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宋政治家欧阳修,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历任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他还是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欧阳修一生勤奋治学,官居高位还珍惜分分秒秒研读不辍,故有“三上”“三多”之典故,值得今人学习和借鉴。
欧阳修四岁丧父,随叔父在现在的湖北随州长大。其幼年家贫无资,寡母郑氏用荻秆在沙地上教欧阳修读书写字。在母亲的教育下,欧阳修从小懂事知礼,勤奋苦读,终于学有所成,于景祐元年(1034年)入朝为官,成为深得民心的大臣。虽位居高位,公务繁多,欧阳修仍在忙碌之中,充分利用“三上”等点滴时间,潜心读书,笔耕不息。欧阳修在《归田录》卷二中说:“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欧阳修的“三上”,即马上、枕上、厕上,从此成为世人津津乐道的典范。
欧阳修在古典文史上文思超群,名篇不断,断然离不开“三上”。政事缠身的欧阳修,不放过每一个马上、枕上、厕上的细碎光阴,将旅途中的马背上、睡前和如厕的点滴时光,都一点点收集起来,用在了读书治学上,故欧阳修在《退居述怀寄北京韩侍中二首》中有诗句“一生勤苦书千卷”。穿越时空,走进历史,欧阳修的“三上”典故和历史名家的文坛风范,又隔空撞撞而来,久唱不衰,经典而传神。
欧阳修作为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不仅有“三上”,还有“三多”。
“为文有三多,看多、做多、商量多。”欧阳修对自己为文这样经典解说。“三多”,即多看书,认真学习别人的写作经验;多练习写作,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多与别人商量,多借鉴别人的长处,力争让文章达到完美境界。欧阳修酷爱读书,在万卷书中汲取知识和学问,还多写多练,形成多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多向他人请教,多和朋友切磋商讨,也是欧阳修的治学之法。
脍炙人口的《醉翁亭记》,是欧阳修的经典名篇。这篇叙事即景散文,区区四百余字,便将滁州山林游赏之乐趣描写得淋漓尽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更成为千古名句,在后世口口相传。但《醉翁亭记》并非信手写来,遂成佳作,而是欧阳修经过反复思考和广泛采纳别人的建议,方有历史名篇精琢而成。这便是欧阳修治学的“三多”之一,即“商量多”。
当时《醉翁亭记》初稿完成后,欧阳修亲手抄写了很多份,吩咐手下张贴于人群密集处,供过路人阅读品评。然后欧阳修根据众人反馈的意见,多次修改。如初稿中,欧阳修开篇用了几十个字,来描写滁州山景,但修改之后,只留“环滁皆山也”仅仅五个字。这样开篇开门见山,更为简练凝神。
宋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 开创了历史上的一代文风,一生留下《醉翁亭记》《秋声赋》《卖油翁》等许多经典名篇。他以“三上”“三多”,簡练地概括了自己的治学态度和创作心得,在历史文坛的大花园里,绽放了一枝最美的花朵,醒目而绚烂。
(选自《闽南日报》)
【谈古论今】
欧阳修的“三上”“三多”带给我们很多启示,比如,珍惜不经意间流逝的时光,多利用空闲时间看书与思考;唯有实践方能出真知;借鉴别人的长处,广泛采纳别人的建议……
欧阳修四岁丧父,随叔父在现在的湖北随州长大。其幼年家贫无资,寡母郑氏用荻秆在沙地上教欧阳修读书写字。在母亲的教育下,欧阳修从小懂事知礼,勤奋苦读,终于学有所成,于景祐元年(1034年)入朝为官,成为深得民心的大臣。虽位居高位,公务繁多,欧阳修仍在忙碌之中,充分利用“三上”等点滴时间,潜心读书,笔耕不息。欧阳修在《归田录》卷二中说:“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欧阳修的“三上”,即马上、枕上、厕上,从此成为世人津津乐道的典范。
欧阳修在古典文史上文思超群,名篇不断,断然离不开“三上”。政事缠身的欧阳修,不放过每一个马上、枕上、厕上的细碎光阴,将旅途中的马背上、睡前和如厕的点滴时光,都一点点收集起来,用在了读书治学上,故欧阳修在《退居述怀寄北京韩侍中二首》中有诗句“一生勤苦书千卷”。穿越时空,走进历史,欧阳修的“三上”典故和历史名家的文坛风范,又隔空撞撞而来,久唱不衰,经典而传神。
欧阳修作为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不仅有“三上”,还有“三多”。
“为文有三多,看多、做多、商量多。”欧阳修对自己为文这样经典解说。“三多”,即多看书,认真学习别人的写作经验;多练习写作,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多与别人商量,多借鉴别人的长处,力争让文章达到完美境界。欧阳修酷爱读书,在万卷书中汲取知识和学问,还多写多练,形成多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多向他人请教,多和朋友切磋商讨,也是欧阳修的治学之法。
脍炙人口的《醉翁亭记》,是欧阳修的经典名篇。这篇叙事即景散文,区区四百余字,便将滁州山林游赏之乐趣描写得淋漓尽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更成为千古名句,在后世口口相传。但《醉翁亭记》并非信手写来,遂成佳作,而是欧阳修经过反复思考和广泛采纳别人的建议,方有历史名篇精琢而成。这便是欧阳修治学的“三多”之一,即“商量多”。
当时《醉翁亭记》初稿完成后,欧阳修亲手抄写了很多份,吩咐手下张贴于人群密集处,供过路人阅读品评。然后欧阳修根据众人反馈的意见,多次修改。如初稿中,欧阳修开篇用了几十个字,来描写滁州山景,但修改之后,只留“环滁皆山也”仅仅五个字。这样开篇开门见山,更为简练凝神。
宋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 开创了历史上的一代文风,一生留下《醉翁亭记》《秋声赋》《卖油翁》等许多经典名篇。他以“三上”“三多”,簡练地概括了自己的治学态度和创作心得,在历史文坛的大花园里,绽放了一枝最美的花朵,醒目而绚烂。
(选自《闽南日报》)
【谈古论今】
欧阳修的“三上”“三多”带给我们很多启示,比如,珍惜不经意间流逝的时光,多利用空闲时间看书与思考;唯有实践方能出真知;借鉴别人的长处,广泛采纳别人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