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明确增效助剂防除夏玉米田禾本科杂草的农药减量增效效果,设置了不同的农药减量梯度,开展了夏玉米田除草试验。结果表明:常规农药用量处理与农药减量20%+助剂处理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相当,说明添加助剂可以实现农药使用量减少20%,但减量40%以上+助剂的防除效果不理想。
关键词:增效助剂:禾本科杂草;夏玉米;减量增效
中图分类号 S451.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05-0103-02
玉米是唐山市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杂草是造成玉米减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唐山市夏玉米田杂草以禾本科种类最多,主要优势种有马唐、狗尾草、牛筋草、稗草等[1]。杂草种类多,发生量大,几乎伴随玉米整个生长周期,与玉米争水、争肥。研究表明玉米播种后一直不除草,减产率可达22.7%[2]。以往农户多用“三铲三趟”来防除玉米田杂草[3],耗时耗力,除草剂的使用节省了人力物力,是当前玉米田间除草的首选。但随着化学除草剂使用量的逐年增加,其对环境造成的副作用也备受关注。为减少玉米田除草剂的使用量,添加助剂可以达到农药减量增效的效果[4-6]。为此,筆者对增效助剂在防除夏玉米田禾本科杂草应用中的最佳农药减量比例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农药减量控害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唐山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进行。试验地块地势平坦,肥水及栽培管理条件、杂草数量分布均匀一致。试验地主要杂草为马唐、狗尾草、牛筋草。
1.2 试验材料 供试药剂:25%硝磺·莠去津、烟嘧磺隆40g/L可分散油悬浮剂(山东科赛基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一喷三省增效助剂倍倍加(桂林集琦生化有限公司)。供试作物为夏玉米。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5个处理,处理1:农药减量20%(1560g/hm2+1560mL/hm2);处理2:农药减量40%(1170g/hm2+1170mL/hm2);处理3:农药减量50%(975g/hm2+975mL/hm2);处理4:农药常规用量(1950g/hm2+1950mL/hm2);处理5:清水对照。随机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20m2。试验时间为玉米3~6叶期、杂草2~4叶期,用背负式喷雾器进行茎叶喷雾。
1.4 调查项目 安全性观察:施药后7、15、30d观察幼苗是否有药害发生;防效调查:药后7、15、30d调查杂草盖度及防治效果(盖度调查采用“三层三级”草害调查法,详见表1),每小区随机选3点取样,每个样点0.25m2,分别调查杂草种类、株数及鲜重,计算株防效和鲜重防效;杂草和玉米长势调查:药后30d调查杂草分蘖数及玉米株高、茎粗。
1.5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SPSS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采用Duncan’s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 施药后第7、15、30天对玉米进行药害调查,未发现明显药害症状。
2.2 杂草盖度 由表2可知,常规用量处理、减量20%的处理药后7、15、30d杂草盖度较低,均为轻度发生;减量40%的处理药后7、15d均为轻度发生,药后30d为中度发生;减量50%的处理药后7d为轻度发生,药后15d为中度发生,药后30d为重度发生;清水对照处理药后7d为中度发生,药后15、30d均为重度发生。
2.3 防效 常规用量处理、减量20%的处理药后7d,杂草地上部分严重矮化、黄化、心叶枯焦,大部分杂草失去生长能力;药后15d,杂草矮化、黄化、瘦弱;药后30d,杂草明显矮化、叶色正常。减量40%、50%的2个处理药后7d,杂草矮化、黄化、部分心叶枯焦;药后15d,杂草存在矮化、黄化现象,但大部分杂草叶色正常;药后30d杂草矮化、叶色正常。清水对照处理杂草叶色浓绿,长势旺盛。
由表3可知,常规用量的处理与减量20%的处理药后15d株防效均在80%以上、鲜重防效均在90%以上;药后30d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65%以上,与其他处理相比差异极显著;减量40%的处理药后15d株防效为64.69%,鲜重防效依然能达到84.12%,但药后30d株防效、鲜重防效均很不理想;减量50%的处理药后15、30d株防效、鲜重防效均极不理想。
2.4 玉米长势 由表4可知,常规用量的处理与减量20%的处理药后30d杂草分蘖数平均都在4.5以上,与其他处理存在显著差异;药剂处理药后30d玉米平均株高均在135cm以上,与清水对照存在显著差异,但药剂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常规用量的处理与减量20%的处理药后30d平均茎粗均在8.5cm以上,与其他处理存在显著差异。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从防效来看,农药常规用量处理与农药减量20%+助剂的处理株防效和鲜重防效效果相当,说明添加助剂可以实现农药使用量减少20%的目标;但农药减量40%以上+助剂的防除效果不理想,药后15d防效好于药后30d,这可能与药剂剂量不够、杂草陆续出土及分蘖有关。农药常规处理与农药减量20%+助剂的处理药后30d杂草分蘖数、玉米平均株高及平均茎粗均大于其他处理。这可能是由于这2个处理药剂剂量大,防效较好,杂草数量少、竞争小,促进了杂草分蘖;同时,由于杂草防控效果好,玉米植株生长良好。而其他处理防效差,后续杂草陆续出土、分蘖后,杂草密度较大、竞争大,抑制了杂草分蘖,长势较弱;但杂草虽然分蘖少、植株弱,但密度大,与玉米争水、争肥,不利于玉米植株生长。
参考文献
[1]王蕊,李义.唐山市夏玉米田杂草优势种调查与防治[J].农业科技通讯,2010(01):126-128.
[2]叶照春,杨雨环,朱峰,等.玉米地杂草的出苗规律[J].贵州农业科学,2015,43(07):61-63.
[3]林长福.玉米田化学除草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药,1999(09):3-4.
[4]朱宝林,孙鹏雷,王立鹏,等.节节麦防除药剂及其增效助剂筛选[J].植物保护学报,2020,47(05):1139-1145.
[5]施秀飞,刘显良,李俊凯,等.甲基化植物油对环磺酮·莠去津防除玉米田杂草的增效作用[J].中国植保导刊,2020,40(01):85-88.
[6]李晶晶,张宇航,王保入,等.不同类型助剂对玉米田莠去津增效作用的研究[J].玉米科学,2019,27(06):167-174.
(责编:徐世红)
关键词:增效助剂:禾本科杂草;夏玉米;减量增效
中图分类号 S451.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05-0103-02
玉米是唐山市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杂草是造成玉米减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唐山市夏玉米田杂草以禾本科种类最多,主要优势种有马唐、狗尾草、牛筋草、稗草等[1]。杂草种类多,发生量大,几乎伴随玉米整个生长周期,与玉米争水、争肥。研究表明玉米播种后一直不除草,减产率可达22.7%[2]。以往农户多用“三铲三趟”来防除玉米田杂草[3],耗时耗力,除草剂的使用节省了人力物力,是当前玉米田间除草的首选。但随着化学除草剂使用量的逐年增加,其对环境造成的副作用也备受关注。为减少玉米田除草剂的使用量,添加助剂可以达到农药减量增效的效果[4-6]。为此,筆者对增效助剂在防除夏玉米田禾本科杂草应用中的最佳农药减量比例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农药减量控害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唐山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进行。试验地块地势平坦,肥水及栽培管理条件、杂草数量分布均匀一致。试验地主要杂草为马唐、狗尾草、牛筋草。
1.2 试验材料 供试药剂:25%硝磺·莠去津、烟嘧磺隆40g/L可分散油悬浮剂(山东科赛基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一喷三省增效助剂倍倍加(桂林集琦生化有限公司)。供试作物为夏玉米。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5个处理,处理1:农药减量20%(1560g/hm2+1560mL/hm2);处理2:农药减量40%(1170g/hm2+1170mL/hm2);处理3:农药减量50%(975g/hm2+975mL/hm2);处理4:农药常规用量(1950g/hm2+1950mL/hm2);处理5:清水对照。随机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20m2。试验时间为玉米3~6叶期、杂草2~4叶期,用背负式喷雾器进行茎叶喷雾。
1.4 调查项目 安全性观察:施药后7、15、30d观察幼苗是否有药害发生;防效调查:药后7、15、30d调查杂草盖度及防治效果(盖度调查采用“三层三级”草害调查法,详见表1),每小区随机选3点取样,每个样点0.25m2,分别调查杂草种类、株数及鲜重,计算株防效和鲜重防效;杂草和玉米长势调查:药后30d调查杂草分蘖数及玉米株高、茎粗。
1.5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SPSS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采用Duncan’s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 施药后第7、15、30天对玉米进行药害调查,未发现明显药害症状。
2.2 杂草盖度 由表2可知,常规用量处理、减量20%的处理药后7、15、30d杂草盖度较低,均为轻度发生;减量40%的处理药后7、15d均为轻度发生,药后30d为中度发生;减量50%的处理药后7d为轻度发生,药后15d为中度发生,药后30d为重度发生;清水对照处理药后7d为中度发生,药后15、30d均为重度发生。
2.3 防效 常规用量处理、减量20%的处理药后7d,杂草地上部分严重矮化、黄化、心叶枯焦,大部分杂草失去生长能力;药后15d,杂草矮化、黄化、瘦弱;药后30d,杂草明显矮化、叶色正常。减量40%、50%的2个处理药后7d,杂草矮化、黄化、部分心叶枯焦;药后15d,杂草存在矮化、黄化现象,但大部分杂草叶色正常;药后30d杂草矮化、叶色正常。清水对照处理杂草叶色浓绿,长势旺盛。
由表3可知,常规用量的处理与减量20%的处理药后15d株防效均在80%以上、鲜重防效均在90%以上;药后30d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65%以上,与其他处理相比差异极显著;减量40%的处理药后15d株防效为64.69%,鲜重防效依然能达到84.12%,但药后30d株防效、鲜重防效均很不理想;减量50%的处理药后15、30d株防效、鲜重防效均极不理想。
2.4 玉米长势 由表4可知,常规用量的处理与减量20%的处理药后30d杂草分蘖数平均都在4.5以上,与其他处理存在显著差异;药剂处理药后30d玉米平均株高均在135cm以上,与清水对照存在显著差异,但药剂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常规用量的处理与减量20%的处理药后30d平均茎粗均在8.5cm以上,与其他处理存在显著差异。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从防效来看,农药常规用量处理与农药减量20%+助剂的处理株防效和鲜重防效效果相当,说明添加助剂可以实现农药使用量减少20%的目标;但农药减量40%以上+助剂的防除效果不理想,药后15d防效好于药后30d,这可能与药剂剂量不够、杂草陆续出土及分蘖有关。农药常规处理与农药减量20%+助剂的处理药后30d杂草分蘖数、玉米平均株高及平均茎粗均大于其他处理。这可能是由于这2个处理药剂剂量大,防效较好,杂草数量少、竞争小,促进了杂草分蘖;同时,由于杂草防控效果好,玉米植株生长良好。而其他处理防效差,后续杂草陆续出土、分蘖后,杂草密度较大、竞争大,抑制了杂草分蘖,长势较弱;但杂草虽然分蘖少、植株弱,但密度大,与玉米争水、争肥,不利于玉米植株生长。
参考文献
[1]王蕊,李义.唐山市夏玉米田杂草优势种调查与防治[J].农业科技通讯,2010(01):126-128.
[2]叶照春,杨雨环,朱峰,等.玉米地杂草的出苗规律[J].贵州农业科学,2015,43(07):61-63.
[3]林长福.玉米田化学除草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药,1999(09):3-4.
[4]朱宝林,孙鹏雷,王立鹏,等.节节麦防除药剂及其增效助剂筛选[J].植物保护学报,2020,47(05):1139-1145.
[5]施秀飞,刘显良,李俊凯,等.甲基化植物油对环磺酮·莠去津防除玉米田杂草的增效作用[J].中国植保导刊,2020,40(01):85-88.
[6]李晶晶,张宇航,王保入,等.不同类型助剂对玉米田莠去津增效作用的研究[J].玉米科学,2019,27(06):167-174.
(责编:徐世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