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学生培养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高校实现育人目标的根本保证。本文就当前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看法和意见。
关键词:全员育人;思想政治;高校体育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员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大学生,而体育专业的学生又是学生主体当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因此,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当前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是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之一。
一、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主体特点与所存在的问题
1.重专业学习,轻文化基础。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由于从初中或高中的时候就开始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特别是高中,他们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专业训练上,从整体上来讲因其专业学习的特点使得他们的文化基础水平略低于其他专业同等学历的学生。在进入高校后,专业学习的氛围更加强化,再加上较多的竞技体育和训练以及各种体育实践活动,使得他们更加注重体育技能的训练和提高,而资化了文化课程的学习,对文化课程的重视程度也严重不足。因此,在重视专业学习的同时,更应该加强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2.个性突出,但自律能力欠缺。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性格较为外向,待人坦诚,直言快语,重感情、讲义气,追求创新且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由于体育专业学生对各种体育赛事看得多、赛得多,从而也形成了较强的组织能力。个性上突显的积极向上故然难能可贵,但从另一角度来讲,又伴随着容易冲动、自控能力差等弱点。在交往中常常因直言快语说话不注意分寸,举止行为不拘小节,感情冲击往往多于理性思考,同时易于受外界环境的刺激从而因哥们义气导致轻纪薄礼的违纪现象。
3.小班授课,形式单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现今高校更多的则是轻育人、重授业。体育专业学生因其专业特点,在授课形式上专业课程多以小班授课,专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与其他专业相比就更为密切,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因此专业课的育人功能在此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从实际出发,加强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因材施教,坚持思想引导教育与制度管理相结合的模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前青少年学生的个性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在落实这项工作时,要重视了解学生的内心需要和兴趣爱好,本着“先疏后导”的原则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考虑到现在的学生因受自身条件、环境、教育和主观能动性的影响而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在抓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时,除做到因材施教外,更要注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同时与制度管理相结合,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以身立教,德育为先,提高体育专业教师的自身素质。“身教重于言教”,由于专业的特殊性,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平时接触最多的就是体育专业课教师,因此,“以身立教”是高校体育工作者必须遵循的基本工作原则和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教师自身的人格完善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教师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良好的师德,要热爱教育事业,才能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去。在知识结构方面,体育教师应正确分析自我,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素质,完善知识体系,由教练型教师向复合型教师转变,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同时还应掌握多项运动技能及相关理论知识,将教学与科研有效地结合起来。现代复合型体育教师还应具有更高的开拓创新精神和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
3.忧学生之所忧,想学生之所想。抓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落脚点归根到底就是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为指导,对于思想、情感上有瓶颈、情绪波动比较大的学生,可以通过个别谈话的方式先耐心聆听、再细致地帮助分析问题;对于家庭经济上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通过勤工俭学、国家助学贷款以及申请国家奖助学金等方式,确保每位贫困大学生都能安心在校学习并顺利完成学业;对于有就业压力的学生,除参加学校开展的就业活动外,还应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先就业再择业,同时根据我校基层型大学的办学理念,鼓励学生扎根基层。
4.依靠学生干部和社团的力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当今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建立和谐的校园,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培养;而学生干部和各种社团组织是高校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他们最贴近学生且体系完善,覆盖面广,因此,在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发挥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自我管理的特有优势。一个优秀的学生干部就是一面旗帜,对周围的同学起着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示范作用;而作为社团的负责人,更有着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通过积极组织并开展如校运动会、篮球赛、羽毛球、乒乓球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来培养大学生的进取精神,同时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黄欣加.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J].体育科学,2004,(06).
[3]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2005.
关键词:全员育人;思想政治;高校体育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员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大学生,而体育专业的学生又是学生主体当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因此,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当前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是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之一。
一、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主体特点与所存在的问题
1.重专业学习,轻文化基础。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由于从初中或高中的时候就开始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特别是高中,他们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专业训练上,从整体上来讲因其专业学习的特点使得他们的文化基础水平略低于其他专业同等学历的学生。在进入高校后,专业学习的氛围更加强化,再加上较多的竞技体育和训练以及各种体育实践活动,使得他们更加注重体育技能的训练和提高,而资化了文化课程的学习,对文化课程的重视程度也严重不足。因此,在重视专业学习的同时,更应该加强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2.个性突出,但自律能力欠缺。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性格较为外向,待人坦诚,直言快语,重感情、讲义气,追求创新且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由于体育专业学生对各种体育赛事看得多、赛得多,从而也形成了较强的组织能力。个性上突显的积极向上故然难能可贵,但从另一角度来讲,又伴随着容易冲动、自控能力差等弱点。在交往中常常因直言快语说话不注意分寸,举止行为不拘小节,感情冲击往往多于理性思考,同时易于受外界环境的刺激从而因哥们义气导致轻纪薄礼的违纪现象。
3.小班授课,形式单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现今高校更多的则是轻育人、重授业。体育专业学生因其专业特点,在授课形式上专业课程多以小班授课,专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与其他专业相比就更为密切,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因此专业课的育人功能在此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从实际出发,加强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因材施教,坚持思想引导教育与制度管理相结合的模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前青少年学生的个性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在落实这项工作时,要重视了解学生的内心需要和兴趣爱好,本着“先疏后导”的原则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考虑到现在的学生因受自身条件、环境、教育和主观能动性的影响而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在抓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时,除做到因材施教外,更要注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同时与制度管理相结合,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以身立教,德育为先,提高体育专业教师的自身素质。“身教重于言教”,由于专业的特殊性,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平时接触最多的就是体育专业课教师,因此,“以身立教”是高校体育工作者必须遵循的基本工作原则和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教师自身的人格完善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教师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良好的师德,要热爱教育事业,才能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去。在知识结构方面,体育教师应正确分析自我,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素质,完善知识体系,由教练型教师向复合型教师转变,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同时还应掌握多项运动技能及相关理论知识,将教学与科研有效地结合起来。现代复合型体育教师还应具有更高的开拓创新精神和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
3.忧学生之所忧,想学生之所想。抓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落脚点归根到底就是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为指导,对于思想、情感上有瓶颈、情绪波动比较大的学生,可以通过个别谈话的方式先耐心聆听、再细致地帮助分析问题;对于家庭经济上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通过勤工俭学、国家助学贷款以及申请国家奖助学金等方式,确保每位贫困大学生都能安心在校学习并顺利完成学业;对于有就业压力的学生,除参加学校开展的就业活动外,还应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先就业再择业,同时根据我校基层型大学的办学理念,鼓励学生扎根基层。
4.依靠学生干部和社团的力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当今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建立和谐的校园,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培养;而学生干部和各种社团组织是高校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他们最贴近学生且体系完善,覆盖面广,因此,在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发挥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自我管理的特有优势。一个优秀的学生干部就是一面旗帜,对周围的同学起着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示范作用;而作为社团的负责人,更有着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通过积极组织并开展如校运动会、篮球赛、羽毛球、乒乓球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来培养大学生的进取精神,同时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黄欣加.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J].体育科学,2004,(06).
[3]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