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外民间科技交流是学术团体重要职能。从地方科协(学会)近20年对外交往状况可以看出近年呈下行趋势,同时呈现对外周边区域性合作新走向。开展周边区域合作应作为科协贯彻国家“周边外交”方针的主要举措,以推动地方对外民间科技交往,为实现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发挥作用。
[关键词]地方科协 对外民间科技交往 区域合作
对外民间科技交流合作是中国科协系统的主要职能。长期以来,中国科协积极组织开展民间科技外交活动,为拓展我国国际及地区间的交往空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地方科协(包括省、市、县级学会,下称“地方科协”)作为对外民间科技交往的重要力量,与中国科协(及所属全国性学会,下称“国家科协”)立足全国层面的外事活动并行而为,为贯彻国家总体外交方针作出了积极贡献。本文试图通过考察地方科协近20年对外工作走势,探讨地方科协(学会)在中央实施“一带一路”和“周边外交”战略新形势下,对外民间科技交往的拓展路径。
一、对外交往走势——国家科协上升,地方科协下行
选取《中国科协统计年鉴》关于“举办国际(境外)学术交流会议”及“接待国外(境外)科技团组”两项活动的统计数值作为考察科协系统对外民间科技交往开展情况的指标,可以看到,过去20年间中国科协系统对外科技交往活动频率以每年2%的速度递增,大体上每年接待约5000个境外科技访问团组,吸纳数以10万人次计的境外科技界人士前来进行科技交流合作。中国科协系统的民间科技交往无论或为国家集聚国际科技资源,提升我国在国际间的科技话语权,或为国家开放打开国门,打破西方对中国所谓“制裁”,或为推进国家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实施等都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但考察发现,在中国科协系统对外交往情况总体向好的同时,地方科协近10年来对外交往活动的走势与国家科协强劲推进的状况相反,呈下降趋势(见表1)。
根据统计资料,中国科协举办国际(境外)学术会议及接待国外(境外)科技访问团组的活动项次,后10年(2001~2010年)较之前10年(1991~2000年)分别增加61.53%和93.35%;而地方科协却分别下降了13.43%和34.54%。
显然,地方科协对外交往活动呈下降趋势,与我国近10年来“正处在民间科技外交和学术交流的一个很好的时期”的形势背道而驰。分析个中原因,笔者认为主要受到以下因素制约:一是对外科技交往渠道不畅通,难以作为。地方由于受学术层次的局限,基层科协掌握对外学术交流的信息资源缺乏。二是理念保守,不敢作为。由于对外交往是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被相当多的地方科协同志视为“阳春白雪”。三是缺乏上级的有效指导,不知所为。有关科技外交、外事政策、形势、任务和要求长期没能得到政府及上级部门及时、有效地指导。四是开展对外工作动力不足,不想作为。上述诸因素中,笔者认为缺乏激励是地方科协(学会)对外交往工作疲弱的主要因素。近30年来,地方科协对外交往活动情况表明,凡地方政府重视发挥民间科技交往作用,科协对外活动则活跃,反之则消沉。广东科协对外交往有两个活跃期:一是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政府鼓励科协(学会)开展对外科技交流活动,凡是对外科技交往的活动,主要交由科协承接,科协开展对外交往活动的积极性高涨;另一个活跃期是1989年“六四”风波后,为打破西方对华封锁,政府动员科协及所属科技团体积极联络境外学术团体开展对外交往活动,因此90年代,科协对外交往活动频率迅速提升。但时过境迁,新世纪初开始,地方政府更关心的是对外商贸经济活动,科协对外交往工作不但未能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而且职能还受到挤压,基层科协的积极性因此受挫。资料显示,上世纪90年代,广东地级市科协(包括广州、深圳市科协)举办国际、港澳台学术交流会议,接访境外科技团组活动每年达200项次,至新世纪初,锐降至20项次左右,个别年份甚至出现活动空白(见图1)。
二、区域合作——地方科协对外交往的新走势
然而,中国科协系统外事工作开展情况显示,在地方科协对外交往面临困境同时,一种以周边国家和境外区域为交往着眼点的区域性科技交流合作活动悄然兴起。
近10年来,不少科协结合地方实际探索对外工作新路子。例如,福建、广东等省市区科协,发挥毗邻港澳台地区的优势,以加强与香港、澳门和台湾的科技团体合作交流为对外工作重点,通过联合创办区域性合作论坛活动,如广东科协先后牵头创办“9+2泛珠三角科技团体合作论坛”、“粤港澳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海峡两岸四地工程师论坛”、“北部湾经济发展合作论坛”等,带动对外民间科技交往整体工作开展。
地方科协新一轮的对外科技交往的探索主要以区域性合作方式展开。不少省市科协为取得外事工作的突破,对外交往不再囿于“与先进发达国家的交往”为主要选向,而注重发挥地缘优势,转向邻近国家和区域交往。如云南省科协提出发挥云南联结东盟地区“桥头堡”作用,积极搭建湄公河流域诸国科技合作交流平台;山东省科协创办“鲁韩科技合作论坛暨项目洽谈会”、“中日农业创新论坛”,进一步拓展了对外交流合作渠道。近年,在中国科协的支持下,西部边疆地区科协,面向中亚区域开展对外科技合作。
“区域合作”本着共享共赢原则,通过一地区(省、市、区)科协(学会)牵头,或多地区联合与周边国家、境外地区的科技团体对接,首先通过建立常设性的科技交流平台,如论坛、研讨会、科技展览等,采取属地轮办科技交流活动,建立起稳定的双边、多边合作机制,进而向多领域、多方面的合作拓展。如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从本世纪初与英国机械工程学会香港分会联办两年一届的“粤港机械工程应用技术研讨会”,建立了互访制度和联席会议制度,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国际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大学生机械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等系列合作。该研讨会还通过“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吸纳了内地兄弟省市科协、学会参与,形成了更广泛的对外交往面。一个主动参与地方外事分工,具有区域特色的对外民间科技交往新格局在各地逐渐展现。 三、区域性对外交往——新时期地方科协对外民间交往工作取向
笔者认为,区域性对外交往的工作思路,对于地方科协进一步拓展对外工作领域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它将成为地方科协今后推进对外民间交往工作的主要选择。
(一)有利于地方科协对外工作融入党和国家对外战略思维大框架,主动参与国家整体外交工作的分工合作
地方科协关于“区域合作”对外交往路子的探索与实践,实际是发轫于国家关于“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的外交思维,因此“区域合作”与国家“区域外交”布局相呼应,展现了地方科协对外民间科技交往的广阔空间。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进一步确立了“周边外交”的战略目标。2013年10月,中央专门召开了“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习近平同志就“周边外交”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要“建立好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对外交往战略思想和要“深化沿边省区同周边国家互利合作”的要求。在新形势下,“区域合作”更进一步凸显了地方科协在贯彻我国“周边外交”战略方针中的作用和地位。
(二)有利于地方科协发挥优势,积极开展对外交往活动
地方科协走“区域合作”路子,可谓扬长避短,它使地方科协对外交往工作在原有的“学术交流”和“民间交往”的基础上,更兼有了“地缘交接”优势。通过区域性合作路径与邻近周边国家和地区实现交往,尤其让基层科协实实在在地看到了科技外交就是身边事,不再是遥不可及的“阳春白雪”,基层科协对外工作大有可为。
(三)有利于地方科协对外工作抓住重点,找准定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近10年来,广东科协的对外科技交流合作工作,始终积极贯彻胡锦涛同志关于广东“要积极推进粤港澳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讲话精神,抓住了以推进粤港澳科技合作为对外工作重点,创办了一系列粤港澳区域科技团体的合作交流活动,配合了中央关于深化粤港澳合作方针的实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大局,拓展了科协(学会)对外科技交往的渠道。
由于我国地域宽阔,决定了外事活动具有区域性及层次性兼有的特点。因此,走具有地方区域特色的路子,应是地方科协拓展对外民间科技交往的最佳选择。当前,在党和国家深化“周边外交”的外交战略大布局下,地方科协的“区域合作”作用尤显重要,所以开展区域性科技交流合作,应是地方科协今后外事工作的取向,也是地方科协今后一段时期强化其对外民间科技交往的职能路径。
四、讨论
毫无疑问,地方科协对外民间科技交往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发展关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关于深化“周边外交”战略方针的实施,给中国科协外事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也给地方科协对外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如果说,地方科协对外工作的开展在党和国家深化“周边外交”的战略部署下得了“天时”,那么取向“区域性合作”则得了“地利”,而当今需要的是“人和”。因此,当前地方科协的对外工作,亟需中国科协系统自上而下的动员,顺势而为,上下联动,再创科协对外民间科技交流合作事业的辉煌。
(一)调整布局,推动地方科协对周边国家区域的民间科技交往全面开展
全国科协外事工作要有一盘棋布局,要在中国科协的统筹下明确地方基层科协在全国科协外事大局中的定位与分工,分别就我国周边所面向的东南亚、南亚、东北亚、中亚和中西亚以及港澳台等境外不同区域、不同情况和不同类别,因地制宜地作出科协对外民间科技交流合作的规划,完善科协系统对外民间科技交往的整体分工合作。
(二)发挥优势,建立地方科协对外民间科技“区域合作”机制
中国科协应把推进地方科协对外“区域合作”作为科协贯彻中央关于周边战略的主要举措,指导地方科协发挥“学术交流”、“民间交往”和“地缘交接”三大优势,积极打造科技交流品牌,构建对外区域性科技交流合作平台,实现地方科协对外科技民间交往常态化。
(三)整合资源,支持地方科协对周边国家区域民间科技交流合作深入开展
设立中国科协“周边国家区域科技交往”专项,资助地方科协区域合作项目。动员全国性学会通过会会合作、上下联动、区域协同等方式,为地方科协(学会)开拓周边国家区域科技交往提供学术力量、交流渠道和信息沟通等方面的资源支撑。
(四)增强使命感,动员各地科协、学会广泛开展周边民间学术交流活动
中国科协系统要注重总结表彰地方科协(学会)对外工作经验,鼓励地方科协同志树立“位微不敢忘国忧”的情怀,以科技交流为媒,争当“睦邻”先遣队,积极配合党和国家深化周边外交和实施“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为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发挥作用、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程东红.在2009年地方科协外事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Z].2008-01-01.
[2]王毅.开创周边外交新局 推进亚太区域合作[EB/OL].外交部网站,2013-10-09.
[3] 中国科协.关于国际、港澳台科技交流合作“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研究报告[Z].2011-03-03.
[4] 郑德胜.参与分工 构建具区域特色对外科技合作交流格局[J].科协论坛,2010(12):17-18.
[关键词]地方科协 对外民间科技交往 区域合作
对外民间科技交流合作是中国科协系统的主要职能。长期以来,中国科协积极组织开展民间科技外交活动,为拓展我国国际及地区间的交往空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地方科协(包括省、市、县级学会,下称“地方科协”)作为对外民间科技交往的重要力量,与中国科协(及所属全国性学会,下称“国家科协”)立足全国层面的外事活动并行而为,为贯彻国家总体外交方针作出了积极贡献。本文试图通过考察地方科协近20年对外工作走势,探讨地方科协(学会)在中央实施“一带一路”和“周边外交”战略新形势下,对外民间科技交往的拓展路径。
一、对外交往走势——国家科协上升,地方科协下行
选取《中国科协统计年鉴》关于“举办国际(境外)学术交流会议”及“接待国外(境外)科技团组”两项活动的统计数值作为考察科协系统对外民间科技交往开展情况的指标,可以看到,过去20年间中国科协系统对外科技交往活动频率以每年2%的速度递增,大体上每年接待约5000个境外科技访问团组,吸纳数以10万人次计的境外科技界人士前来进行科技交流合作。中国科协系统的民间科技交往无论或为国家集聚国际科技资源,提升我国在国际间的科技话语权,或为国家开放打开国门,打破西方对中国所谓“制裁”,或为推进国家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实施等都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但考察发现,在中国科协系统对外交往情况总体向好的同时,地方科协近10年来对外交往活动的走势与国家科协强劲推进的状况相反,呈下降趋势(见表1)。
根据统计资料,中国科协举办国际(境外)学术会议及接待国外(境外)科技访问团组的活动项次,后10年(2001~2010年)较之前10年(1991~2000年)分别增加61.53%和93.35%;而地方科协却分别下降了13.43%和34.54%。
显然,地方科协对外交往活动呈下降趋势,与我国近10年来“正处在民间科技外交和学术交流的一个很好的时期”的形势背道而驰。分析个中原因,笔者认为主要受到以下因素制约:一是对外科技交往渠道不畅通,难以作为。地方由于受学术层次的局限,基层科协掌握对外学术交流的信息资源缺乏。二是理念保守,不敢作为。由于对外交往是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被相当多的地方科协同志视为“阳春白雪”。三是缺乏上级的有效指导,不知所为。有关科技外交、外事政策、形势、任务和要求长期没能得到政府及上级部门及时、有效地指导。四是开展对外工作动力不足,不想作为。上述诸因素中,笔者认为缺乏激励是地方科协(学会)对外交往工作疲弱的主要因素。近30年来,地方科协对外交往活动情况表明,凡地方政府重视发挥民间科技交往作用,科协对外活动则活跃,反之则消沉。广东科协对外交往有两个活跃期:一是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政府鼓励科协(学会)开展对外科技交流活动,凡是对外科技交往的活动,主要交由科协承接,科协开展对外交往活动的积极性高涨;另一个活跃期是1989年“六四”风波后,为打破西方对华封锁,政府动员科协及所属科技团体积极联络境外学术团体开展对外交往活动,因此90年代,科协对外交往活动频率迅速提升。但时过境迁,新世纪初开始,地方政府更关心的是对外商贸经济活动,科协对外交往工作不但未能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而且职能还受到挤压,基层科协的积极性因此受挫。资料显示,上世纪90年代,广东地级市科协(包括广州、深圳市科协)举办国际、港澳台学术交流会议,接访境外科技团组活动每年达200项次,至新世纪初,锐降至20项次左右,个别年份甚至出现活动空白(见图1)。
二、区域合作——地方科协对外交往的新走势
然而,中国科协系统外事工作开展情况显示,在地方科协对外交往面临困境同时,一种以周边国家和境外区域为交往着眼点的区域性科技交流合作活动悄然兴起。
近10年来,不少科协结合地方实际探索对外工作新路子。例如,福建、广东等省市区科协,发挥毗邻港澳台地区的优势,以加强与香港、澳门和台湾的科技团体合作交流为对外工作重点,通过联合创办区域性合作论坛活动,如广东科协先后牵头创办“9+2泛珠三角科技团体合作论坛”、“粤港澳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海峡两岸四地工程师论坛”、“北部湾经济发展合作论坛”等,带动对外民间科技交往整体工作开展。
地方科协新一轮的对外科技交往的探索主要以区域性合作方式展开。不少省市科协为取得外事工作的突破,对外交往不再囿于“与先进发达国家的交往”为主要选向,而注重发挥地缘优势,转向邻近国家和区域交往。如云南省科协提出发挥云南联结东盟地区“桥头堡”作用,积极搭建湄公河流域诸国科技合作交流平台;山东省科协创办“鲁韩科技合作论坛暨项目洽谈会”、“中日农业创新论坛”,进一步拓展了对外交流合作渠道。近年,在中国科协的支持下,西部边疆地区科协,面向中亚区域开展对外科技合作。
“区域合作”本着共享共赢原则,通过一地区(省、市、区)科协(学会)牵头,或多地区联合与周边国家、境外地区的科技团体对接,首先通过建立常设性的科技交流平台,如论坛、研讨会、科技展览等,采取属地轮办科技交流活动,建立起稳定的双边、多边合作机制,进而向多领域、多方面的合作拓展。如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从本世纪初与英国机械工程学会香港分会联办两年一届的“粤港机械工程应用技术研讨会”,建立了互访制度和联席会议制度,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国际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大学生机械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等系列合作。该研讨会还通过“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吸纳了内地兄弟省市科协、学会参与,形成了更广泛的对外交往面。一个主动参与地方外事分工,具有区域特色的对外民间科技交往新格局在各地逐渐展现。 三、区域性对外交往——新时期地方科协对外民间交往工作取向
笔者认为,区域性对外交往的工作思路,对于地方科协进一步拓展对外工作领域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它将成为地方科协今后推进对外民间交往工作的主要选择。
(一)有利于地方科协对外工作融入党和国家对外战略思维大框架,主动参与国家整体外交工作的分工合作
地方科协关于“区域合作”对外交往路子的探索与实践,实际是发轫于国家关于“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的外交思维,因此“区域合作”与国家“区域外交”布局相呼应,展现了地方科协对外民间科技交往的广阔空间。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进一步确立了“周边外交”的战略目标。2013年10月,中央专门召开了“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习近平同志就“周边外交”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要“建立好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对外交往战略思想和要“深化沿边省区同周边国家互利合作”的要求。在新形势下,“区域合作”更进一步凸显了地方科协在贯彻我国“周边外交”战略方针中的作用和地位。
(二)有利于地方科协发挥优势,积极开展对外交往活动
地方科协走“区域合作”路子,可谓扬长避短,它使地方科协对外交往工作在原有的“学术交流”和“民间交往”的基础上,更兼有了“地缘交接”优势。通过区域性合作路径与邻近周边国家和地区实现交往,尤其让基层科协实实在在地看到了科技外交就是身边事,不再是遥不可及的“阳春白雪”,基层科协对外工作大有可为。
(三)有利于地方科协对外工作抓住重点,找准定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近10年来,广东科协的对外科技交流合作工作,始终积极贯彻胡锦涛同志关于广东“要积极推进粤港澳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讲话精神,抓住了以推进粤港澳科技合作为对外工作重点,创办了一系列粤港澳区域科技团体的合作交流活动,配合了中央关于深化粤港澳合作方针的实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大局,拓展了科协(学会)对外科技交往的渠道。
由于我国地域宽阔,决定了外事活动具有区域性及层次性兼有的特点。因此,走具有地方区域特色的路子,应是地方科协拓展对外民间科技交往的最佳选择。当前,在党和国家深化“周边外交”的外交战略大布局下,地方科协的“区域合作”作用尤显重要,所以开展区域性科技交流合作,应是地方科协今后外事工作的取向,也是地方科协今后一段时期强化其对外民间科技交往的职能路径。
四、讨论
毫无疑问,地方科协对外民间科技交往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发展关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关于深化“周边外交”战略方针的实施,给中国科协外事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也给地方科协对外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如果说,地方科协对外工作的开展在党和国家深化“周边外交”的战略部署下得了“天时”,那么取向“区域性合作”则得了“地利”,而当今需要的是“人和”。因此,当前地方科协的对外工作,亟需中国科协系统自上而下的动员,顺势而为,上下联动,再创科协对外民间科技交流合作事业的辉煌。
(一)调整布局,推动地方科协对周边国家区域的民间科技交往全面开展
全国科协外事工作要有一盘棋布局,要在中国科协的统筹下明确地方基层科协在全国科协外事大局中的定位与分工,分别就我国周边所面向的东南亚、南亚、东北亚、中亚和中西亚以及港澳台等境外不同区域、不同情况和不同类别,因地制宜地作出科协对外民间科技交流合作的规划,完善科协系统对外民间科技交往的整体分工合作。
(二)发挥优势,建立地方科协对外民间科技“区域合作”机制
中国科协应把推进地方科协对外“区域合作”作为科协贯彻中央关于周边战略的主要举措,指导地方科协发挥“学术交流”、“民间交往”和“地缘交接”三大优势,积极打造科技交流品牌,构建对外区域性科技交流合作平台,实现地方科协对外科技民间交往常态化。
(三)整合资源,支持地方科协对周边国家区域民间科技交流合作深入开展
设立中国科协“周边国家区域科技交往”专项,资助地方科协区域合作项目。动员全国性学会通过会会合作、上下联动、区域协同等方式,为地方科协(学会)开拓周边国家区域科技交往提供学术力量、交流渠道和信息沟通等方面的资源支撑。
(四)增强使命感,动员各地科协、学会广泛开展周边民间学术交流活动
中国科协系统要注重总结表彰地方科协(学会)对外工作经验,鼓励地方科协同志树立“位微不敢忘国忧”的情怀,以科技交流为媒,争当“睦邻”先遣队,积极配合党和国家深化周边外交和实施“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为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发挥作用、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程东红.在2009年地方科协外事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Z].2008-01-01.
[2]王毅.开创周边外交新局 推进亚太区域合作[EB/OL].外交部网站,2013-10-09.
[3] 中国科协.关于国际、港澳台科技交流合作“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研究报告[Z].2011-03-03.
[4] 郑德胜.参与分工 构建具区域特色对外科技合作交流格局[J].科协论坛,2010(12):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