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教育”话题作文的写作指导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de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出:“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是一種改变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途径,一种积极引导人类的思想、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积极有效的途径。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即教会其自我反思自我管理的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如此,教育方抵达生命的极致。
  一、试题呈现
  根据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有一次,某学校的校长在操场上巡视,当走到操场上的花坛池旁,他看到在花丛中有一张巴掌大的废纸,便向前走了两步,弯腰把纸捡起来。旁边的一名学生连忙走过去,接过校长手中的废纸。校长说:“校园内要保持清洁,一张废纸,一根草棍都不应该有,美好的环境需要大家来维护。”这名学生连连点头,旁边的学生都投来了赞许的目光。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少于600字;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专家支招
  教育的意义,大家已经很清楚了。但是,无论教师也好,家长也好,往往在教育孩子时都只重视大的方面,如“行为”、“学习”,等等,而忽视了一些小的方面。实际上,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
  这个设题从一件小事说起,又是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便于理解话题的内涵,写起来有话可说。但是,要注意如下两点:一是文章的主题要突出。以表现以小见大,因小失大的思想,避免“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倾向;二是选材要典型。在校园生活中,身边发生的小事太多了,如何选择典型的材料表现主题,应该从记忆库中经过筛选,切不可信手拈来,随意拼凑,从而影响文章的说服力。
  三、标题套用
  1.呼唤教育的阳光。
  2.教育储蓄智慧。
  3.教育,一道亮丽风景线。
  4.教育,幸福的源泉。
  5.教育的天空一片蓝。
  四、凤头套用
  1
  再勇敢的人,也有绝望的时候。
  再坚强的人,也有脆弱的时候。
  再自信的人,也有失望的时候。
  当你疲软的双腿横跨在成功与失败的门槛,当你淡淡的足迹踏过无人问津的驿站,当你的付出被化作午夜的风景,当你滴血的心开始陷入迷惘的深渊。你的眼睛在企盼什么?你的心泉又在怎样的涌动?你又是怎样的在寻找瑰丽的风景,聆听旷野的足音,怀揣至真的教育上路?
  2
  教育是什么?
  教育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它,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
  教育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教育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位良师,热情的将你引向阳光的地带。
  教育是失败苦闷中的一盏明灯,默默地为你驱赶心灵的阴霾。
  3
  教育是一座亮在黑夜的灯塔,使迷途航船找到港湾。
  教育是一瓢纷洒在春天的小雨,使落寞孤寂的人享受心灵的滋润。
  教育是一汪流淌在夏夜的清泉,使燥热不寐的人领略诗般的恬静。
  教育是一柄撑起在雨夜的小伞,使漂泊异乡的人得到亲情的荫庇。
  教育是一道飞架在天边的彩虹,使满目阴霾的人见到世界的美丽
  4
  教育是什么?
  教育是荒原上流淌的一汪清泉。
  教育是寒冬腊月交替寒傲放的一枝腊梅。
  教育是夜晚行路时前方如豆的不灭之灯。
  教育是在浮浮沉沉漂泊不定的人海中导航的一座灯塔……
  5
  教育,如春天第一缕阳光,令人向往,敞开胸怀去接受。
  教育,如夏天的一块西瓜,含在口中,甜到心里。
  教育,如秋天远方飘来的一片火红的枫叶,勾起无限牵挂。
  教育,如冬天漫天飘飞的雪花,永远那么纯洁。
  五、经典素材
  李灵,周口淮阳许湾乡希望小学校长
  2002年,李灵从河南省淮阳师范学院毕业。她回家后看到农村有大量留守儿童辍学在家,便萌生了在家乡办学的念头。在父母和亲朋的支持下,她用家里20多万元的积蓄办起了周口淮阳许湾乡希望小学。在学校,她是校长兼思想品德老师。在她的辛勤操劳下,这个学校有了7个班,300多名学生。由于所有学生学费全免,学校无力为学生购置教辅读物和课外书籍。7年来,李灵为了办学已经欠了8万元的外债。为了自己学校的孩子能坐在宽敞的阅览室里看书阅读,李灵趁着放暑假,向父亲要了200元只身来到郑州。她买了一辆破旧三轮车,沿街收购各种书籍。烈日下,李灵骑着破三轮车穿街过巷,拿着秤一斤斤地回收旧书本。她用汗水载回了孩子们的“精神食粮”。
  云丹,在海拔最高的学校坚守
  1976年出生的云丹是西藏自治区浪卡子县卡热乡六村一户藏族农民家庭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浪卡子县工布雪乡完小任教,2003年自愿到普玛江塘乡完小任教至今。作为校长,云丹不仅坚持举行升国旗仪式,而且带头担任起品德与生活、语文等学科的教学任务。讲台上,云丹想方设法引导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课余休息,云丹给学生讲述奥运健儿、抗震小英雄、藏民好支书扎拉等故事,让学生从中感悟了爱国精神……从教13年来,云丹以一颗赤子之心,以忠诚的教育实践,在喜马拉雅的深处传播着知识,播撒爱的阳光。
  李桂林、陆建芬,19年的执著追求
  苍茫大凉山,险峻彝山寨。李桂林来到大凉山甘洛县二坪村小学时,没有人愿意来这贫困山区教书,但李桂林认定要和妻子陆建芬承担起二坪村的教育工作。从此,二坪村就成了他们的家。从李桂林的老家到学校要走整整10个小时的路程。开学了,他背着背包,妻子背着两岁多的孩子,一大早就开始出发,走到学校时天快黑了,人已筋疲力尽,妻子眼泪汪汪地开始数落李桂林:“放着好日子不过,偏偏要到这鬼地方来受苦,你是着魔了……”那时,他们夫妻每人每月只有工资100元,日子过得极清贫。但19年来,李桂林夫妻始终如一,爱生如子,爱校如家。
  六、豹尾套用
  1
  让我们来做花的事业吧,把花香传给别人。
  让我们来做叶的事业吧,把花顶过自己的身躯。
  让我们来做根的事业吧,把养分输送给叶和花。
  让我们来做太阳的事业吧,把温暖奉献给每一个人。
  让我们来做土的事业吧,把千万棵花孕育得根深叶茂。
  2
  教育是荒原,孕育着崛起,只要你肯开拓。
  教育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
  教育是细流,孕育着深邃,只要你肯积累。
  3
  拥有教育,就拥有了一份潇洒和风流。
  拥有教育,就拥有了一份灿烂和辉煌。
  拥有教育,就拥有了无限的光明和希望。
  拥有教育,就拥有了无限的力量和财富。
  4
  鸟在飞,云在走,天地自悠悠。
  风在吹,人在走,彼岸响风铃。
  有一种美丽,叫目不胜收,有一种感觉,叫做妙不可言。
  有一种教育叫有你相伴,共击长空,尽显风采。
  5
  教育是一个眼神,给学生无声的祝福。
  教育是一缕青风,给学生身心的舒畅。
  教育是一场春雨,给学生心田的滋润。
  教育是一句问侯,给学生春天的温暖。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古今治疗痤疮外用方剂文献的系统整理和分析,探讨痤疮外用方用药规律及差异性,筛选目标方剂药物,同时结合临床经验创制了复方白蔹面膜(白蔹、白及、制天南星、丹参、白
摘 要: 本文基于定性分析,围绕蒙古语音节讨论并试图得出三个结论:蒙古语书面语和口语非对应性是语言共性的一部分,这种非对应性体现的是语言内部系统的变化,也是多音节语言变化的动力源泉;蒙古语音节切分法遵循的是(c)v(c)模式,c的位置可以空缺,它的存在决定这个音节是否稳定,决定音节或音位变化的方向,不过v是不可或缺的成分;蒙古语的重音在最后一个音节上,不管哪一种方言,也不管是书面语还是口语。  关
摘 要: 旅游阴影现象广泛地存在于我国大部分的旅游区,它的存在加大了阴影区旅游地开发的难度。本文就阴影区如何开发才能突破优势旅游区的阴影,推出特色旅游产品,树立鲜明的个性,发展旅游经济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阴影区旅游地 阴影状况 开发策略    阴影区旅游地的产生来源于旅游目的地之间吸引力大小差异引起的非均衡、替代性的空间竞争关系。不同旅游地之间的资源价值、知名度、开发的先后次序不同,造
注重实践是新课标改革的重要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就是要让学生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接触中,通过理解、感悟、积累、欣赏、评价等学习活动,真切地掌握一些运用语言的本领,使语言文字真正成为自己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成为学习人类文化的门径。  《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
目的:通过对社区及综合性医院高血压病患者治疗管理相关数据分析,探讨高血压病社区及综合性医院管理的差异,为科学、合理的管理高血压病患者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采集江苏省
教学是教和学,学是主,教是为学。传统的教育理论把教师的主导作用理解为“领导的、决定的作用”。这种理论视学生为容器,教学是把知识往容器里注入,忽视了学生认识的主体作用,最终压抑了学生的智慧和才能,压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应把学生放在生动活泼的位置上,也就是说要使教育卓有成效,就必须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