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优化路径探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zhao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持续进步,互联网新媒体对当下社会经济的影响是深刻而广泛的,众多行业和领域在互联网视域下面临着重构生存业态、重塑发展模式的时代命题,高校思政教育也不例外。互联网新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便利,使思政教学内容的丰富化、形式的多样化、教学途径的多元化有了实现的可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新媒体的持续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也是思政教育与新媒体技术两者实现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紧密围绕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路径探析这一主题,结合当下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重点阐述和探讨互联网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提升途径。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思政教育;优化路径;探析
  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历来是我国高度重视的领域,追溯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后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和国家都将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到战略的高度进行部署和落实,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政治观念进行积极引导和教育,保障青年学生成为有理想、有信仰、有追求的革命接班人和社会主义建设者。可以说,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在过去的历史中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这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是我们做好新时期、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坚实基础。
  对于青少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因时制宜地有所调整、有所发展,这是思政教育永葆生命力的基础,也是思政教育持续发挥凝聚人心功能的关键。当下社会随着现代化科學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信息化水平的飞速进步,互联网对于大学生群体的影响越来越大,这种影响可以说是深刻而广泛的,互联网以及其衍生品逐步成为大学生群体获取信息、实现交流的最重要渠道,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一个合乎逻辑的现象就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即互联网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影响很大,这同时也就意味着传统的以电视电报、课堂说教等形式为主的教育模式一定意义上失去了发挥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能力,那么互联网新媒体语境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方向实际上也就很明确了,那就是建立健全基于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的教育教学新模式,这是挑战,也是机遇。
  基于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新模式构建这一命题实际上已经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并且已经涌现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本文现将广泛结合既有研究成果,从几个方面阐述和讨论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进一步优化途径。
  1.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构建要充分利用和挖掘形式多样的多媒体途径甚至是自媒体形式,这是学界已经形成共识的命题,因此要统一认识、统一步调,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
  大学生是一个乐于接受新事物的群体,互联网是这一群体喜闻乐见的事物,对他们有足够大的吸引力,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的诸如电视报纸,甚至课堂说教等形式,实际上从思想和政治观念的教育目的层面而言一定意义上失去了功效,这就要求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积极而充分地利用和挖掘互联网信息传播途径,抢占主流信息生产和信息传播的媒介高地,从而持续地强化对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是一个基本的方向。在这点上需要我们各个教育主体要及时实现理念上的优化,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切实地将当下新媒体语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点和着力点放在互联网视域上,不断深耕,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最终的目的是使互联网成为正确影响高校大学生思想和政治观念的一个全新领域。
  2.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构建要重点做好基于微信公众号、微博以及博客等互联网平台之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建设和完善工作,这是核心的命题。
  在互联网语境下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是充分利用新媒体形式,这是途径和渠道的问题,这点是没有问题的,但我们同时也不能忽略内容建设的问题。任何时空条件下进行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需要一定的内容作为支撑,新时期我们要立足互联网平台,充分利用和挖掘诸如微信公众号、微博、QQ群等一系列多媒体渠道,重点是将科学、正确、能够在大学生群体中得到广泛传播和广泛认同的内容推介到这些渠道里,让学生通过平时的点击和查阅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实际操作层面而言,高校辅导员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编辑或者从互联网上选择、摘取一些合适的教育素材,如十九大报告中的重要段落,并通过QQ群等灵活的形式让学生查阅,班级、学校可以建立专题式的网络博客、微信公众号,结合实际情况推送相关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的内容,强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教育。
  3.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构建要强化对互联网内容的监管,坚决防止不良内容,积极引导学生信息鉴别能力的培养。
  互联网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的多样化,可以说一定意义上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是鱼龙混杂的,有很大一部分内容与当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念不相吻合,甚至还会造成较为恶劣的影响,这就需要包括国家、学校等主体要强化对互联网信息的监管和监督,进一步推进“净网”行动,为大学生群体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网络环境;同时我们也要强化对学生信息鉴别的能力培养,什么样的信息是可以阅读的?什么样的信息是要抵制的?引导学生建立这样一个意识和能力是非常关键的;另外我们还是要鼓励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努力学习,不断锻炼自己的控制力和执行力,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勤奋好学,实现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菁燕.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3).
  [2]邱昊.数字时代背景下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当下选择——西方媒介素养教育范式的演进及其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04).
  [3]季海菊.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机遇[J].南京社会科学,2015(05).
  [4]李怀杰,夏虎.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5(05).
  [5]张慧芳.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中国培训,单篇优先.
  [6]詹鹏,邵献平.论课程德育与德育课程的融合——构建高校德育教学共同体[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1).
  作者简介:
  张帅鹏,安徽省滁州市,滁州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人们思想的成熟,家长对学校与家庭的关系逐渐重视起来。在现代教育理论中,学校在人一生中起到极大作用,就平均一个人接受二十年教育来算,一个人的人生有将近五分之一的时间需要与学校朝夕相处,且接受教育的时间段正处于人们三观树立的青少年时期。学校对其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家庭是影响人们成长的重要环境。家庭与学校两者都对青少年的成长影响深远,所以教师在与学生接触时需注意构建和谐的
研究目的:(1)了解山西省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神经外科护士对手术部位感染防控措施认知及实践现状,探讨并分析影响因素;(2)明确手术部位感染护理临床实践现状与防控指南标准之间
摘 要:厌学是农村初中生在学习活动中普遍发生、较突出的一种学习心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村初中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从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自身四个方面分析了农村初中学生厌学的原因,探讨了解决其厌学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初中学生;厌学原因;应对策略  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行动上欠主动的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矫正和转变这种思想倾向,必然导致其辍学。厌学问题已经引发全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学发展理念发生了变化,核心素养成了教学的重要理念,在这种教学发展的前提下,教育工作者要对目前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思考。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是实现教学方式从教学策略方面改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数学是在教育开展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学科,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应用性,良好的数学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
摘 要:学习的目的不在于“考试”,考试的目的不在于“得分”。考试是对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评价,因而,考试的方式、形式、内容对于学校、教师、学生而言都是一场检验。通过对考试考核这一教学最终环节的改革与把关,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为人才的培养目标指明方向。  关键词: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考试考核;改革  一、 引言  经过新能源汽车行业近几年间的迅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品种、产销量、市场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