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验和实训教学在电子技术专业中占据了特殊重要的地位,既可以巩固理论知识,扩展知识面,又可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从电子实训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课堂教学的实施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改革方案。
【关键词】电子实训 教学改革 中职生
电子实训课是一门新学科,它具有应用性广、实践性强、发展迅速等特点。这就需要在教学实践中结合专业特色,在掌握理论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开展实验和实训教学,突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以具备良好的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然而,在职业类学校开设电子实训课程有它的难度,这与职业类学校的生源是分不开的。在校的中职生中,厌学混日子的学生多,破罐子破摔的学生多,学生管理困难,教育目标难以实现。对于这一类学生,平淡无奇的理论教学,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在当今的中职教学中效果不是很明显。同时,中职生也面临着就业的压力,要想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唯有从实践动手能力上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因而,实训课在中职教育中占据了特殊重要的地位。笔者就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一下在中职类学校如何上好电子电器专业的电子实训课程。
一、结合学生实际,突显实训特色
“电子实训”对于中职生来讲是一门新型学科,“电子实训”应以制作为主,理论为辅的原则,通过制作来复习和巩固所学有关的电子技术知识和与之相关的理论知识,以进一步达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同时,也可通过理论的分析,来查找电路中出现的问题及造成故障的原因,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所选、所编的教材在内容上关于制作工艺的介绍要具体、详细,制作内容要新颖、有趣味性,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根据本校具体的生源特点,可采用校本教材。就校本教材教学的具体内容而言,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常用电子仪器的型号介绍及使用方法训练。
2.常用电子元器件的介绍和测试判别,应着重于一般知识。
3.制作的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的介绍。
4.焊接的基础知识。
5.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应用电路制作。每个单一电路的元器件套件在选择上要考虑价格便宜、电路简单、适用;介绍电路的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及使用方法,还要介绍电路的功能扩展方法及简单电路的设计方法,使学生能够通过制作达到举一反三,以充分展示学生自己的
创造能力。
二、增强实践操作,注重能力培养
由于电子实训课着重于动手制作,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应有自己的特点。理论知识体系的介绍可采用示范教学法,充分利用教具、投影仪、多媒体、电教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动手操作方面的注意事项讲解可通过具体示范操作,并辅以详细生动的讲解。现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具体谈谈电子实训课的教学方法:
1.焊接技术的训练
焊接技术是整个制作过程中的关键,焊接质量的好坏是制作成功的第一步。训练焊接技术,可以用电动机的漆包线给学生练习焊接,因漆包线有绝缘漆,如果刮不干净就上不了锡,也就焊接不起来。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焊接技术,提高焊接质量,为后续课打好基础。
2.使用万用电表对常用电子元件好坏、极性的判断训练
在制作中经常用到电阻、电容、二极管等器件,要培养学生对它们的识别能力和检错能力。对初学者来说,上述元件逐一区别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制作之前训练学生对常用元件的识别和判断,是实训课的首要任务。
3.要给学生讲解制作电路的工作原理、装配顺序以及装配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中通过具体的操作演示,辅以详细生动的讲解,使学生做到心领神会,装配起来得心应手。在做一个具体电路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为控制教学进度,元件应采取先阻容后其他,按每节课的实际进度分发。学生在制作时往往急于求成,不重视焊接质量,若一个电路的元件一次性发下去,势必会形成失控,所以上课时应按中等学生的速度来掌握全班制作进程。第一次可发一至二个元件,学生焊好后经教师检查认可,再发给一至二个元件。随着焊接技术的熟练,再逐步增加。这样可保证焊接质量,便于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具体的制作工艺及焊接技术。
(2)在学生操作时,教师应作全班巡视,发现问题可及时加以纠正。对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可根据上课效果选择。比如焊接方法,有一部分学生习惯先用烙铁接触焊点,然后再送上焊锡丝进行焊接的方法,这种方法焊点的用锡量比较容易控制,焊点质量好,但焊接时元件不易固定,容易往下掉;也有一部分学生习惯用烙铁头先沾点锡再去接触焊点,这样可腾出一只手固定元件,但此法对于初学者来说,焊点的用锡量不易掌握,同时也会出现焊接面不够光亮,焊接质量差等现象。针对以上在操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分析阐述,然后选择一种最为合适的方法。
(3)每个电路制作后的故障排除是教学中的难点,必须引导学生先进行自我检查。因为电路产生故障的大部分原因还是元件极性及位置焊错,再就是虚焊,当然也有可能是个别元件损坏。上课时可采用集体同步对元件位置、极性、导线连结逐项逐个进行检查,以避免学生在自检的过程中出现马虎、应付了事的现象。同时也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对制作过程进行评分,评分应以焊接质量及最终效果为标准。对每个电路的制作过程采用评分的形式,并将该评分结果算入平时成绩,这样可引导学生在日后制作中重视制作工艺和焊接技术。
三、规范硬件措施,保证教学质量
课堂安排是为学生提供动手制作的活动场所以及制作条件。其主要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工具。电烙铁必须人手一把,万用电表每人一块,同时每人还要配备剪刀、烙铁架、刮刀、镊子、适量的松香、焊锡丝等。
2.场地。最好是一人一桌,每桌皆备有交流插座、示波器及直流稳压电源各一台。为安全起见,还应在靠近讲台位置处安装总闸刀,保险丝插座等,便于教师控制,有条件的应加装漏电保护开关或过载保护开关。
3.人数。制作时宜一班二十至三十人左右,以便于教师具体指导。在目前本校所现行的班制通常有40~50人左右,因此可采用分班制讲学。即指在一个学期当中开设两门动手制作课,在此情况下,可分开来讲学,以实现小班制授课的形式。一般情况下,每个电路制作后必会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达不到应有效果,实训课人少有利于教师进行检查分析,便于具体指导学生如何排除故障,真正做到每个学生都能制作成功。
电子实训课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无论是对教材或讲稿的编写,还是教学方法的采用都有待于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改进和完善,以上是笔者的经验谈,仅供同行们探讨,以促进职业技能的进步,提高学生的实际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南寿松,刘荣林.电子实验与电子实践.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2]黄士生.电子专业技能训练.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3]朱国兴.电子技能与训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关键词】电子实训 教学改革 中职生
电子实训课是一门新学科,它具有应用性广、实践性强、发展迅速等特点。这就需要在教学实践中结合专业特色,在掌握理论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开展实验和实训教学,突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以具备良好的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然而,在职业类学校开设电子实训课程有它的难度,这与职业类学校的生源是分不开的。在校的中职生中,厌学混日子的学生多,破罐子破摔的学生多,学生管理困难,教育目标难以实现。对于这一类学生,平淡无奇的理论教学,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在当今的中职教学中效果不是很明显。同时,中职生也面临着就业的压力,要想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唯有从实践动手能力上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因而,实训课在中职教育中占据了特殊重要的地位。笔者就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一下在中职类学校如何上好电子电器专业的电子实训课程。
一、结合学生实际,突显实训特色
“电子实训”对于中职生来讲是一门新型学科,“电子实训”应以制作为主,理论为辅的原则,通过制作来复习和巩固所学有关的电子技术知识和与之相关的理论知识,以进一步达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同时,也可通过理论的分析,来查找电路中出现的问题及造成故障的原因,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所选、所编的教材在内容上关于制作工艺的介绍要具体、详细,制作内容要新颖、有趣味性,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根据本校具体的生源特点,可采用校本教材。就校本教材教学的具体内容而言,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常用电子仪器的型号介绍及使用方法训练。
2.常用电子元器件的介绍和测试判别,应着重于一般知识。
3.制作的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的介绍。
4.焊接的基础知识。
5.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应用电路制作。每个单一电路的元器件套件在选择上要考虑价格便宜、电路简单、适用;介绍电路的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及使用方法,还要介绍电路的功能扩展方法及简单电路的设计方法,使学生能够通过制作达到举一反三,以充分展示学生自己的
创造能力。
二、增强实践操作,注重能力培养
由于电子实训课着重于动手制作,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应有自己的特点。理论知识体系的介绍可采用示范教学法,充分利用教具、投影仪、多媒体、电教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动手操作方面的注意事项讲解可通过具体示范操作,并辅以详细生动的讲解。现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具体谈谈电子实训课的教学方法:
1.焊接技术的训练
焊接技术是整个制作过程中的关键,焊接质量的好坏是制作成功的第一步。训练焊接技术,可以用电动机的漆包线给学生练习焊接,因漆包线有绝缘漆,如果刮不干净就上不了锡,也就焊接不起来。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焊接技术,提高焊接质量,为后续课打好基础。
2.使用万用电表对常用电子元件好坏、极性的判断训练
在制作中经常用到电阻、电容、二极管等器件,要培养学生对它们的识别能力和检错能力。对初学者来说,上述元件逐一区别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制作之前训练学生对常用元件的识别和判断,是实训课的首要任务。
3.要给学生讲解制作电路的工作原理、装配顺序以及装配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中通过具体的操作演示,辅以详细生动的讲解,使学生做到心领神会,装配起来得心应手。在做一个具体电路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为控制教学进度,元件应采取先阻容后其他,按每节课的实际进度分发。学生在制作时往往急于求成,不重视焊接质量,若一个电路的元件一次性发下去,势必会形成失控,所以上课时应按中等学生的速度来掌握全班制作进程。第一次可发一至二个元件,学生焊好后经教师检查认可,再发给一至二个元件。随着焊接技术的熟练,再逐步增加。这样可保证焊接质量,便于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具体的制作工艺及焊接技术。
(2)在学生操作时,教师应作全班巡视,发现问题可及时加以纠正。对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可根据上课效果选择。比如焊接方法,有一部分学生习惯先用烙铁接触焊点,然后再送上焊锡丝进行焊接的方法,这种方法焊点的用锡量比较容易控制,焊点质量好,但焊接时元件不易固定,容易往下掉;也有一部分学生习惯用烙铁头先沾点锡再去接触焊点,这样可腾出一只手固定元件,但此法对于初学者来说,焊点的用锡量不易掌握,同时也会出现焊接面不够光亮,焊接质量差等现象。针对以上在操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分析阐述,然后选择一种最为合适的方法。
(3)每个电路制作后的故障排除是教学中的难点,必须引导学生先进行自我检查。因为电路产生故障的大部分原因还是元件极性及位置焊错,再就是虚焊,当然也有可能是个别元件损坏。上课时可采用集体同步对元件位置、极性、导线连结逐项逐个进行检查,以避免学生在自检的过程中出现马虎、应付了事的现象。同时也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对制作过程进行评分,评分应以焊接质量及最终效果为标准。对每个电路的制作过程采用评分的形式,并将该评分结果算入平时成绩,这样可引导学生在日后制作中重视制作工艺和焊接技术。
三、规范硬件措施,保证教学质量
课堂安排是为学生提供动手制作的活动场所以及制作条件。其主要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工具。电烙铁必须人手一把,万用电表每人一块,同时每人还要配备剪刀、烙铁架、刮刀、镊子、适量的松香、焊锡丝等。
2.场地。最好是一人一桌,每桌皆备有交流插座、示波器及直流稳压电源各一台。为安全起见,还应在靠近讲台位置处安装总闸刀,保险丝插座等,便于教师控制,有条件的应加装漏电保护开关或过载保护开关。
3.人数。制作时宜一班二十至三十人左右,以便于教师具体指导。在目前本校所现行的班制通常有40~50人左右,因此可采用分班制讲学。即指在一个学期当中开设两门动手制作课,在此情况下,可分开来讲学,以实现小班制授课的形式。一般情况下,每个电路制作后必会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达不到应有效果,实训课人少有利于教师进行检查分析,便于具体指导学生如何排除故障,真正做到每个学生都能制作成功。
电子实训课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无论是对教材或讲稿的编写,还是教学方法的采用都有待于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改进和完善,以上是笔者的经验谈,仅供同行们探讨,以促进职业技能的进步,提高学生的实际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南寿松,刘荣林.电子实验与电子实践.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2]黄士生.电子专业技能训练.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3]朱国兴.电子技能与训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