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现代化技术,优化中学语文教学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kyli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当代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中学教育也日益现代化,现代化技术已被应用到了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现代化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大规模运用,可以弥补传统语文教学的一些缺陷,对语文教学起到了积极的辅助作用,在中学课堂特别是中学语文课堂上掀起了一次大变革。现代技术在中学语文课堂上有着许多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更广泛地使用电子资源库,促进语文教学设计的改良
  互联网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语文教学资源更加具有可得性和共享性。在传统的资料以外,还涌现了许多电子形态视听材料以及软件资源。“这种电子资料主要以光碟和电脑网络为载体,更加容易贴合人的认知规律,以多感官方式——文字、图形、动画、影像和声音展示需要展示信息。”例如老师在教授鄂教版收录的《苏州园林》这篇散文时,除了使用课本资料以外,还可以利用电脑或者幻灯片出示作者的头像和简介以及其他学者们的评价赏析文章;还可以将苏州园林的照片、宣传片放映出来,使苏州园林的“美”更加形象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此外还能播放课文的朗诵,让学生更加有感情地接受这篇课文,这样的方式更加能够激发起学生的主动学习欲望,在快乐中学到了知识。
  这种电子资源是实时更新的,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资源库也会得到不断的增加和充实,始终保持着与时代接轨与社会同步的状态。而且这种资源的寻找和使用比较便利快捷,也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二、改变传统教学理念,体现学生本位的思想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依靠教师的讲解,学生并不能很好地参与到学习当中。新课程改革标准指出,教学过程应当是一个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产生交互作用的过程。学生本来就应当成为教学的主体,是教学中主观能动性更强的部分。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入现代化教育模式,进行主体性教学,教师不再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而作为引导者而存在。例如在八年级课文《愚公移山》的教学当中,教师就可以将课程体系重拍,引入课堂讨论或者课堂辩论,设定具体的情节,制造一定观点上的冲突,引导学生陷入更加深层次的思考,从而更好地接收课文内容,逐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利用现代化技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现代语文教学的重心不应当放在提高考试的分数,也不应该放在培养只会写“八股文”的“儒生”。而应当将重心放在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素质。而现代化技术为这个目标铺就了一条大道。
  以诗歌、散文的教学为例,倘若只是教师单纯的讲解和课后练习,学生一味地接受,学生是不可能从当中体会到文章的真实含义、作者的思绪感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束缚。而现代化技术的运用,让教师可以借助画面或者是声音,更加形象、直观、真实地再现语言文字表现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更好更深地理解课文。如教师在教授《黄河颂》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播放配乐词朗诵,同时展示近现代画家们绘制的黄河画作,或是关于黄河的纪录片。通过声音和图像的组合,使学生仿佛置气势磅礴的黄河旁,于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诗人对话,让他们真实地感受到诗的意境与气势。
  四、在作文教学中,添加情景化与趣味性
  教师应该利用现代化的这种优势,激发学生的联想想像,与学生的情感体验产生共鸣,从而增强加学生的信息接受速度。例如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突破时空的限制,将主题、人物、情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既丰富了他们的认知,也給他们提供了作文的素材。比如材料作文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出示一组漫画,让学生仔细观察并且讨论漫画内容,再根据自己的讨论结果分别用描写、说明和议论的表达方式各写一段话。当所有学生完成以后,教师就可以出示预先写好的三段例文,带领学生一起分析比较三段文字的差异以及优缺点,再让学生之间互相批改作文,在分析别人作文好坏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知识水平。最后再让学生结合漫画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论通过此次教学学习到了什么。这种类型的训练,可以使学生学会以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以不同的方法完成表达,尝试不同的写作可能性,这样的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综合素质。
  现代化技术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来说,如关羽之于赤兔,美女之于丽服,适当利用,发挥其积极一面,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有着重要意义。正确合理地利用现代化技术,定能把学生领入多姿多彩的语文世界,达到优化语文教学,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中学生的目标。
  任能学,湖北武汉市江夏区安山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了,在其形成和发展的历程中,由于时代主题和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其存在形态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概括起来有三种存
高中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与情感表达能力.随着新课改的深人影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也发生极大转变.在高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创
教材分析:   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向学生推荐了老舍先生的经典名著《骆驼祥子》,并对这本书的读书方法做了一定的指导。《骆驼祥子》一书讲述的是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反映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老舍在书中描写了各种人物,除了主人公祥子外,还刻画了很多祥子周围的人物,如残忍霸道的刘四爷、多重性格的虎妞、一步步走向毁灭的
【案例背景】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部编七上语文教材中的第三单元写作要求是:写人抓住特点。刚刚升入七年级的学生写作水平欠缺,尤其是我们新优质初中的学生,写完整的一
实行课改以来,各种各样的授课模式充斥着语文课堂,有些花哨的课件、不够深入的课文内容解读、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教师把课堂变成了展示自己的舞台,课堂上热热闹闹,学生那里“乱花渐欲迷人眼”。还有的教师为了追求考试成绩,把语文课上成了考点讲解课,虽然提高了语文成绩,却让课堂少了“语文味”。语文教学渐渐迷了路,有效的语文课堂是什么样的呢?通过对《语文课程标准》认真研读与学习,我认为,作为语文教师,应该让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