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诗歌意境 培养高尚情趣

来源 :新华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b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诗教学的首要目的,就在于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意境,以培养学生的高尚情趣。
  【关键词】诗歌;意境; 培养; 情趣
  
  Grasp the mood of poetry to foster good taste
  Mu Guohong
  【Abstract】The primary purpose of teaching ancient poetry, it is to guide students to grasp the conception of poetry in order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a noble sentiment.
  【Key words】poetry; conception; culture; fun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其厚重的文化内涵与深邃的思想意境,令无数文人墨客竞折腰。而古诗教学的首要目的,就在于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意境,以培养学生的高尚情趣。怎样把握诗歌的意境呢?我认为可采用以下三个步骤:
  
  1 读,读出诗味,读懂诗意
  
  诗歌教学要使学生能以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对诗中典型的画面、丰富的情感进行描绘和渲染,再现诗歌中的形象,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要实现这个目的,必须将“读”放在首位。但如果只是简单的让学生为“读”而读,容易造成倦怠,难以实现对诗文内涵的真正领会。为了激发学生“读”的兴趣,需要从学生的主观意愿入手,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愿意读、喜欢读,读懂内容,读出感情。在古诗文教学中,选择恰当的音乐背景,既可以渲染诗文情境,又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的朗读情趣。另外,还可采用范读、分节朗读、轮流赛读等形式,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在此基础上,还要注重挖掘他们善读的能力。不仅要求学生读的流畅,而且还要读出诗的节奏与韵律,读出诗词字里行间蕴含的思想感情。
  
  2 品,品出诗情,品悟画意
  
  古诗词的意境深远,内涵丰富,悠久的古诗词文化与现在的小学生认知水平有些脱节,对学生“品”诗词产生了一定的障碍。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经验等因素,实施恰如其分的“品”的教学,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教学中,引导学生由浅入深,逐步由诗词的表面意义向深层内涵迈进,感悟诗词本身的文學魅力。通过学习与探究,学生在脑海中展开想象,从诗词的字里行间,透析其内涵,升腾起相关的画面,将文字语言的描述转化成重现诗文的画面。做到诗中有画,情景交融。教者应善于启迪和点拨,开启学生的想象之门,使学生在诗词的意境中畅翔。
  
  3 拓,拓出深度,拓展新意
  
  诗词的海洋浩瀚而绚丽,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源泉。教学中,教者恰如其分地引经据典,可以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积极性。教者应事先收集相关资料,并从中撷取最有价值的材料,如诗人的经历、写作背景、写作年代、写作风格等,扩充知识领域。教者应依据小学生以形象直观的感性思维为主的特点,将生动形象的情景引入到对诗文的解读当中,给学生创设出乐学、乐思的情境,填补了诗句的含蓄和跳跃,丰富了诗句的语言和画面,便于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诗句,从而真正理解诗人的写作意境和情怀。
  
  收稿日期:2010-02-25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物理极值题常用假设法、不等式的性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性质等方法求解。  【关键词】物理极值题;求解方法    运用数理知识灵活而巧妙地解决极植问题,对培养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很有帮助,本文特介绍几种求解的方法,以供参考。    1 用假设法求极值     从题设条件出发,合理的假设是不可缺少的,它可以使问题的处理由繁变简,由难变易,有时还会使题目的隐含条件明朗化。  例1 一不计
期刊
【摘要】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今天,在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途径的事实面前,我们语文教师应该认真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法、重新定位语文教学的重心,把如何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写作水平放在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的前沿上。  【关键词】作文教学;激发兴趣;提高水平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writing, improve essay writing skil
期刊
【摘要】背誦是知识的储存。老舍先生也说过:“只有入口成章,才能出口成章”。这位语言大师一语道破了背诵对写作的重要作用。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背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背诵方法;能力培养    Strengthen language teaching in the ability to recite   Xiao Tong  【Abstract】Recite the s
期刊
许多中小学生一上作文课,就陷入了“横眉冷对作文纸,低头干啃铅笔头”的困境。“作文难,作文难,一提作文就心烦”是他们的口头禅,由于难字当头,烦在心中,学生越来越怕作文。为啥学生觉得作文时高不可攀呢?我么觉得目前的小学作文教学是封闭型的,作文内容与儿童生活脱节,而且,重课内轻课外,致使学生被动地作文,心态消极,生编硬造。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界普遍承袭着这样一种定势:教
期刊
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同时也存在着升学考试。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高考是“大登科”、中考就是“小登科”。如何能让学生顺利地考入高中,采取参加高考成为现实。中考英语考试成为学生们不可逾越的天堑,怎样帮助学生在中考英语中取得优异的成绩?除了平时认真学习外,中考前的复习也显得尤为重要。  复习的目的是通过对七至九年级所学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材料的归纳和整理,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记忆、思维和实践的系统化。进一步提
期刊
【摘要】氧化还原反应是贯穿整个中学化学基本理论和元素化合物知识中的重要基础知识。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几个关系往往混淆不清,接触到氧化还原内容时感到头痛,认为最难学。  【关键词】理清;关系;善思;巧解    氧化还原反应是贯穿整个中学化学基本理论和元素化舍物知识中的重要基础知识。多年来我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几个关系往往混淆不清,接触到氧化还原内容时感到头痛,认为最难学。通过对学生
期刊
【摘要】守恒法是高考中常考常用的一种解题方法。在具体题例中应用守恒法,对提高解题速度和破解高考难题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高考化学题;守恒法    守恒法是高考中常考常用的一种解题方法。在具体题例中应用守恒法,对提高解题速度和破解高考难题有很大帮助。从2006年高考题看一下守恒法的具体应用。  1 电荷守恒   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就是:阳离子物质的量(或浓度)与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要遵循语文学科学习规律,体现语文特点,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方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阅读教学目标不是“给定的”,它是在教师分析理解教学的任务、内容基础上深思熟虑确定的。  【关键词】阅读教学;遵循规律;有效性思考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reading Thinking  
期刊
【摘要】阅读既然是个性化的行为,学生当然就是阅读的主人;文本是阅读和阅读教学的凭借,是学生课堂上的第一认识对象,也是学生的一个独立对话的伙伴;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应当起着调配,创造条件,指导示范的作用。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New curriculum for primary schools under the concept of language r
期刊
【摘要】新课程理念的探究教学是一种有效的和操作性较强的数学方式,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交流欲望达到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培养情感三方面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物理课堂;探究教学    1 深刻理解探究教学的内涵及意义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所谓探究教学,是指在课堂中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参与而获得思维发展和情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