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运动与“民间”的形式——以“五卅”前后的《民众文艺周刊》为中心

来源 :文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120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4—1925年间,《京报》副刊之一的《民众文艺周刊》在五卅运动的压力之下,发生了数次转型,试图以文化来把握民众。《民众文艺周刊》的转型尝试,显示"五四"后的文化运动面临逐步高涨的社会运动形势时,仍旧试图在坚持原有逻辑下,通过自我调整汇合于社会改造的大目标;其种种实践的成败,则暴露了诞生于"五四"氛围中的文化运动模式本身的能量根源及限度所在。
其他文献
作为一个关键词,"审美"不断出现在中国现代文论、美学话语中。百年来,审美概念所指涉的对象及其发挥的功能,都随着社会文化、时代精神变化而变化,其内涵与外延也相应地表现出
有线电视网是国家重要的信息化基础设施,随着业务发展和三网融合的迫切需求,对网络质量和承载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EPON+EOC成为双向网数字化和双向化改造的主要技术方案。在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肿瘤放疗时最佳体位固定方法及定位膜制作流程中的注意事项,提高放疗摆位精确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头颈部患者30例,胸部患者50例,盆腔患者40例
目的观察玉屏风散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弱型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脾胃虚弱型泄泻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采用玉屏风散合香砂六君子
核电子学前端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本文从核电子学前端的工作原理入手,通过分析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的原理,提出新的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的拓扑结构,该结构能使得电荷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