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的过程中,英语教师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學生的听、说、读、写等综合技能。而故事教学以整体输入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所教授的目标知识,是一种更为创新、更为高效的教学方式。
中山市东升镇开展“一带一路节日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我校负责端午节这一节日主题。确定主题以后,英语科组开展了集体备课,收集有关本节日的资源与素材,集思广益,讨论出初步的教学设计。通过多次教学尝试、集体评课、反思与修改,最终由我代表学校与桦栊学校教师进行了同课异构“Dragon Boat Festival”,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紧绕主题,拟定设计
谈到端午节,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历史故事。我们深知学生对中华传统节日文化了解不多,因此,课堂教学的实施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这一节日的来源与文化习俗,主要通过多个小组合作实施教学活动和任务。
课前,我布置学生小组内预学端午节的相关知识并填表(如表1)。
在课堂上,我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表演“屈原跳江”,此时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完全发挥出来,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随后,我安排了一系列的小组学习任务,如填写思维导图、利用思维导图口头描述端午节故事来源与习俗等。学生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并复述故事,进一步深入理解文本内容,理清自己的思路。借助思维导图,学生觉得学习变得简单有趣。
整节课气氛最活跃的时刻是学生学习如何包粽子,小组合作完成包粽子的任务。此环境让一些平时成绩相对落后、不敢开口、不愿主动学习的学生变得积极起来。小组合作提升了学生整体的创新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让学习变得更有趣、更深刻。
二、收集资源,合理选材
在忠于历史真实的原则下,综合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知识水平,备课组在收集到的有关屈原跳江的历史故事与相关资源(包括文本形式和视频)中进行合理选材。我们注意到,若整个文本只讲述屈原跳江,且词汇复杂难懂,就无法达到使用故事教学的优势。另外,英语视频更符合学科教学的味道,但要考虑是否适合学生水平。
三、确定素材,整合修改
选取的故事文本节选: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an important traditional festival with the longest history in China. It’s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month of the Chinese calendar. It’s celebrated to commemorate the great patriotic poet Qu Yuan. The poet Qu Yuan ended his life by jumping into the Miluo River...
考虑到大篇章的文本故事对学生来说比较难懂,可能导致他们失去继续阅读的兴趣,我们仿照《开心学英语》的文本结构,利用学生熟悉的课文卡通人物编写文本。
整合修改后的故事文本节选:
另外,为增强效果,我们录制了此文本的微课。最终,整个文本的设计包括屈原跳江的历史故事,端午节文化习俗的介绍以及包粽子的传统手艺学习三个部分。包粽子环节的文本设计:
Let’s make Zongzi. First,soak the rice and wash the leaves. Next,make a funnel shape. Then,fill in with rice. After that,tie it up. At last,cook the Zongzi. Yum!
四、情境中理解,体验中学习
在对故事的解读过程中,我们往往需要解决一些词汇、句型、语法等问题。例如本课故事中有关习俗的一些短语:have dragon boat races,hang moxa leaf and calamus,wear sachets,drink realgar wine等,学习制作粽子过程中的一些动词:soak,fill,tie等。如果我们生硬地进行字面上的解释,这就违背了故事教学的初衷。采用故事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故事内容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教学情境,才是合理的方法。
在课前,我利用多媒体手段给学生观看端午节起源的视频。在课堂上,组织小组成员根据故事内容现场演绎屈原跳江的情景。另外,我采用自编的微课讲述端午节的故事。教授文化习俗中难度大的词汇和短语时,我主要借助相关实物和图片(香囊、雄黄酒、艾草、粽子等)进行解释,让学生理解。包粽子活动,我为学生准备了包粽子的真实材料,亲身示范,边用英语讲解边包粽子,让学生体验。
本次节日故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了我国传统节日的文化习俗,学会了用传统手艺包粽子。同时,学生也了解到同一节日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习俗,培养了他们的跨文化意识。节日故事教学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体现英语课程标准的精神。
责任编辑 魏文琦
实习编辑 龚 晶
中山市东升镇开展“一带一路节日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我校负责端午节这一节日主题。确定主题以后,英语科组开展了集体备课,收集有关本节日的资源与素材,集思广益,讨论出初步的教学设计。通过多次教学尝试、集体评课、反思与修改,最终由我代表学校与桦栊学校教师进行了同课异构“Dragon Boat Festival”,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紧绕主题,拟定设计
谈到端午节,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历史故事。我们深知学生对中华传统节日文化了解不多,因此,课堂教学的实施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这一节日的来源与文化习俗,主要通过多个小组合作实施教学活动和任务。
课前,我布置学生小组内预学端午节的相关知识并填表(如表1)。
在课堂上,我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表演“屈原跳江”,此时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完全发挥出来,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随后,我安排了一系列的小组学习任务,如填写思维导图、利用思维导图口头描述端午节故事来源与习俗等。学生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并复述故事,进一步深入理解文本内容,理清自己的思路。借助思维导图,学生觉得学习变得简单有趣。
整节课气氛最活跃的时刻是学生学习如何包粽子,小组合作完成包粽子的任务。此环境让一些平时成绩相对落后、不敢开口、不愿主动学习的学生变得积极起来。小组合作提升了学生整体的创新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让学习变得更有趣、更深刻。
二、收集资源,合理选材
在忠于历史真实的原则下,综合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知识水平,备课组在收集到的有关屈原跳江的历史故事与相关资源(包括文本形式和视频)中进行合理选材。我们注意到,若整个文本只讲述屈原跳江,且词汇复杂难懂,就无法达到使用故事教学的优势。另外,英语视频更符合学科教学的味道,但要考虑是否适合学生水平。
三、确定素材,整合修改
选取的故事文本节选: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an important traditional festival with the longest history in China. It’s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month of the Chinese calendar. It’s celebrated to commemorate the great patriotic poet Qu Yuan. The poet Qu Yuan ended his life by jumping into the Miluo River...
考虑到大篇章的文本故事对学生来说比较难懂,可能导致他们失去继续阅读的兴趣,我们仿照《开心学英语》的文本结构,利用学生熟悉的课文卡通人物编写文本。
整合修改后的故事文本节选:
另外,为增强效果,我们录制了此文本的微课。最终,整个文本的设计包括屈原跳江的历史故事,端午节文化习俗的介绍以及包粽子的传统手艺学习三个部分。包粽子环节的文本设计:
Let’s make Zongzi. First,soak the rice and wash the leaves. Next,make a funnel shape. Then,fill in with rice. After that,tie it up. At last,cook the Zongzi. Yum!
四、情境中理解,体验中学习
在对故事的解读过程中,我们往往需要解决一些词汇、句型、语法等问题。例如本课故事中有关习俗的一些短语:have dragon boat races,hang moxa leaf and calamus,wear sachets,drink realgar wine等,学习制作粽子过程中的一些动词:soak,fill,tie等。如果我们生硬地进行字面上的解释,这就违背了故事教学的初衷。采用故事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故事内容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教学情境,才是合理的方法。
在课前,我利用多媒体手段给学生观看端午节起源的视频。在课堂上,组织小组成员根据故事内容现场演绎屈原跳江的情景。另外,我采用自编的微课讲述端午节的故事。教授文化习俗中难度大的词汇和短语时,我主要借助相关实物和图片(香囊、雄黄酒、艾草、粽子等)进行解释,让学生理解。包粽子活动,我为学生准备了包粽子的真实材料,亲身示范,边用英语讲解边包粽子,让学生体验。
本次节日故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了我国传统节日的文化习俗,学会了用传统手艺包粽子。同时,学生也了解到同一节日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习俗,培养了他们的跨文化意识。节日故事教学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体现英语课程标准的精神。
责任编辑 魏文琦
实习编辑 龚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