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治疗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择于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72例胃肠功能紊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平均分为两组,参考组和实验组,参考组患者予以黛力新、吗丁琳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予以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通过治疗,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44%,参考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7.78%,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胃肠功能紊乱,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柴胡疏肝散;胃肠功能紊乱;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8)01-040-01
胃肠功能紊乱被称之为胃肠神经官能症,是胃肠综合征的总称,该病症病理上没有器质性病变。该病的诱发因素为精神因素,如果个人的情绪过于焦虑、紧张,工作压力大,都会影响高级神经的正常活动,从而引发胃肠道的功能障碍。本文择于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72例胃肠功能紊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柴胡疏肝散治疗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择于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72例胃肠功能紊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平均分为两组,参考组和实验组。参考组36例患者,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30-74岁,平均年龄(52±2.2)岁;实验组36例患者,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52.5±2.5)岁。根据以上基础资料对比可知,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者均符合临床胃肠功能紊乱的诊断标准。排除器质性疾病患者。患者只要的临床表现为:精神乏力、脘腹胀痛、呕吐、口苦口腻、食欲不振、便次增多或者便秘[1]。
1.2 治疗方法
参考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黛力新、吗丁啉治疗。吗丁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0mg/次,3次/天,饭前15-30min服用;黛力新,丹麦灵北制药生产,1片/次,1次/天,饭后服用。
实验组患者予以柴胡疏肝散治疗。药方:法半夏15g、柴胡15g、白芍15g、郁金15g、获苓30g、香附15g、炙甘草10g、白术15g、厚朴15g、积壳10g,加减:便秘加瓜萎仁15g、火麻仁30g;大便过稀加陈皮10g、木香10g。每日1剂(300ml),分2次服用,7天1疗程。
疗效观察: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将治疗疗效分为3个等级,痊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病症治愈;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改善,甚至加重。治疗有效率=(痊愈+好转)/例数。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运用SPSS 19.0数据包开展数据分析,计量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即百分率(%)表示,并通过t检测;通过χ2检验,若P值低于0.05,代表具有统计学意义[2]。
2 结果
通过治疗,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44%,参考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7.78%,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胃肠功能紊乱虽然没有器质性的病变,但是仍会影响机体营养吸收,降低肠道屏障功能,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当下,西医并无高效的药物予以对症治疗,大多数采用促进胃肠道蠕动的药物予以治疗,例如: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莫沙必利、多潘立酮等。
当代医学研究证实,当一个人常常处于焦虑、紧张的生活工作环境时,人体的抵抗力会逐渐降低,引发胃肠功能紊乱。胃肠疾病中由于情绪不良引发疾病的患者占据75%。不良情绪传递至大脑皮层使得下丘脑功能紊乱。下丘脑是与情绪相关的皮层下中枢,可通过植物神经系统影响胃肠道功能。例如:紧张、焦虑的情绪会增加交感神经发出的冲动,胃幽门括约肌收缩,胃容物难以排除,刺激消化道,引起反射性痉挛,同时,因为内脏血管收缩,导致供血不足,引起腹痛。长期的紧张、焦虑情绪会提高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加快胃肠道蠕动,增加胃液分泌,引起腹泻、肠鸣等症状。在人处于焦虑情绪时,胃黏膜减少分泌,胃蠕动变弱,同样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
该病症的治疗时间长,其具有反复的特点,难以掌握其治疗疗效。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必须要耐心对待每一位患者,鼓勵患者坚持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该病症要求在治疗时根据主要症状进行治疗,通过病症分析该病症有两大类型:其一,以消化不良为中心的食欲不振、脉弱、形瘦等;其二,以肠道症状为主的腹中鸣响、慢性腹泻、腹胀、大便稀薄等;以上类型随着神经功能失调会出现面红、失眠、气短、心悸、多梦、神经紧张、手足多汗、急躁等临床表现[3]。以上症状在患者的描述中相对复杂,需要捉住主要症状辨证施治。
本文研究认为,胃肠功能紊乱与脾失健运、疏肝理气有关。只有健脾燥湿、疏肝理气,才能尽快找到病症根源治疗疾病,减轻临床症状。柴胡疏肝散具有疏肝理气、止痛的效果。药方中:香附疏肝理气,帮助柴胡解肝郁;积壳、陈皮理气行滞;甘草、芍药缓急止痛、养血柔肝,是辅佐药物。各类药物相结合,具有活血止痛、疏肝行气的功效。促使营卫自合、血脉通畅、肝气条达。
综上所述,该病症的治疗在医患相互配合,适当的加强心理干预。部分胃肠功能紊乱患者,长期治疗疗效较差,归根结底,有的患者过于怀疑自身病症过于严重,对于该类情况,医生要加强健康宣教,告知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疾病相关知识,让患者充分了解病症诱发因素、治疗方法、预后的重要性,打消患者心中的疑虑,才能促使患者更快更好的对症治疗,尽快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吴青.柴胡疏肝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5,50(2):104-105.
[2]苏晓玉,陈勇毅.柴胡疏肝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Meta分析[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4):384-386.
[3]李云虎.中西医结合治疗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6,4(17).
【关键词】柴胡疏肝散;胃肠功能紊乱;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8)01-040-01
胃肠功能紊乱被称之为胃肠神经官能症,是胃肠综合征的总称,该病症病理上没有器质性病变。该病的诱发因素为精神因素,如果个人的情绪过于焦虑、紧张,工作压力大,都会影响高级神经的正常活动,从而引发胃肠道的功能障碍。本文择于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72例胃肠功能紊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柴胡疏肝散治疗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择于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72例胃肠功能紊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平均分为两组,参考组和实验组。参考组36例患者,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30-74岁,平均年龄(52±2.2)岁;实验组36例患者,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52.5±2.5)岁。根据以上基础资料对比可知,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者均符合临床胃肠功能紊乱的诊断标准。排除器质性疾病患者。患者只要的临床表现为:精神乏力、脘腹胀痛、呕吐、口苦口腻、食欲不振、便次增多或者便秘[1]。
1.2 治疗方法
参考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黛力新、吗丁啉治疗。吗丁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0mg/次,3次/天,饭前15-30min服用;黛力新,丹麦灵北制药生产,1片/次,1次/天,饭后服用。
实验组患者予以柴胡疏肝散治疗。药方:法半夏15g、柴胡15g、白芍15g、郁金15g、获苓30g、香附15g、炙甘草10g、白术15g、厚朴15g、积壳10g,加减:便秘加瓜萎仁15g、火麻仁30g;大便过稀加陈皮10g、木香10g。每日1剂(300ml),分2次服用,7天1疗程。
疗效观察: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将治疗疗效分为3个等级,痊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病症治愈;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改善,甚至加重。治疗有效率=(痊愈+好转)/例数。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运用SPSS 19.0数据包开展数据分析,计量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即百分率(%)表示,并通过t检测;通过χ2检验,若P值低于0.05,代表具有统计学意义[2]。
2 结果
通过治疗,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44%,参考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7.78%,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胃肠功能紊乱虽然没有器质性的病变,但是仍会影响机体营养吸收,降低肠道屏障功能,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当下,西医并无高效的药物予以对症治疗,大多数采用促进胃肠道蠕动的药物予以治疗,例如: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莫沙必利、多潘立酮等。
当代医学研究证实,当一个人常常处于焦虑、紧张的生活工作环境时,人体的抵抗力会逐渐降低,引发胃肠功能紊乱。胃肠疾病中由于情绪不良引发疾病的患者占据75%。不良情绪传递至大脑皮层使得下丘脑功能紊乱。下丘脑是与情绪相关的皮层下中枢,可通过植物神经系统影响胃肠道功能。例如:紧张、焦虑的情绪会增加交感神经发出的冲动,胃幽门括约肌收缩,胃容物难以排除,刺激消化道,引起反射性痉挛,同时,因为内脏血管收缩,导致供血不足,引起腹痛。长期的紧张、焦虑情绪会提高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加快胃肠道蠕动,增加胃液分泌,引起腹泻、肠鸣等症状。在人处于焦虑情绪时,胃黏膜减少分泌,胃蠕动变弱,同样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
该病症的治疗时间长,其具有反复的特点,难以掌握其治疗疗效。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必须要耐心对待每一位患者,鼓勵患者坚持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该病症要求在治疗时根据主要症状进行治疗,通过病症分析该病症有两大类型:其一,以消化不良为中心的食欲不振、脉弱、形瘦等;其二,以肠道症状为主的腹中鸣响、慢性腹泻、腹胀、大便稀薄等;以上类型随着神经功能失调会出现面红、失眠、气短、心悸、多梦、神经紧张、手足多汗、急躁等临床表现[3]。以上症状在患者的描述中相对复杂,需要捉住主要症状辨证施治。
本文研究认为,胃肠功能紊乱与脾失健运、疏肝理气有关。只有健脾燥湿、疏肝理气,才能尽快找到病症根源治疗疾病,减轻临床症状。柴胡疏肝散具有疏肝理气、止痛的效果。药方中:香附疏肝理气,帮助柴胡解肝郁;积壳、陈皮理气行滞;甘草、芍药缓急止痛、养血柔肝,是辅佐药物。各类药物相结合,具有活血止痛、疏肝行气的功效。促使营卫自合、血脉通畅、肝气条达。
综上所述,该病症的治疗在医患相互配合,适当的加强心理干预。部分胃肠功能紊乱患者,长期治疗疗效较差,归根结底,有的患者过于怀疑自身病症过于严重,对于该类情况,医生要加强健康宣教,告知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疾病相关知识,让患者充分了解病症诱发因素、治疗方法、预后的重要性,打消患者心中的疑虑,才能促使患者更快更好的对症治疗,尽快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吴青.柴胡疏肝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5,50(2):104-105.
[2]苏晓玉,陈勇毅.柴胡疏肝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Meta分析[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4):384-386.
[3]李云虎.中西医结合治疗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6,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