨班的讲话中提出的,是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并不意味着“报喜不报忧”。“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之所以能够发挥作用,是因为在正面与负面、“喜”与“忧”、主流与支流的比较中真实反映了社会发展总体上的前进趋势。就这一点而言,“报忧”与“报喜”具有同等重要的宣传价值,同样是“正面宣传为主”方针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4.从舆论监督的角度看,“忧”是报道的重点
“舆论监督”这一概念的正式提出,是在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上。报告指出:“要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新闻和宣传工具,增加对政务和党务活动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支持群众批评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反对官僚主义,同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舆论监督的作用,在于通过对消极事实的陈述和评论,激起舆论的力量,从而促使政府和社会机构采取应对措施。正确地通过“报忧”进行舆论监督,可以反映民众疾苦,打击社会上的各种丑恶腐败现象,并对可能威胁社会发展的各种隐患提出预警。因此,党报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功能,就必须从敢于“报忧”、重视“报忧”开始。
二、党报“报忧”历史的回顾
回顾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会发现党报“报忧”的政治功能始终居于第一位。而“报忧”的新闻报道功能,则直到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才逐渐得到重视和加强。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报的“报忧”主要是服务于革命斗争实践,为发展和完善党的建设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这种做法作为党的优良传统一直延续下来。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先后发布了《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层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以及《中共中央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议》。此外,对自然灾害的预警和报道也正式提上了日程,“报忧”得以走向规范化。如1951年3月23日的《人民日报》上,有一条《中央卫生部发出春季防疫指示》的消息,针对当时发现较多的麻疹、天花等疫病提出预警,并对建立疫情报告网、隔离治疗等预防措施进行了较为周密的部署。分析这一阶段《人民日报》的相关报道可以发现,这一时期的“报忧”在频率和次数上都有所增加,但总体把握上仍是谨慎和加以控制的。
“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和国家的建设事业逐渐偏离轨道,对于党报宣传报道的认识也出现了偏差,“报喜不报忧”成为各级党报的报道原则,“以至于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需要从偶尔探访的亲戚或偶然造访的老乡的只言片语中了解灾情”②。这种做法不仅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也违背了党性原则,负面影响极大。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全面进入了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新时期,党报开始重新遵循客观新闻规律进行实事求是的报道。这一时期,党报“报忧”的重要转折是从对“渤海二号”沉船事件的报道开始的。这是党报批评首次涉及高层领导,报道发出后,取得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和效果。但同时也应看到,这次“渤二事件”从事故发生到报道相隔了近一年的时间,当时“报忧”突破之艰难,由此可见一斑。
而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时期后,时代精神变得日益多元化,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生活、经济制度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这种情况下,党报的“报忧”更加显得不可缺少,讲求“报忧”的方法和艺术也显得更为重要。一方面,这是新阶段党的中心任务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党报面临媒体市场的竞争压力、面临网络等新媒体冲击的必然选择。
三、党报“报忧”的艺术
1.发挥“报忧”的“社会阀门”功能
“报忧”作为新闻传播的重要内容,具有独特的“社会阀门”功能。这种功能表现在:通过对社会消极丑恶现象的揭露和批判,使受众的不满情绪及时得到释放,解除受众的疑惑和恐慌心理,从而消除可能引起动荡的潜在隐患,保持社会的稳定。
受众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对象,也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制约因素。新闻要对受众发生作用,就必须“准确地把握分散在大众内部的不满、愤怒、要求、愿望等,必须用一种强大的群集性的情绪和信念来集结大众”③。只有根据受众的普遍心理和行为来调整新闻传播的内容和方式,才能抓住受众,使“报忧”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要发挥“报忧”的社会阀门功能,还要庄意针对不同地区的具体问题区别对待。时《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级党报来说,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会对社会稳定发展产生全局影响的负面事实信息,是关注的重点。而对地方级党报来说,则应将目光更多地集中到关系当地百姓利益的负面事实信息上,而不应成为中央党报的翻版,这样才有利于形成各自的特色,深入、细致而全面地体察民情。
2.要把握好“报忧”的比例和“度” 对党报而言,“报忧”是履行舆论监督和引导功能的重要手段。要做到这一点,党报必须有宏观视野、大局意识,从整体上把握好“喜”“忧”报道的比例和“度”,要从限度、程度、深度、角度等各个方面把握好分寸,以便在舆论中保持主动。
党报要把握“报忧”的比例,必须合理刊用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简单说就是‘通过反复播出某类新闻报道,强化该话题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程度”④。合理利用议程设置功能,可以让受众得出符合事实整体真实的观点和结论,引起受众的思考和共鸣。
其次,还要把握好报道的分寸和角度,把握好报道的出发点。比如近来对“官媒勾结”的报道,充分发挥了舆论监督的作用。但报道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单纯渲染问题触目惊心的程度,而是为了促进问题的解决,让群众看到社会进步的力量。在舆论监督和批评报道中,要力求事实细节准确、分析透彻,防止报道失当或言论过激,造成负面影响。
此外,把握“报忧”的“度”还要注意从整体上把握平衡。一是要照顾到全国与地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平衡;二是要把握好部门、行业间的平衡;三是要把握好点与面的平衡。这样党报的“报忧”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应有的力度。
3.讲究“报忧”的策划与引导艺术
新闻策划是新闻报道中常用的方式,它可以通过新闻资源的优化配置,将分散的事实有效集中起来,凸显一定的主题,从而“以新闻舆论影响公众舆论,使后者沿着新闻媒体所希望的方向运动,同时避免出现与理性、良知和社会意识形态相违背的负向舆论”⑤。
“报忧”中的策划,往往应用于常态的、非突发性的事件,起到强化和弱化两方面的作用。强化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报道问题和隐患来引起公众关注,督促问题解决。比如,针对近年来反映较多的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人民日报》就曾推出主题为《9000万农民工,我们关注》的专题策划报道。而“报忧”策划的弱化作用,则主要应用于在社会上引起一定波动、易形成负面效果的新闻报道上。这时的策划,多用“报忧又报喜”的形式,让受众在看到阴暗面的同时又看到积极的一面,从而起到稳定人心、弱化负面效果的作用。
2005年初,《人民日报》进行改版,新设的政治版在这方面进行了很多尝试。政治版的《碰撞》栏目,将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观点和声音放在一起,让受众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件。虽然事件有可能涉及负面信息,但这样的“碰撞”无形中却增强了受众的关注度和深入思考的程度,从而大大提高了舆论引导的效果。这样的方式,远比单纯的避重就轻或一味正面宣传要好得多。
此外,在“报忧”策划中还要注意角度的选择,不仅要站在批评者的角度思考,也要站在被批评者的角度思考。批评的结果,不仅应达到引导民众的目的,也要引导被批评者,这样,才能做到建设性的“报忧”。
(注:此文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党报宣传艺术新论》资助)
注 释:
①姚福申主编:《新时期中国新闻传播评述),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②牵文明:《中国新闻史上的突发事件传播述要),http://www.mediachina.net,2004.9.5。
③竹内郁郎(日)编:《大众传播社会学》,张国良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
④沃纳·赛佛林/詹姆斯·坦卡德(美):《传播理论的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年。
⑤王雄:《新闻舆论研究》,(新闻传播学前沿丛书),新华出版社,2002年。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编校:张红玲
一、对“报忧”的界定
所谓“报忧”,是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特定概念。它是针对新闻报道内容而言,指的是对负面的事实信息进行报道,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外在的客观世界以及社会的真相。范围上既包括对各种灾祸和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事故、疫情等的报道,也包括对各种有悖于社会发展进步的行为,如违背法律和道德、侵犯公众利益的行为和现象进行的报道。
1.从新闻事实的角度看,“报忧”是新闻真实性的要求
真实性是新闻报道最基本的要求。它要求报道的事实准确无误,并能从整体上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情况。无论是积极正面的事实信息,还是消极负面的事实信息,都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存在,都是新闻必须涵盖的范围。因此,新闻要做到真实,就必须做到既要“报喜”又要“报忧”。不仅要如实反映“喜”、“忧”的事实,还要如实反映“喜”、“忧”在整体上的比例,从宏观高度把握社会的整体真实,揭示社会发展的主流。
2.从新闻报道的角度看,“喜”或“忧”并非新闻价值的决定因素
新闻必须遵从报道规律,满足人们了解客观世界最新变动的需要。达到人们对这种新闻需要的满足,就是新闻价值所在。新闻报道的对象是否具有新闻价值,是决定事实报道与否的先决条件。新闻价值的要素,即我们常说的重要性、新鲜性、接近性、趣味性等,是“被反映客观事物自身固有的,为社会所需求的新闻要素含量”①。而所报道事实的“喜”或“忧”,只是事实本身的属性,并不是构成新闻价值的要素。因此,若从纯粹新闻报道的角度来看,“喜”或“忧”并不能成为报道与否的标准。
3.从党报宣传的角度看,“忧”与“喜”同样具有宣传价值
党报一贯坚持的是“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这是1989年李瑞环在全国新闻工作研讨班的讲话中提出的,是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并不意味着“报喜不报忧”。“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之所以能够发挥作用,是因为在正面与负面、“喜”与“忧”、主流与支流的比较中真实反映了社会发展总体上的前进趋势。就这一点而言,“报忧”与“报喜”具有同等重要的宣传价值,同样是“正面宣传为主”方针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4.从舆论监督的角度看,“忧”是报道的重点
“舆论监督”这一概念的正式提出,是在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上。报告指出:“要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新闻和宣传工具,增加对政务和党务活动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支持群众批评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反对官僚主义,同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舆论监督的作用,在于通过对消极事实的陈述和评论,激起舆论的力量,从而促使政府和社会机构采取应对措施。正确地通过“报忧”进行舆论监督,可以反映民众疾苦,打击社会上的各种丑恶腐败现象,并对可能威胁社会发展的各种隐患提出预警。因此,党报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功能,就必须从敢于“报忧”、重视“报忧”开始。
二、党报“报忧”历史的回顾
回顾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会发现党报“报忧”的政治功能始终居于第一位。而“报忧”的新闻报道功能,则直到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才逐渐得到重视和加强。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报的“报忧”主要是服务于革命斗争实践,为发展和完善党的建设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这种做法作为党的优良传统一直延续下来。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先后发布了《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层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以及《中共中央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议》。此外,对自然灾害的预警和报道也正式提上了日程,“报忧”得以走向规范化。如1951年3月23日的《人民日报》上,有一条《中央卫生部发出春季防疫指示》的消息,针对当时发现较多的麻疹、天花等疫病提出预警,并对建立疫情报告网、隔离治疗等预防措施进行了较为周密的部署。分析这一阶段《人民日报》的相关报道可以发现,这一时期的“报忧”在频率和次数上都有所增加,但总体把握上仍是谨慎和加以控制的。
“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和国家的建设事业逐渐偏离轨道,对于党报宣传报道的认识也出现了偏差,“报喜不报忧”成为各级党报的报道原则,“以至于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需要从偶尔探访的亲戚或偶然造访的老乡的只言片语中了解灾情”②。这种做法不仅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也违背了党性原则,负面影响极大。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全面进入了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新时期,党报开始重新遵循客观新闻规律进行实事求是的报道。这一时期,党报“报忧”的重要转折是从对“渤海二号”沉船事件的报道开始的。这是党报批评首次涉及高层领导,报道发出后,取得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和效果。但同时也应看到,这次“渤二事件”从事故发生到报道相隔了近一年的时间,当时“报忧”突破之艰难,由此可见一斑。
而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时期后,时代精神变得日益多元化,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生活、经济制度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这种情况下,党报的“报忧”更加显得不可缺少,讲求“报忧”的方法和艺术也显得更为重要。一方面,这是新阶段党的中心任务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党报面临媒体市场的竞争压力、面临网络等新媒体冲击的必然选择。
三、党报“报忧”的艺术
1.发挥“报忧”的“社会阀门”功能
“报忧”作为新闻传播的重要内容,具有独特的“社会阀门”功能。这种功能表现在:通过对社会消极丑恶现象的揭露和批判,使受众的不满情绪及时得到释放,解除受众的疑惑和恐慌心理,从而消除可能引起动荡的潜在隐患,保持社会的稳定。
受众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对象,也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制约因素。新闻要对受众发生作用,就必须“准确地把握分散在大众内部的不满、愤怒、要求、愿望等,必须用一种强大的群集性的情绪和信念来集结大众”③。只有根据受众的普遍心理和行为来调整新闻传播的内容和方式,才能抓住受众,使“报忧”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要发挥“报忧”的社会阀门功能,还要庄意针对不同地区的具体问题区别对待。时《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级党报来说,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会对社会稳定发展产生全局影响的负面事实信息,是关注的重点。而对地方级党报来说,则应将目光更多地集中到关系当地百姓利益的负面事实信息上,而不应成为中央党报的翻版,这样才有利于形成各自的特色,深入、细致而全面地体察民情。
2.要把握好“报忧”的比例和“度” 对党报而言,“报忧”是履行舆论监督和引导功能的重要手段。要做到这一点,党报必须有宏观视野、大局意识,从整体上把握好“喜”“忧”报道的比例和“度”,要从限度、程度、深度、角度等各个方面把握好分寸,以便在舆论中保持主动。
党报要把握“报忧”的比例,必须合理刊用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简单说就是‘通过反复播出某类新闻报道,强化该话题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程度”④。合理利用议程设置功能,可以让受众得出符合事实整体真实的观点和结论,引起受众的思考和共鸣。
其次,还要把握好报道的分寸和角度,把握好报道的出发点。比如近来对“官媒勾结”的报道,充分发挥了舆论监督的作用。但报道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单纯渲染问题触目惊心的程度,而是为了促进问题的解决,让群众看到社会进步的力量。在舆论监督和批评报道中,要力求事实细节准确、分析透彻,防止报道失当或言论过激,造成负面影响。
此外,把握“报忧”的“度”还要注意从整体上把握平衡。一是要照顾到全国与地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平衡;二是要把握好部门、行业间的平衡;三是要把握好点与面的平衡。这样党报的“报忧”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应有的力度。
3.讲究“报忧”的策划与引导艺术
新闻策划是新闻报道中常用的方式,它可以通过新闻资源的优化配置,将分散的事实有效集中起来,凸显一定的主题,从而“以新闻舆论影响公众舆论,使后者沿着新闻媒体所希望的方向运动,同时避免出现与理性、良知和社会意识形态相违背的负向舆论”⑤。
“报忧”中的策划,往往应用于常态的、非突发性的事件,起到强化和弱化两方面的作用。强化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报道问题和隐患来引起公众关注,督促问题解决。比如,针对近年来反映较多的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人民日报》就曾推出主题为《9000万农民工,我们关注》的专题策划报道。而“报忧”策划的弱化作用,则主要应用于在社会上引起一定波动、易形成负面效果的新闻报道上。这时的策划,多用“报忧又报喜”的形式,让受众在看到阴暗面的同时又看到积极的一面,从而起到稳定人心、弱化负面效果的作用。
2005年初,《人民日报》进行改版,新设的政治版在这方面进行了很多尝试。政治版的《碰撞》栏目,将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观点和声音放在一起,让受众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件。虽然事件有可能涉及负面信息,但这样的“碰撞”无形中却增强了受众的关注度和深入思考的程度,从而大大提高了舆论引导的效果。这样的方式,远比单纯的避重就轻或一味正面宣传要好得多。
此外,在“报忧”策划中还要注意角度的选择,不仅要站在批评者的角度思考,也要站在被批评者的角度思考。批评的结果,不仅应达到引导民众的目的,也要引导被批评者,这样,才能做到建设性的“报忧”。
(注:此文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党报宣传艺术新论》资助)
注 释:
①姚福申主编:《新时期中国新闻传播评述),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②牵文明:《中国新闻史上的突发事件传播述要),http://www.mediachina.net,2004.9.5。
③竹内郁郎(日)编:《大众传播社会学》,张国良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
④沃纳·赛佛林/詹姆斯·坦卡德(美):《传播理论的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年。
⑤王雄:《新闻舆论研究》,(新闻传播学前沿丛书),新华出版社,2002年。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