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柚子
一个北方橘子跑到南方,站在高高的山峦上。海风从山脚下正一股一股地吹来,在它的皮肤上擦出一阵暖意。这暖意持续的时间很长,从春到夏,从秋到冬。即使冬季,也只是春天收了一下尾。那风不忍心再冷,不忍再往橘子的皮囊里多走一步。
橘子有了点醉意。多年前的梦想一朝实现,它有点无所适从。它知道这已是它的地方。故乡的凄寒和贫瘠再也捆绑不了它。站在这里的橘子,一个已经成熟的橘子,它不欠气候和土地的情,也对得起那棵曾经孕育了它的橘树。它在这里的成长只是一个必然。
首先蠢蠢欲动的是橘瓣。其次是橘皮。它们要按比例拔节。如果皮囊长得太快,橘瓣跟不上,里面空空如也,虫子就会乘虚而入,以此为家。皮囊保护橘瓣的同时,果实也要保护皮囊,把它撑得足够大。但橘瓣不能长得太快,太快了會把皮囊撑破。
橘瓣上的丝丝缕缕,橘皮里面的薄膜和外面的伤疤,每一个细节都在夜晚张开。商量好了,喊声“一二三”,一起静悄悄地跑步。空气里弥漫着清甜,那是它们快乐的童谣。一个成年橘子的童谣。
它有了一个新的名字:柚子。
一个硕大、坚硬的果实。膨胀了几十倍的橘子。从树上落下来再也不用担心摔碎,反要小心下面的事物会不会被砸伤。
柚子回头打量橘子,它看到了自己的童年。而橘子从没见过自己的成年是什么样子。今天它看到了自己,有点讶异。
当初轻易就能扒开它,现在不能了。食客把柚子放在掌中,一只手握住一瓣,龇牙咧嘴地往相反的方向用力。口味也不似原先那样甜了,变为一股古怪的味道。纤维粗糙了。心更硬了。不小心掉在地上,一滴泪都没有,爬起来接着走路。
它以为会是自然而然的成长,哪知量变引起质变。
这是我吗?当初的橘子,今天的柚子这样问自己。
它又想,当初铁了心地成长,而不安心做个橘子,是为了争夺有限的养分?如果周围的养分不够,自己本可以走远一点,把头颅钻进泥土。既然能从北方跑到南方,从熟悉的地方来到陌生的地方,把陌生变成熟悉,自然也能从一个有营养的地方走向另一个有营养的地方。
好像什么都不为。橘子一直在下意识地成长。
但它也不想转头回去。就像当初不知为什么要长大一样,它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回去。为什么要找回那个本不存在的自我。
那时的它,和此时的它,是两个物种。
两个物种又怎样,比自己的同伴多活了一个人生又怎么样。多一个少一个,又怎么样……
柚子躲在岭南的烟雨中,不愿再多想。既然上天赐予它机会,这就是它的命。跟成长没关系。它的生活中,注定有此一变。
它知道,如果把自己放在一个角落里,日月轮回,水分逐渐流失,孤独笼罩着它,还会把它变回一个橘子。
好在这样的机会不多。
一个北方人来到南方。看到柚子,从瓣上一条条撕下果肉,一边吃一边说,这不就是放大的橘子吗?
柚子无言。
还是被认出来了。
荔枝
一坨荔枝离开了家乡。驿道两边的树木刷刷地向后倒去。远处田地里的农人伸直腰,看见一道烟尘滚滚北去,灰尘迷了他们的眼睛。农历四五月,正是最热的季节。大雨时常淹没道路,马蹄陷进泥地。
“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你信吗?农耕社会,四五千里路,至少要五六天。还有颠簸呢,山峦叠嶂,激流滚滚,骏马飞奔,马鬃在风中一颤一颤,屁股都疼,何况荔枝。青绿着就被摘下的荔枝们你挨着我我碰着你,撞到头破血流,互相叫骂,恨不得自己的同伴去死。
味道变没变杨贵妃怎么知道。 除非她亲身来到岭南,在一个果园里吃过荔枝。
有机会在岭南尝过新鲜荔枝的押运官当然不承认味道变了。
进皇宫,押运官把荔枝们梳洗打扮一番,装进亮晶晶的盘子里。
贵妃问,是新鲜的吗?
答,味未变。
贵妃纤纤玉指剥开红艳艳的壳,看到白嫩嫩、颤巍巍的果肉,轻启朱唇,露出让人倾倒的笑。嗯,好吃。这股烂地瓜的味儿就是我小时候的味道。
一群羊总会跟在一只羊后面跑。那只羊也不知道为什么。若是某一只跑出了羊群,后面跟上一只,就会跟上一群,就又成了一个方向。一只只盲从的羊,踩出了世界上无数个方向。
一只羊把荔枝指成了一个方向。
气哼哼的杜牧,写好的诗扔进华清池: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芒果说,我体型比较好。菠萝说,我看上去比较大。桂圆说,我皮肤光滑。山竹说,我味道鲜。
荔枝说,这几样我都比不上你们。贵妃喜欢我。
荔枝说,怪我咯。
荔枝又说,我还不是要继续和你们在一起。
其他水果不作声了。
岭南的深山中,瘴气弥漫。太阳一天砸下来的热量,顶得上北方一个月的热量。如果不是土地拽着,大树恨不得连自己都蒸发掉。那瘴气是树木和蒿草的一声声怨气,走进来的人们莫名其妙中了蛊。
人显得非常渺小。海浪显得特别大。路途始终看不到终点。行走在遮天蔽日的树海里,不见天和地,就像一只爬进沙漠的蚂蚁,四周的沙子随便一个就能砸伤它的腿。
荔枝和那些水果一样。一年年开花结果,不能及时吃掉的,就及时烂掉。岭南的水果坚持自己的季节性。不像北方的苹果,从今年秋天可以吃到来年秋天。梨子如果放好了,也能。
荔枝从不敢在任何场合强调自己的知名度。
几百年后,一个叫苏东坡的人跋山涉水来到惠州。与其他不得志的政客不同,他有一只笔,这支笔后来被称为豪放。他走到哪里写到哪里。让他走他走。贬到天涯海角,只要还是公务员,还在体制内,政敌就拿他没办法。
满面尘灰的苏东坡看见了满树的荔枝。只吃了一个,还没尝出味道,就提笔写下了传唱至今的四句诗: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他知道这首诗会传回京城。他要让他的政敌们了解,这里有你们永远吃不到的荔枝。你们把我贬到这里,但我过得爽极了。
杨桃
杨桃被按在案板上。刀子要锋利。切一刀,杨桃就“啊”一声。再切一刀,再“啊”一声。不多的汁水顺着刀片淌下来,将案板洇湿了一小块。
刀子是它自己请来的。
嫩绿的杨桃,前生是古代一种称为“椎”的武器,头部六棱或八棱。金瓜武士将其持在手中,威风凛凛。应该出手的时候,椎绝不含糊。这一生砸进多少人的体内,溅起过多少触目惊心的鲜血,它已经数不过来了。
一天半夜醒来,想到自己经历过的一件件、一幕幕,它忽然冒出冷汗。不能继續了。转世再也不要金身或者铁身。不要做金属。打砸抢无法解决问题,问题只会越积越多。凡是给事物带来伤害的方式,它都要舍弃。
它钻进土地,从零开始,汲取土壤里的养分,也偷偷接收一些渗进土地里的阳光。它不敢大声呼吸,以免被太阳发现。它担心自己不配让她照射。它顺着根须、枝干一路向上,在枝干上冒出小芽。
一天又一天。一个柔亮的早晨,逐渐长大的杨桃看清了自己的模样,大吃一惊。怎么还是那个样子。虽然身体下半部没有了柄,由八棱形变成了五棱形,但大致还是相似。说好的脱胎换骨呢,说好的与往事干杯呢。
前生太扎实了。那是一个坚硬的过程,步步为营。它一辈子都没接触心软的事物,除了刀枪剑戟便是斧钺钩叉,全部恶狠狠的表情,冷冰冰的神态。它的世界里没有过柔和,不知该怎么与这个世界和谐相处。
如果当初有一个人引领着它,把世间的愉悦、放松、欢欣、挚爱一一指给它看,无需过多解释,只要看到,它也不会长成现在这个样子。
而这最难改变的身形,最后的痕迹,还是要割除干净。能帮助它的,也只有这把曾经并肩战斗过的刀子。
刀子把自己磨得飞快,尽量减轻进入杨桃的身体后给它带来的苦痛。看着躺倒在案板上的杨桃,那个曾经谁也不服的朋友,刀子忍不住哭了。刀子知道,切开杨桃,也就是彻底和老友作别的时刻。
一片一片萌哒哒的五角形状的水果,在盘子里散漫地排列出一副家庭主妇的姿态。你怎么也看不出它和那个血腥的武器到底有什么关联。
这才是我自己,杨桃说。
尽管内心有着和菠萝蜜一样浓烈的情感,但它决不再任其燃烧。它就那么恬淡的,轻悄的,把一点隐隐的甜味呈现在你的嘴边。
如果你忘记吃掉它,一天后它会渐渐发黄、腐烂,如同所有变老的水果。但此刻的它是欣慰的,仿佛一个痛改前非的浪子。
芒果
金黄,金黄。
有些芒果一直到成熟都是青色。而我见过的芒果还是黄色居多。
站在路边的芒果树和最常见的榕树,平时看不出它们有什么差别。六月来临,果实逐渐发黄,芒果树变亮了。再浓密的叶子都掩不住芒果的色彩。
再往后,芒果开始离开树。走着走着,身后忽然掉下一个芒果,吓一跳。这种事情极少发生。芒果都是半夜悄悄跳下来的。深圳的夜生活太长,凌晨一两点,路上还有很多人。有人坐在芒果树下吃烤蚝,喝冰啤酒。两个年轻人在树下的阴影里相互搂抱着。这时候芒果不好意思跳下来,天黑看不清,万一砸着人,就不合适了。水果有灵性。它们一辈子只养人,不伤人。它们要选好一个时间,正好是四下无人,也没老鼠跑过,蛇钻进了绿化带。
它们掉在红色的人行道上。红砖特别硬。闷闷的一声“呯”,摔个粉身碎骨。它后边那个芒果也选好了位置。“呯”“呯”,一个接一个,仿佛跳水运动员。
多少年来,它们一直是这样的。摔在地上,就是要粉身碎骨,把果核摔出来,钻进土地里,长成另一棵芒果树。或者动物们大吃其果实的时候,顺便把种子带走。绝大多数被带到了死路上,偶尔某一颗种子被带到肥沃之地,就又是一条出路。一个又一个偶然成了代代繁衍的必然。
繁衍有什么意义?这事不能刨根问底。
城市里的地砖太硬,泥土已被彻底隔绝。它们知道跳下来意义不大,但它们义无反顾,万一有一颗种子被雨水冲到一个合适的地方呢。
第二天清早,晨练的人看见一滩接一滩的金黄色尸体。
他们轻巧地一个个绕开,小心翼翼不要踩到它们。水果的汁液沾到衣服上,鞋子上,都不会轻易洗掉。水果简直可以做染料。也有的人怕硌了脚。他们不是担心踩碎果核。
若有兴致,你一个个地去数树上的芒果,然后跟掉在地上的进行数据核对。你会发现对不上的,还有一部分去了哪里?
它们是去了天上。它们在地上已经看不到希望。它们或者是芒果中的智者,不愿再在钢丝上跳舞。
天上。可不是天空。一览无余的天空,飘着的那几样东西你都看得清清楚楚,白云、鸟、飞机,台风时还有塑料袋。但你看不到芒果在飞。芒果去了它该去的地方。那个地方,叫做“天”。
树干上挂着一个歪歪扭扭的牌子,上面用黑色墨汁难看地写着:有毒,不要采摘。
芒果都是可以吃的。为什么有毒?莫非是人为喷上去的?想来还是怕路人采摘弄断了树枝,破坏绿化。
路边的芒果还会吸附汽车的尾气和空气中的灰尘。但算不上毒。
树木的所有者,只是想让芒果树单单成为景观树。
那一个个带着灵气的芒果,和市场上卖的芒果没什么区别。它们长出来的那一天就因地位不同而走到了两股道上。一部分用来吃,一部分用来浪费。
路上走着的人,会用手机去拍那些越长越漂亮的芒果,他们绝不去摘。个个都很文雅的样子。文化嘛,就是以文化野,就是面对一些本该大惊小怪的事情不再大惊小怪。
一个傍晚,夕阳沉沉。人流淹没了一个农民工。在大庭广众之下,他慌慌张张地摘下几个芒果跑回家。
他五岁的儿子将吃到人生第一次芒果。 香蕉
一挂香蕉从香蕉树上长出来。是一挂,不是一根。
它们像连体婴儿,闭着眼睛,握着拳头,打着哈欠。等香蕉们懂事的时候打量四周,才发现自己生来就不是一个。但没有谁感受到威胁,反觉得很有意思。
它们不知道十几根香蕉谁大谁小,也没人告诉它们先后顺序。但既然是整体的一挂,应该差不多同时问世。干脆不以出生时间区别彼此,就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排列,老大、老二、老三……一直到十八。
成长的时候,拥挤的时候,各自侧一侧身就行了。它们从没认为拥挤是不舒服的。大家都极力地往四周扩展空间。那么大的虚空,总可以盛放逐渐变大的身体。越是往外伸展,越感到虚空的大。虚空里可以看到的东西更多。
彼此的拥挤,成了彼此的拥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肌肤相亲。爱,在这摩擦中生成和长大。
广袤的村外,孤零零几棵香蕉树。它们是中间那棵树上最顶端的一挂。它们可以望见四周的清醒。风来的时候,远处的黄皮树的叶子先动起来。它们一起喊起来,风来了,风来了。大喊其实没什么意义,水果们又逃不掉,也没有躲避的地方。但它们喜欢这样喊,兄弟十八个喊得很整齐。它们通过叫喊看见了彼此,感受到了彼此,感受到了兄弟。它们的声音越来越整齐。风还在远处的时候就知道,哈,那些香蕉要叫喊了。
风有时候吹得很大,没有遮挡。吹到十五度左右,已经是香蕉生命临界点的温度。再低一些,香蕉就会死掉。最边上的老大感到危险,就提醒其他兄弟,抱得再紧一些。
狂风暴雨从两边袭来时,香蕉一个抱着一个,一个抱着一个,它们没办法换防。最左边的老大想,我是老大,我来护卫。最右边的十八想,我是最小的,我来遮挡风寒。
互相之间的拥挤不再是空间问题,而是一种需要。它们从没想到过分开。它们连听都没听说过什么叫做分开。这个世界如果还有另外一个名字,一定叫“在一起”。
好长一段时间,它们都是绿着的。它们都觉得绿着挺好。后来渐渐变黄了。它们又觉得,变黄挺好。不久,一个带着布帽子的果农把它们从香蕉树上铲下来,小心地放到车上。它们知道离开母体了,但长大就是要离开,也没什么,也挺好。
然后它们被汽车运到村子里。最边上的老大忍不住颠簸,先掉下去了。掉下去前它拽了一下老二,什么都沒说,马上就不见了。
剩下的香蕉大吃一惊,一起喊起来。救救老大,它掉下去了。那么多挂香蕉挤压在一起,根本没人听见它们的叫喊。司机奇怪车厢里老是有嗡嗡嗡的响声。
这挂香蕉第一次看见了分离,它们的生活必将被他人操纵。不仅仅是风雨,还有常态的无妄之灾。
接着,这挂香蕉到了市场上。一个顾客问,香蕉好吃吗?摊主说,你可以先尝尝。顺手撕下老二。老二猝不及防,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被扒掉皮,露出了里面的肉。顾客三口两口把它吃掉。
啊。啊。其他香蕉一齐喊起来。
老三说,接下来是我了。如果我走了,你们还是要在一起。这是我们躲不开的命运。随时都有分离。但一起多待一天,我们就要多爱一天。
他第一次提到了爱。
什么是爱?
老三是被顾客扔掉的。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买回这挂香蕉。他在路边跟邻居聊天时,一辆三轮车快速地冲过来,撞在塑料袋上,然后跑掉了。老人接着往回走的时候,打开塑料袋,看到最边上的香蕉被撞伤,皮肤已经破烂。他想了想,随手撕下老三,扔进路边的垃圾箱。
剩下的香蕉已经有心理准备。它们不再叫喊,默默不语。它们想,老三孤零零在垃圾箱里,该多么寂寞啊。
老人回到家,把香蕉放到冰箱顶上。他坐在沙发上喘粗气。他捂着胸口,然后慢慢地躺下去。
接下来的五天,他都一动不动。他再也没有醒来。
空气越来越沉闷,随时让人窒息。剩下的十五个香蕉一起想到了田野,想到了岭南红土地上的风。它们甚至有些想念雨。雨还可以让它们透一透气。
老四的身体上已经出现很多斑点。老五至十八,也陆续出现斑点。老四对其他兄弟说,我已经挺不住了。我还是先死掉吧。
老五说,反正早晚也是死,不如一起吧。
老六至十八都说,没意见。
又过了一天,香蕉们都失去了知觉。整个屋子里弥漫着一股奇怪的气息。
(王国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杂文学会副会长。已出版《街巷志》《谁比动物更凄凉》《书中风骨》等十八部作品。获第八届冰心散文奖、第八届深圳青年文学奖。)
编辑:刘亚荣
一个北方橘子跑到南方,站在高高的山峦上。海风从山脚下正一股一股地吹来,在它的皮肤上擦出一阵暖意。这暖意持续的时间很长,从春到夏,从秋到冬。即使冬季,也只是春天收了一下尾。那风不忍心再冷,不忍再往橘子的皮囊里多走一步。
橘子有了点醉意。多年前的梦想一朝实现,它有点无所适从。它知道这已是它的地方。故乡的凄寒和贫瘠再也捆绑不了它。站在这里的橘子,一个已经成熟的橘子,它不欠气候和土地的情,也对得起那棵曾经孕育了它的橘树。它在这里的成长只是一个必然。
首先蠢蠢欲动的是橘瓣。其次是橘皮。它们要按比例拔节。如果皮囊长得太快,橘瓣跟不上,里面空空如也,虫子就会乘虚而入,以此为家。皮囊保护橘瓣的同时,果实也要保护皮囊,把它撑得足够大。但橘瓣不能长得太快,太快了會把皮囊撑破。
橘瓣上的丝丝缕缕,橘皮里面的薄膜和外面的伤疤,每一个细节都在夜晚张开。商量好了,喊声“一二三”,一起静悄悄地跑步。空气里弥漫着清甜,那是它们快乐的童谣。一个成年橘子的童谣。
它有了一个新的名字:柚子。
一个硕大、坚硬的果实。膨胀了几十倍的橘子。从树上落下来再也不用担心摔碎,反要小心下面的事物会不会被砸伤。
柚子回头打量橘子,它看到了自己的童年。而橘子从没见过自己的成年是什么样子。今天它看到了自己,有点讶异。
当初轻易就能扒开它,现在不能了。食客把柚子放在掌中,一只手握住一瓣,龇牙咧嘴地往相反的方向用力。口味也不似原先那样甜了,变为一股古怪的味道。纤维粗糙了。心更硬了。不小心掉在地上,一滴泪都没有,爬起来接着走路。
它以为会是自然而然的成长,哪知量变引起质变。
这是我吗?当初的橘子,今天的柚子这样问自己。
它又想,当初铁了心地成长,而不安心做个橘子,是为了争夺有限的养分?如果周围的养分不够,自己本可以走远一点,把头颅钻进泥土。既然能从北方跑到南方,从熟悉的地方来到陌生的地方,把陌生变成熟悉,自然也能从一个有营养的地方走向另一个有营养的地方。
好像什么都不为。橘子一直在下意识地成长。
但它也不想转头回去。就像当初不知为什么要长大一样,它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回去。为什么要找回那个本不存在的自我。
那时的它,和此时的它,是两个物种。
两个物种又怎样,比自己的同伴多活了一个人生又怎么样。多一个少一个,又怎么样……
柚子躲在岭南的烟雨中,不愿再多想。既然上天赐予它机会,这就是它的命。跟成长没关系。它的生活中,注定有此一变。
它知道,如果把自己放在一个角落里,日月轮回,水分逐渐流失,孤独笼罩着它,还会把它变回一个橘子。
好在这样的机会不多。
一个北方人来到南方。看到柚子,从瓣上一条条撕下果肉,一边吃一边说,这不就是放大的橘子吗?
柚子无言。
还是被认出来了。
荔枝
一坨荔枝离开了家乡。驿道两边的树木刷刷地向后倒去。远处田地里的农人伸直腰,看见一道烟尘滚滚北去,灰尘迷了他们的眼睛。农历四五月,正是最热的季节。大雨时常淹没道路,马蹄陷进泥地。
“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你信吗?农耕社会,四五千里路,至少要五六天。还有颠簸呢,山峦叠嶂,激流滚滚,骏马飞奔,马鬃在风中一颤一颤,屁股都疼,何况荔枝。青绿着就被摘下的荔枝们你挨着我我碰着你,撞到头破血流,互相叫骂,恨不得自己的同伴去死。
味道变没变杨贵妃怎么知道。 除非她亲身来到岭南,在一个果园里吃过荔枝。
有机会在岭南尝过新鲜荔枝的押运官当然不承认味道变了。
进皇宫,押运官把荔枝们梳洗打扮一番,装进亮晶晶的盘子里。
贵妃问,是新鲜的吗?
答,味未变。
贵妃纤纤玉指剥开红艳艳的壳,看到白嫩嫩、颤巍巍的果肉,轻启朱唇,露出让人倾倒的笑。嗯,好吃。这股烂地瓜的味儿就是我小时候的味道。
一群羊总会跟在一只羊后面跑。那只羊也不知道为什么。若是某一只跑出了羊群,后面跟上一只,就会跟上一群,就又成了一个方向。一只只盲从的羊,踩出了世界上无数个方向。
一只羊把荔枝指成了一个方向。
气哼哼的杜牧,写好的诗扔进华清池: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芒果说,我体型比较好。菠萝说,我看上去比较大。桂圆说,我皮肤光滑。山竹说,我味道鲜。
荔枝说,这几样我都比不上你们。贵妃喜欢我。
荔枝说,怪我咯。
荔枝又说,我还不是要继续和你们在一起。
其他水果不作声了。
岭南的深山中,瘴气弥漫。太阳一天砸下来的热量,顶得上北方一个月的热量。如果不是土地拽着,大树恨不得连自己都蒸发掉。那瘴气是树木和蒿草的一声声怨气,走进来的人们莫名其妙中了蛊。
人显得非常渺小。海浪显得特别大。路途始终看不到终点。行走在遮天蔽日的树海里,不见天和地,就像一只爬进沙漠的蚂蚁,四周的沙子随便一个就能砸伤它的腿。
荔枝和那些水果一样。一年年开花结果,不能及时吃掉的,就及时烂掉。岭南的水果坚持自己的季节性。不像北方的苹果,从今年秋天可以吃到来年秋天。梨子如果放好了,也能。
荔枝从不敢在任何场合强调自己的知名度。
几百年后,一个叫苏东坡的人跋山涉水来到惠州。与其他不得志的政客不同,他有一只笔,这支笔后来被称为豪放。他走到哪里写到哪里。让他走他走。贬到天涯海角,只要还是公务员,还在体制内,政敌就拿他没办法。
满面尘灰的苏东坡看见了满树的荔枝。只吃了一个,还没尝出味道,就提笔写下了传唱至今的四句诗: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他知道这首诗会传回京城。他要让他的政敌们了解,这里有你们永远吃不到的荔枝。你们把我贬到这里,但我过得爽极了。
杨桃
杨桃被按在案板上。刀子要锋利。切一刀,杨桃就“啊”一声。再切一刀,再“啊”一声。不多的汁水顺着刀片淌下来,将案板洇湿了一小块。
刀子是它自己请来的。
嫩绿的杨桃,前生是古代一种称为“椎”的武器,头部六棱或八棱。金瓜武士将其持在手中,威风凛凛。应该出手的时候,椎绝不含糊。这一生砸进多少人的体内,溅起过多少触目惊心的鲜血,它已经数不过来了。
一天半夜醒来,想到自己经历过的一件件、一幕幕,它忽然冒出冷汗。不能继續了。转世再也不要金身或者铁身。不要做金属。打砸抢无法解决问题,问题只会越积越多。凡是给事物带来伤害的方式,它都要舍弃。
它钻进土地,从零开始,汲取土壤里的养分,也偷偷接收一些渗进土地里的阳光。它不敢大声呼吸,以免被太阳发现。它担心自己不配让她照射。它顺着根须、枝干一路向上,在枝干上冒出小芽。
一天又一天。一个柔亮的早晨,逐渐长大的杨桃看清了自己的模样,大吃一惊。怎么还是那个样子。虽然身体下半部没有了柄,由八棱形变成了五棱形,但大致还是相似。说好的脱胎换骨呢,说好的与往事干杯呢。
前生太扎实了。那是一个坚硬的过程,步步为营。它一辈子都没接触心软的事物,除了刀枪剑戟便是斧钺钩叉,全部恶狠狠的表情,冷冰冰的神态。它的世界里没有过柔和,不知该怎么与这个世界和谐相处。
如果当初有一个人引领着它,把世间的愉悦、放松、欢欣、挚爱一一指给它看,无需过多解释,只要看到,它也不会长成现在这个样子。
而这最难改变的身形,最后的痕迹,还是要割除干净。能帮助它的,也只有这把曾经并肩战斗过的刀子。
刀子把自己磨得飞快,尽量减轻进入杨桃的身体后给它带来的苦痛。看着躺倒在案板上的杨桃,那个曾经谁也不服的朋友,刀子忍不住哭了。刀子知道,切开杨桃,也就是彻底和老友作别的时刻。
一片一片萌哒哒的五角形状的水果,在盘子里散漫地排列出一副家庭主妇的姿态。你怎么也看不出它和那个血腥的武器到底有什么关联。
这才是我自己,杨桃说。
尽管内心有着和菠萝蜜一样浓烈的情感,但它决不再任其燃烧。它就那么恬淡的,轻悄的,把一点隐隐的甜味呈现在你的嘴边。
如果你忘记吃掉它,一天后它会渐渐发黄、腐烂,如同所有变老的水果。但此刻的它是欣慰的,仿佛一个痛改前非的浪子。
芒果
金黄,金黄。
有些芒果一直到成熟都是青色。而我见过的芒果还是黄色居多。
站在路边的芒果树和最常见的榕树,平时看不出它们有什么差别。六月来临,果实逐渐发黄,芒果树变亮了。再浓密的叶子都掩不住芒果的色彩。
再往后,芒果开始离开树。走着走着,身后忽然掉下一个芒果,吓一跳。这种事情极少发生。芒果都是半夜悄悄跳下来的。深圳的夜生活太长,凌晨一两点,路上还有很多人。有人坐在芒果树下吃烤蚝,喝冰啤酒。两个年轻人在树下的阴影里相互搂抱着。这时候芒果不好意思跳下来,天黑看不清,万一砸着人,就不合适了。水果有灵性。它们一辈子只养人,不伤人。它们要选好一个时间,正好是四下无人,也没老鼠跑过,蛇钻进了绿化带。
它们掉在红色的人行道上。红砖特别硬。闷闷的一声“呯”,摔个粉身碎骨。它后边那个芒果也选好了位置。“呯”“呯”,一个接一个,仿佛跳水运动员。
多少年来,它们一直是这样的。摔在地上,就是要粉身碎骨,把果核摔出来,钻进土地里,长成另一棵芒果树。或者动物们大吃其果实的时候,顺便把种子带走。绝大多数被带到了死路上,偶尔某一颗种子被带到肥沃之地,就又是一条出路。一个又一个偶然成了代代繁衍的必然。
繁衍有什么意义?这事不能刨根问底。
城市里的地砖太硬,泥土已被彻底隔绝。它们知道跳下来意义不大,但它们义无反顾,万一有一颗种子被雨水冲到一个合适的地方呢。
第二天清早,晨练的人看见一滩接一滩的金黄色尸体。
他们轻巧地一个个绕开,小心翼翼不要踩到它们。水果的汁液沾到衣服上,鞋子上,都不会轻易洗掉。水果简直可以做染料。也有的人怕硌了脚。他们不是担心踩碎果核。
若有兴致,你一个个地去数树上的芒果,然后跟掉在地上的进行数据核对。你会发现对不上的,还有一部分去了哪里?
它们是去了天上。它们在地上已经看不到希望。它们或者是芒果中的智者,不愿再在钢丝上跳舞。
天上。可不是天空。一览无余的天空,飘着的那几样东西你都看得清清楚楚,白云、鸟、飞机,台风时还有塑料袋。但你看不到芒果在飞。芒果去了它该去的地方。那个地方,叫做“天”。
树干上挂着一个歪歪扭扭的牌子,上面用黑色墨汁难看地写着:有毒,不要采摘。
芒果都是可以吃的。为什么有毒?莫非是人为喷上去的?想来还是怕路人采摘弄断了树枝,破坏绿化。
路边的芒果还会吸附汽车的尾气和空气中的灰尘。但算不上毒。
树木的所有者,只是想让芒果树单单成为景观树。
那一个个带着灵气的芒果,和市场上卖的芒果没什么区别。它们长出来的那一天就因地位不同而走到了两股道上。一部分用来吃,一部分用来浪费。
路上走着的人,会用手机去拍那些越长越漂亮的芒果,他们绝不去摘。个个都很文雅的样子。文化嘛,就是以文化野,就是面对一些本该大惊小怪的事情不再大惊小怪。
一个傍晚,夕阳沉沉。人流淹没了一个农民工。在大庭广众之下,他慌慌张张地摘下几个芒果跑回家。
他五岁的儿子将吃到人生第一次芒果。 香蕉
一挂香蕉从香蕉树上长出来。是一挂,不是一根。
它们像连体婴儿,闭着眼睛,握着拳头,打着哈欠。等香蕉们懂事的时候打量四周,才发现自己生来就不是一个。但没有谁感受到威胁,反觉得很有意思。
它们不知道十几根香蕉谁大谁小,也没人告诉它们先后顺序。但既然是整体的一挂,应该差不多同时问世。干脆不以出生时间区别彼此,就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排列,老大、老二、老三……一直到十八。
成长的时候,拥挤的时候,各自侧一侧身就行了。它们从没认为拥挤是不舒服的。大家都极力地往四周扩展空间。那么大的虚空,总可以盛放逐渐变大的身体。越是往外伸展,越感到虚空的大。虚空里可以看到的东西更多。
彼此的拥挤,成了彼此的拥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肌肤相亲。爱,在这摩擦中生成和长大。
广袤的村外,孤零零几棵香蕉树。它们是中间那棵树上最顶端的一挂。它们可以望见四周的清醒。风来的时候,远处的黄皮树的叶子先动起来。它们一起喊起来,风来了,风来了。大喊其实没什么意义,水果们又逃不掉,也没有躲避的地方。但它们喜欢这样喊,兄弟十八个喊得很整齐。它们通过叫喊看见了彼此,感受到了彼此,感受到了兄弟。它们的声音越来越整齐。风还在远处的时候就知道,哈,那些香蕉要叫喊了。
风有时候吹得很大,没有遮挡。吹到十五度左右,已经是香蕉生命临界点的温度。再低一些,香蕉就会死掉。最边上的老大感到危险,就提醒其他兄弟,抱得再紧一些。
狂风暴雨从两边袭来时,香蕉一个抱着一个,一个抱着一个,它们没办法换防。最左边的老大想,我是老大,我来护卫。最右边的十八想,我是最小的,我来遮挡风寒。
互相之间的拥挤不再是空间问题,而是一种需要。它们从没想到过分开。它们连听都没听说过什么叫做分开。这个世界如果还有另外一个名字,一定叫“在一起”。
好长一段时间,它们都是绿着的。它们都觉得绿着挺好。后来渐渐变黄了。它们又觉得,变黄挺好。不久,一个带着布帽子的果农把它们从香蕉树上铲下来,小心地放到车上。它们知道离开母体了,但长大就是要离开,也没什么,也挺好。
然后它们被汽车运到村子里。最边上的老大忍不住颠簸,先掉下去了。掉下去前它拽了一下老二,什么都沒说,马上就不见了。
剩下的香蕉大吃一惊,一起喊起来。救救老大,它掉下去了。那么多挂香蕉挤压在一起,根本没人听见它们的叫喊。司机奇怪车厢里老是有嗡嗡嗡的响声。
这挂香蕉第一次看见了分离,它们的生活必将被他人操纵。不仅仅是风雨,还有常态的无妄之灾。
接着,这挂香蕉到了市场上。一个顾客问,香蕉好吃吗?摊主说,你可以先尝尝。顺手撕下老二。老二猝不及防,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被扒掉皮,露出了里面的肉。顾客三口两口把它吃掉。
啊。啊。其他香蕉一齐喊起来。
老三说,接下来是我了。如果我走了,你们还是要在一起。这是我们躲不开的命运。随时都有分离。但一起多待一天,我们就要多爱一天。
他第一次提到了爱。
什么是爱?
老三是被顾客扔掉的。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买回这挂香蕉。他在路边跟邻居聊天时,一辆三轮车快速地冲过来,撞在塑料袋上,然后跑掉了。老人接着往回走的时候,打开塑料袋,看到最边上的香蕉被撞伤,皮肤已经破烂。他想了想,随手撕下老三,扔进路边的垃圾箱。
剩下的香蕉已经有心理准备。它们不再叫喊,默默不语。它们想,老三孤零零在垃圾箱里,该多么寂寞啊。
老人回到家,把香蕉放到冰箱顶上。他坐在沙发上喘粗气。他捂着胸口,然后慢慢地躺下去。
接下来的五天,他都一动不动。他再也没有醒来。
空气越来越沉闷,随时让人窒息。剩下的十五个香蕉一起想到了田野,想到了岭南红土地上的风。它们甚至有些想念雨。雨还可以让它们透一透气。
老四的身体上已经出现很多斑点。老五至十八,也陆续出现斑点。老四对其他兄弟说,我已经挺不住了。我还是先死掉吧。
老五说,反正早晚也是死,不如一起吧。
老六至十八都说,没意见。
又过了一天,香蕉们都失去了知觉。整个屋子里弥漫着一股奇怪的气息。
(王国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杂文学会副会长。已出版《街巷志》《谁比动物更凄凉》《书中风骨》等十八部作品。获第八届冰心散文奖、第八届深圳青年文学奖。)
编辑:刘亚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