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凉山国际戏剧节,2020年度全球唯一原址落地如期举办的大型艺术节,第一次以歌剧为开幕大戏,《听见索玛》格外引人瞩目。从电话里听到李亭脆生生念出剧名那一刻,我的心脏就开始“怦怦”欢跳。已被打上“族群”标签的高原之花,又将在民族歌剧舞台绽放,怎不令人开心?这是继《彝红》之后,李亭为其第二故乡再次贡献的一部新作。
笔者打小听过唱过一首彝风歌曲“星星和月亮在一起/珍珠和玛瑙在一起”;从“20世纪华人舞蹈经典”《快乐的啰嗦》(1959年),电影《达吉和她的父亲》(1961年)、重庆市歌剧院《火把节》(1984年)等艺术作品中,都曾感受过彝族人民的幸福与进步。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里一曲《情深谊长》中一句歌词,让“索玛花”成了彝区必不可少的标记。2015年中央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索玛花开》(2017年)等影视剧作纷至沓来。李亭的新作在“索玛”之前冠以“听见”二字,从视觉形态转化为听觉意象,可谓别出心裁独具新意。
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曾是全省乃至全国严重贫困地区之一。而位于昭觉县的阿土列尔村,更是远近闻名的“悬崖村”,全靠攀爬藤梯上下进出村子,直至2017年才建成几近垂直的悬崖钢梯。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昭觉山水之间留驻足迹,他为深贫家庭彝族村民送去党的关怀与温暖。曾在大凉山工作生活多年的剧作家,她对这方热土有着深厚而复杂的情结、情愫、情怀,恐常人无法感同身受。
超过两个小时观演《听见索玛》,我全程高度专注不敢“打梦觉”(四川方言,精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之意),努力捕捉人物关系、梳理主干支系来龙去脉。舞台上,86岁的老阿普和12岁的小学生、青年书记和网红青年、支教老师和缉毒警察,还有一位摄影家,男女老少轮番上场。编剧的主观意图非常明确,通过一老一少的视角辐射透视从古老山寨搬往新建村落,在这个过程中,彝族人典型个体面临着不同选择与命运走向。简单说,这是一个关于“家园”“迁徙”“归宿”的故事。全剧的核心人物是伍达和拉虎,这也意味着其他所有人都和一老一少的叙事与抒情密切相关。我特别喜欢大量借用彝族民谣谚语寓言的剧词,伍达唱着“彝人的眼睛穿山越岭”、拉虎欢歌“呀/山不美/索玛开满就美”、阿西子咏叹“月亮在笑/星星眨着眼”……四处散发山野清香泥土芬芳,美得很。
全剧叙事力求合乎逻辑,基础情感确有凭据。伍达对女儿抗命远嫁,从无比愤懑到无穷思念;拉虎对母亲尔喜离家远行,从郁郁寡欢到殷殷期盼;马稚远和阿西子,从同班同学到真心爱人;大雁哥和约日噶,从偶遇到相知。这些角色的形象个性刻画得自然生动,相互关系和命运交集,似乎每一组都能单独写成一部戏。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事和故事,这一点却有违歌剧文本的“常理常规”。李亭,你干吗要给自己出难题:写了这么多的人,还有那么多的事?演出结束我方才想明白,写了那么多个故事、埋了那么多条线索,总是刚冒了个线头就扯向别处。你就是逆向思维下套做扣,用大量伏笔制造悬念,最后再剥笋去壳真相大白。
现代文学与戏剧中的“意识流”写作十分风行,所谓在“心理时间”与“现实空间”之间,穿插更迭时空语境、任意调度交错转换,变化多角叙事的不确定性,可以起到内在关联作品结构的作用。但,所谓“内外聚焦”与“内外闯流”,如果过于频繁琐碎,还是会对戏剧节奏造成干扰或阻断,从而影响审美体验的连续性与完整性。更何况,淡化情节的“意识流”特征,在这部歌剧里反倒成为强调写实性的一种叙事。约日噶的身世、阿西子的牺牲、伍达妻子的病故,等等,既有清晰具象的唱词,更有浓墨重彩的场景。
我记得伍达对拉虎有一句“你妈跟你爸要扯脱/就是你马老师背后戳!”我们几人同时出现错觉,嗯?马老师莫非是个第三者?实际上她无非只是尔喜离婚的支持者而已。而在火把节之夜,马老师追念拨动口弦的阿哥、尔喜幽叹前夫伞下的阿妹,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类似的某些叙事性唱词,还显得有些语焉不详,容易造成理解上的歧义。约日噶原本是贫困农村里常见的那种游手好闲酗酒滋事的“二赖子”,后来外出打工历尽坎坷,最后拜摄影家为师,学到一技之长成了有正事干的网红播主,这个典型人物脱胎换骨的故事也算讲清楚了。但有个细节,他在“自述”里说,因为想换点酒钱而冒险“套”住一只大雁,但我们分明听到令人心惊肉跳的“砰”一声枪响,那是他开枪射杀了大雁,因此伍达和村民才将其逐出村寨?
我认为《听见索玛》的戏剧结构值得商榷,因主干之外的枝杈太多,在戏剧逻辑上显得有些零乱、细碎、分散。你可以说,这些都是伏笔铺垫,但,如果每个人的故事都在闪回且闪回地颠倒顺序,有的往事甚至重复再现,那个“弯儿”就未免绕得大出圈儿了。何况,一环接一环总让人在疑惑费解中猜猜看,好像这不是歌剧本身应有的笔法章法格局布局。
既然这朵“索玛”是要“听”的,现在来说音乐。
有必要重新关注一下国家一级指挥唐青石。他身为四川交响乐团团长兼首席指挥,历任峨影乐团团长及艺术指导兼指挥,毅然舍弃省城舒适安逸的生活,竟然跑到大凉山,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播撒交响乐的火种。从2010年12月以“中国凉山彝风森林音乐会”开启梦想之旅,2011年10月“月城之春”首场惠民音乐会演出,2012年12月31日凉山首届新年音乐会;2013年3月他正式出任音乐总监、首席指挥,11月凉山交响乐团正式挂牌成立。正是他8年辛勤耕耘默默守望,大涼山才绽放出一朵散发奇异芬芳的“索玛花”。这8年,“大凉山惠民音乐会”已演出401场,在中国西部成为交响音乐的重要声部。5年前,唐青石率团独立承担歌剧《彝红》现场演奏,在国家大剧院、中国艺术节及全国巡演城市留下了凉山的交响乐音;5年后,新作《听见索玛》再次让我们听见,凉山本土一支编制齐全、训练有素的歌剧乐队。
在唐青石双臂起落之间,凉山交响乐团奏出第一串音符。清越悠扬的竹笛似穿越晨雾的金翅鸟,带着我们向山野朦胧层峦叠嶂的阿列村张望。曾为廖昌永、戴玉强、谭维维等创作制作专辑歌曲,写过《未来蔚蓝》《未来组合2008》《蜀女卓文君》等十部音乐剧,又以歌剧《彝红》引得业界关注的刘党庆,已然有了四川省音协副主席的身份。“索玛”的音乐,在听觉审美上,强化了浓重的地域性、鲜明的民族性;经申涛总谱编写,又添了很多交响性与戏剧性的质感。音乐中飘散着“索玛花”特有的、应有的清香气味。 全剧有一个音乐主题、上下两个乐句贯穿始终。从民族调式宮音上行二度级进、商音上行四度跳进接徵音;上句由徵音下行小跳三度落于角音,下句则由徵音下行大跳七度止于羽音(低八度)。这种旋法走向极富彝族特色与区域特性,在剧中反复出现令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刘党庆“量体裁衣”赋予剧中人不同的“款式”与“色调”,总体来说,伍达和拉虎、尔喜和约日嘎等角色,彝族“口音”更浓重更纯正;木且书记和阿西子基本是改良版的“方言”;相比老中青少众位彝胞,马老师和摄影家的文化DNA明显存在差异和距离。音乐形象的准确定位显然作曲家颇费了一些心机,必须点赞。
虽然音乐素材比较简练,但,某些不同角色在分节歌式演唱中的反复重复的乐句显得多了一些,因为缺乏必要的、应有的变化对比,如此反复重复容易造成听觉心理审美疲劳。这是音乐里相对突出的一个问题,需要有效解决却非一蹴而就。演出次日,在草坪圆形论坛上,我开玩笑说:“这么大一部戏,写音乐只用了16天?你以为你是莫扎特、罗西尼啊?”真心希望作曲家能腾出一些时间和精力,在“还可以”的基础上向“很不错”努力,争取让这部歌剧音乐更加精良。
一部民族歌剧,应以歌剧语言为重、歌剧化的音乐为本。感觉彝族高腔用得有些铺张,你是生怕别人不晓得不认识,这是彝族地区的索玛花?原生态徒歌,听一两遍,新鲜;听三五遍,亲切。再听呢?高手皆为惜墨如金点到为止、写意留白相宜合度,恐怕才是硬道理。无论多美味多营养,毫无节制堆得太过频繁密集也会倒胃口吧?听歌剧就是听索玛,何必搞得像旅游景点的民俗展示?
我要大赞“索玛”的首版演员,从男一女一到所有配角,基本是清一色的青年新秀。或许他们中有人是第一次演歌剧,大家互相帮衬着个个都很入戏。最不情愿区分所谓的三种五类唱法,更乐意用雷佳的说法:“适合作品的声音才是最好的。”如果马老师的歌声混同于拉虎或原生态女歌手,岂不太有违人物身份和性格了?如果伍达的歌声类似于大雁哥或原生态男歌手,那也太让人无法理解和接受了。
从《彝红》到“索玛”,李亭深知歌剧的听觉审美至关重要,如果舞台上声乐演员撑不起来就没戏了。所以她特意两次邀请自己在凉山文工团工作时期的同事、现任四川音乐学院声歌系海归教授甘国农担任声乐指导,同合唱指导吴雪亮一起在“听”的这个艺术本体上,精心打磨金嗓铜喉。实际上,刘党庆为剧中人谱写的大部分独唱都挺好听,听尔喜、约日噶的演唱也都能发挥各自声部的优长。大雁哥相对完整的两段唱,四川交响乐团男高音歌唱家刘长丰的演绎,可谓声美情美舒展流畅;中国歌剧舞剧院青年男高音王杨,曾在多部中外歌剧担任主演,这次的木且书记让他又有了新的收获,既演像了彝族新一辈的风貌,又唱出了书记的感觉。
上海音乐学院声歌系在读研究生胡斯豪,这位青年男中音不容小觑,他是2019年金钟奖(美声)得主,在2020年深圳声乐季也有不俗表现。他饰演的伍达,在浑厚结实的歌声中,既有饱满的沧桑感、又有犟牛般的脾气、重点是胡斯豪行腔圆通吐字清晰,在同声部演员中非常难能可贵。同为美声的花腔女高音陈梦怡,也曾多次在国际国内获奖,她现在是甘国农教授的研究生。马稚远的声音造型相当出色,她的条件不错,技术也很好,花腔音准稳定、颗粒清晰飘逸空灵。12岁留守儿童拉虎,这个可爱的角色唱段很多、戏份很足,给人印象深刻。四川省歌舞剧院青年女高音歌唱家赵燃,将彝家山寨少年的开朗活泼、乐观顽皮演得自然又生动。可以说,舞台上演员的整体表现,肯定为“索玛”加了不少分。
顺便捎一句,某些青年学者初生牛犊动辄敢称“第一”。你可以说《彝红》是你听过的或凉山出品的“第一部彝族(题材)的歌剧”,但不能说这是“第一部彝族歌剧”。《彝红》不用彝语演唱,若指彝族题材,那么还有《火把节》在前。“第一”随意滥用,在学术上,既不严谨又欠妥,甚至显露无知与幼稚。想问一下,导师在干吗?责编在干吗?混饭吃就可以这么不负责任?再说《听见索玛》也不是彝族歌剧,正如《图兰朵》不是中国歌剧、《蝴蝶夫人》不是日本歌剧、《采珠人》也非斯里兰卡歌剧。凉山本土原创民族歌剧再添新作,我作为走出四川的老乡,还是由衷表示可佩可喜可贺。好生改改吧,愿清风甘露“索玛”飘香。
笔者打小听过唱过一首彝风歌曲“星星和月亮在一起/珍珠和玛瑙在一起”;从“20世纪华人舞蹈经典”《快乐的啰嗦》(1959年),电影《达吉和她的父亲》(1961年)、重庆市歌剧院《火把节》(1984年)等艺术作品中,都曾感受过彝族人民的幸福与进步。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里一曲《情深谊长》中一句歌词,让“索玛花”成了彝区必不可少的标记。2015年中央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索玛花开》(2017年)等影视剧作纷至沓来。李亭的新作在“索玛”之前冠以“听见”二字,从视觉形态转化为听觉意象,可谓别出心裁独具新意。
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曾是全省乃至全国严重贫困地区之一。而位于昭觉县的阿土列尔村,更是远近闻名的“悬崖村”,全靠攀爬藤梯上下进出村子,直至2017年才建成几近垂直的悬崖钢梯。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昭觉山水之间留驻足迹,他为深贫家庭彝族村民送去党的关怀与温暖。曾在大凉山工作生活多年的剧作家,她对这方热土有着深厚而复杂的情结、情愫、情怀,恐常人无法感同身受。
超过两个小时观演《听见索玛》,我全程高度专注不敢“打梦觉”(四川方言,精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之意),努力捕捉人物关系、梳理主干支系来龙去脉。舞台上,86岁的老阿普和12岁的小学生、青年书记和网红青年、支教老师和缉毒警察,还有一位摄影家,男女老少轮番上场。编剧的主观意图非常明确,通过一老一少的视角辐射透视从古老山寨搬往新建村落,在这个过程中,彝族人典型个体面临着不同选择与命运走向。简单说,这是一个关于“家园”“迁徙”“归宿”的故事。全剧的核心人物是伍达和拉虎,这也意味着其他所有人都和一老一少的叙事与抒情密切相关。我特别喜欢大量借用彝族民谣谚语寓言的剧词,伍达唱着“彝人的眼睛穿山越岭”、拉虎欢歌“呀/山不美/索玛开满就美”、阿西子咏叹“月亮在笑/星星眨着眼”……四处散发山野清香泥土芬芳,美得很。
全剧叙事力求合乎逻辑,基础情感确有凭据。伍达对女儿抗命远嫁,从无比愤懑到无穷思念;拉虎对母亲尔喜离家远行,从郁郁寡欢到殷殷期盼;马稚远和阿西子,从同班同学到真心爱人;大雁哥和约日噶,从偶遇到相知。这些角色的形象个性刻画得自然生动,相互关系和命运交集,似乎每一组都能单独写成一部戏。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事和故事,这一点却有违歌剧文本的“常理常规”。李亭,你干吗要给自己出难题:写了这么多的人,还有那么多的事?演出结束我方才想明白,写了那么多个故事、埋了那么多条线索,总是刚冒了个线头就扯向别处。你就是逆向思维下套做扣,用大量伏笔制造悬念,最后再剥笋去壳真相大白。
现代文学与戏剧中的“意识流”写作十分风行,所谓在“心理时间”与“现实空间”之间,穿插更迭时空语境、任意调度交错转换,变化多角叙事的不确定性,可以起到内在关联作品结构的作用。但,所谓“内外聚焦”与“内外闯流”,如果过于频繁琐碎,还是会对戏剧节奏造成干扰或阻断,从而影响审美体验的连续性与完整性。更何况,淡化情节的“意识流”特征,在这部歌剧里反倒成为强调写实性的一种叙事。约日噶的身世、阿西子的牺牲、伍达妻子的病故,等等,既有清晰具象的唱词,更有浓墨重彩的场景。
我记得伍达对拉虎有一句“你妈跟你爸要扯脱/就是你马老师背后戳!”我们几人同时出现错觉,嗯?马老师莫非是个第三者?实际上她无非只是尔喜离婚的支持者而已。而在火把节之夜,马老师追念拨动口弦的阿哥、尔喜幽叹前夫伞下的阿妹,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类似的某些叙事性唱词,还显得有些语焉不详,容易造成理解上的歧义。约日噶原本是贫困农村里常见的那种游手好闲酗酒滋事的“二赖子”,后来外出打工历尽坎坷,最后拜摄影家为师,学到一技之长成了有正事干的网红播主,这个典型人物脱胎换骨的故事也算讲清楚了。但有个细节,他在“自述”里说,因为想换点酒钱而冒险“套”住一只大雁,但我们分明听到令人心惊肉跳的“砰”一声枪响,那是他开枪射杀了大雁,因此伍达和村民才将其逐出村寨?
我认为《听见索玛》的戏剧结构值得商榷,因主干之外的枝杈太多,在戏剧逻辑上显得有些零乱、细碎、分散。你可以说,这些都是伏笔铺垫,但,如果每个人的故事都在闪回且闪回地颠倒顺序,有的往事甚至重复再现,那个“弯儿”就未免绕得大出圈儿了。何况,一环接一环总让人在疑惑费解中猜猜看,好像这不是歌剧本身应有的笔法章法格局布局。
既然这朵“索玛”是要“听”的,现在来说音乐。
有必要重新关注一下国家一级指挥唐青石。他身为四川交响乐团团长兼首席指挥,历任峨影乐团团长及艺术指导兼指挥,毅然舍弃省城舒适安逸的生活,竟然跑到大凉山,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播撒交响乐的火种。从2010年12月以“中国凉山彝风森林音乐会”开启梦想之旅,2011年10月“月城之春”首场惠民音乐会演出,2012年12月31日凉山首届新年音乐会;2013年3月他正式出任音乐总监、首席指挥,11月凉山交响乐团正式挂牌成立。正是他8年辛勤耕耘默默守望,大涼山才绽放出一朵散发奇异芬芳的“索玛花”。这8年,“大凉山惠民音乐会”已演出401场,在中国西部成为交响音乐的重要声部。5年前,唐青石率团独立承担歌剧《彝红》现场演奏,在国家大剧院、中国艺术节及全国巡演城市留下了凉山的交响乐音;5年后,新作《听见索玛》再次让我们听见,凉山本土一支编制齐全、训练有素的歌剧乐队。
在唐青石双臂起落之间,凉山交响乐团奏出第一串音符。清越悠扬的竹笛似穿越晨雾的金翅鸟,带着我们向山野朦胧层峦叠嶂的阿列村张望。曾为廖昌永、戴玉强、谭维维等创作制作专辑歌曲,写过《未来蔚蓝》《未来组合2008》《蜀女卓文君》等十部音乐剧,又以歌剧《彝红》引得业界关注的刘党庆,已然有了四川省音协副主席的身份。“索玛”的音乐,在听觉审美上,强化了浓重的地域性、鲜明的民族性;经申涛总谱编写,又添了很多交响性与戏剧性的质感。音乐中飘散着“索玛花”特有的、应有的清香气味。 全剧有一个音乐主题、上下两个乐句贯穿始终。从民族调式宮音上行二度级进、商音上行四度跳进接徵音;上句由徵音下行小跳三度落于角音,下句则由徵音下行大跳七度止于羽音(低八度)。这种旋法走向极富彝族特色与区域特性,在剧中反复出现令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刘党庆“量体裁衣”赋予剧中人不同的“款式”与“色调”,总体来说,伍达和拉虎、尔喜和约日嘎等角色,彝族“口音”更浓重更纯正;木且书记和阿西子基本是改良版的“方言”;相比老中青少众位彝胞,马老师和摄影家的文化DNA明显存在差异和距离。音乐形象的准确定位显然作曲家颇费了一些心机,必须点赞。
虽然音乐素材比较简练,但,某些不同角色在分节歌式演唱中的反复重复的乐句显得多了一些,因为缺乏必要的、应有的变化对比,如此反复重复容易造成听觉心理审美疲劳。这是音乐里相对突出的一个问题,需要有效解决却非一蹴而就。演出次日,在草坪圆形论坛上,我开玩笑说:“这么大一部戏,写音乐只用了16天?你以为你是莫扎特、罗西尼啊?”真心希望作曲家能腾出一些时间和精力,在“还可以”的基础上向“很不错”努力,争取让这部歌剧音乐更加精良。
一部民族歌剧,应以歌剧语言为重、歌剧化的音乐为本。感觉彝族高腔用得有些铺张,你是生怕别人不晓得不认识,这是彝族地区的索玛花?原生态徒歌,听一两遍,新鲜;听三五遍,亲切。再听呢?高手皆为惜墨如金点到为止、写意留白相宜合度,恐怕才是硬道理。无论多美味多营养,毫无节制堆得太过频繁密集也会倒胃口吧?听歌剧就是听索玛,何必搞得像旅游景点的民俗展示?
我要大赞“索玛”的首版演员,从男一女一到所有配角,基本是清一色的青年新秀。或许他们中有人是第一次演歌剧,大家互相帮衬着个个都很入戏。最不情愿区分所谓的三种五类唱法,更乐意用雷佳的说法:“适合作品的声音才是最好的。”如果马老师的歌声混同于拉虎或原生态女歌手,岂不太有违人物身份和性格了?如果伍达的歌声类似于大雁哥或原生态男歌手,那也太让人无法理解和接受了。
从《彝红》到“索玛”,李亭深知歌剧的听觉审美至关重要,如果舞台上声乐演员撑不起来就没戏了。所以她特意两次邀请自己在凉山文工团工作时期的同事、现任四川音乐学院声歌系海归教授甘国农担任声乐指导,同合唱指导吴雪亮一起在“听”的这个艺术本体上,精心打磨金嗓铜喉。实际上,刘党庆为剧中人谱写的大部分独唱都挺好听,听尔喜、约日噶的演唱也都能发挥各自声部的优长。大雁哥相对完整的两段唱,四川交响乐团男高音歌唱家刘长丰的演绎,可谓声美情美舒展流畅;中国歌剧舞剧院青年男高音王杨,曾在多部中外歌剧担任主演,这次的木且书记让他又有了新的收获,既演像了彝族新一辈的风貌,又唱出了书记的感觉。
上海音乐学院声歌系在读研究生胡斯豪,这位青年男中音不容小觑,他是2019年金钟奖(美声)得主,在2020年深圳声乐季也有不俗表现。他饰演的伍达,在浑厚结实的歌声中,既有饱满的沧桑感、又有犟牛般的脾气、重点是胡斯豪行腔圆通吐字清晰,在同声部演员中非常难能可贵。同为美声的花腔女高音陈梦怡,也曾多次在国际国内获奖,她现在是甘国农教授的研究生。马稚远的声音造型相当出色,她的条件不错,技术也很好,花腔音准稳定、颗粒清晰飘逸空灵。12岁留守儿童拉虎,这个可爱的角色唱段很多、戏份很足,给人印象深刻。四川省歌舞剧院青年女高音歌唱家赵燃,将彝家山寨少年的开朗活泼、乐观顽皮演得自然又生动。可以说,舞台上演员的整体表现,肯定为“索玛”加了不少分。
顺便捎一句,某些青年学者初生牛犊动辄敢称“第一”。你可以说《彝红》是你听过的或凉山出品的“第一部彝族(题材)的歌剧”,但不能说这是“第一部彝族歌剧”。《彝红》不用彝语演唱,若指彝族题材,那么还有《火把节》在前。“第一”随意滥用,在学术上,既不严谨又欠妥,甚至显露无知与幼稚。想问一下,导师在干吗?责编在干吗?混饭吃就可以这么不负责任?再说《听见索玛》也不是彝族歌剧,正如《图兰朵》不是中国歌剧、《蝴蝶夫人》不是日本歌剧、《采珠人》也非斯里兰卡歌剧。凉山本土原创民族歌剧再添新作,我作为走出四川的老乡,还是由衷表示可佩可喜可贺。好生改改吧,愿清风甘露“索玛”飘香。