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己开个幼儿园,一定是许多妈妈的梦想。但是,大多数情况,我们只是想想而已。只有那些有梦想,能脚踏实地,又有坚忍性格的妈妈才能将梦想变成现实!
本来家庭式的幼儿园多是为住在附近的居民的孩子设置的。可是也有一些家庭园现在却成为父母们“舍近求远”的首选,或为此放弃了重点的公办园。这些家庭幼儿园有什么“秘籍”吗?听听这几位将“梦想”变成“现实”——自己办了幼儿园的妈妈们的讲述吧。
王甘和她的“小橡树”
采访序幕
国内第一家家庭式幼儿园的创办人王甘给我出了一个难题:只有我提出她感兴趣的话题,她才肯接受采访。于是我忐忑不安地将采访提纲改了又改。但其实,我上当了。她是一个对所有关于孩子教育、关于“小橡树”发展的话题都有兴趣的人,无论是奥尔夫音乐、双语阅读、体育运动、财商教育、公益心培养还是家园沟通。不然,那棵6年前的“小橡树”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枝繁叶茂了。
口述人:王甘,北京大学社会学硕士、耶鲁大学人类学博士。“当当妈”是网络上对她最亲切、最直接的称呼。儿子9岁。
回首办园梦
1998年我刚回国,给儿子找幼儿园,找来找去,没有太满意的。公办园孩子多、老师少,孩子受到的关爱肯定不够;外国人在中国开的幼儿园,中国文化肯定是“软肋”。选来选去,我决定:求人不如求己,我不找了,自己开一个!
梦想照进现实
放弃清华大学的教授职位,自己开个幼儿园,这听起来有点儿疯狂,但我一点儿没犹豫。我喜欢尝试各种新鲜的事物和挑战,这能让我感觉到自己在成长。而且,这和我多年研修的专业并不冲突。人类学更多的是给人们提供一种看问题的视角,它关注生存的多样性,把这种宽容的观念渗透到幼儿教育中,正是我对自己专业最好的实践。
最初幼儿园只有几个孩子,我的办公室也是“小橡树”的仓库,放着我精心挑选的玩具、教具
本来家庭式的幼儿园多是为住在附近的居民的孩子设置的。可是也有一些家庭园现在却成为父母们“舍近求远”的首选,或为此放弃了重点的公办园。这些家庭幼儿园有什么“秘籍”吗?听听这几位将“梦想”变成“现实”——自己办了幼儿园的妈妈们的讲述吧。
王甘和她的“小橡树”
采访序幕
国内第一家家庭式幼儿园的创办人王甘给我出了一个难题:只有我提出她感兴趣的话题,她才肯接受采访。于是我忐忑不安地将采访提纲改了又改。但其实,我上当了。她是一个对所有关于孩子教育、关于“小橡树”发展的话题都有兴趣的人,无论是奥尔夫音乐、双语阅读、体育运动、财商教育、公益心培养还是家园沟通。不然,那棵6年前的“小橡树”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枝繁叶茂了。
口述人:王甘,北京大学社会学硕士、耶鲁大学人类学博士。“当当妈”是网络上对她最亲切、最直接的称呼。儿子9岁。
回首办园梦
1998年我刚回国,给儿子找幼儿园,找来找去,没有太满意的。公办园孩子多、老师少,孩子受到的关爱肯定不够;外国人在中国开的幼儿园,中国文化肯定是“软肋”。选来选去,我决定:求人不如求己,我不找了,自己开一个!
梦想照进现实
放弃清华大学的教授职位,自己开个幼儿园,这听起来有点儿疯狂,但我一点儿没犹豫。我喜欢尝试各种新鲜的事物和挑战,这能让我感觉到自己在成长。而且,这和我多年研修的专业并不冲突。人类学更多的是给人们提供一种看问题的视角,它关注生存的多样性,把这种宽容的观念渗透到幼儿教育中,正是我对自己专业最好的实践。
最初幼儿园只有几个孩子,我的办公室也是“小橡树”的仓库,放着我精心挑选的玩具、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