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育人三法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tain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教学育人 尊重 疏导 关爱 欣赏 学生
  
  学生是沙滩上奇异的贝壳,老师要学会欣赏;学生是深山里的玉石,老师要善于雕琢;学生是沙粒中的金子,老师要善于掏洗。
   一、重视学生成长,不以分数论英雄
  分数不等于成长,更不能说明一切。然而在现实中,家庭、学校、社会大多都把学生的分数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分数成为衡量孩子成长的唯一标尺。
   过分在意分数,学生的心灵会扭曲。就像过分在意名次的运动员往往失利,过分在意表现的演员容易失常。瓦伦达是美国20世纪50年代走钢丝的演员,一辈子走下来都很成功,但是最后一次却从钢丝上摔下来死了。原因在于,以前走钢丝,从不思前想后,只专注于脚下的每一步,而最后一次,他总在想:这是最后一次,千万不能失败。结果反而丢掉了性命。他的失败,其实是败给了自己。后人把他这种失败的心态称为“瓦伦达心态”。
   目前,在中国,教育除了分数,还未形成更好的评价学生评判老师的机制。天平失衡,这种心态无处不在,社会存在,家庭不少,学校阴魂不散。
   为了学生个性得以张扬,身心得以健康,更为了孩子的明天和未来的中国,作为教师,应該把学生的分数看淡些,再淡些,疏导学生:即便成不了元帅,做元帅的手杖也不错,哪怕是元帅身上的一粒纽扣也行。世界丰富多彩,人生可以别样。
   二、以学生为朋友,别以学生为“敌”
   一个班集体,五六十个学生,个体有差异,性格有不同,男女又有别。学生是我们的朋友、兄弟、姐妹、孩子。熊掌固然好,鱼翅不嫌弃,不以生为“敌”。
   师以生为“敌”,生也会以师为“敌”;师以生为友,生也会以师为友。在批阅周记时,我发现一位同学这样写道:“班主任批评我,使我颜面丢尽……我觉得读书没有意思,你让我丢失颜面,我也不会让你光彩,我不是一盏省油的灯。”我找到班主任,才知道,这位学生不是他班上四大金刚,也算得上是五虎上将。班主任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为了解决问题,他通过了解发现,这位学生有打篮球的爱好,因而特意为其组织了一场篮球公开赛。这位学生在球场上,生龙活虎,身手不凡,出尽了风头,赚足了脸面。
   当这位学生得知,这场球赛是班主任为他精心策划的,他后悔在周记本上写了那些让老师心寒的话。
   爱人及人,人也爱人,别以学生为“敌”。
   三、学会欣赏,为学生喝彩
   写了文章,无人欣赏,是一件痛苦的事;生了孩子,没人祝福,是一件遗憾的事,但孩子总归是自己的最好。全世界的孩子学会的第一个声音之所以都是大同小异的“妈……”是因为只有母亲最欣赏自己的孩子。
   学生是正在成长尚不成熟的个体,以大人的标准,难免会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孩子的问题,在我们看来恐怕是天真幼稚的,但谁又敢夸口说这不是解决未来世界难题的钥匙。创新求异,孩子们拥有的正是我们所缺乏的。
   课堂教学,少不了提问,对待学生的回答,要充分肯定优点,善意地指出不足,探讨性的问题大家商量着办。即便回答得“一无是处”,也要设法找出亮点来,做到“不让敢于发言的学生带着遗憾坐下”,“让每个积极发言的学生都画上满意的句号”。
   学会欣赏,为学生喝彩,学生也会为你喝彩!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