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并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经验相结合,尊重学生实际。让学生在语文中理解生活,在生活中去学习语文,又用语文去装扮生活,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克服了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优化了教学过程,还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成倍提高,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关 键 词】 生活实践;小学语文;教学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让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地掌握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人生的工具,就必须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障碍,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使语文教学“生活化”,使学生生活“语文化”。那么,语文教学应如何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呢?
一、让小学语文教学走进生活
语文教学是学生对语文学习,在对语文文本的理解上教师应避免提过高要求。我国地广人多,自然环境千差万别,民族众多,各地风俗人情不相同,教育发展水平更是不同。因此,要在语文课程标的指导下,结合当地学生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应结合当地情况开展教学,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语文,课本中处处可以学到生活常识。
(一)小学语文教学要把握重难点,对文本不宜过度解读
对语文文本,我们提倡深挖掘、精选材进行学习,多而杂的问题只会抓不住重点,难以突破重难点,甚至让学生疲于应付,茫然无措。如《乡下人家》一文中的不同乡村生活场景,这些场景中包括两处植物、两处动物、两处人们生活的描写,但是不可能处处都要去讲深讲透,这就需要有选择性地学习。因此,教师可分别抓取一处植物、一处动物、一处生活描写作为教学重点内容进行引导,其余的内容让学生自由朗读,做到了扶放结合,这样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突出了重点,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鼓励学生自学,改变填鸭式教学
由于应试考试的压力,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对文本往往会过度挖掘,提过高要求,用成人化的视角分析文本。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學习兴趣下降,自主性缺失,发展成为填鸭式教育。以四年级语文下册《乡下人家》为例,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理解“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这句话的含义是教学的重点,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在教学中,抓住“独特”与“迷人”这两个关键词,让学生找一找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乡下人家风景的独特与迷人,通过学生自己寻找,小组与集体交流,说说这些句子独特或是迷人在哪,反复朗读品味,使学生逐渐、自然地感受到乡下人家风景的独特与迷人之处。
二、小学语文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实践
(一)观察生活,走进生活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景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
以四年级第六组课文为例,本组教材以“乡村生活”为主题,因此,我采集了一些当地乡村田园生活图片及视频作为素材,再辅之以课文插图、网上收集到相关图片,让学生边看图片视频边学习课文,他们看到了身边常见到、接触到的这些景物,感到熟悉而又亲切,课文中描绘的生活景象就在眼前一幕幕闪现,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把这样的景物刻画得惟妙惟肖,生动传神。如《乡下人家》这篇课文,作者用朴实而生动的语言,描写了一幅幅乡村风景画面:房前的瓜架,屋后的竹子,门前空地上的花及鸡、鸭、人的生活等。教学中,我运用“读文章想画面”“再把画面画下来”的方法,先让学生边学课文边想象课文每段内容描绘的画面,然后抓住最后一段话,交流自己对乡下生活哪处风景最感兴趣,再带领他们走出校园,来到田野、乡村、小河边、走进大山,去寻找、观察课文中描写到的景物,去感受大自然的美,最后让他们把自己感受到的最美的乡村风光画下来,展示给大家看。
(二)“说、演、练”中再现生活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境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根据课文开展心得交流会、辩论会,让学生说一说,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升华对课文的理解;或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还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再者,可以以各种生活化的训练让学生加强的情感体验与实践体验,拓展学生的知识、能力与思维。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并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经验相结合,尊重学生实际。让学生在语文中理解生活,在生活中去学习语文,又用语文去装扮生活,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克服了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优化了教学过程,还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成倍提高,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了实处。
【参考文献】
[1] 王守恒. 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 张桐杰. 小学语文教学要结合生活实践[J]. 读写算(教研版),2015(24).
[3] 何文清. 浅议小学语文生活实践课的开展与实践[J]. 中华少年,2015(17).
【关 键 词】 生活实践;小学语文;教学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让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地掌握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人生的工具,就必须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障碍,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使语文教学“生活化”,使学生生活“语文化”。那么,语文教学应如何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呢?
一、让小学语文教学走进生活
语文教学是学生对语文学习,在对语文文本的理解上教师应避免提过高要求。我国地广人多,自然环境千差万别,民族众多,各地风俗人情不相同,教育发展水平更是不同。因此,要在语文课程标的指导下,结合当地学生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应结合当地情况开展教学,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语文,课本中处处可以学到生活常识。
(一)小学语文教学要把握重难点,对文本不宜过度解读
对语文文本,我们提倡深挖掘、精选材进行学习,多而杂的问题只会抓不住重点,难以突破重难点,甚至让学生疲于应付,茫然无措。如《乡下人家》一文中的不同乡村生活场景,这些场景中包括两处植物、两处动物、两处人们生活的描写,但是不可能处处都要去讲深讲透,这就需要有选择性地学习。因此,教师可分别抓取一处植物、一处动物、一处生活描写作为教学重点内容进行引导,其余的内容让学生自由朗读,做到了扶放结合,这样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突出了重点,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鼓励学生自学,改变填鸭式教学
由于应试考试的压力,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对文本往往会过度挖掘,提过高要求,用成人化的视角分析文本。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學习兴趣下降,自主性缺失,发展成为填鸭式教育。以四年级语文下册《乡下人家》为例,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理解“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这句话的含义是教学的重点,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在教学中,抓住“独特”与“迷人”这两个关键词,让学生找一找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乡下人家风景的独特与迷人,通过学生自己寻找,小组与集体交流,说说这些句子独特或是迷人在哪,反复朗读品味,使学生逐渐、自然地感受到乡下人家风景的独特与迷人之处。
二、小学语文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实践
(一)观察生活,走进生活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景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
以四年级第六组课文为例,本组教材以“乡村生活”为主题,因此,我采集了一些当地乡村田园生活图片及视频作为素材,再辅之以课文插图、网上收集到相关图片,让学生边看图片视频边学习课文,他们看到了身边常见到、接触到的这些景物,感到熟悉而又亲切,课文中描绘的生活景象就在眼前一幕幕闪现,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把这样的景物刻画得惟妙惟肖,生动传神。如《乡下人家》这篇课文,作者用朴实而生动的语言,描写了一幅幅乡村风景画面:房前的瓜架,屋后的竹子,门前空地上的花及鸡、鸭、人的生活等。教学中,我运用“读文章想画面”“再把画面画下来”的方法,先让学生边学课文边想象课文每段内容描绘的画面,然后抓住最后一段话,交流自己对乡下生活哪处风景最感兴趣,再带领他们走出校园,来到田野、乡村、小河边、走进大山,去寻找、观察课文中描写到的景物,去感受大自然的美,最后让他们把自己感受到的最美的乡村风光画下来,展示给大家看。
(二)“说、演、练”中再现生活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境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根据课文开展心得交流会、辩论会,让学生说一说,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升华对课文的理解;或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还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再者,可以以各种生活化的训练让学生加强的情感体验与实践体验,拓展学生的知识、能力与思维。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并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经验相结合,尊重学生实际。让学生在语文中理解生活,在生活中去学习语文,又用语文去装扮生活,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克服了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优化了教学过程,还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成倍提高,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了实处。
【参考文献】
[1] 王守恒. 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 张桐杰. 小学语文教学要结合生活实践[J]. 读写算(教研版),2015(24).
[3] 何文清. 浅议小学语文生活实践课的开展与实践[J]. 中华少年,2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