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分析英国或欧元区所面临的经济困境,需要先看看这些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英国和欧元区在全球经济中的角色是什么?“跨大西洋轴心”曾经是点亮夜空的主要力量。但这已经是30年前的事了,现在全球经济中心已经转移。2010年,世界经济中心已经转移了5000公里——相当于地球半径的四分之三——以东部,特别是印度和中国的崛起为标志。
2011年夏天,一位杰出的美国经济学家告诉我,他和同事们都惊讶于德国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经济增长。因为德国的出口市场——美国,以及欧盟的其他成员都陷入到持续衰退中。放眼欧盟之外,德国今天对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出口高于它对美国的出口量,并且这种差距还在继续扩大,对中国的出口就已经超过了对美国的出口。这不仅是因为德国享有廉价的货币。
相比之下,英国对美国的出口额仍然是英国出口到亚洲的两倍,是英国向中国出口的四倍。如果我们来查看2009年英国最大的50个贸易伙伴,英国有56%的出口是针对10个增长最慢的经济体(以2000~2008年的数据为参考)。英国这50个贸易伙伴的出口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为-0.32。英国对这些贸易伙伴的出口额增长极其缓慢。
英国所面临的问题,可以更广泛地理解为整个欧盟所存在的问题,也许各国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不同,但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所充当的角色却无不同。大型实体欠下海量债务,很可能无法全部偿还。此前,这些实体都为金融机构,而现在,实体大多为主权国家。快速修复经济创伤,解决偿还这笔债务问题的做法将削弱机构的信任度。通过这次教训,西方告诉那些发展中的经济体,如果他们想要成为发达国家,必须建立健全的经济体系。
当美国开始实施第一轮量化宽松(QE1)时,产量有所上升。但在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QE2)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显示,无处不在的乘数效应已大幅减少。
现在呢?人们寄希望于欧洲央行再次释放流动性以应对债务危机,或是采取一些其他的计划,比如集中发行欧洲债券,或是在欧盟内部争端不断的时候,使用一些新的办法。长远来说,一些观察家期待更广泛成熟的财政联盟,德国可能会将5%的GDP用来帮助欧元区其他表现不好的国家。
我们无法忽视新组织架构和各成员国财政状况之间的联系。现在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即“欧洲联盟条约”)所规定的赤字、债务和相关数字上,与此同时,却几乎完全忽视了为加入欧盟而制定的哥本哈根标準。该标準包括要求成员国遵守法治的民主,尊重人权,保护少数民族——候选会员国必须是市场经济,且能够应对“竞争压力和联盟内部的市场力量”。我不认为接受德国5%GDP的援助就能使某个国家获得上述能力。这仅是对刚刚加入欧盟成员国的基本要求,这甚至不是为欧元区成员所制定的普遍标準。
货币或其他金融救援都是短期的,我们需要点燃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但是,如果发动机出现磨损、燃油泄漏或需要全面检修,我不知道应该怎样让这台机器走得更远。我们不能将短期内由政府紧急政策所带来的改变误认为这将是一个长期的增长。这种纠偏不一直是西方试图告诉东方的真理吗?
对此,我有一些通用建议:
重启英国经济。我们需要忍受疼痛,转而更积极地参与到与新兴经济体的贸易交往中。如果我们现在已经意识到新兴经济体是目前世界增长的发动机:那么就要运用它。
释放英国的大学和其他创意产业的潜力。这不是增加政府开支,只是为了这些产业的发展解除更多限制。新兴经济体对英国高等教育有着巨大的需求。如果有什么将帮助全球经济获得平衡,很可能就是它。
抛弃长期的审美和原则——他们也被称为偏见,而是去遵循那些真正有用的準则——这些準则基于政府的宏观调控,或之前我们所认为的一派胡言(即“华盛顿共识”之外的言论)。赞美工作的美德、产量的提高、储蓄的增加——而不是像昨天一样去谩骂中国,像今天一样指责德国。
2011年夏天,一位杰出的美国经济学家告诉我,他和同事们都惊讶于德国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经济增长。因为德国的出口市场——美国,以及欧盟的其他成员都陷入到持续衰退中。放眼欧盟之外,德国今天对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出口高于它对美国的出口量,并且这种差距还在继续扩大,对中国的出口就已经超过了对美国的出口。这不仅是因为德国享有廉价的货币。
相比之下,英国对美国的出口额仍然是英国出口到亚洲的两倍,是英国向中国出口的四倍。如果我们来查看2009年英国最大的50个贸易伙伴,英国有56%的出口是针对10个增长最慢的经济体(以2000~2008年的数据为参考)。英国这50个贸易伙伴的出口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为-0.32。英国对这些贸易伙伴的出口额增长极其缓慢。
英国所面临的问题,可以更广泛地理解为整个欧盟所存在的问题,也许各国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不同,但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所充当的角色却无不同。大型实体欠下海量债务,很可能无法全部偿还。此前,这些实体都为金融机构,而现在,实体大多为主权国家。快速修复经济创伤,解决偿还这笔债务问题的做法将削弱机构的信任度。通过这次教训,西方告诉那些发展中的经济体,如果他们想要成为发达国家,必须建立健全的经济体系。
当美国开始实施第一轮量化宽松(QE1)时,产量有所上升。但在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QE2)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显示,无处不在的乘数效应已大幅减少。
现在呢?人们寄希望于欧洲央行再次释放流动性以应对债务危机,或是采取一些其他的计划,比如集中发行欧洲债券,或是在欧盟内部争端不断的时候,使用一些新的办法。长远来说,一些观察家期待更广泛成熟的财政联盟,德国可能会将5%的GDP用来帮助欧元区其他表现不好的国家。
我们无法忽视新组织架构和各成员国财政状况之间的联系。现在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即“欧洲联盟条约”)所规定的赤字、债务和相关数字上,与此同时,却几乎完全忽视了为加入欧盟而制定的哥本哈根标準。该标準包括要求成员国遵守法治的民主,尊重人权,保护少数民族——候选会员国必须是市场经济,且能够应对“竞争压力和联盟内部的市场力量”。我不认为接受德国5%GDP的援助就能使某个国家获得上述能力。这仅是对刚刚加入欧盟成员国的基本要求,这甚至不是为欧元区成员所制定的普遍标準。
货币或其他金融救援都是短期的,我们需要点燃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但是,如果发动机出现磨损、燃油泄漏或需要全面检修,我不知道应该怎样让这台机器走得更远。我们不能将短期内由政府紧急政策所带来的改变误认为这将是一个长期的增长。这种纠偏不一直是西方试图告诉东方的真理吗?
对此,我有一些通用建议:
重启英国经济。我们需要忍受疼痛,转而更积极地参与到与新兴经济体的贸易交往中。如果我们现在已经意识到新兴经济体是目前世界增长的发动机:那么就要运用它。
释放英国的大学和其他创意产业的潜力。这不是增加政府开支,只是为了这些产业的发展解除更多限制。新兴经济体对英国高等教育有着巨大的需求。如果有什么将帮助全球经济获得平衡,很可能就是它。
抛弃长期的审美和原则——他们也被称为偏见,而是去遵循那些真正有用的準则——这些準则基于政府的宏观调控,或之前我们所认为的一派胡言(即“华盛顿共识”之外的言论)。赞美工作的美德、产量的提高、储蓄的增加——而不是像昨天一样去谩骂中国,像今天一样指责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