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回顾总结分析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经验。结果:护理指导贯穿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始终,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通过护理指导,可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使患者能够坚持科学系统地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 护理 对策
前言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由不同原因引起胰岛素缺乏或周围组织对胰岛素发生抵抗,致使机体血糖、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以慢性高血糖为突出表现的疾病。近年来老年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加,老年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细致的护理可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生命质量。本文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80例,经治疗及精心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80例,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在62~76岁之间;按类型分,胰岛素依赖型4例,非胰岛素依赖型76例。院内死亡2例,死亡原因,并发肾衰1例,心脑血管病1例。
1.2 临床特征: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很不典型,常被漏诊、误诊。由于老年人的胰岛功能往往随年龄增长而减退,末梢组织胰岛素受体也减少,加重胰岛负荷,故易促进潜在的糖尿病发生和病情加重的危险。而其“三多一少”症状却反而随着年龄增长趋于不明显。多数患者就诊时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尤其是心脑血管病、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眼病者多,非酮症高渗综合征几乎都发生在老年糖尿患者,死亡率达50%以上。
2 护理
2.1 饮食护理:饮食护理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措施之一。老年糖尿病患者通过控制饮食,可以明显降低胰岛素负担,纠正体内的代谢紊乱,保持机体营养平衡。尤其对病情较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合理膳食、科学饮食是治疗的關键和主要方法。因此,对所有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都需要坚持不懈的坚持饮食疗法。护士应结合病人的性别、体重、身高、活动量及生活习惯等估算出患者每日所需要的总热量。根据机体的实际热量需要制定合理饮食配方计划,饮食搭配中要注意食物结构合理,三餐热量分配均匀。另外,护士应指导患者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血糖、体重的自我监测方法,让患者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调节饮食。
2.2 并发症的护理:老年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几种并发症有低血糖、酮症酸中毒、感染、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等。低血糖是服用降糖药期间最常见的并发症。护士应指导患者出现心慌、出汗等症状时及时进食葡萄糖,水果糖等食物;胰岛素的注射剂量要准确,注射前准备好食物或糖块,注射后20~30min内进食。酮症酸中毒毒患者病情危急,确诊后应立即开放静脉通道,需要注意的是老年患者心肺功能差,为避免发生急性肺水肿,输液量和输液速度不宜过多过快;同时应密切观察酮症酸中毒患者的生命体征、面色、皮肤弹性等变化以判断脱水情况有无纠正;此外,多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病史长抵抗力低下,皮肤易合并感染,护理人员应定期消毒病室、严格无菌操作、定期给患者擦洗沐浴、皮肤保持清洁干燥,预防皮肤化脓性感染及褥疮。糖尿病足多由肢端缺血、神经病变等诱发因素所致;糖尿病足常发生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是导致致残、截肢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足的护理重点在于每日观察足部有无抓伤、水疱等,指导患者穿鞋穿袜保持宽松、舒适,睡前宜用温水浸泡双脚,皮肤干燥时可涂抹保湿霜,避免长时间双腿交叉压迫伸进和血管。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病变,其病程长、预后差、反复发作;护理中应向患者讲明血糖监测、尿微量蛋白、肾功能、血压等的意义,告知其预防重于治疗;尤其是有效的降压治疗是减慢糖尿病肾病发展的重要环节。
2.3 用药指导:①服降糖药物的护理:口服降糖药物时,不可随意增加或减少,定期观察患者血糖、CHB、FA、尿糖、尿量和体重的变化,观察药物的疗效和药物剂量及药物的不良反应。②胰岛素的护理:使用胰岛素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低血糖反应,特别是老年患者,在发生低血糖时容易引起心肌梗死。严重低血糖昏迷超过6小时以上,可造成不可逆的脑组织损伤,因此在观察到患者有异常的疲劳、嗜睡、没有饥饿感、耳聋、视物模糊、复视、眼前发黑、走路不稳等表现,应及时到医院就诊。③用药的依从性糖尿病病程长,治疗往往需要终生用药。而老年糖尿病患者遵医嘱用药的情况往往较差,即用药依从性较差,所以在治疗过程中,除了控制疾病,要注意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4 心理护理: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迁延难愈,需要长期治疗和控制饮食,且疗效不明显,患者极易产生心理压力。不少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认识不足,存在焦虑、自卑、紧张等心理。针对这些情况,护理人员应及时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安慰与疏导,向患者讲解糖尿病知识,使患者了解糖尿病的发展过程,使患者明白只要主动配合药物治疗、控制饮食、保持良好心态就能控制好血糖、减少并发症。逐渐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5 健康教育:老年糖尿病为一终身性疾病,目前尚不能根治,其治疗手段主要靠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和药物治疗。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时,不仅强调高血糖危害,还应注意低血糖的反应、应急措施及预防,防止发生低血糖昏迷。临床上以低血糖昏迷入院的患者也为数不少,一旦发生低血糖昏迷,不但会加重患者的病情,还会给患者造成心理负担。还要鼓励患者在病情好转时适当活动,适当的活动和运动能加强胰岛素与细胞的结合能力,还可以改善心功能和呼吸功能,有利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发生。
3 讨论
糖尿病属于内分泌系统疾病,影响机体代谢,体内胰岛素含量不足,导致糖原、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分解呈葡萄糖的功能失控,从而影响血糖平衡。糖尿病发病初期症状不是特别明显,不易被发现,对当前对糖尿病也缺乏有效的预防手段,如果不被重视,会形成严重不可恢复性病变,导致伤残或死亡。因此,加强对糖尿病的重视,早发现早治疗对控制与治疗以及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通过本组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减少了低血糖及高血糖的发生,使患者积极接受糖尿病教育,学会了自我管理,提高了对糖尿病有关知识技能的掌握,主动参与疾病的控制,达到了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继红.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1,21(15).
[2]张蓓.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0,22.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 护理 对策
前言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由不同原因引起胰岛素缺乏或周围组织对胰岛素发生抵抗,致使机体血糖、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以慢性高血糖为突出表现的疾病。近年来老年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加,老年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细致的护理可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生命质量。本文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80例,经治疗及精心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80例,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在62~76岁之间;按类型分,胰岛素依赖型4例,非胰岛素依赖型76例。院内死亡2例,死亡原因,并发肾衰1例,心脑血管病1例。
1.2 临床特征: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很不典型,常被漏诊、误诊。由于老年人的胰岛功能往往随年龄增长而减退,末梢组织胰岛素受体也减少,加重胰岛负荷,故易促进潜在的糖尿病发生和病情加重的危险。而其“三多一少”症状却反而随着年龄增长趋于不明显。多数患者就诊时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尤其是心脑血管病、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眼病者多,非酮症高渗综合征几乎都发生在老年糖尿患者,死亡率达50%以上。
2 护理
2.1 饮食护理:饮食护理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措施之一。老年糖尿病患者通过控制饮食,可以明显降低胰岛素负担,纠正体内的代谢紊乱,保持机体营养平衡。尤其对病情较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合理膳食、科学饮食是治疗的關键和主要方法。因此,对所有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都需要坚持不懈的坚持饮食疗法。护士应结合病人的性别、体重、身高、活动量及生活习惯等估算出患者每日所需要的总热量。根据机体的实际热量需要制定合理饮食配方计划,饮食搭配中要注意食物结构合理,三餐热量分配均匀。另外,护士应指导患者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血糖、体重的自我监测方法,让患者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调节饮食。
2.2 并发症的护理:老年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几种并发症有低血糖、酮症酸中毒、感染、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等。低血糖是服用降糖药期间最常见的并发症。护士应指导患者出现心慌、出汗等症状时及时进食葡萄糖,水果糖等食物;胰岛素的注射剂量要准确,注射前准备好食物或糖块,注射后20~30min内进食。酮症酸中毒毒患者病情危急,确诊后应立即开放静脉通道,需要注意的是老年患者心肺功能差,为避免发生急性肺水肿,输液量和输液速度不宜过多过快;同时应密切观察酮症酸中毒患者的生命体征、面色、皮肤弹性等变化以判断脱水情况有无纠正;此外,多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病史长抵抗力低下,皮肤易合并感染,护理人员应定期消毒病室、严格无菌操作、定期给患者擦洗沐浴、皮肤保持清洁干燥,预防皮肤化脓性感染及褥疮。糖尿病足多由肢端缺血、神经病变等诱发因素所致;糖尿病足常发生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是导致致残、截肢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足的护理重点在于每日观察足部有无抓伤、水疱等,指导患者穿鞋穿袜保持宽松、舒适,睡前宜用温水浸泡双脚,皮肤干燥时可涂抹保湿霜,避免长时间双腿交叉压迫伸进和血管。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病变,其病程长、预后差、反复发作;护理中应向患者讲明血糖监测、尿微量蛋白、肾功能、血压等的意义,告知其预防重于治疗;尤其是有效的降压治疗是减慢糖尿病肾病发展的重要环节。
2.3 用药指导:①服降糖药物的护理:口服降糖药物时,不可随意增加或减少,定期观察患者血糖、CHB、FA、尿糖、尿量和体重的变化,观察药物的疗效和药物剂量及药物的不良反应。②胰岛素的护理:使用胰岛素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低血糖反应,特别是老年患者,在发生低血糖时容易引起心肌梗死。严重低血糖昏迷超过6小时以上,可造成不可逆的脑组织损伤,因此在观察到患者有异常的疲劳、嗜睡、没有饥饿感、耳聋、视物模糊、复视、眼前发黑、走路不稳等表现,应及时到医院就诊。③用药的依从性糖尿病病程长,治疗往往需要终生用药。而老年糖尿病患者遵医嘱用药的情况往往较差,即用药依从性较差,所以在治疗过程中,除了控制疾病,要注意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4 心理护理: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迁延难愈,需要长期治疗和控制饮食,且疗效不明显,患者极易产生心理压力。不少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认识不足,存在焦虑、自卑、紧张等心理。针对这些情况,护理人员应及时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安慰与疏导,向患者讲解糖尿病知识,使患者了解糖尿病的发展过程,使患者明白只要主动配合药物治疗、控制饮食、保持良好心态就能控制好血糖、减少并发症。逐渐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5 健康教育:老年糖尿病为一终身性疾病,目前尚不能根治,其治疗手段主要靠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和药物治疗。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时,不仅强调高血糖危害,还应注意低血糖的反应、应急措施及预防,防止发生低血糖昏迷。临床上以低血糖昏迷入院的患者也为数不少,一旦发生低血糖昏迷,不但会加重患者的病情,还会给患者造成心理负担。还要鼓励患者在病情好转时适当活动,适当的活动和运动能加强胰岛素与细胞的结合能力,还可以改善心功能和呼吸功能,有利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发生。
3 讨论
糖尿病属于内分泌系统疾病,影响机体代谢,体内胰岛素含量不足,导致糖原、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分解呈葡萄糖的功能失控,从而影响血糖平衡。糖尿病发病初期症状不是特别明显,不易被发现,对当前对糖尿病也缺乏有效的预防手段,如果不被重视,会形成严重不可恢复性病变,导致伤残或死亡。因此,加强对糖尿病的重视,早发现早治疗对控制与治疗以及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通过本组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减少了低血糖及高血糖的发生,使患者积极接受糖尿病教育,学会了自我管理,提高了对糖尿病有关知识技能的掌握,主动参与疾病的控制,达到了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继红.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1,21(15).
[2]张蓓.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