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老年慢病患者的心理及其护理措施,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病患者6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下采取心理护理方法,6个月为一个疗程,分析患者在健康知识了解程度、满意度等方面的情况。结果:经过为老年慢病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其情况出现了一定的好转,患者对健康知识的了解提升度上达到了100%,患者满意度达到了98.33%。结论:对于老年慢性病患者而言,充分掌握其心理特点并给予健康护理,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痛苦,提升其生活质量,事实证明该综合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 老年慢病 患者心理 护理措施
近几十年来,中国的经济经历了飞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高速的发展和快节奏的生活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隐患,老年人慢性疾病就是其中的例子。再加上我国老龄化的步伐加快,老年患者的增加给医疗体系加重了负担[1]。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在有效治疗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服务,缓解其因病症带来的痛苦,让其安享晚年,这是医疗服务人性化的一个重要举措。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病患者60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76—95岁,平均年龄(83.23±6.31)岁;病程6—35年,平均病程(21.34±3.56)年;患病种类为4—11种。所有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且均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1.2 观察指标
(1)患者的健康知识提升程度;(2)患者的满意度。
2 患者心理及护理
2.1 患者心理
老年慢性疾病持续时间长、治疗难度大,且容易反复发作,对患者的心理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慢性病患者容易产生急躁情绪,甚至会有轻生的念头,不利于治疗效果的发挥。另一方面,慢性病患者家属也会有一定的厌烦情绪,并在不经意间传递给患者,导致对治疗的不配合,从而影响治疗的总效果。
2.2 护理措施
2.2.1 全面布置工作
首先,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包括患者的年龄、病史、性格、爱好等,以便对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正确评估。其次,要加强护理队伍的建设,在资源充足的条件下尽量减少护理人员服务的对象,以便采取精细化的护理。要制定相关的考核标准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并将结果作为护理人员总绩效的一部分,以此提升其责任意识。
2.2.2 心理指导
对老年慢病患者的心理指导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开展,增加其效果。首先,应该对老年患者的心理作一个总体的评估,详细了解其心理现状,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其次,在心理评估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接受能力对其采取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其对病症的了解程度。此外,护理人员应该及时和患者沟通,微笑示人,保持足够的耐心,善于倾听患者内心的需求,获得患者的信任,争取对治疗的积极配合。
2.2.3 其它指导
(1)饮食指导 主要包括尽量让患者少使用含盐量高的食物及腌制品,清淡饮食为最佳选择,也要减少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的摄入,要多吃营养丰富的蔬菜和水果。要注意饮食规律,防止暴饮暴食。 (2)藥物指导 老年人的吸收能力和抵抗能力有所减弱,在药物的使用过程中要更加注意时间、用药量等。在药物的使用过程中,要及时记录各项指标的变化,出现异常情况立刻反馈给医生,以便采取补救措施。(3)健康指导 在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教给患者一些简单的运动训练、心理调节等方法,转移患者对病症的关注度,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3 结果
对所选取的60例老年慢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观察和健康护理,使得患者情绪得到了一定的舒缓,减轻了痛苦。在健康知识的提升度上达到了100%,患者满意度也高达98.33%,患者对病症和健康有了更深的认识。
4 结论
老年慢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虽然进展缓慢,不会立刻危及到患者的生命,但是其病程长、治愈难、反复发作的特点给病人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压力[2]。老年人原本心理就比较脆弱,在疾病面前会产生自卑情绪,影响治疗效果的发挥。因此,在当下,掌握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通过有效的手段来缓解其压力,并根据不同病症、个人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护理,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
我院通过对60例老年慢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患者对健康知识的了解达到了100%,满意度提升至98.33%,患者的病情基本得到控制,复发率降低。由此可见,心理和健康护理对于缓解老年慢病患者的情绪、减轻其心理压力上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在护理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患者的需要,根据其特点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并经常和患者沟通,以此了解患者的情况变化;并花费大量的时间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对自身的病情有科学的认识,主动通过不同的措施来减轻痛苦;此外,还应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心理疏导,正确看待患者的病情,以乐观的心态对待老年慢病患者,给予患者充足的关怀,让其感受到自己的价值[3]。
参考文献
[1]李丽娜,王垚,李凤琼. 长期住院老年慢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实践[J]. 中外医疗,2013,25:152+154.
[2]张凤珠,杨绿舜,唐红玫. 社区健康教育对老年慢病患者的遵医行为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2013,27:295-296.
[3]范盛. 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和社区运动[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7:268-269.
作者简介:童群芳 女 1972.03 汉族 湖北武汉 护理 大专 工作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主管护师
【关键词】 老年慢病 患者心理 护理措施
近几十年来,中国的经济经历了飞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高速的发展和快节奏的生活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隐患,老年人慢性疾病就是其中的例子。再加上我国老龄化的步伐加快,老年患者的增加给医疗体系加重了负担[1]。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在有效治疗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服务,缓解其因病症带来的痛苦,让其安享晚年,这是医疗服务人性化的一个重要举措。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病患者60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76—95岁,平均年龄(83.23±6.31)岁;病程6—35年,平均病程(21.34±3.56)年;患病种类为4—11种。所有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且均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1.2 观察指标
(1)患者的健康知识提升程度;(2)患者的满意度。
2 患者心理及护理
2.1 患者心理
老年慢性疾病持续时间长、治疗难度大,且容易反复发作,对患者的心理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慢性病患者容易产生急躁情绪,甚至会有轻生的念头,不利于治疗效果的发挥。另一方面,慢性病患者家属也会有一定的厌烦情绪,并在不经意间传递给患者,导致对治疗的不配合,从而影响治疗的总效果。
2.2 护理措施
2.2.1 全面布置工作
首先,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包括患者的年龄、病史、性格、爱好等,以便对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正确评估。其次,要加强护理队伍的建设,在资源充足的条件下尽量减少护理人员服务的对象,以便采取精细化的护理。要制定相关的考核标准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并将结果作为护理人员总绩效的一部分,以此提升其责任意识。
2.2.2 心理指导
对老年慢病患者的心理指导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开展,增加其效果。首先,应该对老年患者的心理作一个总体的评估,详细了解其心理现状,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其次,在心理评估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接受能力对其采取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其对病症的了解程度。此外,护理人员应该及时和患者沟通,微笑示人,保持足够的耐心,善于倾听患者内心的需求,获得患者的信任,争取对治疗的积极配合。
2.2.3 其它指导
(1)饮食指导 主要包括尽量让患者少使用含盐量高的食物及腌制品,清淡饮食为最佳选择,也要减少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的摄入,要多吃营养丰富的蔬菜和水果。要注意饮食规律,防止暴饮暴食。 (2)藥物指导 老年人的吸收能力和抵抗能力有所减弱,在药物的使用过程中要更加注意时间、用药量等。在药物的使用过程中,要及时记录各项指标的变化,出现异常情况立刻反馈给医生,以便采取补救措施。(3)健康指导 在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教给患者一些简单的运动训练、心理调节等方法,转移患者对病症的关注度,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3 结果
对所选取的60例老年慢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观察和健康护理,使得患者情绪得到了一定的舒缓,减轻了痛苦。在健康知识的提升度上达到了100%,患者满意度也高达98.33%,患者对病症和健康有了更深的认识。
4 结论
老年慢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虽然进展缓慢,不会立刻危及到患者的生命,但是其病程长、治愈难、反复发作的特点给病人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压力[2]。老年人原本心理就比较脆弱,在疾病面前会产生自卑情绪,影响治疗效果的发挥。因此,在当下,掌握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通过有效的手段来缓解其压力,并根据不同病症、个人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护理,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
我院通过对60例老年慢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患者对健康知识的了解达到了100%,满意度提升至98.33%,患者的病情基本得到控制,复发率降低。由此可见,心理和健康护理对于缓解老年慢病患者的情绪、减轻其心理压力上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在护理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患者的需要,根据其特点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并经常和患者沟通,以此了解患者的情况变化;并花费大量的时间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对自身的病情有科学的认识,主动通过不同的措施来减轻痛苦;此外,还应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心理疏导,正确看待患者的病情,以乐观的心态对待老年慢病患者,给予患者充足的关怀,让其感受到自己的价值[3]。
参考文献
[1]李丽娜,王垚,李凤琼. 长期住院老年慢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实践[J]. 中外医疗,2013,25:152+154.
[2]张凤珠,杨绿舜,唐红玫. 社区健康教育对老年慢病患者的遵医行为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2013,27:295-296.
[3]范盛. 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和社区运动[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7:268-269.
作者简介:童群芳 女 1972.03 汉族 湖北武汉 护理 大专 工作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