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教育阶段,数学这门学科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数学教育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在小学高年级数学中实行方程教学则有助于学生形成数学思想、提高数学素养。所以,教师有必要重视方程教学,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方程解题的思想,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基础。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经历,进一步探讨如何在小学高年级数学中实行方程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方程教学;数学思想
由于小学生习惯于运用传统的思维进行问题的解答,所以如何引入方程的思想,快速帮助学生适应新的解題途径甚至形成运用方程思想解题的习惯成为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大问题。方程思想有别于一般的解题思维,在运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时,首先,学生必须在准确分析问题的前提下,设出方程的未知量X,然后仔细找出题目中条件的联系,列出方程,最后进行对未知量X的解答。因此,教师在实行方程教学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结合实际设计教案,让学生尽早掌握运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从低处着手,让学生适应方程思想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和推广,有关部门已经注意到教材中关于方程思想部分的缺陷,并结合实际对这一章节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使这部分的内容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这样的变动恰恰为老师指明了方向,也就是说教师在进行方程教学时,要考虑到学生初次接触这种解题思想,不宜马上进行深入而系统的讲授,而是应该让学生在思想上逐渐适应后再进一步延伸教学。然而同时教材却对学生的运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在教材中很多计算题都需要学生运用计算方法进行解答。所以,笔者认为在刚刚开始进行方程教学时,教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适当降低学生学习内容的难度,在对一般的应用题进行解答时加深学生运用方程的印象就足够了,不用苛求学生掌握复杂的方程计算技巧。
二、层层推进,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方程解题思想
在方程解题的思想中,方程的变形可以说是必须掌握的重要技巧,对方程进行熟练的变形能大大提高解题效率,然而在平常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却忽略了这一技巧的重要性,在讲解变形过程时往往只是快速带过,导致学生不能掌握方程变形的途径和精髓,只能依葫芦画瓢地模仿教师的解题。这样做会出现一些不利于学生掌握方程思想的问题,一是学生不明就里地简单模仿教师讲解的解答过程,导致解答的错漏百出,例如有些等式需要等号两边同时乘以或者除以一个数,学生却没有把这个过程写出来,从而导致他们忽略了一些需要注意的细节,最终得出了错误的答案。二是学生已经掌握了解题的思路,能较为熟练地做出某一些解题步骤,却依然把这些步骤中的每一步详细的写了出来,本来能用简单明了的过程进行解答的题目却偏偏进行长篇累牍,这不仅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解题,反而会因为解题过程过于繁复而容易出现纰漏,从而导致解题时间的不必要延长和最后结果的错误。学生刚刚接触方程解题的思想,还不能很熟练的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答上,这就需要教师多多留意,在教学中注意解题技巧的传授。
例如,在进行5x-15=30的计算时,5x-15+15=30+15这一步可以让学生直接忽略掉,不必表达在具体的解答过程中,直接写出下一步5x=45,然后等号两边除以5,这一步5x/5=45/5就要列在解答过程中,最后通过具体的计算得出x=9的正确答案。在这道题的解答过程中,我总共分了4个解题步骤,这些步骤详略得当,既不会增长解答所需的时间,又不容易在解答过程中出现关键细节的遗漏,通过运用这种解题技巧,学生可以节省解题时间,明确解题重点,更清晰地看出题目条件之间的练习,从而提高解题的效率。另外,教师一定要注意教导学生把某些方程的关键变形表现在解题过程中,例如在方程12x-4=24的运算中,由于24和12是整数关系,学生容易忽略数字4的存在直接写出x=2的错误答案。
三、注意数学思想的转换连接
自从新课程标准提出以后,教材更加重视每个知识点、每个章节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然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他们过于重视教材中那些重点知识,这样会不可避免的出现知识点之间的连接空隙,不利于学生形成完整而清晰的知识网络,对于某些例如平面几何之类的知识点来说,这种教学模式可能还适用,但在进行方程教学时就会出现较大的阻碍,这是因为用方程思想解题几乎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传统解题思路,这种解题思路需要学生设立未知量,接着运用方程变形等技巧进行运算。此外,方程思想解题与前面的知识点有着较大的区别,存在一定程度的跨度,而且现有的教材并没有给予这其中存在的连接空白足够的关注,没有在之前的章节中为学生预备多少需要用到的知识点,也没用相关的练习。就导致了处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不能提前积累学习方程解题思想的知识,而没有了知识储备和实训经验学生很難一下子适应完思维方式完全不同的方程思想。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这种状况的存在,综合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实际状况,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填补知识点之间的空白,使学生认识到方程思想与传统解题思想的区别与联系,从而实现思维的快速转换。另外,教师也不必拘泥于课本,在必要时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变更,使得学生理解到方程思想的目的是进行更为方便直接的解题,让他们逐步探索方程解题与传统思想解题的异同,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方程思想。与此同时,教师应注重学生方程运算能力的培养,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解题训练,在学生能较为熟练地解方程以后再进行进一步的延伸练习。
总之,方程的思想是数学中的基础思想,而方程思想的教学是更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方程思想的重要性,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转换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方案,不断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方程解题的思想,让这种基础而重要的数学思想植根于学生的脑海中,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顾丽.小学方程中的“围城”——从一道“学生解不了的方程”说开去[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6).
[2] 邓群星.如何上好小学五年级数学解方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2).
关键词:小学数学;方程教学;数学思想
由于小学生习惯于运用传统的思维进行问题的解答,所以如何引入方程的思想,快速帮助学生适应新的解題途径甚至形成运用方程思想解题的习惯成为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大问题。方程思想有别于一般的解题思维,在运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时,首先,学生必须在准确分析问题的前提下,设出方程的未知量X,然后仔细找出题目中条件的联系,列出方程,最后进行对未知量X的解答。因此,教师在实行方程教学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结合实际设计教案,让学生尽早掌握运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从低处着手,让学生适应方程思想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和推广,有关部门已经注意到教材中关于方程思想部分的缺陷,并结合实际对这一章节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使这部分的内容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这样的变动恰恰为老师指明了方向,也就是说教师在进行方程教学时,要考虑到学生初次接触这种解题思想,不宜马上进行深入而系统的讲授,而是应该让学生在思想上逐渐适应后再进一步延伸教学。然而同时教材却对学生的运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在教材中很多计算题都需要学生运用计算方法进行解答。所以,笔者认为在刚刚开始进行方程教学时,教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适当降低学生学习内容的难度,在对一般的应用题进行解答时加深学生运用方程的印象就足够了,不用苛求学生掌握复杂的方程计算技巧。
二、层层推进,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方程解题思想
在方程解题的思想中,方程的变形可以说是必须掌握的重要技巧,对方程进行熟练的变形能大大提高解题效率,然而在平常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却忽略了这一技巧的重要性,在讲解变形过程时往往只是快速带过,导致学生不能掌握方程变形的途径和精髓,只能依葫芦画瓢地模仿教师的解题。这样做会出现一些不利于学生掌握方程思想的问题,一是学生不明就里地简单模仿教师讲解的解答过程,导致解答的错漏百出,例如有些等式需要等号两边同时乘以或者除以一个数,学生却没有把这个过程写出来,从而导致他们忽略了一些需要注意的细节,最终得出了错误的答案。二是学生已经掌握了解题的思路,能较为熟练地做出某一些解题步骤,却依然把这些步骤中的每一步详细的写了出来,本来能用简单明了的过程进行解答的题目却偏偏进行长篇累牍,这不仅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解题,反而会因为解题过程过于繁复而容易出现纰漏,从而导致解题时间的不必要延长和最后结果的错误。学生刚刚接触方程解题的思想,还不能很熟练的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答上,这就需要教师多多留意,在教学中注意解题技巧的传授。
例如,在进行5x-15=30的计算时,5x-15+15=30+15这一步可以让学生直接忽略掉,不必表达在具体的解答过程中,直接写出下一步5x=45,然后等号两边除以5,这一步5x/5=45/5就要列在解答过程中,最后通过具体的计算得出x=9的正确答案。在这道题的解答过程中,我总共分了4个解题步骤,这些步骤详略得当,既不会增长解答所需的时间,又不容易在解答过程中出现关键细节的遗漏,通过运用这种解题技巧,学生可以节省解题时间,明确解题重点,更清晰地看出题目条件之间的练习,从而提高解题的效率。另外,教师一定要注意教导学生把某些方程的关键变形表现在解题过程中,例如在方程12x-4=24的运算中,由于24和12是整数关系,学生容易忽略数字4的存在直接写出x=2的错误答案。
三、注意数学思想的转换连接
自从新课程标准提出以后,教材更加重视每个知识点、每个章节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然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他们过于重视教材中那些重点知识,这样会不可避免的出现知识点之间的连接空隙,不利于学生形成完整而清晰的知识网络,对于某些例如平面几何之类的知识点来说,这种教学模式可能还适用,但在进行方程教学时就会出现较大的阻碍,这是因为用方程思想解题几乎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传统解题思路,这种解题思路需要学生设立未知量,接着运用方程变形等技巧进行运算。此外,方程思想解题与前面的知识点有着较大的区别,存在一定程度的跨度,而且现有的教材并没有给予这其中存在的连接空白足够的关注,没有在之前的章节中为学生预备多少需要用到的知识点,也没用相关的练习。就导致了处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不能提前积累学习方程解题思想的知识,而没有了知识储备和实训经验学生很難一下子适应完思维方式完全不同的方程思想。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这种状况的存在,综合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实际状况,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填补知识点之间的空白,使学生认识到方程思想与传统解题思想的区别与联系,从而实现思维的快速转换。另外,教师也不必拘泥于课本,在必要时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变更,使得学生理解到方程思想的目的是进行更为方便直接的解题,让他们逐步探索方程解题与传统思想解题的异同,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方程思想。与此同时,教师应注重学生方程运算能力的培养,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解题训练,在学生能较为熟练地解方程以后再进行进一步的延伸练习。
总之,方程的思想是数学中的基础思想,而方程思想的教学是更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方程思想的重要性,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转换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方案,不断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方程解题的思想,让这种基础而重要的数学思想植根于学生的脑海中,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顾丽.小学方程中的“围城”——从一道“学生解不了的方程”说开去[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6).
[2] 邓群星.如何上好小学五年级数学解方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