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链非编码RNA-LINP1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

来源 :中国综合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ang20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 LINP1水平对预后的判断价值。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为子宫内膜癌组,另选其癌旁正常组织为癌旁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测定患者样本组织中LINP1 mRNA表达;收集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子宫内膜癌组织中LINP1 mRNA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Kaplan-Meier法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癌组织LINP1 mRNA表达与患者生存率的关系;COX多因素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和癌旁对照组样本组织中LINP1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2.38±0.43、1.00±0.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76,P<0.001);临床病理参数结果显示,LINP1 mRNA表达情况与子宫内膜癌患者年龄、肿瘤组织学类型无关(P均>0.05),与淋巴结转移情况、FIGO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及脉管侵犯情况有关(P均<0.05);LINP1 mRNA高表达组患者3年总生存率(48.78%)低于LINP1 mRNA低表达组(80.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06,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INP1 mRNA高表达和FIGO分期Ⅲ、Ⅳ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均是引起子宫内膜癌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HR(95%CI)分别为2.898(2.031~4.136)、1.831(1.448~2.316)、1.708(1.364~2.138),P值分别为0.002、0.004、0.008)。

结论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LINP1 mRNA高表达,与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FIGO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及脉管侵犯情况及预后密切相关,是引起子宫内膜癌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可能作为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评定指标。

其他文献
针对装配有3个单电机脚轮的全驱动全向移动平台(以下简称平台)运动控制问题,首先,采用正交分解法,根据纯滚动约束条件建立平台运动学模型;对于速度雅可比矩阵不可逆时平台处于奇异位形,失去全向移动能力的问题,通过耦合转角运动学和转向角运动学,设计耦合因子识别平台当前位形和奇异位形靠近程度,动态调节平台摆脱奇异位形。其次,采用拉格朗日法建立平台动力学模型,分析动力学Matlab仿真结果,消除转向角对平台的影响,合理简化动力学模型。最后,设计基于逆动力学的双闭环模糊PID控制策略使平台跟踪期望速度。仿真结果表明,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