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真正把教学变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大胆创造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尊重学生的创造性、相信学生的潜力,要尊重学生,多表扬学生,缩小课堂学习与解决现实问题的活动中去,达到了积极主动构建知识的目的。启发学生向老师挑战,让学生在心理自由、心理安全的条件下,大胆想象,大胆猜测,敢于标新立异,愿意展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让学生通过身边的故事入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倡导全体学生参与,培养学生发现学习、探究学习、互动学习。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教学实践;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151-01
课堂是舞台,学生是演员,老师是演员。课堂真正的还给了学生。本学期我校四、五年级作为课改试点,全体课改的教师行动起来,去各地方听课学习,回来上公开课,按照调节教学的步骤进行。我非常赞成课堂教学课改,因为课改是为了减轻老师和学生的负担,但是,课改要看过程,更要看結果,最终是要用学生考试成绩来证明教师存在的价值。下面我来从四方面讲一下课改具体过程和效果吧!一、建立合作团队小组
建立合作团队要从小组的组成上下功夫,让不同层次、不同性格、不同性别、不同家庭的孩子走在一起,并开始他们的学习生活,小组的组合是需要费一番心思的,需要班主任协调任课老师,与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沟通,实现6~8人的小组组合。之后教师应指导学生明确小组内成员的责任分工,明确个人的责任。在小组学习中,每个小组配有小组长、记录员、发言人、维纪员。等小组成立后要为自己的小组选口号和行动公约,还有各种评价机制,等各方面都完善了,每周还组织一次学习反思活动,各组组长组织全组同学反思,总结一周学习状况,评选每周学科学习之星、每周优秀学习小组和优秀小组,每周在班级风采栏目中呈现、表彰,让评价促进学生能有永远的精神之家。二、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环节
传统的课堂教学环节为复习——新授——练习——小结——作业,这是单一的教学过程。新的教学环节应是情境导入——学生探索——学生思考——解决问题——巩固——小结,使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在预习课中,教师首先分发预习导学案,导学案的内容包括:预习重难点、预习方法、预习提纲、预习反馈、预习小节等,在课堂中的一般操作如下:
第一,给学生五至七分钟的阅读文本知识时间,在阅读文本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多种不同的形式,如自己独立阅读,小组讨论交流等等。
第二,小组长带领组员进一步细化预习提纲上的知识点,并对课本上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疑,教师穿插其中,解疑解惑,指导学生。学生也可以自由发言,向同学、老师提出不同的问题,师生共同解答大约五分钟的时间。
第三,结合预习提纲,教师分配学习任务,为下面的预习展示做准备,大约三分钟的时间。
第四,学生以组为单位,把自己组分配到的任务进行文本知识的讲解、分析、拓展,学生点评,教师点评大约十五分钟时间。
第五,学生做一些典型题目进行预习反馈,反馈一般以题目的方式进行,可分为基础闯关和能力升级两部分。学生可以到黑板上板式,也可以是小组长进行抽查,教师抽查等等,并及时公布反馈的结果,对个人、小组进行评比,一般用五至七分钟时间。
第六,课堂小结。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在本节课的收获,还可以提出不同的见解,发表不同的看法,师生共同互动。
展示课就是展示预习模式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规律进行提炼提升。展示过程如下:
1.预习交流(1~2分钟)。
目的是巩固解决问题所运用到的知识点,为学生顺利的完成本节课的任务扫清知识上的障碍,一般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确立目标(1分钟)。
基本知识巩固后,教师据此说出本节课的目标和重难点,展示课上的目标与预习课上的目标不完全不同,展示课上的目标除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之外,更侧重的是规律和方法的总结,以让学生形成技能和技巧。
3.分组合作(6~8分钟)。教师将本节课需要展示的问题分给六个组,然后每个组长负责再将任务分给组员,组员分工合作,一般分配原则是:中下游学生讲解、分析、优生点评、拓展,学会把题目、分析、重难点,根据各组同学完成任务的快和慢,版面设计的美观情况对各小组进行排序,并加相应的10分、8分、6分、4分、2分、0分等。
4.展示提升(20分钟)。
通过分组合作对问题的再交流,学生对本组的问题进一步的理清思路,加深了理解。展示的过程是,一般是从一组开始,到六组顺次展示,也可以从六组开始,对题目进行讲解、分析,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学生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其他同学或教师给予解答等等。三、课堂引进小组讨论,扩大学生参与面,增加学生知识
课堂把暗、空间还给学生在改革初期,由于教师传统惯性作怪,课堂上出现教师一开口就闭不上嘴,一直以来都是老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学校不让讲就暗着讲,不让站到讲台上讲就在学生中间讲。一节课中教师占用的时间等于或小于10分钟,学生战胜的时间等于或大于35分钟。而小组讨论学生是课堂教学中扩大学生参与面的一种有效方法和为学生增加各方面的知识提供一个相当好的机会。时间是检验学生是否是课堂主体的试金石。把空间给学生,学生为了学习可以随意走动,到黑板上写、画、作、练;可以下桌到另一个同学或老师那里请教。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兴趣。四、课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改中的数学教师为课程实施所付出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获得必要的数学,在数学上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半个学期的课改表明,孩子们身上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我们的愿望逐步得到实现。另外新教材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促进学生更主动地学习数学。有趣、来源于现实,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课堂上,经常出现有的学生打断教师的话并站起来说:“老师,这道题我还有不同的想法”,“老师,我有问题想问一问”,“老师,我还可以再补充2点……”,答案不是唯一,解法最优化,学生思路逐步开阔,解题中不断涌现创新精神,课堂经常成为学生的“答辩”现场,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丰富的想象力,以及提出的有较高思考价值的问题,灵活的解题方法,无不让我们为今天孩子的能力所高兴。
以上是我对实施新课改的一点初浅体会,新课改让教师原有的角色发生变化,新课改也为教师发展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相信自己也会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成长,只要我们不断学习,在教学中努力贯彻新课程的理念,不断进行教育教学上的创新,就一定会有大跨步在课改实施中,我常有一种感受,我和我的学生一起成长。让我们共同期待,课堂教学改革的春天早日到来。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教学实践;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151-01
课堂是舞台,学生是演员,老师是演员。课堂真正的还给了学生。本学期我校四、五年级作为课改试点,全体课改的教师行动起来,去各地方听课学习,回来上公开课,按照调节教学的步骤进行。我非常赞成课堂教学课改,因为课改是为了减轻老师和学生的负担,但是,课改要看过程,更要看結果,最终是要用学生考试成绩来证明教师存在的价值。下面我来从四方面讲一下课改具体过程和效果吧!一、建立合作团队小组
建立合作团队要从小组的组成上下功夫,让不同层次、不同性格、不同性别、不同家庭的孩子走在一起,并开始他们的学习生活,小组的组合是需要费一番心思的,需要班主任协调任课老师,与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沟通,实现6~8人的小组组合。之后教师应指导学生明确小组内成员的责任分工,明确个人的责任。在小组学习中,每个小组配有小组长、记录员、发言人、维纪员。等小组成立后要为自己的小组选口号和行动公约,还有各种评价机制,等各方面都完善了,每周还组织一次学习反思活动,各组组长组织全组同学反思,总结一周学习状况,评选每周学科学习之星、每周优秀学习小组和优秀小组,每周在班级风采栏目中呈现、表彰,让评价促进学生能有永远的精神之家。二、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环节
传统的课堂教学环节为复习——新授——练习——小结——作业,这是单一的教学过程。新的教学环节应是情境导入——学生探索——学生思考——解决问题——巩固——小结,使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在预习课中,教师首先分发预习导学案,导学案的内容包括:预习重难点、预习方法、预习提纲、预习反馈、预习小节等,在课堂中的一般操作如下:
第一,给学生五至七分钟的阅读文本知识时间,在阅读文本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多种不同的形式,如自己独立阅读,小组讨论交流等等。
第二,小组长带领组员进一步细化预习提纲上的知识点,并对课本上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疑,教师穿插其中,解疑解惑,指导学生。学生也可以自由发言,向同学、老师提出不同的问题,师生共同解答大约五分钟的时间。
第三,结合预习提纲,教师分配学习任务,为下面的预习展示做准备,大约三分钟的时间。
第四,学生以组为单位,把自己组分配到的任务进行文本知识的讲解、分析、拓展,学生点评,教师点评大约十五分钟时间。
第五,学生做一些典型题目进行预习反馈,反馈一般以题目的方式进行,可分为基础闯关和能力升级两部分。学生可以到黑板上板式,也可以是小组长进行抽查,教师抽查等等,并及时公布反馈的结果,对个人、小组进行评比,一般用五至七分钟时间。
第六,课堂小结。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在本节课的收获,还可以提出不同的见解,发表不同的看法,师生共同互动。
展示课就是展示预习模式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规律进行提炼提升。展示过程如下:
1.预习交流(1~2分钟)。
目的是巩固解决问题所运用到的知识点,为学生顺利的完成本节课的任务扫清知识上的障碍,一般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确立目标(1分钟)。
基本知识巩固后,教师据此说出本节课的目标和重难点,展示课上的目标与预习课上的目标不完全不同,展示课上的目标除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之外,更侧重的是规律和方法的总结,以让学生形成技能和技巧。
3.分组合作(6~8分钟)。教师将本节课需要展示的问题分给六个组,然后每个组长负责再将任务分给组员,组员分工合作,一般分配原则是:中下游学生讲解、分析、优生点评、拓展,学会把题目、分析、重难点,根据各组同学完成任务的快和慢,版面设计的美观情况对各小组进行排序,并加相应的10分、8分、6分、4分、2分、0分等。
4.展示提升(20分钟)。
通过分组合作对问题的再交流,学生对本组的问题进一步的理清思路,加深了理解。展示的过程是,一般是从一组开始,到六组顺次展示,也可以从六组开始,对题目进行讲解、分析,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学生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其他同学或教师给予解答等等。三、课堂引进小组讨论,扩大学生参与面,增加学生知识
课堂把暗、空间还给学生在改革初期,由于教师传统惯性作怪,课堂上出现教师一开口就闭不上嘴,一直以来都是老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学校不让讲就暗着讲,不让站到讲台上讲就在学生中间讲。一节课中教师占用的时间等于或小于10分钟,学生战胜的时间等于或大于35分钟。而小组讨论学生是课堂教学中扩大学生参与面的一种有效方法和为学生增加各方面的知识提供一个相当好的机会。时间是检验学生是否是课堂主体的试金石。把空间给学生,学生为了学习可以随意走动,到黑板上写、画、作、练;可以下桌到另一个同学或老师那里请教。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兴趣。四、课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改中的数学教师为课程实施所付出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获得必要的数学,在数学上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半个学期的课改表明,孩子们身上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我们的愿望逐步得到实现。另外新教材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促进学生更主动地学习数学。有趣、来源于现实,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课堂上,经常出现有的学生打断教师的话并站起来说:“老师,这道题我还有不同的想法”,“老师,我有问题想问一问”,“老师,我还可以再补充2点……”,答案不是唯一,解法最优化,学生思路逐步开阔,解题中不断涌现创新精神,课堂经常成为学生的“答辩”现场,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丰富的想象力,以及提出的有较高思考价值的问题,灵活的解题方法,无不让我们为今天孩子的能力所高兴。
以上是我对实施新课改的一点初浅体会,新课改让教师原有的角色发生变化,新课改也为教师发展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相信自己也会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成长,只要我们不断学习,在教学中努力贯彻新课程的理念,不断进行教育教学上的创新,就一定会有大跨步在课改实施中,我常有一种感受,我和我的学生一起成长。让我们共同期待,课堂教学改革的春天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