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殇一瞬。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国际物流中心区域内瑞海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火灾爆炸。截至19日,此次爆炸事故已造成百余人死亡,住院治疗数以百计,财产损失难以计数。
灾难发生后,保险公司纷纷行动,针对爆炸事故的保险赔付工作陆续展开。8月14日,中国保监会发布了《做好天津港“8 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保险业应急处置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保险公司应根据特事特办、急事先办的原则,设立专门的理赔绿色通道,对相关分支机构进行特殊授权,简化流程和手续,缩短理赔处理时间。
随着调查的深入,尴尬也随之而来。从各大保险公司公布的数据来看,涉事的瑞海公司可能并没有购买相关保险;周边受损的居民购买家财险的凤毛麟角。灾难再次折射出国人保险意识的淡漠,作为社会稳定器之一的保险为什么不受待见?
保险缺位
根据截稿时公布的信息,此次爆炸主要责任方可能是天津港国际物流中心区域内瑞海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据媒体公开报道,8月16日保监会天津局召开的一次会议上,保监局向在场数家财险公司的负责人询问瑞海公司的财险投保情况,但并未获得有效答复。
中国平安、太平洋保险和阳光保险等多家大型保险公司也公开表示,与瑞海公司没有承保业务往来。
阳光保险一位人士表示,仓库投保通常会涉及财险、货运险和责任险等若干险种。而危险品仓库投保,由于涉及特别重大安全风险,所以保险公司承保时会非常谨慎,“中小财险公司一般不会承接类似业务。”
所以,不少保险业内人士猜测,瑞海公司可能并没有投保。
业内人士认为:“现在有不少企业基于成本考虑,觉得购买保险是一笔不必要的支出,认为不会那么倒霉。往往正是这种侥幸心理,一旦发生意外,公司就只能自己来承担风险。”
由于爆炸事故发生处企业聚集,对于周边企业厂房办公楼、仓储车辆等影响较大,对附近津滨轻轨东海路站等基础设施也造成破坏,同时对于附近小区也造成影响。
国金证券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此次事件对于财产险的影响较大,理赔主要涉及企财险、货运险、家财险、车险、意外险、责任险等。爆炸区受损的企业办公楼、厂房、机械设备将由企财险赔付,而在附近仓储的雷诺、大众、捷豹路虎等进口新车,数千辆被烧毁或损坏,将由企业财产险或货运险理赔。
目前各家保险公司还在接收理赔报案,具体赔付情况还需后续确认。但是瑞信报告预计,天津爆炸的保险承保损失初步估计为10亿~15亿美元。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到,由于财产险理赔时间相对较长,需要对于损坏的设施进行查勘、定损、维修等之后,才能确定理赔金额,所以最后的理赔总额预计要到今年底或明年初才能大致确认。
前述阳光保险人士称,依照惯例,损失应该向事故责任方追讨赔偿。目前调查结果尚未出来,责任方不明确,在此情况下,车辆保险或财产保险投保人会先向保险公司先行索赔,随后保险公司采取“代位追偿”的方式,向事故责任方追偿。
同时他也坦承,鉴于本次事故的损失程度,一般企业难以承受如此巨额赔付,也就是保险公司最终追偿成功的可能性极小。“但是保险公司都会购买再保险分散风险,所以最后保险公司承担的损失也有限。”
回归保障
此次事故也看到了保险市场的进步,譬如人保健康天津分公司和光大永明人寿承保了天津市的全民意外伤害保险,保险额为5万元,意外伤害医疗保险额为27.94万元。天津市公安消防局也曾为消防官兵购买了团体意外伤害商业保险。
但是,依然不足。此次事故,爆炸核心区周边初步统计约有17000户住房受到影响,一家大型保险公司的理赔人透露,事故发生6天,仅有两笔家财险报案。事故周边受损居民购买家财险的凤毛麟角。
8月17日,天津滨海新区政府向爆炸区受灾住户发放一个季度6000元资金补贴。“这在发达国家都是通过保险来解决的,他们都习惯自己交纳保险费以规避不测之灾,减少损失,而不依赖政府的有限救济。”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系教授庹国柱表示。相比较而言,国人的保险意识依然欠缺。
2014年,全国保费收入突破2万亿元大关。尽管中国保险业保费规模已位居世界第四,但行业的诸多短板、不足也日益凸显。保监会数据显示,同年,全国保险密度为1479元/人(237.2美元/人),保险深度为3.18%。
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是衡量保险业发展情况及成熟程度的两个重要指标。一般说来,保险密度和深度越大,表明该地区保险业发达,市场发育水平高。
发达国家早在几年前保险深度已是12%左右,保险密度也已达2000~3000美元/人。2014年发布的保险业“新国十条”明确提出,我国要努力由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转变,到2020年保险深度要达到5%,保险密度达到3500元/人。
中国社科院《金融蓝皮书: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15)》指出,我国保险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保险业的发展空间仍未被充分发掘,但是行业信任危机、保险费率改革缓慢等制约保险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
长期以来,以保费多少论成败的发展思路,使得许多保险公司推出的产品都将重点放在了分红、理财上,收益成为吸引消费者购买保险的主力军。
其实,利用社会力量来分担各种意想不到的风险,给急需帮助的人提供必要的帮助,是保险业产生发展的基本动因。近年来保险公司尤其是寿险行业正在积极转型,向着保险的基本职能——保障而回归。
中国人保财险执行副总裁王和曾坦言,社会对保险业的不理解,甚至误解情况较为普遍,究其原因,根子还是在于行业自身,特别是发展模式和服务水平。因此,在新的发展时期,保险业在加强保险知识普及的同时,要下大力气解决好消费者利益保护问题,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灾难发生后,保险公司纷纷行动,针对爆炸事故的保险赔付工作陆续展开。8月14日,中国保监会发布了《做好天津港“8 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保险业应急处置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保险公司应根据特事特办、急事先办的原则,设立专门的理赔绿色通道,对相关分支机构进行特殊授权,简化流程和手续,缩短理赔处理时间。
随着调查的深入,尴尬也随之而来。从各大保险公司公布的数据来看,涉事的瑞海公司可能并没有购买相关保险;周边受损的居民购买家财险的凤毛麟角。灾难再次折射出国人保险意识的淡漠,作为社会稳定器之一的保险为什么不受待见?
保险缺位
根据截稿时公布的信息,此次爆炸主要责任方可能是天津港国际物流中心区域内瑞海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据媒体公开报道,8月16日保监会天津局召开的一次会议上,保监局向在场数家财险公司的负责人询问瑞海公司的财险投保情况,但并未获得有效答复。
中国平安、太平洋保险和阳光保险等多家大型保险公司也公开表示,与瑞海公司没有承保业务往来。
阳光保险一位人士表示,仓库投保通常会涉及财险、货运险和责任险等若干险种。而危险品仓库投保,由于涉及特别重大安全风险,所以保险公司承保时会非常谨慎,“中小财险公司一般不会承接类似业务。”
所以,不少保险业内人士猜测,瑞海公司可能并没有投保。
业内人士认为:“现在有不少企业基于成本考虑,觉得购买保险是一笔不必要的支出,认为不会那么倒霉。往往正是这种侥幸心理,一旦发生意外,公司就只能自己来承担风险。”
由于爆炸事故发生处企业聚集,对于周边企业厂房办公楼、仓储车辆等影响较大,对附近津滨轻轨东海路站等基础设施也造成破坏,同时对于附近小区也造成影响。
国金证券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此次事件对于财产险的影响较大,理赔主要涉及企财险、货运险、家财险、车险、意外险、责任险等。爆炸区受损的企业办公楼、厂房、机械设备将由企财险赔付,而在附近仓储的雷诺、大众、捷豹路虎等进口新车,数千辆被烧毁或损坏,将由企业财产险或货运险理赔。
目前各家保险公司还在接收理赔报案,具体赔付情况还需后续确认。但是瑞信报告预计,天津爆炸的保险承保损失初步估计为10亿~15亿美元。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到,由于财产险理赔时间相对较长,需要对于损坏的设施进行查勘、定损、维修等之后,才能确定理赔金额,所以最后的理赔总额预计要到今年底或明年初才能大致确认。
前述阳光保险人士称,依照惯例,损失应该向事故责任方追讨赔偿。目前调查结果尚未出来,责任方不明确,在此情况下,车辆保险或财产保险投保人会先向保险公司先行索赔,随后保险公司采取“代位追偿”的方式,向事故责任方追偿。
同时他也坦承,鉴于本次事故的损失程度,一般企业难以承受如此巨额赔付,也就是保险公司最终追偿成功的可能性极小。“但是保险公司都会购买再保险分散风险,所以最后保险公司承担的损失也有限。”
回归保障
此次事故也看到了保险市场的进步,譬如人保健康天津分公司和光大永明人寿承保了天津市的全民意外伤害保险,保险额为5万元,意外伤害医疗保险额为27.94万元。天津市公安消防局也曾为消防官兵购买了团体意外伤害商业保险。
但是,依然不足。此次事故,爆炸核心区周边初步统计约有17000户住房受到影响,一家大型保险公司的理赔人透露,事故发生6天,仅有两笔家财险报案。事故周边受损居民购买家财险的凤毛麟角。
8月17日,天津滨海新区政府向爆炸区受灾住户发放一个季度6000元资金补贴。“这在发达国家都是通过保险来解决的,他们都习惯自己交纳保险费以规避不测之灾,减少损失,而不依赖政府的有限救济。”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系教授庹国柱表示。相比较而言,国人的保险意识依然欠缺。
2014年,全国保费收入突破2万亿元大关。尽管中国保险业保费规模已位居世界第四,但行业的诸多短板、不足也日益凸显。保监会数据显示,同年,全国保险密度为1479元/人(237.2美元/人),保险深度为3.18%。
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是衡量保险业发展情况及成熟程度的两个重要指标。一般说来,保险密度和深度越大,表明该地区保险业发达,市场发育水平高。
发达国家早在几年前保险深度已是12%左右,保险密度也已达2000~3000美元/人。2014年发布的保险业“新国十条”明确提出,我国要努力由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转变,到2020年保险深度要达到5%,保险密度达到3500元/人。
中国社科院《金融蓝皮书: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15)》指出,我国保险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保险业的发展空间仍未被充分发掘,但是行业信任危机、保险费率改革缓慢等制约保险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
长期以来,以保费多少论成败的发展思路,使得许多保险公司推出的产品都将重点放在了分红、理财上,收益成为吸引消费者购买保险的主力军。
其实,利用社会力量来分担各种意想不到的风险,给急需帮助的人提供必要的帮助,是保险业产生发展的基本动因。近年来保险公司尤其是寿险行业正在积极转型,向着保险的基本职能——保障而回归。
中国人保财险执行副总裁王和曾坦言,社会对保险业的不理解,甚至误解情况较为普遍,究其原因,根子还是在于行业自身,特别是发展模式和服务水平。因此,在新的发展时期,保险业在加强保险知识普及的同时,要下大力气解决好消费者利益保护问题,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