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方认同深刻地影响了杜甫诗歌中时空意识的表达。杜甫作为北方人,对于北方中原地区有着深切的依恋心理和固有的地方认同感。安史之乱后,杜甫流落西南偏僻之地。西南地区在山川风物上大大异于中原地区,地理上的隔绝状态也给诗人带来了心理的封闭,从而导致诗人入川以后的诗作,在空间表达上呈现出一种断裂的态势。杜诗中的空间不是一个圆融的整体,而是被分割为两个对立的空间,中原是曾经美好的家园想象,西南是目前所处的异地空间。诗人一直企图消解这种分裂的趋势,用一种回望的姿态,来打破这种分裂的趋势。
【关键词】杜甫诗歌地方认同南北时空
所谓认同,简而言之,就是“我是谁”的问题。地方具有象征意义,贮存了人们的情感和人际关系,为人们的生活赋予了意义和目的。当人能够在环境中定向并与某个环境认同时,它就有了“存在的立足点”,从而产生一种被需要的感觉。正因为如此,地方认同成为了认识自身存在意义的一种方式,它使人从属于具体的环境,因而给人带来安全感和归属感。
人对地方的认同是建立在对地方高度熟悉的基础之上的。杜甫青年时期快意生涯的背景是北方中原,其长期生活和政治活动的参与地点是京洛一带,他一生中最为辉煌荣耀的时刻是任左拾遗一职,其背景都是北方中原。诗人对于中原一带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底蕴有着深切的依恋和高度的认同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是齐鲁大地的雄浑壮丽,“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陪李北海宴历下亭》)是描写齐州一带的文化与胜境,特别是长安一带,既是长期生活的家园和亲人团聚的据点,也是诗人政治生活的一个依托。
安史之乱后,诗人流寓西南地区,一旦脱离了这个熟悉的空间环境,被战乱抛弃到另外一个陌生的空间,这种地方上的位移和改换深刻地影响了诗人的空间观念。西南地区在山川风物上大大异于中原地区,地理上的隔绝状态也给诗人带来了心理的封闭,从而导致诗人入川以后的诗作,在空间表达上呈现出一种断裂的态势。对于杜甫来说,空间已经不是一个圆融的整体,而是呈现出很明显的割裂姿态。故土中原是家园,自己所处的西南地区是另外的一个空间领域。
随意列举杜诗中的诗句,就可以很明显地捕捉到杜甫对于视觉空间的划分:“川合东西瞻使节,地分南北任飘萍。”(《严中丞枉驾见过》)将空间划分为南北两个地域;“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则是将东北和西南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并将这种区域划分和人生际遇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既是诗人人生经历的缩影,也是诗人对自身所处时空位置的最为直接的一种感应。因此杜诗中出现了大量的“南”与“北”对举,如:
北风黄叶下,南浦白头吟。(《冯孟仓曹将觅土娄旧庄》)
南翁巴曲醉,北雁塞声微。(《社日两篇》二首之一)
皇舆三极北,身事五湖南。(《楼上》)
春城回北斗,郢树发南枝。(《北望》)
南国昼多雾,北风天正寒。(《山馆》)
南渡桂水关舟楫,北归秦川多鼓鼙。(《暮归》)
在这些诗句中,空间方位指向上的对立是一个方面,而“昼多雾”与“天正寒”、“桂水”、“秦川”等地方特有的指示物的差异性,更是从直观上增强了这种空间对立的视觉效果。再如杜诗中经常出现“西”与“北”对举的现象:
畏人江北草,旅食瀼西云。(《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 五首之二)
天地西江远,星辰北斗深。(《夏日杨长宁宅送崔侍御常正字入京》)
西江元下蜀,北斗故临秦。 (《太岁日》)
地利西通蜀,天文北照秦。(《江陵望幸》)
巫峡西江外,秦城北斗边。(《历历》)
在这种对立的空间背后,包涵了诗人对于这两种空间方位不同的意义指代和情感倾向。以这些诗句中经常出现的“西江”和“北斗”为例,西江指代的是西南蜀地,而北斗经常与秦地和中原连结为一,成为中原北方的意义指代,吴旦生曰:“《三辅黄图》:‘长安故城,城南为南斗形,城北为北斗形,故号斗城’。……当是长安上直北斗也。刘禹锡《望赋》:‘城依斗兮阑干’,与公同义。”将北斗理解成为长安的隐形指代,这既可以说是诗人意象选择的结果,也是诗人隐含心理倾向的外现。北斗在天,西江在地,这种距离的拉大是诗人心理感受的直观外化,北斗的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即与诗人心中对于秦城长安的回归渴慕有着同样的心理效应。对于诗人来说,北方空间成为了被战乱摧毁的家园指代,更为重要的是蕴含了诗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回归意念。
与此相对的是西南空间,作者对于西南空间的情感表达,从对于西南地区的称呼中就可以略窥一斑,试看下表:
这是针对杜诗中对西南地区的称呼所做的一个粗略的统计,从表中可以看出,绝域、天边、异方、殊方、天隅等词语使用的频率很高,而这些词语在含义上就已经突出了远距离、偏僻、隔离意味,与中心、家园等“中原”意味形成对立,从这里也可以窥见在北方背景中长大,深受中原文化浸染的诗人在心理上的情感偏向和地方认同感。在杜甫的心目中,北方是熟悉的、亲切的,充满了意义和象征性的一个情感空间,是家园和理想的归属地,而与之相对的南方则是一个荒芜、冷僻、陌生的空间,是一个被放逐的、与中心疏离的意义指代。
村居生活的幽静和诗意的一面,也只是在诗人偶尔兴致勃发的时刻展现,大部分诗作中,对于居所的形容仍然是“僻”、“荒”“寒”等带有很强主观倾向性的词语,如:“远郊信荒僻,秋色有余凄。”(《泛溪》)、“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宾至》)、“晚景孤村僻,行军数骑来。”(《徐九少尹见过》)、“卧病荒郊远,通行小径难。”(《王竟携酒高亦同过共用寒字》)等等。杜甫诗作中带有强烈情感偏向的地域称呼在诗作中的大量使用,加上与其相关联的“客居”、“故乡”、“漂泊”、“残生”、“冷僻”词语的强化作用,诗人重北轻南的情感意绪和对于西南空间认同感的缺失就表现得非常明确了。
结语:杜甫将大部分的情感投注在遥远的北方空间,而对现实所处的环境表现出极大的不满。这种主观改造的背后,是诗人对于两个地方空间不同的情感投向,原有的地方感在这种改造过程中被大幅度地提升,而对于寓居地的情感则受到了挤压,正因为如此,杜甫始终无法在寓居地建立起稳固的地方认同。
参考文献:
[1]杜甫研究论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杜甫卷[M].北京:中华书局,1964.
[3]杜甫著仇兆鳌注.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4]金其铭,董新.人文地理学导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
[5]段义孚.经验透视中的空间和地方[M].台北:国立编译馆,1998.
[6]蔡文川.地方感——区域空间的经验、记忆与想象[M].台北:丽文文化,2009.
[7]周晓琳,刘玉平,空间与审美——文化地理视域中的中国古代文学[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肖舒,江西省新建一中,邮编:330100
【关键词】杜甫诗歌地方认同南北时空
所谓认同,简而言之,就是“我是谁”的问题。地方具有象征意义,贮存了人们的情感和人际关系,为人们的生活赋予了意义和目的。当人能够在环境中定向并与某个环境认同时,它就有了“存在的立足点”,从而产生一种被需要的感觉。正因为如此,地方认同成为了认识自身存在意义的一种方式,它使人从属于具体的环境,因而给人带来安全感和归属感。
人对地方的认同是建立在对地方高度熟悉的基础之上的。杜甫青年时期快意生涯的背景是北方中原,其长期生活和政治活动的参与地点是京洛一带,他一生中最为辉煌荣耀的时刻是任左拾遗一职,其背景都是北方中原。诗人对于中原一带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底蕴有着深切的依恋和高度的认同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是齐鲁大地的雄浑壮丽,“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陪李北海宴历下亭》)是描写齐州一带的文化与胜境,特别是长安一带,既是长期生活的家园和亲人团聚的据点,也是诗人政治生活的一个依托。
安史之乱后,诗人流寓西南地区,一旦脱离了这个熟悉的空间环境,被战乱抛弃到另外一个陌生的空间,这种地方上的位移和改换深刻地影响了诗人的空间观念。西南地区在山川风物上大大异于中原地区,地理上的隔绝状态也给诗人带来了心理的封闭,从而导致诗人入川以后的诗作,在空间表达上呈现出一种断裂的态势。对于杜甫来说,空间已经不是一个圆融的整体,而是呈现出很明显的割裂姿态。故土中原是家园,自己所处的西南地区是另外的一个空间领域。
随意列举杜诗中的诗句,就可以很明显地捕捉到杜甫对于视觉空间的划分:“川合东西瞻使节,地分南北任飘萍。”(《严中丞枉驾见过》)将空间划分为南北两个地域;“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则是将东北和西南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并将这种区域划分和人生际遇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既是诗人人生经历的缩影,也是诗人对自身所处时空位置的最为直接的一种感应。因此杜诗中出现了大量的“南”与“北”对举,如:
北风黄叶下,南浦白头吟。(《冯孟仓曹将觅土娄旧庄》)
南翁巴曲醉,北雁塞声微。(《社日两篇》二首之一)
皇舆三极北,身事五湖南。(《楼上》)
春城回北斗,郢树发南枝。(《北望》)
南国昼多雾,北风天正寒。(《山馆》)
南渡桂水关舟楫,北归秦川多鼓鼙。(《暮归》)
在这些诗句中,空间方位指向上的对立是一个方面,而“昼多雾”与“天正寒”、“桂水”、“秦川”等地方特有的指示物的差异性,更是从直观上增强了这种空间对立的视觉效果。再如杜诗中经常出现“西”与“北”对举的现象:
畏人江北草,旅食瀼西云。(《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 五首之二)
天地西江远,星辰北斗深。(《夏日杨长宁宅送崔侍御常正字入京》)
西江元下蜀,北斗故临秦。 (《太岁日》)
地利西通蜀,天文北照秦。(《江陵望幸》)
巫峡西江外,秦城北斗边。(《历历》)
在这种对立的空间背后,包涵了诗人对于这两种空间方位不同的意义指代和情感倾向。以这些诗句中经常出现的“西江”和“北斗”为例,西江指代的是西南蜀地,而北斗经常与秦地和中原连结为一,成为中原北方的意义指代,吴旦生曰:“《三辅黄图》:‘长安故城,城南为南斗形,城北为北斗形,故号斗城’。……当是长安上直北斗也。刘禹锡《望赋》:‘城依斗兮阑干’,与公同义。”将北斗理解成为长安的隐形指代,这既可以说是诗人意象选择的结果,也是诗人隐含心理倾向的外现。北斗在天,西江在地,这种距离的拉大是诗人心理感受的直观外化,北斗的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即与诗人心中对于秦城长安的回归渴慕有着同样的心理效应。对于诗人来说,北方空间成为了被战乱摧毁的家园指代,更为重要的是蕴含了诗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回归意念。
与此相对的是西南空间,作者对于西南空间的情感表达,从对于西南地区的称呼中就可以略窥一斑,试看下表:
这是针对杜诗中对西南地区的称呼所做的一个粗略的统计,从表中可以看出,绝域、天边、异方、殊方、天隅等词语使用的频率很高,而这些词语在含义上就已经突出了远距离、偏僻、隔离意味,与中心、家园等“中原”意味形成对立,从这里也可以窥见在北方背景中长大,深受中原文化浸染的诗人在心理上的情感偏向和地方认同感。在杜甫的心目中,北方是熟悉的、亲切的,充满了意义和象征性的一个情感空间,是家园和理想的归属地,而与之相对的南方则是一个荒芜、冷僻、陌生的空间,是一个被放逐的、与中心疏离的意义指代。
村居生活的幽静和诗意的一面,也只是在诗人偶尔兴致勃发的时刻展现,大部分诗作中,对于居所的形容仍然是“僻”、“荒”“寒”等带有很强主观倾向性的词语,如:“远郊信荒僻,秋色有余凄。”(《泛溪》)、“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宾至》)、“晚景孤村僻,行军数骑来。”(《徐九少尹见过》)、“卧病荒郊远,通行小径难。”(《王竟携酒高亦同过共用寒字》)等等。杜甫诗作中带有强烈情感偏向的地域称呼在诗作中的大量使用,加上与其相关联的“客居”、“故乡”、“漂泊”、“残生”、“冷僻”词语的强化作用,诗人重北轻南的情感意绪和对于西南空间认同感的缺失就表现得非常明确了。
结语:杜甫将大部分的情感投注在遥远的北方空间,而对现实所处的环境表现出极大的不满。这种主观改造的背后,是诗人对于两个地方空间不同的情感投向,原有的地方感在这种改造过程中被大幅度地提升,而对于寓居地的情感则受到了挤压,正因为如此,杜甫始终无法在寓居地建立起稳固的地方认同。
参考文献:
[1]杜甫研究论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杜甫卷[M].北京:中华书局,1964.
[3]杜甫著仇兆鳌注.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4]金其铭,董新.人文地理学导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
[5]段义孚.经验透视中的空间和地方[M].台北:国立编译馆,1998.
[6]蔡文川.地方感——区域空间的经验、记忆与想象[M].台北:丽文文化,2009.
[7]周晓琳,刘玉平,空间与审美——文化地理视域中的中国古代文学[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肖舒,江西省新建一中,邮编:33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