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照片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以静止摄影影像为主要反映方式的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照片档案一般包括底片、照片和说明三部分。
一、照片档案的收集
1.收集范围
根据《照片档案管理规范》的规定,照片档案的收集范围有以下7个方面:
记录本单位主要职能活动和重要工作成果的照片,领导人和著名人物参加与本单位、本地区有关的重大公务活动的照片,本单位组织或参加的重要外事活动的照片,记录本单位、本地区重大事件、重大事故、重大自然灾害及其他异常情况和现象的照片,记录本地区地理概貌、城乡建设、重点工程、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以及民间风俗和著名人物的照片,与其他载体档案有密切联系的照片,以及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照片。
2.收集要求
对属于收集与归档范围的照片,应按照规定定期向本单位档案机构或档案工作人员归档,集中管理,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据为己有。对反映同一内容的若干张照片,应选择其主要照片归档。主要照片应具备主题鲜明、影像清晰、画面完整、未加修饰剪裁等特点。底片、照片、说明应齐全。对无底片的照片应制作翻拍底片;对无照片的底片应制作照片。底片与照片影像应一致。
二、照片档案的整理
根据《照片档案管理规范》,照片档案的整理应遵循有利于保持照片档案的有机联系、有利于保管、有利于提供利用的原则。照片档案的底片、照片应分开存放。
1.底片的整理方法
凡确定作为档案保存的底片,应首先区分全宗,然后将负片与反转片分开,将黑白底片与彩色底片分开。对底片的分类通常是按尺寸结合底片形成时间分类,例如2寸为一类,4寸为一类。在每一小类内再按底片形成时间排序。对于底片收集不多的单位,可以暂不分类。
按照《照片档案管理规范》要求,底片的编号采用在全宗内编一个流水号的方法,格式为:全宗号—底片号,例12-520。一张底片或一组密不可分的底片编一个底片号。底片号应使用铁笔横排刻写在胶片乳剂面片边处(刻写不下时,前段可不写),不得影响画面;也可采用其他方式将底片号附着在胶片乳剂面片边处,不得污染胶片。底片号登录顺序应与照片号登录顺序保持一致。底片放入底片袋内保管,一张一袋。应在底片袋的右上方标明底片号。对翻拍底片,应在底片袋的左上方标明“F”字样。对拷贝底片,应在底片袋的左上方标明“K”字样。最后将底片袋按底片号顺序插入底片册,并编制底片目录。
2.照片的整理方法
照片的整理因档案的数量、状况及保管单位的情况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别。在非专门保管照片档案的档案部门,照片档案内容多与文书档案、科技档案相关联,是文字档案的补充,可将照片档案按照全宗档案编目要求编号,单独整理存放。在专门保管照片档案的档案部门,由于照片档案数量较多,应统一进行分类整理。
照片档案分类一般在全宗内按年代—问题进行分类,分类应保持前后一致,不能随意变动;然后根据分类情况,将照片与文字说明一起固定在芯页上,并按重要程度和时间先后顺序组成案卷。照片号是固定和反映每张照片在全宗内分类与排列顺序的一组字符代码,由全宗号、保管期限代码、册号、张号或全宗号、保管期限代码、张号组成。照片号有两种格式:
格式一:全宗号—保管期限代码—册号—张号
格式二:全宗号—保管期限代码—张号
若采用格式二,可选用照片、底片分别编号法或合一编号法(影像相符的照片、底片编号相同)。选用合—编号法宜以照片、底片齐全为基础。
3.文字说明的编写方法与要求
照片档案文字说明的成分包括事由、时间、地点、人物、背景、摄影者六要素。编写文字说明应综合运用上述6个要素,概括地揭示照片影像所反映的全部信息,文字简洁,语言通顺,一般不超过200字,并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时间。文字说明应以照片的自然张为单元编写,每张照片都应有文字说明,一组或若干张联系密切的照片还应加以总说明,凡已加总说明的照片分别编写简要的分说明。说明应采用横写格式,分段书写。
问答题:
1.哪些照片应该归档?
2. 照片档案整理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一、照片档案的收集
1.收集范围
根据《照片档案管理规范》的规定,照片档案的收集范围有以下7个方面:
记录本单位主要职能活动和重要工作成果的照片,领导人和著名人物参加与本单位、本地区有关的重大公务活动的照片,本单位组织或参加的重要外事活动的照片,记录本单位、本地区重大事件、重大事故、重大自然灾害及其他异常情况和现象的照片,记录本地区地理概貌、城乡建设、重点工程、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以及民间风俗和著名人物的照片,与其他载体档案有密切联系的照片,以及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照片。
2.收集要求
对属于收集与归档范围的照片,应按照规定定期向本单位档案机构或档案工作人员归档,集中管理,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据为己有。对反映同一内容的若干张照片,应选择其主要照片归档。主要照片应具备主题鲜明、影像清晰、画面完整、未加修饰剪裁等特点。底片、照片、说明应齐全。对无底片的照片应制作翻拍底片;对无照片的底片应制作照片。底片与照片影像应一致。
二、照片档案的整理
根据《照片档案管理规范》,照片档案的整理应遵循有利于保持照片档案的有机联系、有利于保管、有利于提供利用的原则。照片档案的底片、照片应分开存放。
1.底片的整理方法
凡确定作为档案保存的底片,应首先区分全宗,然后将负片与反转片分开,将黑白底片与彩色底片分开。对底片的分类通常是按尺寸结合底片形成时间分类,例如2寸为一类,4寸为一类。在每一小类内再按底片形成时间排序。对于底片收集不多的单位,可以暂不分类。
按照《照片档案管理规范》要求,底片的编号采用在全宗内编一个流水号的方法,格式为:全宗号—底片号,例12-520。一张底片或一组密不可分的底片编一个底片号。底片号应使用铁笔横排刻写在胶片乳剂面片边处(刻写不下时,前段可不写),不得影响画面;也可采用其他方式将底片号附着在胶片乳剂面片边处,不得污染胶片。底片号登录顺序应与照片号登录顺序保持一致。底片放入底片袋内保管,一张一袋。应在底片袋的右上方标明底片号。对翻拍底片,应在底片袋的左上方标明“F”字样。对拷贝底片,应在底片袋的左上方标明“K”字样。最后将底片袋按底片号顺序插入底片册,并编制底片目录。
2.照片的整理方法
照片的整理因档案的数量、状况及保管单位的情况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别。在非专门保管照片档案的档案部门,照片档案内容多与文书档案、科技档案相关联,是文字档案的补充,可将照片档案按照全宗档案编目要求编号,单独整理存放。在专门保管照片档案的档案部门,由于照片档案数量较多,应统一进行分类整理。
照片档案分类一般在全宗内按年代—问题进行分类,分类应保持前后一致,不能随意变动;然后根据分类情况,将照片与文字说明一起固定在芯页上,并按重要程度和时间先后顺序组成案卷。照片号是固定和反映每张照片在全宗内分类与排列顺序的一组字符代码,由全宗号、保管期限代码、册号、张号或全宗号、保管期限代码、张号组成。照片号有两种格式:
格式一:全宗号—保管期限代码—册号—张号
格式二:全宗号—保管期限代码—张号
若采用格式二,可选用照片、底片分别编号法或合一编号法(影像相符的照片、底片编号相同)。选用合—编号法宜以照片、底片齐全为基础。
3.文字说明的编写方法与要求
照片档案文字说明的成分包括事由、时间、地点、人物、背景、摄影者六要素。编写文字说明应综合运用上述6个要素,概括地揭示照片影像所反映的全部信息,文字简洁,语言通顺,一般不超过200字,并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时间。文字说明应以照片的自然张为单元编写,每张照片都应有文字说明,一组或若干张联系密切的照片还应加以总说明,凡已加总说明的照片分别编写简要的分说明。说明应采用横写格式,分段书写。
问答题:
1.哪些照片应该归档?
2. 照片档案整理应该注意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