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乾陵是唐王朝(618~907)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628~683)与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武则天(624~705)的合葬陵,是陕西境内唐代18座帝王陵墓中规格最高、保存最为完整、艺术价值最高的一座。乾陵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对其实施安全有效的保护,并将其纳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录,是对人类文明的尊重。
[关键词]乾陵;世界遗产;景区规划
[中图分类号]K87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6-0120-08
一、乾陵概况
(一)遗址概述
乾陵位于乾县城北约6公里处的梁山上,陵区行政区划属陕西省乾县城关镇。陵区中心范围东西约1.5公里,南北约1.45公里,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08°12′14″~108°13′19″;北纬34°33′49″~34°35′28″。其中梁山主峰(北峰)海拔1047.3米,拔地高度104米,地理坐标为东经108°12′45″,北纬34°33′51″。东、西乳峰分别高941.8米和932.5米,呈东北—西南方向,间距约380米,距梁山主峰分别为1290米和1550米。陵区内及其周边水系以自然和人工湖、水库较多,自东而西有肖河、泔河、漠西河及好畤河等,以漠西河流域最大。
(二)历史沿革
弘道元年十二月丁巳(初四日,公元683年12月27日)夜,唐王朝(618~907)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628~683)病逝于东都洛阳贞观殿,武则天以司徒摄司空霍王李元轨为山陵使,侍中同中书门下三品刘齐贤为山陵副使,户部郎中、朝散大夫韦泰真为将作大匠,开始营建乾陵寝宫。文明元年五月丙申(公元684年6月3日),唐睿宗李旦护送高宗灵柩回长安。八月庚寅(公元684年9月25日),葬天皇大帝于乾陵。
神龙元年十一月壬寅(公元705年12月16日),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崩逝于洛阳上阳宫之仙居殿,终年82岁。“遗制祔庙、归陵、令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次年正月丙申(公元706年2月8日),中宗李显护送则天灵驾还西京。五月庚申(公元706年7月2日),与其夫李治合葬于乾陵玄宫。神龙二年(706),唐中宗李显迁葬永泰公主李仙蕙、懿德太子李重润、章怀太子李贤等陪葬乾陵。
唐睿宗李旦至唐玄宗李隆基时,令合葬章怀太子妃清河房氏,赐赠邠王李守礼等陪葬乾陵。
“安史之乱”后,乾陵地面建筑遭到严重破坏。
唐德宗贞元十四年(798),“遣右谏议大夫平章事崔损充修八陵使,及所司计料,献、昭、乾、定、泰五陵各造屋378间”。此为第一次修缮乾陵。
唐文宗李昂开成二年(837)“乾陵寝宫火”。
唐哀帝末年(907)“盗焚乾陵下宫”。
终唐一代,乾陵建有乾陵署,署丞为正五品,负责管理陵园事务。
五代时耀州节度使温韬盗发所辖境内唐陵,“唯乾陵风雨不可发”。
后唐末帝李从珂应顺元年(934)《修奉列圣陵寝诏》曰:“列圣陵寝多在关西,中兴以来,未暇修奉,宜令京兆河南、凤翔等府,耀州、乾州奉陵诸县,其陵园有所缺漏,本处量工差人修奉。仍人给日食。祭告下太常宗正寺参评奏闻。”此为第二次修缮乾陵。
金太宗完颜晟天会十二年(1134)镌刻在乾陵无字碑阳面正中的《大金皇弟都统经略郎君行记》铭文有“至唐乾陵,殿庑颓然,一无所睹。爰命有司,鸠工修饰。今复谒陵下,绘像一新,迴廊四起,不胜欣怿”。此为第三次修缮乾陵。
宋、元、明、清时,乾陵均有管理机构。此后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乾陵陵区无人管理。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虽然不同时期乾陵管理机构的名称、级别甚至所属部门都不尽相同,但始终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对乾陵的日常管理工作负责,这是乾陵大部分地上遗存得以保护和维持至今的重要基础。目前,乾陵的管理机构是乾陵博物馆,隶属于陕西省文物局。
二、乾陵申遗的依据
(一)乾陵符合世界文化遗产评定的有关标准
世界文化遗产的评定标准有六个:创造精神的代表作;在一段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技术、古迹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能为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是一种建筑、建筑整体、技术整体及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现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是传统人类居住地、土地使用或海洋开发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或者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特别是由于不可逆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与具有突出的普遍意义的事件、传统、观点、信仰、艺术作品或文学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
乾陵遗址作为唐代重要的皇帝陵寝和古代丝绸之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列入世界遗产标准的前五条。
1.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与其夫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
乾陵埋葬的两位墓主人,一位是唐王朝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一位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他们既是一对夫妻又代表李唐和武周两个不同的朝代。因此,乾陵是由李唐和武周两个朝代营建的皇帝陵。一陵葬二帝,这在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史上绝无仅有,在世界陵墓史上也非常罕见。作为合葬两朝两帝的陵墓,在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中具有独特性和惟一性,符合世界遗产标准的第一条和第三条。
2.开创唐代帝陵制度,并对以后各个时期的帝王陵墓制度产生了巨大影响
乾陵是继承秦汉帝陵的形制发展而来的,处在中国古代皇陵从“封土为陵”向“因(依)山为陵”发展的过渡时期。唐代帝王“因山为陵”的埋葬形式,从唐太宗昭陵开始,至乾陵成为定制,并从此奠定了后世帝王“因山为陵”葬制的基本模式。陵园规模宏大,建筑富丽,有“历代诸皇陵之冠”和唐陵典范的美誉。乾陵陵园内设置各类大型精美石雕群像120余件,其形制和雕刻技艺上承六朝而有所发展。从乾陵开始唐代帝王陵前石刻成为一种制度和模式,具有开创性意义,不仅对后来的唐陵石刻产生了影响,而且后代帝陵前的石刻,无论是石刻数目,还是石刻种类以及安放位置,都继承了乾陵模式。乾陵在东方陵墓制度史上的重要地位,符合在一段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技术、古迹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世界遗产标准第二条。
3.乾陵是古代丝绸之路历史的重要见证
乾陵拥有与丝绸之路相关的已定级文物164件,其中包括国宝级壁画和反映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大量石刻与文物。其中61尊宾王石雕像真实记录了7世纪唐帝国与周边民族政权以及与亚洲各国的政治文化交流状况,反映了中外文化互动的高潮,是其他历代陵墓所少见的稀世物证;大量的三彩陶俑反映了盛唐时期丝绸之路的繁盛与交往的频繁;壁画“客使图”等反映了盛唐时唐王朝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与来往。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证据,乾陵符合世界遗产的标准第三条和第六条。
4.乾陵是规格最高、保存最为完整、艺术价值最高的唐代帝王陵墓
乾陵陵园具有内、外两重城垣,地宫所在的梁山,东临豹谷,西靠漠谷,地势险峻,素有“金岭”之称,位于陵园中心,体现其至高无上的地位。陵园石刻制度完备,数量与雕刻技艺为唐陵之首。
乾陵不仅外观宏伟,内藏也十分丰富。据述圣纪碑上的碑文记载,唐高宗临死时,曾遗言把它生前所喜爱的字画埋进墓内。加上武则天和唐高宗都处在唐朝的全盛时期,墓内应有数量众多、价值极高的随葬品。唐代帝王陵墓大部分被五代的耀州节度使温韬所盗,惟有乾陵因盗挖时风雨大作而幸免于难。乾陵墓道全部用石条填砌,层叠于墓道口直至墓门,共39层。各层石条均用铁栓板固定,并以铅灌缝。考古勘查证明,陵墓四周没有盗洞,墓道的石条和夯土仍为原来合葬武则天时的样子。因此,乾陵是惟一一座未被盗掘、保存完整的唐代皇帝陵墓。
乾陵开始出现的犍陀罗风格的翼马,来自西域的鸵鸟、蹲狮等,取代了原有的朱雀、石虎等,运用了线雕、浮雕和圆雕等生动传神的技法,很有可能受到公元前4世纪的古波斯苏萨遗址中翼兽形象的影响,不仅是汉魏南北朝以来中国传统石刻艺术与外来雕刻艺术的结合,而且开辟了后代帝王陵墓前设置翼兽的做法。
乾陵的17座陪葬墓规格高、规模大。懿德太子墓第一次发现唐皇室玉质填金哀册,是已经发掘过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唐墓,懿德太子墓“号墓为陵”,规模宏大,其石椁上的戴步摇凤冠又袒胸露乳的宫女图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叹为观止。永泰公主墓是唐代230多位公主中惟一享受“号墓为陵”规格待遇的公主墓,其墓也是发掘最早、等级较高的女性墓葬。章怀太子墓壁画保存最为完好,出土了作为亲王入葬时和追封太子迁葬后的两块墓志铭。
已发现的乾陵陪葬墓壁画是我国古代精美的艺术作品。章怀太子墓的《客使图》反映了7世纪唐代的外交活动,《马球图》反映了波斯传入中国的打马毬运动,还有懿德太子墓的《驯豹图》等,不仅显示了唐墓壁画艺术的卓越成就和时代风格,展现了唐代画师们精湛的艺术造诣,也体现了唐代文明开放与包容的胸怀和气度。已发现的总计约200平方米的石椁线刻画,也是一种独特的艺术作品,其人物肖像和信仰装饰均为皇家高手匠师写实所作。乾陵及陪葬墓的稀世珍品众多,文化底蕴深厚,建筑、绘画、雕塑皆反映出当时兼容并蓄的艺术风尚与美学特色,表达了当时人们深邃的精神世界,无疑是一曲凝固的不朽乐章。乾陵是中国古代史上最著名的皇帝陵寝之一,它是一种建筑、建筑整体、技术整体及景观的具有开创性的杰出范例,符合世界遗产标准第一条和第六条。
5.乾陵选址与建制独具特色,体现了古人对大自然景观的改造与利用
在18座唐代帝陵中,以乾陵和昭陵的地形选择最佳,以后的诸代帝陵,都无法与这两座陵墓相比。陵墓选择在乾县城北侧的梁山之上,以山为陵,气势宏大,被称为唐代帝王陵墓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最宏伟的帝陵之一。梁山主峰突兀于渭北平原之上,加之陵前双乳峰遥相呼应,山姿独特,气势恢弘。乾陵主峰大体近似圆锥形,以主峰为中心,环绕两重城垣,在梁山外围形成了类似于两重台阶式的结构,加之四周沟壑,形成“三重为昆仑丘”的高等级墓葬形式。乾陵外垣还可能是古代的水坝和引水沟。经考古调查,双乳峰都曾经过大规模的人工修整,经过垫高与平毁,形成了双峰对峙的壮观景象。乾陵的营建是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景观的改造与利用的杰出代表,符合世界遗产标准第五条。
(二)乾陵的突出普遍价值
乾陵是盛唐时期修建的帝王陵墓,是当时繁盛的社会经济的缩影,是唐代帝王陵墓的代表之作,号称“冠绝唐陵”。唐陵制度是中国帝王陵墓建制的转折点,其规划和设计思想对后代历朝帝王陵墓的建设规划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号称“乾陵模式”。乾陵作为当时规模最为宏伟的帝王陵寝,同时影响了朝鲜、日本、越南等东亚邻国王陵的陵墓制度,被广泛应用与借鉴。唐高宗与武则天时期是唐王朝发展到鼎盛的时期,国力与国际影响力在当时达到古代中国的巅峰,丝绸之路于此时达到最为繁盛的时期。作为这一时期中国最高统治者的陵墓,其等级、影响力是无与伦比的,其陵墓建筑、石刻、壁画、文物无不体现了这一阶段的历史特征。乾陵具备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些基本要素,它历史久远,开创先例,与其他国家陵墓类的世界遗产相比有着自己不同的文化特质,例如六十一王宾像、犍陀罗风格卷翼天马、反映丝绸之路的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陶俑和壁画等,最能物质地生动说明中国古代社会高峰时代对欧亚大陆的跃进性影响,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
(三)乾陵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1.乾陵的真实性
(1)外形和设计
乾陵将初唐时期各陵的格局糅合为一,开创了唐陵石雕的形制,自乾陵开始帝陵建造模式有了固定的定制,一般四门列蹲狮,内城北门增设鞍马,内城南门外从南端华表开始依次有序地排列着翼马、鸵鸟、石马与牵马人、翁仲、王宾像、石碑等。乾陵的外形布局仿照唐长安城,设计思想融合了中国传统风水观念与皇权思想,陵园原有布局与形制保存清楚、完整,能够真实反映盛唐时期帝王陵墓制度对前代制度的继承与发展。
(2)材料和实体
乾陵玄宫深入梁山山腹之中,据考古调查与勘探以及文献记载,乾陵玄宫保存完好,未曾被盗掘。原有地面房屋建筑主要为土木结构,经历千年岁月的自然破坏与历代人为因素破坏,地表已经无存,但是其原有基址仍然较为完好地保存于地下。下宫遗址、宫殿建筑遗址等保存大量如瓦当、砖石等原有建筑材料以及夯土地基;主要阙楼遗址仍然高耸于地面,城垣基址尚存;原有石刻大多保存完好,并保存于原有位置;众多陪葬墓封土犹存,部分墓葬保留有完整墓园痕迹。
(3)用途和功能
作为盛唐时期的帝陵制度的确定时期,乾陵各功能分区逐步明确,格局逐渐清楚。以梁山作为载体构成埋葬皇帝的主陵区,在陵山西南的地势平坦处设置下宫遗址作为供奉与祭祀的主要活动区域下宫区,于主陵区东南的台原地带设置拥有众多陪葬墓的陪葬墓区。
(4)传统、技术和管理体制
初唐时期的陵墓石刻明显带有前代遗风,永康陵蹲狮继承了北周石狮的风格,献陵的华表与六朝时的神道柱有明显的传承关系,尚处于艺术风格、雕凿技法承前启后的过程。乾陵的建造处于从初唐向盛唐的过渡时期,其石刻相比前代石刻,造型风格不断完善,雕刻技艺逐渐纯熟,已呈现出盛唐风貌的石刻艺术程式。
秦汉时期帝陵主要是以封土为陵为主要形式,汉代诸侯王墓葬如楚王陵、梁王陵等开始出现依山为陵的形制。南北朝至隋代,仍然流行封土为陵的制度。唐初修建的永康陵、兴宁陵、献陵、建初陵、启运陵等皆为积土为陵,至昭陵方开创唐代帝王“因山为陵”的先例。乾陵继承了昭陵因山为陵的陵寝建造技术,完善了石刻组合制度,是一种继承也是发展。
唐代设立乾陵建有乾陵署,署丞为正五品,负责管理陵园事务,其后历朝均多次维修并设置管理机构加以保护。1979年成立乾陵博物馆至今,现隶属于陕西省文物局。
(5)方位和位置
《唐会要》卷1载:“弘道元年十二月四日。崩于东都贞观殿。年五十六。文明元年八月庚寅。葬乾陵。在京兆府奉天县界。”史载弘道元年十二月唐高宗病逝于东都洛阳贞观殿,武则天以司徒摄司空霍王李元轨为山陵使,侍中同中书门下三品刘齐贤为山陵副使,户部郎中、朝散大夫韦泰真为将作大匠,开始营建乾陵寝宫。文明元年五月唐睿宗李旦护送高宗灵柩回长安。八月葬高宗于乾陵。现乾陵位于乾县城北约6公里处的梁山上,陵区行政区划属陕西省乾县城关镇,与文献记载中的唐代的奉天县地理位置相符。
现保存于神道的《述圣纪碑》碑文记载了唐高宗李治的生平史略和执政时期的“文治武功”,以及其对于后事的遗嘱;《无字碑》上残留宋、明以来文人学士游乾陵时的题刻文,多达42段。这些碑文、题刻是乾陵真实性的有力证据。
(6)语言和其他形式的非物质遗产
乾陵周边地区保留有大量的民间传说,记载了历代关于乾陵及其墓主人唐高宗与武则天的传闻逸事;周边地名如司马村、西皇门村、东皇门村、白虎村、黄巢沟村等反映了唐陵制度与历史沿革变迁;明代诗人的诗中记有“唯有乾人怀旧德,年年麦饭祀昭仪”,说明老百姓怀念武则天,每年麦熟后用新麦去祭祀武则天,这种仪式只是在乾陵存在。
(7)精神和感觉
高耸的山峰和严谨对称的建筑及雕塑,给人以威严、庄重和压抑感,这正体现了武则天对高宗李治“文治武功”的至尊至崇和神灵般的顶礼膜拜。人工修筑的城垣,环绕天然山峰的做法,是大自然和人工的巧妙结合。两座乳峰与神道两侧的华表、翼马、朱雀、牵马人等石雕艺术品,共同营建了陵前的建筑环境,同陵墓依托的天然山峰形成强烈的空间对比。规模宏大、气势恢宏的乾陵,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
2.乾陵的完整性
(1)包括所有表现其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必要因素
乾陵继承了前代陵墓制度并加以完善发展,开创了唐代帝陵的规制并对后世帝陵制度产生长远影响;乾陵文物充分展现了盛唐时期丝绸之路所带来的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成果,包括带有犍陀罗风格的翼马、来自西域的鸵鸟与石狮、大量的陶俑以及壁画等;乾陵规模宏大,建置完全,是唐代帝陵制度的代表;充分利用自然山峰的地势,构筑出自然与人文相和谐的立体式陵墓景观。
(2)乾陵面积广大,完整地保存了乾陵遗产价值的特色和变迁过程
据《唐会要》等文献记载,乾陵陵园“周八十里”, 约折合20万余亩。面积广阔的陵园经历了皇家禁域到当地居民生活场所的演变,虽然经历了地位与用途的变化,但是陵墓依托的梁山主峰以及周边的台原,地貌基本维持原状,遗迹周边的环境均无根本性的变化,基本保持原有的历史风貌。较为完整地保存了乾陵原有风貌,同时亦体现了历史的变迁。
(四)乾陵与丝绸之路的关系和证据
据文献记载,乾陵所在的梁山,自周秦即为名胜之地,周太王徙居岐山之阳时逾越梁山,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巡幸的梁山宫,其宫殿遗址即在梁山南隅(今乾县城西)的龟背形缓坡台地上。嗣后,秦御匈奴,西汉张骞通西域,以至唐代的丝绸之路都经过此山。梁山地势险要,为东西通衢之咽喉和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至今仍为西(安)兰(州)公路之要冲。
下面以佛教传播为例说明乾陵和丝绸之路的关系。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最初被中国人视为原有的黄老之学加以理解和接受。在其后的数百年间,虽有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之毁佛,但佛教在中国仍然得到了广泛的流传和发展。至隋唐时期,佛教的地位越来越高,影响越来越大,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佛教发展至全盛期。由于唐王朝在西域战争和东北战事相继取得胜利,广大的西域置于唐王朝的直接控制之下,为丝绸之路的繁荣创造了条件。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成为继汉代以来,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对外文化交流的又一高峰时期。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一方面不断地向西求法,同时又向东持续弘法。在西进东出的文化交流中,佛教被志在济世度民的玄奘、义净、法藏等一代代佛教高僧所追求弘扬。宗教是当时国际思想文化交流的主流,佛教在东方是这种交流的主导。在此过程中,武则天的崇佛政策和一系列礼佛活动对佛教的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对东西方思想文化的交流具有积极的意义。在这一时期,佛教的繁荣和中国与边疆政权和域外国家外事活动异常频繁有着内在的相互促进作用。玄奘、义净等既是高僧也是杰出的民间外交家;作为国家使节的李义表、王玄策等多次出使天竺,为佛教发展做出贡献。这一时期,日本向中国派遣遣唐使达19批次,仅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就有8次之多,大量的僧人随遣唐使到中国学法。同时,不少来自新罗、日本的高僧在长安、洛阳参访学习后,沿丝绸之路踏着法显、玄奘的足迹继续向西,赴印度、中亚问法取经。此后的鉴真和尚继承先辈的弘法大志,东渡日本,传扬佛教文化。
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的文化遗存极为丰厚,而国际文化交流的色彩十分浓郁。迎佛骨、泰山封禅、登基改元、天堂礼佛、明堂接待、迎请高僧都打上了鲜明的国际交流的情彩,而其底色是佛教。
据《长安图志》等文献记载,唐昭陵、建陵等帝陵陵域内分布大量佛寺,且部分寺庙的名称相同,可以佐证唐陵存在确定的佛教寺庙设置。同时乾陵仿唐长安城所建,其内必然分布有佛寺,同时作为高宗、武则天超度之用。
在乾陵的考古发掘中,还发现了一批与古代丝绸之路有关的文物,其中已定级的164件。(详见后表)
三、乾陵申遗存在的问题
(一)乾陵的文物保护工作还有待于提高
乾陵陵园整体保存较好,格局明确。主陵区主要建筑遗迹地面无存,但基址尚在,并且其中部分已经发掘后回填;内城陵垣四角阙楼夯土台基和四门门阙尚存;陵园石刻保存基本完好,少数缺失或残损,并正在进行保护维修工程;陪葬墓除一座封土平毁,其余地表尚存封土或墓园遗迹。
乾陵陵园及其已发掘的五座陪葬墓共出土各类文物4000余件,大部分保存在乾陵博物馆文物库房内,少数在陈列室展览。库房内温湿度相对稳定,变化不大,文物保存条件较好,除历史原因造成的损害以及不可避免的自然因素造成的些微损耗外,文物基本无损害。
地面遗迹及石刻,由于地处露天环境,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主要是风吹、日晒、雨淋、冰冻等自然因素的影响。目前许多石刻苔藓满身,裂隙遍布,个别石刻(翁仲)身上的裂隙已达3~5毫米。
乾陵陪葬墓等级较高,墓葬埋藏较深,如已发掘的懿德太子墓深15米,永泰公主墓深16.7米,章怀太子墓深7米,其地下部分受地下水侵害较严重。墓道壁画由于通风不畅、潮湿等原因,造成霉菌滋生、盐析、空鼓、蓬松等现象。其他陪葬墓中出现因农业浇灌和地下水造成的部分墓室坍塌的现象,对地下埋藏的珍贵文物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二)乾陵旅游环境与世界遗产的要求还存在差距
乾陵主陵区除陵山和乳阙为天然植被覆盖外,其余多为农田。由于缺水无法灌溉,农作物大部分只种植一季,在非耕作季节,自然植被与裸露土地反差大,景观效果差。区域内缺乏环境卫生处理设施,垃圾随意堆放导致固体污染和旅游环境破坏。
乾陵核心区内无大型工矿企业,环境质量较好,但缓冲区内有少量小型企业,如煤场和拌和厂等,生产时产生大量粉尘,影响大气环境质量。312国道上通行的大型煤炭运输车辆等,带来震动和扬尘等环境破坏因素,影响遗迹本体安全的同时也造成旅游环境恶化。运输车辆中亦不乏运载易燃易爆易污染的危险品,危险品泄漏问题,将是对乾陵区居民、游客及工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的隐患。
乾陵的利用已形成一定的规模,1999年,乾陵被陕西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盛唐文化旅游区;2001年元月,国家旅游局公布为全国首批4A级旅游景区。大力发展旅游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乾陵经济及社会价值实现的表现,但迅速增长的旅游接待量也给乾陵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庞大的游客数量造成旅游服务设施的超负荷使用,致使陵山登山路、乾陵博物馆及陪葬墓博物馆等的旅游环境受到破坏;同时大量涌入的游客,也打破了陪葬墓地下墓室的温湿度环境及空气成分的平衡,不利于陪葬墓墓室的保存;严重的有游客攀爬到阙台、石刻上留影照相,在陵区随意涂写刻画,对遗址造成直接破坏。
此外,旅游业规范化管理的力度仍需加强。乾陵的导游服务,餐饮行业尚不规范,需要治理整顿。将遗址文物承包给营利性企业经营,因过度开发造成遗址文物破坏的隐患仍然存在。
四、乾陵申遗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的有效解决,妥善保护好乾陵,以及配合丝绸之路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乾陵保护管理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特提出以下措施及建议:
(一)合理界定保护区划
为了满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要求,乾陵保护区划可以划分为核心区及缓冲区两个级别。
核心区的范围包括乾陵主陵区:外城垣的东墙、西墙、北墙各外延100米,东、西乳阙本体向南延伸100米。下宫区:下宫外宫墙向外延伸100米、御道两侧各外延100米,东、西鹊台本体各向外延伸100米。陪葬墓区:永泰、章怀、懿德三座陪葬墓陵园园墙本体外延100米,其余陪葬墓封土本体边缘外延50米作为核心区。
缓冲区的范围:西至陵园西侧漠谷边缘,北到穿过寨子堡村南部的东西向道路,东到312国道,南至第一道门阙遗址以南通往312国道的旅游道路。
永泰、章怀、懿德墓缓冲区为陵园园墙外延200米。其余陪葬墓的缓冲区为封土本体边缘外延100米。
(二)科学实施文物保护工程
截止2007年底,乾陵区已完成对陵园东西乳峰阙楼遗址、永泰公主墓南双阙楼遗址和内城南门阙楼遗址的保护工程,解决了长期以来因自然雨水冲刷和风化对遗址的破坏。
对现存地上夯土遗迹和石刻,根据其病害的类型和程度,分别采用相应的加固保护措施。对考古研究价值高的土遗址,经考古发掘后,可修建遗址保护厅对其进行保护,馆场的建筑形式应与遗址景观相协调,馆场内的环境条件和设备配置应满足遗址保护和展示的需求。对暂时不适合建遗址保护厅的,在遗迹本体或保护范围周围采取围栏、植被等隔离围护措施,隔离设施的形式应与遗址景观相协调。
对石刻表面的苔藓和灰尘应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清洗,清洗时应确保石刻本体安全,同时应注意保留遗址表面的各类历史信息。对石刻及土遗址裂隙可采取恰当的方法进行修复,以确保石刻和土遗址的安全。对石刻和土遗址表面可采用适当的材料进行封护,减少风和水对石刻及土遗址的侵蚀。
改造不合理的保护和展示方式:将61王宾像的部分砖铺地改为仿土硬化;内城东南角阙在考古发掘之后,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包砖保护,整治周边环境,根治遗迹水土流失的问题;内城东门阙台外外埋石条,保护阙台不被人为耕作蚕食;结合中日石刻保护项目,完善北门出土石刻的保护;填实所有陪葬墓上的人为空洞。
(三)完善文物安全防护体系
保证现有乾陵博物馆对主陵区及其陪葬墓区保护范围区域进行日常巡视,并对遗址周边村落的生产生活及建设活动进行不定期的巡视监督,及时发现和制止破坏或威胁遗址安全的事件。
保持县公安局在乾陵博物馆设立文物派出所的警力配备和越野车等装备配置,用以专职负责保护乾陵文物安全,威慑犯罪分子,确保遗址安全。加大文物保护力度,维持博物馆与县人武部协商后成立的乾陵博物馆武装部及组建的民兵连,从而做到以武装的力量加强对田野文物的有效保护。
进一步加大乾陵博物馆与周边村委会联合成立的田野文物群防群保委员会制度。增加群防小组数量,提高群防小组质量,群策群力,共同保护好田野文物。定期培训遗址周边村落的文保人员,宣传国家文物保护政策。
在乾陵主陵区周边、陪葬墓和博物馆内展厅内亦应布设图像、声音复核系统和出入口控制、入侵报警系统等安全监控系统。
尽快对部分保存状况较差、破坏严重的石刻遗迹周边以及露天的陪葬墓封土周围设立围栏,确保遗址安全。围栏样式选择应以与遗址景观环境协调为原则。
乾陵内城城垣和外城城垣等地下遗迹,采用植物或是砂石标识进行展示,同时对遗迹本体实行隔离防护并体现陵园格局。乾陵博物馆、章怀太子墓博物馆、懿德太子墓博物馆现有围墙与周边农田隔离,应尽快以考古确定的陵园园墙外延50米范围内作为植被控制地带进行植被隔离防护。下宫周边、司马道两侧50米范围内作为植被控制地带进行植被隔离防护。植被控制地带内所有植被必须严格按照遗迹本体保护和遗址景观保护的要求栽种。
为保证文物遗址、游客和当地居民消防安全,应对乾陵区的消防设施,制定专项规划进行设计和建设,建立长久、稳定的安全防范机制。
(四)加快乾陵周边环境治理
与相关部门协调,切实保证乾陵水库的水质质量,为遗址区创造一个安全水源地及用水环境。完善遗址区内给水设施建设,解决遗址区内生产生活用水问题,防止因窖穴等储水设施简陋造成的遗址安全问题和居民、游客健康问题。调整区内化肥、农药品种结构,减少农业污染。
遗址区内禁止对空气造成污染的生产企业进入,住宿、餐饮等旅游服务设施产生的生活废气经治理达标后排放,以改善空气质量。在312国道改道前,沿312国道道路两侧种植防护林,加大遗址区内绿化面积,进一步改善大气环境,有效遏制因空气流动造成过往重型运输车辆产生的粉尘飞扬和尾气排放对遗址区空气质量及遗迹保存环境的影响。禁止遗址区内进行焚烧秸秆等造成空气污染和危害遗址区生态安全、遗迹保存安全的行为。
清理遗址区内的生产生活垃圾,为遗址区创造良好的环境。遗址区内禁止随意倾倒、堆放垃圾。对遗址区内设置的垃圾箱做好日常清理维护工作,对遗址区内垃圾进行统一回收与处理。
拆除遗迹本体范围内所有与文物保护、展示无关的建筑物。遗址区内现有村落不扩建,必要时对其建筑形式、色调做出调整改造,与遗址区整体风貌相协调。保留乾陵地震台,对其建筑外观及周边环境进行治理,使其与遗址区的景观环境保持一致。
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培训,取缔非法导游,制定并公开旅游服务项目的收费标准,保证旅游服务质量,全面提升游客对乾陵区旅游满意度,提高乾陵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迁移叠压在遗迹本体上的近现代坟墓,迁埋遗址上空的电线电缆。拆除保护范围内现有的对遗址景观造成不良影响的广告牌、信号塔、水塔等构筑物,关闭遗址区内的取土场,优化乾陵区的自然环境风貌和历史景观风貌。
(五)更新乾陵展示内容,提高旅游服务设施质量
乾陵区作为旅游风景区已经对游客进行开放。长远规划应将加强文物保护和展示工程与基础设施改造工程的建设,提高乾陵内外城垣遗迹及各陪葬墓的展示效果,加强通达各遗迹点的可进入性,整体体现乾陵陵园的形制格局、陪葬制度,给游客带来更多的旅游体验和知识获取。
1.展示方式多样化
第一,露天原状展示。即对遗迹本体进行保护加固后,直接展示遗迹本体。目前可实施露天原状展示的主要有:主陵遗址区陵园形制、石刻;陪葬墓展示区的墓园形制和封土,已发掘的墓室、墓道及石刻。
第二,场馆展示。即修建与遗产环境协调的博物馆,对乾陵陪葬墓出土的大量精美文物和壁画进行保护和展示,新的乾陵博物馆可以选在下宫遗址东南侧修建。
第三,在经过考古发掘、布局形式和结构基本清楚的建筑遗迹中,选择历史价值较高、遗迹保存较好、展示效果较好的建筑基址。在覆盖保护后,可按照考古发现的遗迹布局形制,仿照当时的建筑(构筑)材料,使用当时的技术手段,在遗迹之上进行基址复原展示。可实施基址复原展示的遗迹主要有:碑亭、回廊、内城南门、下宫遗址区。
第四,考古发掘工作完成后,对乾陵主陵区内外陵垣地面有遗迹的部分采用相应文物保护措施,保持遗迹现状。地面没有遗迹的部分可采用植物或沙石等其它材料标示的展示,材料的选择应满足文物保护的要求。可实施标识展示的遗迹主要有:主陵园内、外城垣。
第五,根据遗址保护和景观协调的需要,在考古确认后,对于部分遗址进行复原展示。复原展示要以遗迹本体安全为前提,按照原有的建筑式样和外观,使用可逆性材料,进行复原。可实施复原展示的遗迹主要有乳台、南门门阙。
第六,在新的乾陵博物馆内,对于乾陵整体历史格局和地宫采用三维模拟展示,给参观者更加直观感受和想象的空间。
2.旅游服务设施人性化
下宫遗址以南,神道东侧的建设控制地带内,建设新的乾陵博物馆(兼乾陵区管理功能)、停车场及旅游服务配套设施等为一体的综合展示、管理、服务区。新的停车场建成后,禁止外部旅游车辆进入乾陵主陵园区,所有游客在博物馆处换乘景区内专用交通工具进入乾陵景区。将正在使用的乾陵内城区神道东侧停车场,改造为游客服务中心和内部交通工具停放点,拆除该停车场内与遗址历史环境风貌不协调的建筑物,对景观环境进行重新改造设计。
遗址区内道路两旁,按照旅游参观道路的标准设置路灯,路灯的式样可选择具有唐代风格或与遗址区环境景观协调的风格,体现乾陵的庄严和宏伟。遗址的对外连接道路或遗址区内的道路应设置必要的指示标牌,标示参观点和游客服务点的名称、方向和距离。标牌的文字至少使用中英两种文字。
改造完善内城南门遗址附近的旅游服务区,完善旅游服务和遗址管理功能,并使建筑物的色调和外观与遗址整体环境相协调。
为了使旅游展示不致影响到文物的安全,乾陵区须限制游客数量,使景点瞬间停留的游客数量不超过游客遗址点规定的旅游容量。管理人员利用监控设备了解各遗址点的游客分布状况,进行动态控制。制定《游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乾陵博物馆负责突发事件的处理。
[参考文献]
[1]樊英峰.乾陵唐墓壁画的历史价值[J].文博,2003,(1).
[2]王景慧.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状况与规划展望[J].建设科技,2007,(1).
[3]樊英峰.乾陵61蕃臣像补考,文博[J].2003,(3).
[4]韩玲.浅析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划和保护方式[J].城乡建设,2008,(5).
[5]王海勇.“管治”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规划研究的启示[J].江苏城市规划,2005,(2).
[6]王海勇.文化遗产区旅游服务设施规划方法探析[J].江苏城市规划,2006,(5).
[7]周俭.保护文化遗产与延续历史风貌并重——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编制的特点[J].上海城市规划,2006,(2).
[7]杜忠潮.乾陵景区国内旅游者人口学特征及行为分析 [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
[8]刘鑫.贫困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对沙溪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发展规划的思索[J].小城镇建设,2006,(12).
[9]周谦.无形文化遗产的异地保护与开发——以湖南大崇山文化生态园规划为例[J].中外建筑,2006,(4).
[10]杜忠潮.汉唐帝陵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分析——陕西省茂陵、乾陵实证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
[关键词]乾陵;世界遗产;景区规划
[中图分类号]K87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6-0120-08
一、乾陵概况
(一)遗址概述
乾陵位于乾县城北约6公里处的梁山上,陵区行政区划属陕西省乾县城关镇。陵区中心范围东西约1.5公里,南北约1.45公里,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08°12′14″~108°13′19″;北纬34°33′49″~34°35′28″。其中梁山主峰(北峰)海拔1047.3米,拔地高度104米,地理坐标为东经108°12′45″,北纬34°33′51″。东、西乳峰分别高941.8米和932.5米,呈东北—西南方向,间距约380米,距梁山主峰分别为1290米和1550米。陵区内及其周边水系以自然和人工湖、水库较多,自东而西有肖河、泔河、漠西河及好畤河等,以漠西河流域最大。
(二)历史沿革
弘道元年十二月丁巳(初四日,公元683年12月27日)夜,唐王朝(618~907)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628~683)病逝于东都洛阳贞观殿,武则天以司徒摄司空霍王李元轨为山陵使,侍中同中书门下三品刘齐贤为山陵副使,户部郎中、朝散大夫韦泰真为将作大匠,开始营建乾陵寝宫。文明元年五月丙申(公元684年6月3日),唐睿宗李旦护送高宗灵柩回长安。八月庚寅(公元684年9月25日),葬天皇大帝于乾陵。
神龙元年十一月壬寅(公元705年12月16日),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崩逝于洛阳上阳宫之仙居殿,终年82岁。“遗制祔庙、归陵、令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次年正月丙申(公元706年2月8日),中宗李显护送则天灵驾还西京。五月庚申(公元706年7月2日),与其夫李治合葬于乾陵玄宫。神龙二年(706),唐中宗李显迁葬永泰公主李仙蕙、懿德太子李重润、章怀太子李贤等陪葬乾陵。
唐睿宗李旦至唐玄宗李隆基时,令合葬章怀太子妃清河房氏,赐赠邠王李守礼等陪葬乾陵。
“安史之乱”后,乾陵地面建筑遭到严重破坏。
唐德宗贞元十四年(798),“遣右谏议大夫平章事崔损充修八陵使,及所司计料,献、昭、乾、定、泰五陵各造屋378间”。此为第一次修缮乾陵。
唐文宗李昂开成二年(837)“乾陵寝宫火”。
唐哀帝末年(907)“盗焚乾陵下宫”。
终唐一代,乾陵建有乾陵署,署丞为正五品,负责管理陵园事务。
五代时耀州节度使温韬盗发所辖境内唐陵,“唯乾陵风雨不可发”。
后唐末帝李从珂应顺元年(934)《修奉列圣陵寝诏》曰:“列圣陵寝多在关西,中兴以来,未暇修奉,宜令京兆河南、凤翔等府,耀州、乾州奉陵诸县,其陵园有所缺漏,本处量工差人修奉。仍人给日食。祭告下太常宗正寺参评奏闻。”此为第二次修缮乾陵。
金太宗完颜晟天会十二年(1134)镌刻在乾陵无字碑阳面正中的《大金皇弟都统经略郎君行记》铭文有“至唐乾陵,殿庑颓然,一无所睹。爰命有司,鸠工修饰。今复谒陵下,绘像一新,迴廊四起,不胜欣怿”。此为第三次修缮乾陵。
宋、元、明、清时,乾陵均有管理机构。此后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乾陵陵区无人管理。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虽然不同时期乾陵管理机构的名称、级别甚至所属部门都不尽相同,但始终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对乾陵的日常管理工作负责,这是乾陵大部分地上遗存得以保护和维持至今的重要基础。目前,乾陵的管理机构是乾陵博物馆,隶属于陕西省文物局。
二、乾陵申遗的依据
(一)乾陵符合世界文化遗产评定的有关标准
世界文化遗产的评定标准有六个:创造精神的代表作;在一段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技术、古迹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能为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是一种建筑、建筑整体、技术整体及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现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是传统人类居住地、土地使用或海洋开发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或者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特别是由于不可逆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与具有突出的普遍意义的事件、传统、观点、信仰、艺术作品或文学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
乾陵遗址作为唐代重要的皇帝陵寝和古代丝绸之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列入世界遗产标准的前五条。
1.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与其夫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
乾陵埋葬的两位墓主人,一位是唐王朝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一位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他们既是一对夫妻又代表李唐和武周两个不同的朝代。因此,乾陵是由李唐和武周两个朝代营建的皇帝陵。一陵葬二帝,这在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史上绝无仅有,在世界陵墓史上也非常罕见。作为合葬两朝两帝的陵墓,在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中具有独特性和惟一性,符合世界遗产标准的第一条和第三条。
2.开创唐代帝陵制度,并对以后各个时期的帝王陵墓制度产生了巨大影响
乾陵是继承秦汉帝陵的形制发展而来的,处在中国古代皇陵从“封土为陵”向“因(依)山为陵”发展的过渡时期。唐代帝王“因山为陵”的埋葬形式,从唐太宗昭陵开始,至乾陵成为定制,并从此奠定了后世帝王“因山为陵”葬制的基本模式。陵园规模宏大,建筑富丽,有“历代诸皇陵之冠”和唐陵典范的美誉。乾陵陵园内设置各类大型精美石雕群像120余件,其形制和雕刻技艺上承六朝而有所发展。从乾陵开始唐代帝王陵前石刻成为一种制度和模式,具有开创性意义,不仅对后来的唐陵石刻产生了影响,而且后代帝陵前的石刻,无论是石刻数目,还是石刻种类以及安放位置,都继承了乾陵模式。乾陵在东方陵墓制度史上的重要地位,符合在一段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技术、古迹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世界遗产标准第二条。
3.乾陵是古代丝绸之路历史的重要见证
乾陵拥有与丝绸之路相关的已定级文物164件,其中包括国宝级壁画和反映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大量石刻与文物。其中61尊宾王石雕像真实记录了7世纪唐帝国与周边民族政权以及与亚洲各国的政治文化交流状况,反映了中外文化互动的高潮,是其他历代陵墓所少见的稀世物证;大量的三彩陶俑反映了盛唐时期丝绸之路的繁盛与交往的频繁;壁画“客使图”等反映了盛唐时唐王朝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与来往。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证据,乾陵符合世界遗产的标准第三条和第六条。
4.乾陵是规格最高、保存最为完整、艺术价值最高的唐代帝王陵墓
乾陵陵园具有内、外两重城垣,地宫所在的梁山,东临豹谷,西靠漠谷,地势险峻,素有“金岭”之称,位于陵园中心,体现其至高无上的地位。陵园石刻制度完备,数量与雕刻技艺为唐陵之首。
乾陵不仅外观宏伟,内藏也十分丰富。据述圣纪碑上的碑文记载,唐高宗临死时,曾遗言把它生前所喜爱的字画埋进墓内。加上武则天和唐高宗都处在唐朝的全盛时期,墓内应有数量众多、价值极高的随葬品。唐代帝王陵墓大部分被五代的耀州节度使温韬所盗,惟有乾陵因盗挖时风雨大作而幸免于难。乾陵墓道全部用石条填砌,层叠于墓道口直至墓门,共39层。各层石条均用铁栓板固定,并以铅灌缝。考古勘查证明,陵墓四周没有盗洞,墓道的石条和夯土仍为原来合葬武则天时的样子。因此,乾陵是惟一一座未被盗掘、保存完整的唐代皇帝陵墓。
乾陵开始出现的犍陀罗风格的翼马,来自西域的鸵鸟、蹲狮等,取代了原有的朱雀、石虎等,运用了线雕、浮雕和圆雕等生动传神的技法,很有可能受到公元前4世纪的古波斯苏萨遗址中翼兽形象的影响,不仅是汉魏南北朝以来中国传统石刻艺术与外来雕刻艺术的结合,而且开辟了后代帝王陵墓前设置翼兽的做法。
乾陵的17座陪葬墓规格高、规模大。懿德太子墓第一次发现唐皇室玉质填金哀册,是已经发掘过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唐墓,懿德太子墓“号墓为陵”,规模宏大,其石椁上的戴步摇凤冠又袒胸露乳的宫女图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叹为观止。永泰公主墓是唐代230多位公主中惟一享受“号墓为陵”规格待遇的公主墓,其墓也是发掘最早、等级较高的女性墓葬。章怀太子墓壁画保存最为完好,出土了作为亲王入葬时和追封太子迁葬后的两块墓志铭。
已发现的乾陵陪葬墓壁画是我国古代精美的艺术作品。章怀太子墓的《客使图》反映了7世纪唐代的外交活动,《马球图》反映了波斯传入中国的打马毬运动,还有懿德太子墓的《驯豹图》等,不仅显示了唐墓壁画艺术的卓越成就和时代风格,展现了唐代画师们精湛的艺术造诣,也体现了唐代文明开放与包容的胸怀和气度。已发现的总计约200平方米的石椁线刻画,也是一种独特的艺术作品,其人物肖像和信仰装饰均为皇家高手匠师写实所作。乾陵及陪葬墓的稀世珍品众多,文化底蕴深厚,建筑、绘画、雕塑皆反映出当时兼容并蓄的艺术风尚与美学特色,表达了当时人们深邃的精神世界,无疑是一曲凝固的不朽乐章。乾陵是中国古代史上最著名的皇帝陵寝之一,它是一种建筑、建筑整体、技术整体及景观的具有开创性的杰出范例,符合世界遗产标准第一条和第六条。
5.乾陵选址与建制独具特色,体现了古人对大自然景观的改造与利用
在18座唐代帝陵中,以乾陵和昭陵的地形选择最佳,以后的诸代帝陵,都无法与这两座陵墓相比。陵墓选择在乾县城北侧的梁山之上,以山为陵,气势宏大,被称为唐代帝王陵墓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最宏伟的帝陵之一。梁山主峰突兀于渭北平原之上,加之陵前双乳峰遥相呼应,山姿独特,气势恢弘。乾陵主峰大体近似圆锥形,以主峰为中心,环绕两重城垣,在梁山外围形成了类似于两重台阶式的结构,加之四周沟壑,形成“三重为昆仑丘”的高等级墓葬形式。乾陵外垣还可能是古代的水坝和引水沟。经考古调查,双乳峰都曾经过大规模的人工修整,经过垫高与平毁,形成了双峰对峙的壮观景象。乾陵的营建是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景观的改造与利用的杰出代表,符合世界遗产标准第五条。
(二)乾陵的突出普遍价值
乾陵是盛唐时期修建的帝王陵墓,是当时繁盛的社会经济的缩影,是唐代帝王陵墓的代表之作,号称“冠绝唐陵”。唐陵制度是中国帝王陵墓建制的转折点,其规划和设计思想对后代历朝帝王陵墓的建设规划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号称“乾陵模式”。乾陵作为当时规模最为宏伟的帝王陵寝,同时影响了朝鲜、日本、越南等东亚邻国王陵的陵墓制度,被广泛应用与借鉴。唐高宗与武则天时期是唐王朝发展到鼎盛的时期,国力与国际影响力在当时达到古代中国的巅峰,丝绸之路于此时达到最为繁盛的时期。作为这一时期中国最高统治者的陵墓,其等级、影响力是无与伦比的,其陵墓建筑、石刻、壁画、文物无不体现了这一阶段的历史特征。乾陵具备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些基本要素,它历史久远,开创先例,与其他国家陵墓类的世界遗产相比有着自己不同的文化特质,例如六十一王宾像、犍陀罗风格卷翼天马、反映丝绸之路的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陶俑和壁画等,最能物质地生动说明中国古代社会高峰时代对欧亚大陆的跃进性影响,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
(三)乾陵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1.乾陵的真实性
(1)外形和设计
乾陵将初唐时期各陵的格局糅合为一,开创了唐陵石雕的形制,自乾陵开始帝陵建造模式有了固定的定制,一般四门列蹲狮,内城北门增设鞍马,内城南门外从南端华表开始依次有序地排列着翼马、鸵鸟、石马与牵马人、翁仲、王宾像、石碑等。乾陵的外形布局仿照唐长安城,设计思想融合了中国传统风水观念与皇权思想,陵园原有布局与形制保存清楚、完整,能够真实反映盛唐时期帝王陵墓制度对前代制度的继承与发展。
(2)材料和实体
乾陵玄宫深入梁山山腹之中,据考古调查与勘探以及文献记载,乾陵玄宫保存完好,未曾被盗掘。原有地面房屋建筑主要为土木结构,经历千年岁月的自然破坏与历代人为因素破坏,地表已经无存,但是其原有基址仍然较为完好地保存于地下。下宫遗址、宫殿建筑遗址等保存大量如瓦当、砖石等原有建筑材料以及夯土地基;主要阙楼遗址仍然高耸于地面,城垣基址尚存;原有石刻大多保存完好,并保存于原有位置;众多陪葬墓封土犹存,部分墓葬保留有完整墓园痕迹。
(3)用途和功能
作为盛唐时期的帝陵制度的确定时期,乾陵各功能分区逐步明确,格局逐渐清楚。以梁山作为载体构成埋葬皇帝的主陵区,在陵山西南的地势平坦处设置下宫遗址作为供奉与祭祀的主要活动区域下宫区,于主陵区东南的台原地带设置拥有众多陪葬墓的陪葬墓区。
(4)传统、技术和管理体制
初唐时期的陵墓石刻明显带有前代遗风,永康陵蹲狮继承了北周石狮的风格,献陵的华表与六朝时的神道柱有明显的传承关系,尚处于艺术风格、雕凿技法承前启后的过程。乾陵的建造处于从初唐向盛唐的过渡时期,其石刻相比前代石刻,造型风格不断完善,雕刻技艺逐渐纯熟,已呈现出盛唐风貌的石刻艺术程式。
秦汉时期帝陵主要是以封土为陵为主要形式,汉代诸侯王墓葬如楚王陵、梁王陵等开始出现依山为陵的形制。南北朝至隋代,仍然流行封土为陵的制度。唐初修建的永康陵、兴宁陵、献陵、建初陵、启运陵等皆为积土为陵,至昭陵方开创唐代帝王“因山为陵”的先例。乾陵继承了昭陵因山为陵的陵寝建造技术,完善了石刻组合制度,是一种继承也是发展。
唐代设立乾陵建有乾陵署,署丞为正五品,负责管理陵园事务,其后历朝均多次维修并设置管理机构加以保护。1979年成立乾陵博物馆至今,现隶属于陕西省文物局。
(5)方位和位置
《唐会要》卷1载:“弘道元年十二月四日。崩于东都贞观殿。年五十六。文明元年八月庚寅。葬乾陵。在京兆府奉天县界。”史载弘道元年十二月唐高宗病逝于东都洛阳贞观殿,武则天以司徒摄司空霍王李元轨为山陵使,侍中同中书门下三品刘齐贤为山陵副使,户部郎中、朝散大夫韦泰真为将作大匠,开始营建乾陵寝宫。文明元年五月唐睿宗李旦护送高宗灵柩回长安。八月葬高宗于乾陵。现乾陵位于乾县城北约6公里处的梁山上,陵区行政区划属陕西省乾县城关镇,与文献记载中的唐代的奉天县地理位置相符。
现保存于神道的《述圣纪碑》碑文记载了唐高宗李治的生平史略和执政时期的“文治武功”,以及其对于后事的遗嘱;《无字碑》上残留宋、明以来文人学士游乾陵时的题刻文,多达42段。这些碑文、题刻是乾陵真实性的有力证据。
(6)语言和其他形式的非物质遗产
乾陵周边地区保留有大量的民间传说,记载了历代关于乾陵及其墓主人唐高宗与武则天的传闻逸事;周边地名如司马村、西皇门村、东皇门村、白虎村、黄巢沟村等反映了唐陵制度与历史沿革变迁;明代诗人的诗中记有“唯有乾人怀旧德,年年麦饭祀昭仪”,说明老百姓怀念武则天,每年麦熟后用新麦去祭祀武则天,这种仪式只是在乾陵存在。
(7)精神和感觉
高耸的山峰和严谨对称的建筑及雕塑,给人以威严、庄重和压抑感,这正体现了武则天对高宗李治“文治武功”的至尊至崇和神灵般的顶礼膜拜。人工修筑的城垣,环绕天然山峰的做法,是大自然和人工的巧妙结合。两座乳峰与神道两侧的华表、翼马、朱雀、牵马人等石雕艺术品,共同营建了陵前的建筑环境,同陵墓依托的天然山峰形成强烈的空间对比。规模宏大、气势恢宏的乾陵,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
2.乾陵的完整性
(1)包括所有表现其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必要因素
乾陵继承了前代陵墓制度并加以完善发展,开创了唐代帝陵的规制并对后世帝陵制度产生长远影响;乾陵文物充分展现了盛唐时期丝绸之路所带来的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成果,包括带有犍陀罗风格的翼马、来自西域的鸵鸟与石狮、大量的陶俑以及壁画等;乾陵规模宏大,建置完全,是唐代帝陵制度的代表;充分利用自然山峰的地势,构筑出自然与人文相和谐的立体式陵墓景观。
(2)乾陵面积广大,完整地保存了乾陵遗产价值的特色和变迁过程
据《唐会要》等文献记载,乾陵陵园“周八十里”, 约折合20万余亩。面积广阔的陵园经历了皇家禁域到当地居民生活场所的演变,虽然经历了地位与用途的变化,但是陵墓依托的梁山主峰以及周边的台原,地貌基本维持原状,遗迹周边的环境均无根本性的变化,基本保持原有的历史风貌。较为完整地保存了乾陵原有风貌,同时亦体现了历史的变迁。
(四)乾陵与丝绸之路的关系和证据
据文献记载,乾陵所在的梁山,自周秦即为名胜之地,周太王徙居岐山之阳时逾越梁山,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巡幸的梁山宫,其宫殿遗址即在梁山南隅(今乾县城西)的龟背形缓坡台地上。嗣后,秦御匈奴,西汉张骞通西域,以至唐代的丝绸之路都经过此山。梁山地势险要,为东西通衢之咽喉和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至今仍为西(安)兰(州)公路之要冲。
下面以佛教传播为例说明乾陵和丝绸之路的关系。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最初被中国人视为原有的黄老之学加以理解和接受。在其后的数百年间,虽有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之毁佛,但佛教在中国仍然得到了广泛的流传和发展。至隋唐时期,佛教的地位越来越高,影响越来越大,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佛教发展至全盛期。由于唐王朝在西域战争和东北战事相继取得胜利,广大的西域置于唐王朝的直接控制之下,为丝绸之路的繁荣创造了条件。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成为继汉代以来,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对外文化交流的又一高峰时期。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一方面不断地向西求法,同时又向东持续弘法。在西进东出的文化交流中,佛教被志在济世度民的玄奘、义净、法藏等一代代佛教高僧所追求弘扬。宗教是当时国际思想文化交流的主流,佛教在东方是这种交流的主导。在此过程中,武则天的崇佛政策和一系列礼佛活动对佛教的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对东西方思想文化的交流具有积极的意义。在这一时期,佛教的繁荣和中国与边疆政权和域外国家外事活动异常频繁有着内在的相互促进作用。玄奘、义净等既是高僧也是杰出的民间外交家;作为国家使节的李义表、王玄策等多次出使天竺,为佛教发展做出贡献。这一时期,日本向中国派遣遣唐使达19批次,仅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就有8次之多,大量的僧人随遣唐使到中国学法。同时,不少来自新罗、日本的高僧在长安、洛阳参访学习后,沿丝绸之路踏着法显、玄奘的足迹继续向西,赴印度、中亚问法取经。此后的鉴真和尚继承先辈的弘法大志,东渡日本,传扬佛教文化。
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的文化遗存极为丰厚,而国际文化交流的色彩十分浓郁。迎佛骨、泰山封禅、登基改元、天堂礼佛、明堂接待、迎请高僧都打上了鲜明的国际交流的情彩,而其底色是佛教。
据《长安图志》等文献记载,唐昭陵、建陵等帝陵陵域内分布大量佛寺,且部分寺庙的名称相同,可以佐证唐陵存在确定的佛教寺庙设置。同时乾陵仿唐长安城所建,其内必然分布有佛寺,同时作为高宗、武则天超度之用。
在乾陵的考古发掘中,还发现了一批与古代丝绸之路有关的文物,其中已定级的164件。(详见后表)
三、乾陵申遗存在的问题
(一)乾陵的文物保护工作还有待于提高
乾陵陵园整体保存较好,格局明确。主陵区主要建筑遗迹地面无存,但基址尚在,并且其中部分已经发掘后回填;内城陵垣四角阙楼夯土台基和四门门阙尚存;陵园石刻保存基本完好,少数缺失或残损,并正在进行保护维修工程;陪葬墓除一座封土平毁,其余地表尚存封土或墓园遗迹。
乾陵陵园及其已发掘的五座陪葬墓共出土各类文物4000余件,大部分保存在乾陵博物馆文物库房内,少数在陈列室展览。库房内温湿度相对稳定,变化不大,文物保存条件较好,除历史原因造成的损害以及不可避免的自然因素造成的些微损耗外,文物基本无损害。
地面遗迹及石刻,由于地处露天环境,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主要是风吹、日晒、雨淋、冰冻等自然因素的影响。目前许多石刻苔藓满身,裂隙遍布,个别石刻(翁仲)身上的裂隙已达3~5毫米。
乾陵陪葬墓等级较高,墓葬埋藏较深,如已发掘的懿德太子墓深15米,永泰公主墓深16.7米,章怀太子墓深7米,其地下部分受地下水侵害较严重。墓道壁画由于通风不畅、潮湿等原因,造成霉菌滋生、盐析、空鼓、蓬松等现象。其他陪葬墓中出现因农业浇灌和地下水造成的部分墓室坍塌的现象,对地下埋藏的珍贵文物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二)乾陵旅游环境与世界遗产的要求还存在差距
乾陵主陵区除陵山和乳阙为天然植被覆盖外,其余多为农田。由于缺水无法灌溉,农作物大部分只种植一季,在非耕作季节,自然植被与裸露土地反差大,景观效果差。区域内缺乏环境卫生处理设施,垃圾随意堆放导致固体污染和旅游环境破坏。
乾陵核心区内无大型工矿企业,环境质量较好,但缓冲区内有少量小型企业,如煤场和拌和厂等,生产时产生大量粉尘,影响大气环境质量。312国道上通行的大型煤炭运输车辆等,带来震动和扬尘等环境破坏因素,影响遗迹本体安全的同时也造成旅游环境恶化。运输车辆中亦不乏运载易燃易爆易污染的危险品,危险品泄漏问题,将是对乾陵区居民、游客及工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的隐患。
乾陵的利用已形成一定的规模,1999年,乾陵被陕西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盛唐文化旅游区;2001年元月,国家旅游局公布为全国首批4A级旅游景区。大力发展旅游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乾陵经济及社会价值实现的表现,但迅速增长的旅游接待量也给乾陵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庞大的游客数量造成旅游服务设施的超负荷使用,致使陵山登山路、乾陵博物馆及陪葬墓博物馆等的旅游环境受到破坏;同时大量涌入的游客,也打破了陪葬墓地下墓室的温湿度环境及空气成分的平衡,不利于陪葬墓墓室的保存;严重的有游客攀爬到阙台、石刻上留影照相,在陵区随意涂写刻画,对遗址造成直接破坏。
此外,旅游业规范化管理的力度仍需加强。乾陵的导游服务,餐饮行业尚不规范,需要治理整顿。将遗址文物承包给营利性企业经营,因过度开发造成遗址文物破坏的隐患仍然存在。
四、乾陵申遗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的有效解决,妥善保护好乾陵,以及配合丝绸之路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乾陵保护管理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特提出以下措施及建议:
(一)合理界定保护区划
为了满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要求,乾陵保护区划可以划分为核心区及缓冲区两个级别。
核心区的范围包括乾陵主陵区:外城垣的东墙、西墙、北墙各外延100米,东、西乳阙本体向南延伸100米。下宫区:下宫外宫墙向外延伸100米、御道两侧各外延100米,东、西鹊台本体各向外延伸100米。陪葬墓区:永泰、章怀、懿德三座陪葬墓陵园园墙本体外延100米,其余陪葬墓封土本体边缘外延50米作为核心区。
缓冲区的范围:西至陵园西侧漠谷边缘,北到穿过寨子堡村南部的东西向道路,东到312国道,南至第一道门阙遗址以南通往312国道的旅游道路。
永泰、章怀、懿德墓缓冲区为陵园园墙外延200米。其余陪葬墓的缓冲区为封土本体边缘外延100米。
(二)科学实施文物保护工程
截止2007年底,乾陵区已完成对陵园东西乳峰阙楼遗址、永泰公主墓南双阙楼遗址和内城南门阙楼遗址的保护工程,解决了长期以来因自然雨水冲刷和风化对遗址的破坏。
对现存地上夯土遗迹和石刻,根据其病害的类型和程度,分别采用相应的加固保护措施。对考古研究价值高的土遗址,经考古发掘后,可修建遗址保护厅对其进行保护,馆场的建筑形式应与遗址景观相协调,馆场内的环境条件和设备配置应满足遗址保护和展示的需求。对暂时不适合建遗址保护厅的,在遗迹本体或保护范围周围采取围栏、植被等隔离围护措施,隔离设施的形式应与遗址景观相协调。
对石刻表面的苔藓和灰尘应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清洗,清洗时应确保石刻本体安全,同时应注意保留遗址表面的各类历史信息。对石刻及土遗址裂隙可采取恰当的方法进行修复,以确保石刻和土遗址的安全。对石刻和土遗址表面可采用适当的材料进行封护,减少风和水对石刻及土遗址的侵蚀。
改造不合理的保护和展示方式:将61王宾像的部分砖铺地改为仿土硬化;内城东南角阙在考古发掘之后,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包砖保护,整治周边环境,根治遗迹水土流失的问题;内城东门阙台外外埋石条,保护阙台不被人为耕作蚕食;结合中日石刻保护项目,完善北门出土石刻的保护;填实所有陪葬墓上的人为空洞。
(三)完善文物安全防护体系
保证现有乾陵博物馆对主陵区及其陪葬墓区保护范围区域进行日常巡视,并对遗址周边村落的生产生活及建设活动进行不定期的巡视监督,及时发现和制止破坏或威胁遗址安全的事件。
保持县公安局在乾陵博物馆设立文物派出所的警力配备和越野车等装备配置,用以专职负责保护乾陵文物安全,威慑犯罪分子,确保遗址安全。加大文物保护力度,维持博物馆与县人武部协商后成立的乾陵博物馆武装部及组建的民兵连,从而做到以武装的力量加强对田野文物的有效保护。
进一步加大乾陵博物馆与周边村委会联合成立的田野文物群防群保委员会制度。增加群防小组数量,提高群防小组质量,群策群力,共同保护好田野文物。定期培训遗址周边村落的文保人员,宣传国家文物保护政策。
在乾陵主陵区周边、陪葬墓和博物馆内展厅内亦应布设图像、声音复核系统和出入口控制、入侵报警系统等安全监控系统。
尽快对部分保存状况较差、破坏严重的石刻遗迹周边以及露天的陪葬墓封土周围设立围栏,确保遗址安全。围栏样式选择应以与遗址景观环境协调为原则。
乾陵内城城垣和外城城垣等地下遗迹,采用植物或是砂石标识进行展示,同时对遗迹本体实行隔离防护并体现陵园格局。乾陵博物馆、章怀太子墓博物馆、懿德太子墓博物馆现有围墙与周边农田隔离,应尽快以考古确定的陵园园墙外延50米范围内作为植被控制地带进行植被隔离防护。下宫周边、司马道两侧50米范围内作为植被控制地带进行植被隔离防护。植被控制地带内所有植被必须严格按照遗迹本体保护和遗址景观保护的要求栽种。
为保证文物遗址、游客和当地居民消防安全,应对乾陵区的消防设施,制定专项规划进行设计和建设,建立长久、稳定的安全防范机制。
(四)加快乾陵周边环境治理
与相关部门协调,切实保证乾陵水库的水质质量,为遗址区创造一个安全水源地及用水环境。完善遗址区内给水设施建设,解决遗址区内生产生活用水问题,防止因窖穴等储水设施简陋造成的遗址安全问题和居民、游客健康问题。调整区内化肥、农药品种结构,减少农业污染。
遗址区内禁止对空气造成污染的生产企业进入,住宿、餐饮等旅游服务设施产生的生活废气经治理达标后排放,以改善空气质量。在312国道改道前,沿312国道道路两侧种植防护林,加大遗址区内绿化面积,进一步改善大气环境,有效遏制因空气流动造成过往重型运输车辆产生的粉尘飞扬和尾气排放对遗址区空气质量及遗迹保存环境的影响。禁止遗址区内进行焚烧秸秆等造成空气污染和危害遗址区生态安全、遗迹保存安全的行为。
清理遗址区内的生产生活垃圾,为遗址区创造良好的环境。遗址区内禁止随意倾倒、堆放垃圾。对遗址区内设置的垃圾箱做好日常清理维护工作,对遗址区内垃圾进行统一回收与处理。
拆除遗迹本体范围内所有与文物保护、展示无关的建筑物。遗址区内现有村落不扩建,必要时对其建筑形式、色调做出调整改造,与遗址区整体风貌相协调。保留乾陵地震台,对其建筑外观及周边环境进行治理,使其与遗址区的景观环境保持一致。
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培训,取缔非法导游,制定并公开旅游服务项目的收费标准,保证旅游服务质量,全面提升游客对乾陵区旅游满意度,提高乾陵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迁移叠压在遗迹本体上的近现代坟墓,迁埋遗址上空的电线电缆。拆除保护范围内现有的对遗址景观造成不良影响的广告牌、信号塔、水塔等构筑物,关闭遗址区内的取土场,优化乾陵区的自然环境风貌和历史景观风貌。
(五)更新乾陵展示内容,提高旅游服务设施质量
乾陵区作为旅游风景区已经对游客进行开放。长远规划应将加强文物保护和展示工程与基础设施改造工程的建设,提高乾陵内外城垣遗迹及各陪葬墓的展示效果,加强通达各遗迹点的可进入性,整体体现乾陵陵园的形制格局、陪葬制度,给游客带来更多的旅游体验和知识获取。
1.展示方式多样化
第一,露天原状展示。即对遗迹本体进行保护加固后,直接展示遗迹本体。目前可实施露天原状展示的主要有:主陵遗址区陵园形制、石刻;陪葬墓展示区的墓园形制和封土,已发掘的墓室、墓道及石刻。
第二,场馆展示。即修建与遗产环境协调的博物馆,对乾陵陪葬墓出土的大量精美文物和壁画进行保护和展示,新的乾陵博物馆可以选在下宫遗址东南侧修建。
第三,在经过考古发掘、布局形式和结构基本清楚的建筑遗迹中,选择历史价值较高、遗迹保存较好、展示效果较好的建筑基址。在覆盖保护后,可按照考古发现的遗迹布局形制,仿照当时的建筑(构筑)材料,使用当时的技术手段,在遗迹之上进行基址复原展示。可实施基址复原展示的遗迹主要有:碑亭、回廊、内城南门、下宫遗址区。
第四,考古发掘工作完成后,对乾陵主陵区内外陵垣地面有遗迹的部分采用相应文物保护措施,保持遗迹现状。地面没有遗迹的部分可采用植物或沙石等其它材料标示的展示,材料的选择应满足文物保护的要求。可实施标识展示的遗迹主要有:主陵园内、外城垣。
第五,根据遗址保护和景观协调的需要,在考古确认后,对于部分遗址进行复原展示。复原展示要以遗迹本体安全为前提,按照原有的建筑式样和外观,使用可逆性材料,进行复原。可实施复原展示的遗迹主要有乳台、南门门阙。
第六,在新的乾陵博物馆内,对于乾陵整体历史格局和地宫采用三维模拟展示,给参观者更加直观感受和想象的空间。
2.旅游服务设施人性化
下宫遗址以南,神道东侧的建设控制地带内,建设新的乾陵博物馆(兼乾陵区管理功能)、停车场及旅游服务配套设施等为一体的综合展示、管理、服务区。新的停车场建成后,禁止外部旅游车辆进入乾陵主陵园区,所有游客在博物馆处换乘景区内专用交通工具进入乾陵景区。将正在使用的乾陵内城区神道东侧停车场,改造为游客服务中心和内部交通工具停放点,拆除该停车场内与遗址历史环境风貌不协调的建筑物,对景观环境进行重新改造设计。
遗址区内道路两旁,按照旅游参观道路的标准设置路灯,路灯的式样可选择具有唐代风格或与遗址区环境景观协调的风格,体现乾陵的庄严和宏伟。遗址的对外连接道路或遗址区内的道路应设置必要的指示标牌,标示参观点和游客服务点的名称、方向和距离。标牌的文字至少使用中英两种文字。
改造完善内城南门遗址附近的旅游服务区,完善旅游服务和遗址管理功能,并使建筑物的色调和外观与遗址整体环境相协调。
为了使旅游展示不致影响到文物的安全,乾陵区须限制游客数量,使景点瞬间停留的游客数量不超过游客遗址点规定的旅游容量。管理人员利用监控设备了解各遗址点的游客分布状况,进行动态控制。制定《游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乾陵博物馆负责突发事件的处理。
[参考文献]
[1]樊英峰.乾陵唐墓壁画的历史价值[J].文博,2003,(1).
[2]王景慧.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状况与规划展望[J].建设科技,2007,(1).
[3]樊英峰.乾陵61蕃臣像补考,文博[J].2003,(3).
[4]韩玲.浅析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划和保护方式[J].城乡建设,2008,(5).
[5]王海勇.“管治”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规划研究的启示[J].江苏城市规划,2005,(2).
[6]王海勇.文化遗产区旅游服务设施规划方法探析[J].江苏城市规划,2006,(5).
[7]周俭.保护文化遗产与延续历史风貌并重——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编制的特点[J].上海城市规划,2006,(2).
[7]杜忠潮.乾陵景区国内旅游者人口学特征及行为分析 [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
[8]刘鑫.贫困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对沙溪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发展规划的思索[J].小城镇建设,2006,(12).
[9]周谦.无形文化遗产的异地保护与开发——以湖南大崇山文化生态园规划为例[J].中外建筑,2006,(4).
[10]杜忠潮.汉唐帝陵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分析——陕西省茂陵、乾陵实证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