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载对《孟子·知言养气章》的诠释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l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知言养气章”是《孟子》一书的重要章节,此章历来为学者所重视。北宋理学创建者张载对此章有独到的诠释,他将“知言”理解为“以心知言”,将“养气”理解为“以德御气”。张载诠释“知言养气章”的意义在于,继承并发展了孟子的心性论规模,使儒家心性论思想趋于完善。
  关键词:张载;孟子;知言养气章
  “知言养气章”是《孟子》一书的重要章节,历代学者对于此章的论述不计其数,黄俊杰先生就指出:“《孟子·公孙丑上》第二章《知言养气章》,不仅是《孟子》全书中极为重要的一章,而且也是在孟子学解释史上最受到东亚儒者注意的一章。东亚思想史上个别思想家之立场,以及时代思想氛围之变化,均可以其对《孟子·知言养气章》之解释作为观察点。”[1]166由此可知,“知言养气章”在孟子一书中占有重要地位。张载就非常重视此章,但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只关注张载的养气论,而没有完整地阐发张载对“知言养气章”的诠释。①本文试图从“知言”与“养气”两个方面考察,旨在较为完整地分析张载对“知言养气章”的诠释,并揭示其诠释的意义。
  一、以心知言
  “知言养气章”主要讨论心与言、气的关系,张载则将其表述为心与言、德与气的关系。我们先看“知言”的部分,孟子解釋“知言”说:“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2]5841
  从字面上看,孟子所谓的“知言”是指了解四种错误言辞的性质和危害。但这只是表面的含义,从更深的层次上说,“知言”则涉及到心与言的关系问题。而要想真正理解孟子“知言”的内涵,还须结合孟子与告子“不动心”的区别。
  告子通过“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2]5840的方式达到“不动心”,这种双重否定的句式,可以改写为一种肯定的表达,即“得于言,乃可求于心;得于心,乃可求于气。”[3]20也就是说“凡在思想或主张中能成其理者,我们便可以之要求于心,作为心之圭臬;凡能为心所接纳之理,我们便可以之要求于气,使之下贯于气。”[3]22因此可以说告子的不动心就表现为以言主导心与气。
  对于告子的不动心,孟子评价道:“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2]5840孟子之所以做此评价,是因为他反对告子以言把握心与气,而主张言与气必须服从心的统摄与主导。因此可以说孟子的“知言”是以心把持言的工夫;“养气”是以心统摄气的工夫。
  张载继承了孟子对“知言”的理解,并进一步发挥心的认知作用,将“知言”表达为一个“知德”“识言”的过程:
  知德斯知言,己尝自知其德,然后能识言也。人虽言之,己未尝知其德,岂识其言!须是己知是德,然后能识是言,犹曰知孝之德则知孝之言也[4]274。
  湛一,气之本;攻取,气之欲。口腹于饮食,鼻舌于臭味,皆攻取之性也。知德者属厌而已,不以嗜欲累其心,不以小害大、末丧本焉尔[4]22。
  “武成取二三策”,言有取则是有不取也。孟子只谓是知武王,故不信漂杵之说,知德斯知言,故言使不动[4]331-332。
  张载看来,“知德”是“知言”的前提。因此要想明白张载对“知言”的理解,就必须要了解“知德”的内涵。具体地说,“知德”包含三个层次:
  首先,人的德性源于太虚本体——作为天道本体的太虚,落实在人生层面,便成为人的德性(天地之性)。因此“知德”首先是指知德的天道根源,正是在德的根源层面上,张载说“知德之难言,知之至也。”范育的《正蒙序》亦称:“知德者崇,就业者广,本末上下贯乎一道,过乎此者淫遁之狂言也,不及乎此者邪之卑说也。”[4]5-6这是知德之本然。
  其次,“知德”涉及德与气、大体与小体、本与末的选择问题。张载认为“知德者”以德为修养指向,而不以气为指向。因为德与气是张载天道观中太虚与气的人生落实,“德”源于太虚本体,气源于气化,也就是说德与气是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在人生中的直接表现。“气之本”是指本体之性,亦即天地之性;“气之欲”则是指“口腹于饮食”“鼻舌于臭味”的气质之性。张载说“知德者属厌而已,不以嗜欲累其心,不以小害大、末丧本焉尔”,即是认为“知德者”养其德,而不拘泥于气质。因此,“知德”又表现为以天地之性(德)为人生修养的指向,而不以气质为指向,这是知德之应然。
  最后,“知德”还包括对他人“德性”的认识。张载认为孟子知武王之德,所以“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而“不信漂杵之说”。这是说孟子通过对武王之德性的认知,来判断典籍中言论的真假,并认定“漂杵之说”不符合武王之德。由此可知,“知德”也包含对具体个人之德性的认识,这是知德之实然。
  总而言之,“知德者”对于德由天道而人道的贯彻有深入的了解,并且能以德为人生的修养指向,进而能知人之德,知人之德,便能“识是言”,判断人的言论是否合德,所以说“知德斯知言”。但“知言”的目的不仅仅是对他人的言语做出是否合德的判断与分辨,而是要达到一种“取益”的效果。张载说:“人言必善听乃能取益。”[4]284又说:“故言为非难,使君子乐取之为贵。”[4]48因此“知言”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善言的取益,使主体之言合于德。
  反之,若不能“知德”,则既不了解太虚本体的人生落实,又不能以德为人生指向,反而“丧本逐末”,“以嗜欲累其心”,最终既不能“识言”与“取益”,又摆脱不了“四辞”之蔽:
  学未至乎知德,语皆有病[4]198。
  淫、邪、遁之辞,古语孰近?辞苟难,近于并耕为我;淫辞放侈,近于兼爱齐物;邪辞离正,近于隘与不恭;遁辞无守,近于揣摩说难。四者可以尽天下之狂言[4]438。
  诸子驰骋说辞,穷高极幽,而知德者厌其言。故言为非难,使君子乐取之为贵[4]48。
  自古淫、邪、遁之词,翕然并兴,一出于佛氏之门者千五百年,自非独立不惧,精一自信,有大过人之才,何以正立其间,与之较是非,计得失![4]64—65   人之所以会有“言”之病,是因为“学未至于知德”,即对于德由天而人的落实没有深入了解与把握,不能以德为人生的追求指向,最终反而受到气质之性的束缚。“苟难”“放侈”“离正”“无守”,是人为“气禀”所拘而导致的弊病,此弊病表现在言语上,就是“淫、邪、遁”四辭。而张载认为诸子百家“驰骋说辞”“穷高极幽”,亦有言语之病,即是针对诸子不“知德”而言。张载以“四辞”批判佛教,亦是批评佛教不“知德”,将天与人相割裂。
  张载看来,人要摆脱言语的弊病,关键在于“知德”。能“知德”,方能“识言”,并且在取益善言中摆脱“四辞”之弊。“知德”有赖于主体之心的认知功能,是心的认知作用的体现,因此“知言”强调的是使言处于心的统摄之下而成为善言。但“知德”仍是从认知的角度对德的来源有所了解与把握,并在大体、小体之间做出理论抉择。若要在现实人生中真正实现“从其大体”的道德实践,就要依靠“养气”的工夫。
  二、以德御气
  孟子主张以心统摄气,他说:“志,气之帅也。”[2]5840又说:“夫志至焉,气次焉。”[2]5840志乃“心之所之”[5]232,志对气的统帅亦即心对气的统摄。因此可以说在孟子的思想中,“养气”即是“养心”。张载则将心与气的关系表达为德与气的关系,他说:“德不胜气,性命于气;德胜其气,性命于德。”[4]23“德不胜气”,人便为气禀所拘,不能摆脱人由气禀带来的先天之病;“德胜其气”,人就能体认超越的德,并实现以道德理想为支撑的人生。因此“养气”的过程也就是德不断主宰气、天地之性不断超越气质之性的过程。张载对“养气”的工夫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他认为“养气”先须“变化气质”:
  人之气质美恶与贵贱寿夭之理,皆是所受定分。如气质恶者学即能移,今人所以多为气所使而不得为贤者,盖为不知学[4]266。
  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不尔皆为人之弊,卒无所发明,不得见圣人之奥。故学者先须变化气质,变化气质与虚心相表里[4]274。
  气质犹人言性气,气有刚柔、缓速、清浊之气也;质,才也。气质是一物,若草木之生亦可言气质。惟其能克己则为能变,化却习俗之气性,制得习俗之气。所以养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者[4]281。
  养浩然之气须是集义,集义然后可以得浩然之气[6]279。
  气质是人与生俱来的生理禀赋,而气的清浊也就表现为人的刚柔、缓急、才与不才种种性相。虽然气质中有善的方面,但仅仅凭借气质,人难以实现道德修养的进一步提升。因此,“养气”先需“变化气质”,即先“化却习俗之气性”,消除由气禀带给人的先天之蔽。在此基础上,再通过“集义”养“浩然之气”。张载将“集义”解释为“积善”,他说:“集义犹言集善也,义须是常集,勿使有息,故能生浩然道德之气。”[4]281由此可知,“集义”始终以德为指向。至于如何“集义”,张载指出了“博文”和“约礼”两种方式:
  学者且须观礼,盖礼者滋养人德性,又使人有常业,守得定,又可学便可行,又可集得义。养浩然之气须是集义,集义然后可以得浩然之气。严正刚大,必须得礼上下达。义者,克己也[4]279。
  集义又须是博文,博文则利用[4]286。
  然而得博学于文以求义理,则亦动其心乎[4]269?
  博文所以崇德也[4]269。
  “博文约礼”出自《论语》,①本意是“言君子广学六籍之文,又用礼自约束,能如此者,亦可以不违背于道理。”[7]81张载则将“博文约礼”解释为“集义”的两个方面,而且这两个方面强调的都是对道德的涵养:礼的作用是滋养人的德性;“博文”的作用是在对经典文献的理解中求得义理,提高人的道德修养。经由“博文约礼”,人的道德有了进一步提升,但仍未养成“浩然之气”,因为“浩然之气”还要“以直养而无害”[2]5840。张载看来所谓“以直养而无害”就是在“集义”的过程中,去除私心杂念。他说:
  意、必、固、我,一物存焉,非诚也;四者尽去,则直养而无害矣[4]28。
  又集义则自是经典,已除去了多少挂意,精其意直至于入神,义则一种是义,只是尤精。虽曰义,然有一意、必、固、我便是系碍,动辄不可。须是无倚,百种病痛除尽,下头有一不犯手势自然道理,如此是快活,方真是义也。孟子所谓“必有事焉”,谓下头必有此道理,但起一意、必、固、我便是助长也。浩然之气本来是集义所生,故下头却说义。气须是集义以生,义不集如何得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义集须是博文,博文则用利,用利即身安,到身安处却要得资养此得精义者。脱然在物我之外,无意、必、故、我,是精义也。然立则道义从何而生?洒扫应对是诚心所为,亦是义理所当为也[4]286。
  张载主张在“集义”的过程中不能起“意必固我”,起“意必固我”便是“助长”。张载解释道:“意,有思也;必,有待也;固,不化也;我,有方也。四者有一焉,则与天地为不相似。”[4]28概言之,“所谓‘意必固我’,就是有心而求、主观臆测,绝对肯定,拘泥固执,自以为是。”[8]150在集义过程中,摒弃“意必固我”,“以直养而无害”,便可以集得“精义”。张载认为“义有精粗”[4]217,“无意、必、固、我,是精义也。”[4]286通过集“精义”,则可以生“浩然之气”。
  总而言之,张载认为“养气”需要经过诸多过程,先“变化气质”,“化却习俗之气性”,再通过“博文约礼”以“集义”,“以直养而无害”去除“意必固我”,从而集得“精义”,最后通过集“精义”,而生“浩然之气”,形成一个前后连贯的“养气”体系。
  当人养成“浩然之气”,就达到了“德胜其气”的状态(天地之性统摄气质之性的状态),其生命便为道德所浸润,此时人之所为无不是“义理所当为”[4]286,“如太和中容万物,任其自然。”[4]281同时太虚本体完成了本然向实然的转化,完全落实到人生层面,成为人的德性。因此作为“养气”之最终呈现的“浩然之气”,亦即本于天道而贯注人生的天地正气,所以张载说:“浩然之气难言。易谓‘不言而信,存乎德行’,又以尚辞为圣人之道,非知德者达乎是哉?”[6]438   值得注意的是,在“养气”过程中,人始终面对着现实人生。如果说“知德”尚是对“德”的理性认知,那么“养气”则是立足于现实人生“从其大体”抉择的道德实践。因此,“养气”虽是针对气而言的,但整个过程却是由“德”来主导的,在这个意义上,养气实际就是“养德”,实现德对气的统摄与主导。
  三、结语:性命于德
  孟子虽然提出了“知言养气”的修养工夫,主张以道德本心统摄言与气,但他并未对此做详细的论述。张载则将“知言养气”理解为“以心知言”和“以德御气”的工夫,认为“知言”就是一个“知德”“识言”的过程,而“养气”则是在“知德”基础上的道德实践过程,并对“养气”工夫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在张载构建的“知言养气”体系中,德与气是作为对立面出现的,而且德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并对气层层贞定、层层统摄。从这个角度看,张载诠释“知言养气章”的意义在于,继承并发展了孟子的心性论规模,使儒家心性论思想趋于完善。
  孟子是儒家心性论的确立者,明确提出性善论。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从心言性”[9]13,以道德本心说明人性本善的道理。由此出发,孟子必然反对告子“生之谓性”的说法,因为“生之谓性”强调的是人与动物的共性,而没有说明人之为人的特性,即道德自觉性。孟子并不否认人有自然属性,他说:“形色,天性也。”但孟子更强调人的道德自觉性,并将其视作人的本质。他还将人之性善的根据归结为天,为人的道德善性确立了天道观的依据,高扬道德的超越性。
  孟子不仅确认人的道德本性,还提出了一套发明本性的修养工夫。孟子的道德实践工夫多就“心”上说,既包括内向存养的“求放心”工夫,又包括向外推进的扩充善心的工夫。“求放心”旨在找回被物欲遮蔽而丧失的本心,“扩充善心”旨在充分发挥本心的作用,使之“■面盎背”,“施于四体”[2]6019。“知言养气”就是孟子扩充善心的道德实践,其强调本心对言与气的统摄,使生理性的“血气”转化为具有道德意涵的浩然之气[10],这是主体发明善性的努力。
  经由“知言养气”的工夫,人可以达到“不动心”的境界。但“不动心”并非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孟子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的境界。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2]6014即是认为通过不断提升道德修养,人可以达到与天合一的境界,这也就是“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2]6015的境界。
  孟子明確提出性善论,为人之性善确立天道观依据,提出一套发扬本性的道德实践工夫,并阐明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说,孟子的功绩在于使儒家心性论初具规模。但孟子的心性论思想仍有遗留问题:首先,孟子虽然强调人的道德自觉,但他没有解决恶的来源问题;其次,孟子虽然提出了一套具有特色的道德实践工夫,但缺乏详细的论述,因此其道德实践理论也有待完善;最后,孟子很少超出人生直接谈论天,只是通过对现实人生上溯的方式完成人与天的对接,因此其“天人合一”的境界也无法真正实现。
  张载继承并发展了孟子的心性论思想,建立了天地之性(德)与气质之性(气)的二重人性论,并以此解决了本然之善与实然之恶的矛盾。天地之性源于太虚本体,是“德”的超越根据;气质之性源于气化,是现实人生的实然表现。因为人所禀受之气有偏有全,所以现实人生才有善恶的分别。气质之性中虽然也有善的因素,但不能作为德的超越根据,只有反于天地之性,人才能上达“天德”,实现以道德为生命的人生。这样一来,张载就以“天地之性”继承了孟子的性善论,以“气质之性”解释了恶的来源。
  在道德实践方面,张载继承并完善了孟子发明善性的修养工夫,他认为道德实践工夫可以分为学者、大人和圣人三个阶段。学者阶段强调人对道德的持守;大人阶段强调人通过“大其心”以体认天德、上达天道;圣人阶段则强调工夫的自然纯熟。作为“养气”基础的变化气质属于学者阶段,培养“浩然之气”属于大人阶段,达到“德盛仁熟”的状态则进入了圣人阶段。张载将儒家修养工夫分为不同阶段,并认为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入手处,这就使其更具条理性与可行性。
  在人生境界方面,张载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的观念。张载的体系构建侧重于由天道而人道,再由人道上达天道。太虚与气是内在而超越的关系,万物由气化而来,因此太虚既内在又超越于万物。德是太虚本体落实于人的表现,人通过对德的追求可以上达“天德”。张载说:“德不胜气,性命于气;德胜其气,性命于德。穷理尽性,则性天德,命天理,气之不可变者,独死生修夭而已。”[4]23这即是认为“天人合一”是在德对气的不断超越与主宰中实现的,通过“穷理尽性”,人可以达到以天德天理为生命的境界,这是以有限个体对永恒天道的无限接近,也是“天人合一”的另一种表达。
  张载在坚持性善论的基础上,构建起二重结构的人性论,解决了恶的来源问题;充实丰富了道德修养工夫,使儒家修养工夫更具实践性;继承并发展孟子天人合一思想,并正式提出天人合一概念,通过本体论与宇宙论并建的方式真正实现天人贯通。在这个意义上,张载的功绩则在于使儒家心性论思想趋于完善。
  参考文献:
  [1]黄俊杰.中国孟学诠释史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清嘉庆刊本中华书局影印本,2017.
  [3]李明辉.孟子重探[M].台北:联经出版社,2001.
  [4]张载.张载集[M].章锡琛,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7.
  [5]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8.
  [6]张载.张子全书[M].林乐昌,编校.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5.
  [7]皇侃.论语集解义疏[M].知不足斋丛书清乾隆鲍廷博校刊本.
  [8]周淑萍.两宋孟学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4.
  [9]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0]徐复观.孟子知言养气章试释[C]//中国思想史论集,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当得知自己设计的“午睡宝”拿了创新大赛一等奖后,张家港职业教育中心校服装061班的学生王静雅很开心,因为自己设计出的东西被专家们认可了,她也很意外,因为在她看来,别的同学的作品科技含量都很高,而自己的“午睡宝”似乎并没有什么科技含量可言,听了专家们的介绍,她才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午睡宝”的价值所在,原来她的“午睡宝”的市场推广度很大,在校学生、办公室的白领,或者老人、儿童等需要午休的人群都可以派上用
徐鹏,四川省检察院第二检察部检察员、四级高级检察官.2004年徐鹏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毕业后,被省委组织部选调至基层工作,后被逐级遴选至省检察院.参加工作以来,他多次被授
期刊
研究2,6-二氯异烟酸(INA)对采后香蕉果实抗病性的诱导作用和早期果皮活性氧含量、抗病相关酶活性及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香蕉果实经0.5g·L-1INA处理后0、3、6、12、2
脑脊液循环素有第三循环之称。目前,在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脑积水、颅内高压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机制和预防治疗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脑室系统的脉络丛,
陈庆庆推介词推介人:朱其陈庆庆的现成品装置以及后来让她声名鹊起的丝麻编织的衣服,使她成为九十年代中后期对艺术语言进行前卫性实验的少数实践者之一。她用以编制衣服的
在当前A股普通股市场中,“增发”仍然是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对“增发”的实证分析》(傅一江《成人高教学刊》2002.2)一文中(以下简称《对》文),作者重点分析了“增发”前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大卫·法塔勒(DavidFattal)生于法国,曾是一位量子物理学家。现在是惠普实验室的研究员。他对纳米级光影把戏有着炉火纯青的技巧。他的表演令人叹为观止:一项动态图像的彩色投影
2007年8月底,我踏上盐城生物工程高等学校这片热土,在开学一个月后的星期天,我参加了车工兴趣小组的训练。第一堂课,老师讲的是90°外圆车刀的几何角度与刃磨,检测刀具主后角和副后角。老师用的是一个具有2个斜面的对刀块规,由于块规数量不多,不能满足几十个人同时磨刀使用。我就萌生了每人有一个对刀块规的念头。随着训练课题的不断深入,老师给我们兴趣小组成员每人发了一块校对刀尖角的对刀样板,用于刃磨高速钢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