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神之死

来源 :先锋国家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66726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四星上将乔治•巴顿有句名言:一个士兵最好的归宿,是在最后一仗中被最后一颗子弹打死。但他本人却不是死在对德战场,而是在二战硝烟散去后的1945年12月21日,死在德国海德堡医院;肇因则是此前12月9日,星期天,他在德国曼海姆所遭遇的一场车祸。
  
  
  那天车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至今是个谜。美国作家罗伯特•威尔考克斯(Robert K. Wilcox)在2008年年底出版的《目标:巴顿——刺杀乔治•巴顿将军的密谋》一书里描绘了车和道路的情况:
  这辆1938年出厂的卡迪拉克高级轿车,是专为在欧洲驾驶设计的,车内可坐七人——前排两人,后排三人,还有两个活动座椅,所以后排坐两人十分宽敞,和前排座位之间有一个可以摇下来的玻璃隔板。
  他们行进的公路有两条车道,星期天上午,路上车辆不多。道路笔直,19岁大兵伍德林可以看到半英里远。车祸发生时巴顿和盖伊都各自往车窗外两边看,路边都是战后废墟、弃物,巴顿说:“战争多么可怕,看那些破车,看那堆垃圾!”
  跟卡迪拉克车同行的还有一辆敞篷吉普,载着猎枪、猎禽狗和其他打猎用具。猎狗后来从吉普车换到暖和的卡迪拉克车里了,大概是趴在巴顿腾出来的前排座椅上。吉普本来跟在卡迪拉克后面,这时超过卡迪拉克,在前边领路,因为伍德林没去过那个打猎的地方。伍德林一边盯着前面的吉普,一边听身后巴顿说话,没太留意对面车道上过来了一辆卡车。
  那辆两吨半军用卡车,突然几乎九十度急转弯,车身一下横到卡迪拉克前面。伍德林事后说,他只来得及踩了一下刹车,一边试图把车向左打,但说时迟那时快,与卡车几乎迎面相撞。
  伍德林没受伤,但当他回头,看到的景像让他心惊肉跳:盖伊没有大碍,可巴顿将军在后座上倒卧在盖伊身上,从鼻梁到头顶的一道裂口血流如注。巴顿说他脖子很痛,接着又说:“我喘不过气来。帮我活动活动手指头。”盖伊做了,可巴顿继续要求“活动活动我的手指头”——他麻痹了。
  附近一家咖啡店为红十字会工作的一位妇女目击车祸,跑过五条街口,到第290工兵营部求助。工兵营指挥官塔克少校和辛德上尉带着医务人员赶到现场,把巴顿送到位于海德堡的第130驻地医院。
  军警也很快赶到现场。巴顿的伤口是怎么造成的,盖伊和伍德林都没看见。军警推断说:巴顿被向前甩,头部撞上了前后座位之间的隔离板。那个年代,座位上都没有装设安全带。
  一位在对德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上将出了严重车祸,从杜鲁门总统到艾森豪威尔将军都表示关切和慰问。但在同时,各种说法也冒出来了:车况正常,路况正常,为什么突然撞车?撞车力度大吗?若大,为什么盖伊少将和伍德林都没有前翻后仰?若不大,巴顿何以受了这么重的伤?那辆领路的吉普哪里去了?
  最关键的是卡车为何会突然撞向巴顿座车。匈牙利出生的前美国海军调查人员法拉格写过一本《巴顿:磨难与胜利》,这是影片《巴顿》所依据的两本书之一。法拉格后来到德国勘察了车祸现场,1981年又写了一本书《巴顿最后的日子》。在第一本书中,他说卡车司机汤普森发出了转弯的信号,要转上一条小路;而在亲自调查之后的第二本书里,他改变了说法,说卡车司机并没有发出转弯信号,也并没有要转到任何小路。汤普森在车祸中的角色令人格外生疑:他没有正当理由星期天上午开车出去,法拉格说,“汤普森违反规定,那天他也没有任何外出任务……他是和两个伙伴喝了一晚上酒之后,出去兜风的……他们三人都坐在驾驶室里——这又是一项违规。”
  尽管汤普森是肇事者,车祸之后被人拍下了照片,但他本人、两个不知名的伙伴和那辆卡车,都被莫明其妙地放走了!
  
  死亡谜团
  
  
  巴顿并未当场殒命。当天中午12点30分,被急救车送往离得最近的位于海德堡的第130驻地医院。
  最先接诊巴顿的是急救室的希尔军医。事后他写道:将军失血很多,脸色苍白,但人是清醒的。希尔对巴顿“鼻子,前额和头皮上的严重伤口”的描述是:“一道又长又深的Y字型伤口”,“从鼻梁横过前额”,直到头顶。而1945年12月12日一份无人签字的“病情简介”上则说,巴顿的“头皮翻下来到鼻梁上”。这显然和希尔医生对伤口的描述矛盾了。这些细节对于确定巴顿到底是怎样和被什么击伤,可都至关重要。车祸后人们给两辆车和两位司机都拍下了照片,但唯独没有人给巴顿将军拍下照片——或许拍了但消失无踪?——以致人们至今都无法对证。
  巴顿头上脸上这么重的伤是怎么造成的?按说到车上查看一下就明白了,可医生没有这么做。这倒也合乎情理:医生的任务不是调查受伤的原因,而是治疗不管什么原因受的伤。
  车祸现场清理得很迅速,撞得一塌糊涂的卡迪拉克给拖走了,从此下落不明。
  巴顿好几天生命垂危,医护人员日夜抢救。这么重的伤,他居然恢复得挺快。医生说出现了奇迹,家人和部属脸上的愁云也慢慢散开了。美国当局一直要求让巴顿回国治疗。到车祸之后第十天,12月18日,鉴于他好多了,他的夫人贝翠丝(Beatrice)也想让他回美国过圣诞节,医生便同意了将他送回美国加州他老家的医院。
  就在他动身的前一天——又是一个“动身前一天”——12月19日,巴顿的病情忽然恶化,出现了血栓。贝翠丝一直担心会出现血栓:巴顿有过出现血栓的病史,1937年他们夫妇骑马,他被马踢断了一条腿而住院那次就出现过。巴顿的病情急转直下,感染了肺部,12月21日下午,巴顿去世。
  尸体没有解剖。有一位医生提出要解剖,但贝翠丝拒绝了——这也无可指责:丈夫死在异国他乡,她不想把痛苦拖延下去。再说,一位有过血栓史的患者受到重创之后又一次出现血栓,这有什么可疑呢?
  不过,联系车祸等等一系列反常现象来看,没有解剖,成了一个无法弥补的过失。
  《目标:巴顿》叙述说,巴顿将军死后几小时就有传言,说他不是死于事故,而是死于谋杀。他的不少部下、亲属听到噩耗,第一个反应就是“他被害了!”
  巴顿夫人后来也对丈夫的死感到怀疑了。2006年,FOX电视“战争故事”系列节目,以“巴顿将军卓越的一生与离奇的死亡”为题制作了专辑,巴顿的外孙、家族发言人詹姆斯•巴顿•特坦,对着镜头说:“我的外祖母(即巴顿夫人)曾雇了几个私人侦探调查死因。结果没有发现能证实那些传言的证据。”
  美国国家档案馆中关于巴顿车祸和去世的记录都付诸阙如。这太令人震惊了。威尔考克斯到处询问原因,有一种解释是:1945年底,正是数年血火厮杀结束之后的混乱时期,所有情报、调查人员都归心似箭,无心做什么记录。档案的混乱和丢失,都不是不可理解的。《光荣与梦想》一书中就记载,当时在欧洲的几百万美军闹着要退伍回家与妻儿团聚,斗志和军纪涣散得不成名堂,群体事件此起彼伏,让杜鲁门总统焦头烂额。何况,官方也不那么在意巴顿了,和平了,战将还有什么用武之地呢?
  不过,巴顿将军的死亡疑云让不少人念兹在兹:“飞鸟尽,良弓藏”还可以理解,如果是“兔死狗烹”呢?巴顿很有性格魅力,一边对着血肉横飞的战场吟诵诗篇,一边逼迫千万士兵超越体力极限赢得胜利;一边在伤员床边为他默默祈祷,一边用他极富个性的粗话俚语激发全军斗志……他的“粉丝”成立了“巴顿历史协会”等多个民间社团。在巴顿去世半个世纪后有了互联网,“粉丝”更建立了多个以巴顿为中心的网站。多年来,“巴顿死于暗杀”一直是讨论不已的话题。
其他文献
“当审判完最高和最负有责任的前红棉领导人之后,国家就可以和平,他们可以合上最黑暗的一章。这就是审判的目的。”    从金边市内的独立纪念碑附近出发,摩的司机花了将近50分钟才找到位于四号公路旁边的柬埔寨法院特别法庭(Extraordinary Chambers in the Courts of Cambodia,简称ECCC)。   特别法庭是柬埔寨法庭系统之一,是个混合法庭。朱红大门上,在用柬埔
期刊
二战中那史无前例的新型杀伤武器的应用,表面上是针对日本两座城市的,但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内在意图却是为了杀鸡给猴看,想以此警告苏联军队不要越过苏联边境南下土耳其。      1945年8月6日8时15分,随着一声巨爆,一朵最美丽也最可怕的蘑菇云在广岛上空腾空而起,整个天空一片光亮。在极度美丽耀眼的蓝光和红光中,一座城市从此不复存在。三天后,又一朵蘑菇云在长崎升起。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第二次世界大
期刊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炮火刚刚平息,美军在非洲和欧洲战果最多、战功最大的四星上将乔治巴顿,突然遭遇一场离奇车祸,死在医院。一位战争期间为美国战略情报局服务的神枪手声称,他参与了美国情报首脑指使的刺杀巴顿行动,因为巴顿干扰政客们的大计,也威胁要披露战争期间的种种丑闻。
期刊
在国难当头、群情激愤之时,罗家伦这个激情、叛逆、煽动力十足的年轻人,站在了历史的风口浪尖,成为了时代的“弄潮儿”。然而短短一年之后,他却对自己一手策划的大游行做了彻底的否定。一起参与那场“创造历史的运动”的青年学生,也各自走向不同的道路。      1919年5月4日,农历四月初五,这一天风清云淡、温度宜人。古老的帝都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北京的居民纷纷走出家门,携亲带友踏青郊外。  京郊门头沟妙峰山
期刊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我们几代人都是唱着这首歌成长的。雷锋是我们记忆里无法抹去的符号,读《雷锋日记》,看雷锋电影,学习雷锋事迹,学习雷锋做好事……离开雷锋的日子里,我们绝大多数人还能对他的事迹如数家珍。  一个苦出身的孤儿,一个对旧社会充满仇恨的少年,一个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分子,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好战士……对雷锋的赞美之词多如牛毛。自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
期刊
1918年12月1日,由北京政府外交总长陆征祥率领的代表团踏上前往巴黎的旅程。在此之前,全国上下充溢着“公理战胜强权”的乐观。但此去不但过程一波三折,结果也令人惊讶,公理非但没有战胜强权,反而和强权沆瀣一气。突遭背弃的举国失落感让整个国家的心态都开始走向激进。    一波三折的旅程      1918年12月1日,天色已晚,平日冷冷清清的北京正阳门火车站灯火通明,热闹非凡,为中国赴巴黎和会代表团送
期刊
蔡元培在1920年初,就对中国的未来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在《新青年》上发表《洪水与猛兽》说,新思潮好比洪水,军阀好比猛兽,以为中国现状可算是洪水与猛兽斗,“要是有人能把猛兽驯服了,来帮同疏导洪水,那中国就立刻太平了”。    前夜      1919年5月3日,凌晨,一辆疾驰的马车停在了北平东堂子胡同。这里是北大校长蔡元培的家。车上下来一个人,他是蔡元培的挚友,北洋政府原外交总长汪大燮,他的另一个
期刊
蒋介石从黄埔建军、北伐、中原大战、江西至陕北剿共,以迄抗战,凡三十年间,无日不在用兵,无日不有胜负。但内战战局无论是战略形势或是战术格局,均大异于“五次围剿”时期,内战战况不仅首鼠两端,狼狈不堪,更让蒋介石痛觉惨败与羞愤。      内战,从历史进程而论,从国民党的立场观之,它是“五次围剿”的后续篇章。而从共产党的角度观之,它是“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延长,所不同者,“长征”是“你打我跑”,打的是一场
期刊
工业革命前的尼德兰,依靠福利能够给自己的产业大军提供基本的保障,维持他们做人的尊严。他们留给现代世界的另一个经验是:福利未必全靠政府,各种社会组织、行会都应该参与到福利事业中。    现代世界证明,经济萧条往往刺激社会福利政策的发展。现代美国社会的各种福利政策,基本都是大萧条之中“新政”的产物。中国应对金融危机,政府也在养老金、教育、最低工资等政策上下功夫。不过,兴办福利未必一定全靠政府。在历史上
期刊
在那个西方一统天下的时代,处于弱势的文明古国,主动走出去,让西方人了解、理解自己的文化,对民族和国家有好处,文化的偏见,说到底,只能靠文化的交流才能被消弭。      托陈凯歌电影的福,似乎已经淡出中国人记忆的梅兰芳,又回来了。一时间,报上关于梅兰芳和孟晓冬的旧闻多了起来,80后和90后的年轻人,也有打听梅兰芳的了,当然,即便如此,对他们来说,梅兰芳不过是一点带有猎奇味道的陈芝麻烂谷子而已,当年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